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喆;张启林;史皖庆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9例,应用Harri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49例均顺利通过手术,住院期间无病死病例,随访时间6~36个月,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生活可自理.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作者:李国强;林勇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复发鹅口疮患儿血红蛋白浓度(Hb)和淋巴细胞(L)临床意义.方法:取指尖静脉血,对复发鹅口疮患儿61例(患儿组),健康儿童61名(对照组)的血液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Hb和L.结果:患儿组Hb低于对照组(P<0.05),LYMPH%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婴幼儿复发鹅口疮与机体营养状况和合并感染有关.
作者:蒋俊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3例单纯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结合高位结扎,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23例均治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手术瘢痕小、住院时间短、不易复发等优越性,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徐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电切术(LEEP)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诊断为CIN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2组患者均行杂交捕获Ⅱ代(HC-Ⅱ)试验后进行LEEP治疗,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记录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观察组联合使用α-干扰素栓治疗,对照组术后不需特殊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HPV阳性率.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CIN治愈率为98.4%,对照组为88.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12个月HPV阳性率分别为6.3%、30.2%和3.2%、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EEP联合干扰素栓可通过抑制HPV感染率进一步降低CIN复发.
作者:张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右丙亚胺(dexrazoxane,DEX)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表阿霉素(EPI)联合化疗时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采用EPI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观察组化疗基础上加用DEX(DEX∶ EPI=10∶ 1),在第1次应用EPI时即给予DEX.2组患者均按要求完成4个化疗周期,所有患者连续随访1年,采用心肌钙蛋白T(cTnt)、心电图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监测治疗前、治疗后每周期、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的心脏功能状态,同时观察治疗的非心脏毒性.结果:2组心电图异常变化从4周期开始,治疗半年和1年,2组心电图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cTnt和 LVEF从1周期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非心脏毒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I从第1次应用时就对心脏产生毒性,DEX可以起到明显保护心脏作用,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有猛;付卫争;阚庆生;张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AVF)闭塞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调查97例长期MHD患者中17例20次发生AVF闭塞情况,分析其闭塞高危因素,术后早期给予内瘘护理、穿刺和止血护理及内瘘保养等措施.结果:20例次AVF闭塞患者,切开手术取栓或内瘘重建14例,溶栓再通1例,放弃AVF,改行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5例.结论:避免透析中高超滤率是防止动静脉内瘘闭塞的重要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合理使用和保养内瘘是预防内瘘闭塞的关键.
作者:骆玉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孕妇,26岁,孕17周来我院做产前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双顶径3.7 cm,头围13.8 cm,腹围12.6 cm,股骨长2.1 cm,胎心率158次/分,胎盘位于子宫前壁,羊水暗区深度约4.2 cm,胎儿颅骨光环完整,脊柱排列整齐,腹壁完整,脐带附着处未见明显异常,腹腔未见明显胃泡回声,探查显示胎儿左侧胸腔可见类似胃泡的囊状回声,可探及蠕动,其位置与心脏位于同一水平,心脏受挤压,位置靠近右侧胸壁,胎儿左肺受到挤压(见图1).超声提示:中孕,宫内孕,存活,胎儿胃泡位置异常,考虑左侧膈疝.随后孕妇要求引产,经引产发现胎儿外形无明显异常,尸检可见左侧膈肌缺损,胃泡由缺口进入左侧胸腔,心脏位置右移,靠近右侧胸壁.
作者:马逸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9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奥曲肽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照组单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刘守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192Ir高剂量率腔内与敷贴后装近距离放疗配合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治疗Ⅱ、Ⅲ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123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颈癌患者,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敷贴近距离放疗配合外照射,首先全盆腔前-后野外照射,每次1.8~2 Gy,5次/周,盆腔平面中心剂量30~32 Gy/3~3.5周完成,然后盆腔中间挡铅3 cm,子宫旁剂量追加20~24 Gy/2.5~3周;同时采用近距离放疗,腔内18~24 Gy/3~4次/3~3.5周,敷贴12~18 Gy/2~3次/2~3周,总剂量30~42 Gy/5~6.5周(A点).结果:123例随访均满5年,5年生存率为62.6%,Ⅱ、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8%和45.8%.RTOG/EROTC≥2级放射性直肠损伤22例,膀胱损伤8例;晚期放射性直肠、乙状结肠损伤40例,膀胱损伤为10例,直肠阴道瘘2例.结论: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敷贴后装近距离放疗配合体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疗效肯定,应用方便,晚期直肠损伤发生率稍高,但总体上放射性损伤可以接受,是安全的近距离治疗模式.
作者:程勇;赵于飞;刘云琴;马军;钱立庭;张红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切除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术.结果:围手术期无病死病例,中转开腹1例,术中无意外损伤,术后早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术者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严格按照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操作规范实施,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杭群;姜从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住院号码单双号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130例,两组患者采取同样的治疗方案,对观察组实施整体化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整体护理组患者在遵医依从性、掌握疾病知识、采纳健康方式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整体化优质护理,能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郝秀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89例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患者,观察淋巴结的大小、长径/短径比值(L/S)、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阻力指数(RI)及血流类型等声像图特点.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颈部淋巴结在L/S、边界、内部回声、淋巴结门、血流类型及RI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做出诊断,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阮吟;尹正银;孙医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鼠黑素瘤B16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PDTC作用于B16细胞不同时间后,MTT法测定其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ELISA检测PDTC作用下B16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经PDTC处理的实验组,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1);与对照组相比,PDTC作用后B16细胞VEGF表达降低(P<0.01). 结论:PDTC具有显著抑制鼠黑素瘤B16细胞生长及VEGF表达的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抑制黑素瘤增殖的药物.
作者:周艳梅;江从军;张汝芝;柴继侠;贺文欣;陈晓宇;陈晓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在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21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发病孕周分为<34周(A组)、34~36周(B组)、>36周(C组),观察各组的发病情况、病情特点及母婴并发症.结果:A、B、C组孕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71%、18.99%、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组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0.00%、6.33%和3.81%,孕周<34周者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孕周34~36周和>36周的患者(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时间与母儿愈合密切相关,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孕周>34周为终止妊娠的合适时机.
作者: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LCP内固定,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4个月,均达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5.2±2.5)周.结论:LCP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切实、符合生物力学固定、能减少对股骨干骨膜血运的破坏、减少骨折的不愈合率,是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赵玉振;纵兆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每周尿激酶封管1次对长期留置股静脉导管患者的导管堵塞率、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股静脉置管超过1周以上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每周使用尿激酶1万u封管1次,对照组采用肝素生理盐水常规封管.结果:观察组发生股静脉导管部分堵塞率、完全堵塞率分别为12.0%、4.0%,均低于对照组的40.0%、32.0%(P<0.01);观察组出现导管堵塞的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单次穿刺置管后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每周尿激酶封管可以减少股静脉留置管阻塞的发生率,延长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张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Ⅱb~Ⅲb期宫颈癌36例同步放化疗,放疗分次量每次2 Gy,每周5次,总剂量50 Gy,体外照射开始后1周,采用192Ir高剂量率子宫腔内后装照射,腔内照射每周1次,A点剂量每次7Gy,共6次.放疗期间采用紫杉醇135 mg/m2,d1,顺铂25 mg/m2,d1~d3方案同步化疗,每3~4周重复,共2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6例患者完全缓解27例,部分缓解7例,进展2例,有效率94.4%.患者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间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下降和放射性直肠反应.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汪志求;韩光锋;段爱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12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共14 d;对照组用灯盏花素注射液4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共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1).2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长春西汀治疗VBI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从高;华会;郝井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70例肝性脑病患者为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理论和方法,实施循证护理;选择2010年1~12月70例肝性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病历资料统计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肝性脑病复发率5.71%、Ⅲ期以上(含Ⅲ期)肝性脑病发生率17.14%,意外事故发生率4.29%,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57%、35.71%和15.71%(P<0.05).结论:循证护理降低了肝性脑病的复发率及Ⅲ期以上肝性脑病发生率,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为肝性脑病的临床护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作者:黄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腹腔镜下行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22例,与同期行传统开腹术36例(开腹组)进行对照研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术后病率、切口愈合、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经过顺利,与开腹组比较术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及术后镇痛少、住院时间短,但手术时间延长(P<0.05~P<0.01).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和缝合技术的前提下,行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兰玲;杜丹丽;晋茂生;宫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