学术投稿

经尿道电切镜下处理TURP术后二次出血16例

张黎明

关键词:前列腺疾病, 出血,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电切术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镜下处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TURP手术723例,因术后大出血需二次手术16例,行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术中清除膀胱内血凝块,膀胱颈口确切止血.结果:16例二次手术止血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7 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无输血.结论: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是解决TURP术后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操作简便的手术方式,可作为处理TURP术后严重出血的首选.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尿酸、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不同分期的血尿酸(SUA)变化规律,探讨SUA与C反应蛋白(CRP)对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检测194例CKD住院患者SUA、CRP、血清脑钠肽(BNP)等生化指标,比较CKD不同分期SUA变化规律及SUA与CRP,SUA、CRP水平与BNP的关系.结果:随着CKD分期的进度,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逐渐增高(P<0.01),SUA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呈负相关关系(P<0.05),但CKD1与CKD2、CKD4与CKD5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合并高尿酸血症者CRP水平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SUA、CRP水平与BNP呈正相关关系(P<0.01);高尿酸伴CRP升高组、单纯高尿酸和单纯CRP组BNP水平明显高于SUA及CRP期正常组(P<0.01).结论:随着CKD分期的进展,患者S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逐渐升高,在CKD患者SUA水平与CRP水平可能相关,高尿酸及CRP水平与心血管事件高度相关,二者共存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燕;常保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莫沙必利及妈咪爱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莫沙必利及妈咪爱防治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疗效.方法:2004~2005年住院早产儿107例(未给药组),未给予莫沙必利及妈咪爱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2006~2008年住院早产儿260例(给药组),入院后即给予莫沙必利及妈咪爱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观察2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喂养不耐受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结果:给药组、未给药组发生喂养不耐受分别为65例、38例,发病率分别为24.07%、35.51%;喂养不耐受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分别为(11.17±3.87)d、(12.92±3.91)d,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分别为(9.05±3.26)d、(11.76±6.28)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莫沙必利及妈咪爱可有效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作者:张彦萍;潘家华;闵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鼻腔给予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匹罗卡品(pilocarpine)SE模型.SD大鼠25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TGF组,各组设计7个观察时间点,即SE后3 h、6 h、24 h、2 d、3 d、4 d、7 d.各大鼠在相应的时间点处死取材,应用化学定量的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内伊文思蓝(Evans blue,EB)的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应时间点海马区的zonula occluden-1(ZO-1)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脑内的EB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TGF组都先增加,24 h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7 d接近正常;TGF组与模型组比较,脑内EB含量均低于模型组,6 h至2 d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F组和模型组比较,海马区ZO-1蛋白的表达都是先降后升,以24 h为低,其中6 h、24 h、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F组明显高于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经鼻腔给予外源性TGF-β1能降低大鼠SE后BBB的通透性.

    作者:李家林;李良勇;王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困难原因分析及其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困难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对48例困难LC的术前临床资料、术中遇到的困难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6例成功完成LC,术中中转开腹2例;术后有1例发生胆漏,行二次手术探查,为胆囊管处钛夹脱落,予结扎胆囊管、冲洗腹腔,放置腹腔引流管;全部治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LC的困难原因较多,术前进行综合评估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正确掌握中转开腹指征,能减少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茂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1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社会技能训练.并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作为评定指标,于入组时和入组后6个月进行测评.结果:入组6个月后,训练组患者的SSPI和SQLS评分与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社会技能训练能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萍;刘艳星;田志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14例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确诊的术后淋巴漏14例患者禁食,完全肠外营养,补充白蛋白,必要时补充血浆,并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结果:胃癌术后淋巴漏发生率1.99%,发生淋巴漏的时间为术后第4~7天;每天大引流量为1 800 ml;14例均痊愈.结论:胃癌术后淋巴漏应以术中预防为主;淋巴漏治疗首选支持及保守治疗.

    作者:张巨合;徐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p16和HER-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16和HER-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癌及其30例胃正常组织中p16和HER-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p16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1.7%,低于胃正常组织中的73.3%(P<0.01);p16在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胃癌患者的阳性率分别高于有高、中分化、Ⅲ~Ⅳ期患者(P<0.05和P=0.05).HER-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38.3%,高于在胃正常组织中的0.00%(P<0.01);HER-2蛋白在高、中分化、有远处转移和Ⅲ~Ⅳ期胃癌患者的阳性率分别高于低、未分化、无远处转移和Ⅰ~Ⅱ期患者(P<0.05~P<0.01).p16和HER-2蛋白阳性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p16蛋白的失表达和HER-2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转移进展有关,对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灯亮;卢林明;王文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核心式健康教育在VIP产科母婴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VIP产科母婴护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VIP产科产妇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象是产妇及家属;观察组同样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象是产妇、家属及月嫂,并根据产妇家庭情况,指定一位相对固定的母婴护理照护者(月嫂、爱人、妈妈或婆婆),作为健康教育对象的核心,进行重点宣教和指导.结果:观察组核心照护者和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核心照护者、产妇及非核心照护者健康知识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核心式健康教育在家庭产房中能明显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健康教育知识的依从性,从而有效促进母婴护理家庭照护质量,减少了家庭成员间因养育理念和经验不同所导致的矛盾和冲突,很好的促进亲子感情建立及家庭和谐.

    作者:朱艳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滑膜刨削对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滑膜刨削对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A组在关节镜清理术中将增生的滑膜尽量刨削,B组在术中不行滑膜刨削或仅刨削阻挡关节镜视野的少量滑膜.结果:112例均得到随访,根据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表予以评定,术后1个月与6个月2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膜刨削对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无积极影响,应尽量减少滑膜刨削的范围.

    作者:张弛;叶斌;谢伟;张海林;黄朝晖;洪方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与腹腔镜检查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比较

    目的:比较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和腹腔镜检查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先后接受HSG和腹腔镜检查的100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SG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65条(32.99%),输卵管不通99条(50.3%),输卵管通而不畅33条(16.8%).腹腔镜检查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97条(49.2%),输卵管不通85条(43.1%),输卵管通而不畅15条(7.61%).HSG与腹腔镜均诊断输卵管通畅的阳性符合率(敏感度)为83.1%,两者均诊断不通的阴性符合率(特异度)为67.7%.HSG与腹腔镜通液检查结果相符的127条,符合率64.5%,一致性检验Kappa=0.42.腹腔镜下发现盆腔病变以慢性盆腔炎(45.0%)和子宫内膜异位症(36.0%)居多,均在镜下实施了相应手术治疗.结论:HSG与腹腔镜检查各有优越性和局限性,两者联合可以相互配合及补充提高确诊率.

    作者:孙阳春;徐福霞;徐书丽;陈香;郑家贵;沙玉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竭39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慢性肾衰竭79例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慢性肾衰竭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另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每天3次,每次0.5 g,连用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4.36%,明显高于对照组27.50%(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均有明显下降,肌酐清除率水平则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明显升高,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且均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作者:汤振明;王忠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5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给予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静滴),亚叶酸钙200 mg/m2,静滴2 h,5-Fu 400 mg/m2,静脉推注后给予5-Fu 600 mg/m2静滴22 h,第1~3天,每3周重复,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可评价疗效者55例,获得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7例,无变化15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54.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周俭;胡文军;孙翠玲;华自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106例分析

    目的:探讨口服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的效果.方法:尼尔雌醇2 mg单次口服,1周后取IUD.结果:106例绝经期妇女取IUD中,105例成功取出,失败1例,成功率99.1%.结论: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IUD,可使子宫颈软化,减轻手术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国产头孢布烯胶囊与其进口制剂人体生物等效性比较

    目的:比较国产头孢布烯胶囊与进口头孢布烯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200 mg国产和进口头孢布烯2种胶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含量,对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是否生物等效.结果:头孢布烯胶囊体内过程符合口服给药二室模型,国产及进口制剂中头孢布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达峰时间(2.66±0.37)和(2.72±0.34)h,大血药浓度(20.42±3.41)和(19.93±3.29)mg/L; 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04.86±17.26)和(101.68±17.44)mg·-1·h-1·L-1.用梯形法计算所得的AUC0~t分别为(103.33±20.82)和(101.68±17.44)mg·h-1·L-1,由AUC0~t计算国产头孢布烯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4±21.0)%.结论:国产头孢布烯胶囊与进口头孢布烯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方芳;张志涛;霍强;蒋志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2种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48例APL患者随机分为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治疗组(A组)和ATRA联合亚砷酸(ATO)治疗组(B组).结果:A组完全缓解(CR)率为88.0%,达到CR时间为(28.9±1.9)d,B组CR率为91.3%,达到CR时间为(27.8±2.1)d,2组疗效、早期病死率及APL分化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诱导缓解治疗初发APL可以取得与ATRA联合ATO方案类似的效果,而治疗成本较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耿英华;杨艳丽;周黎黎;李骏;朱俊锋;纪淑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乙醛脱氢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其治疗方式也由过去单一的手术治疗演变为今日的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但是肿瘤治疗后会出现复发,据推测是因为经治疗后杀死了大多数肿瘤细胞,仍然留下了少数的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es,CSCs),成为日后复发的根源,在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中,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已被公认为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1].本文就ALDH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Sp1对HL-60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调控

    目的:探讨Sp1转录因子在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hTERT启动子区(-116~-88 bp)是否存在Sp1结合位点.RT-PCR检测经普卡霉素处理的细胞hTERT mRNA表达.结果:hTERT启动子序列(-116~-88 bp)与核蛋白作用,出现DNA-核蛋白结合条带,普卡霉素抑制Sp1与此序列结合.普卡霉素浓度依赖性下调 hTERT mRNA表达,200 nmol/L组和100 nmol/L组均明显低于50 nmol/L组、25 nmol/L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Sp1与hTERT启动子区(-116~-88 bp)结合,转录激活hTERT表达.

    作者:周继红;章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83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治不同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和手术后标本的观察处理原则.方法:对妇科检查、细胞学、阴道镜活检初步诊断为CIN各期患者83例,采用环形电刀行子宫颈椎切术.观察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对其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57.8%;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37.4%,其中下降一级22.9%,下降两级12.1%,下降三级2.4%;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4.8%,其中上升一级3.6%,上升两级占1.2%.手术切缘阳性2例,其中CIN2、3各1例.术后3个月细胞学检查为CIN2 1例,其余均正常.术后子宫颈管解剖狭窄2例,术后2周大量出血1例.术后半年无CIN 81例,治愈率97.6%;子宫颈CIN残留2例;第1年内复查发现CIN 2持续1例.结论:LEEP是一种诊断、治疗CIN的较为理想的手段,只要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注意术后病理观察,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尿道电切镜下处理TURP术后二次出血16例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镜下处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TURP手术723例,因术后大出血需二次手术16例,行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术中清除膀胱内血凝块,膀胱颈口确切止血.结果:16例二次手术止血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7 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无输血.结论:经尿道电切镜下止血是解决TURP术后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操作简便的手术方式,可作为处理TURP术后严重出血的首选.

    作者:张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原发性肝癌53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53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通过观察患者肝功能及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变化、生存时间,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5-Fu缓释剂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与术前比较患者肝功能均明显改善,AFP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个月肿瘤消失5例,肿瘤缩小、轮廓不清45例.存活率>6个月48例,>1年34例,>2年19例,>3年8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5-Fu缓释剂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取得较好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成;宋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