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俣;夏俊;杨清玲;陈昌杰;刘长青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LEEP)治疗子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阴道镜检查并活检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子宫颈湿疣、子宫颈炎症后行LEEP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出血及反应、术后并发症、子宫颈塑形的情况.结果:75例子宫颈疾病患者术中出血<5 ml 56例,5~10 ml 14例,>10~15 ml 2例,>15~20 ml 2例,>20 ml 1例.术中15例局部有灼热感,2例下腹坠痛,58例无不适感.术后并发症5例.子宫颈塑形满意64例,欠满意8例,不满意3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把握手术范围和深度,有序的复查,是提高LEEP术治疗子宫颈病变临床效果的保证.
作者:田玲;苏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途径是否减弱乙醇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注方法,局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心室动力学指标和再灌注期间冠状动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结果: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相比,乙醇后处理明显促进了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左心室做功量的恢复,降低再灌注期冠状动脉流出液中LDH的释放(P<0.01);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减弱了乙醇后处理的作用,抑制了心室动力学指标的恢复(P<0.05~P<0.01),LDH释放增多(P<0.01).结论:抑制PI3K通路减弱了乙醇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胡俊锋;王晓梅;叶红伟;姜翠荣;姜丽娜;高琴;李正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解剖翼腭窝结构,测量其内上颌动脉和上颌神经分支及其解剖学关系,为翼腭窝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0 例(80侧)干性颅骨翼腭窝进行骨性标志的观察,并对20例(40侧)甲醛固定尸体的翼腭窝内的血管、神经进行解剖.选择上颌第二磨牙与牙槽嵴交点为基准点,分别测量圆孔外口外侧缘中点、蝶腭孔前缘中点、眶下沟起始点、翼管嵴、翼管、翼腭管距基准点的距离及动脉、神经分支处距基准点的距离和在窝内的形态.结果:翼腭窝是一狭窄裂隙,多呈不规则的倒锥形.圆孔外口外侧缘中点、蝶腭孔前缘中点、眶下沟起始点、翼管嵴、翼管、翼腭管距基准点的距离分别为(48.47±2.63)、(41.07±3.25)、(39.91±1.84)、(47.54±2.66)、(44.48±1.92)和(30.70±1.45)mm;上颌神经主干、眶下神经、上牙槽神经、蝶腭神经起点至基准点分别为(50.34±3.46)、(36.39±2.65)、(34.72±2.77)、(37.43±3.12)mm;上颌动脉主干、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起点至基准点分别为(32.91±2.74)、(26.36±1.67)、(30.96±2.02)、(31.24±2.49)、(30.50±2.38)mm.结论:上颌第二磨牙与牙槽嵴交点可作为翼腭窝内寻找结构的重要标志,翼腭窝内的主要结构可以分为在后内的神经层和在前外的血管层,可为在临床翼腭窝区手术时避免损伤其内的血管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
作者:陈士文;徐锦程;赵莉;王震寰;陈传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37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孕妇,根据病因、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PAT)为Ⅰ组,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型(MDS-RA)及HELLP综合征为Ⅱ组,观察2组的妊娠结局.结果:37例孕妇中PAT 23例(62.16%),ITP 9例(24.32%);Ⅱ组产后出血率高于Ⅰ组(P<0.05);Ⅰ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均大于Ⅱ组(P<0.05~P<0.01);术后10天Ⅰ组产妇血小板恢复优于Ⅱ组(P<0.01).结论: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病因以PAT为主;其次为ITP.由PAT引起的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妊娠结局较好.
作者:张燕;申庆文;王瑞;王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CK19、Lunx mRNA表达对于肿瘤微转移的价值.方法:采用RT-PCR技术,对46例NSCLC患者(其中肺癌Ⅰ期组6例,Ⅱ期组9例,Ⅲ期组14例,Ⅳ期组17例))和同期18例良性肺部疾病(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EA、CK19、Lunx mRNA进行检测.结果:NSCLC患者外周血Lunx、CEA、CK19 mRNA的阳性率为52.2%、43.5%、41.3%,其中Ⅰ期组Lunx、CEA和 CK19 mRNA的阳性率为16.6%(1/6)、16.6%(1/6)和0%(0/6),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Ⅲ期和Ⅳ期组 NSCLC患者Lunx mRNA的阳性率为44.4%(4/9)、50.0%(7/14)、70.6%(12/17),CEA mRNA 的阳性率为33.3%(3/9)、50.0%(7/14)、52.9%(9/17),CK19 mRNA的阳性率为22.2%(2/9)、42.9%(6/14)、64.7%(11/17),肺癌Ⅱ期组Lunx、肺癌Ⅲ期组CEA和Lunx、肺癌Ⅳ期组CEA、CK19、Lunx mRNA表达阳性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检测外周血CEA、CK19、Lunx mRNA表达可作为诊断早期NSCLC患者微转移重要的参考指标.
作者:梁翠微;龚五星;杜均祥;彭东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外科干预多癫痫灶的方法和运用该方法所达到的手术疗效.方法:对6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根据其临床发作类型、体征、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视频脑电图(vedi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I)、单光子计算机体层摄影(single-photon emission tomography,SPECT)、认知量表进行术前评估,分别应用以下6种手术方式:(1)病灶切除术+变性脑组织切除术+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ultiple subpial transaction,MST)+胼胝体切开术+前颞叶切除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颅狭征浮动骨瓣整复术1例;(2)病灶切除术+变性组织切除术+MST+热灼术 36例;(3)MST+热灼术+选择性胼胝体切开术 5例;(4) MST+热灼术+双侧海马、杏仁核放射治疗术 1例;(5)病灶切除术+变性组织切除术+选择性胼胝体切开术+MST 4例;(6)病灶切除术+变性组织切除术+前颞叶切除术+海马杏仁核切除术+MST 18例.结果:随诊6个月至11年,根据Engel疗效分级标准:Ⅰ级30例,Ⅱ级9例,Ⅲ级20例,Ⅳ级6例.Ⅰ、Ⅱ级39例为临床治愈,Ⅲ级20例为好转,治愈率60.00%,好转率90.77%.随诊38例患者智商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多癫痫灶难治性癫痫外科干预,根据癫痫放电区域的不同,应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汪恩焕;王洪飞;周家利;乔慧;朱成;马骥;周钟阳;张妮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分析六安地区采供血现状,预期六安地区采供血发展趋势,为保障临床血液安全有效供应提供应对策略.方法:对2006~2009年六安地区血液采集量、血液传染指标阳性率、血液报废率、临床用血量与六安市人口和医疗机构床位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六安地区血液采集平均年增长率约18.2%;临床已基本实现成分输血;机采血小板年采集量过低,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血液检测阳性率、脂肪血浆报废率逐年上升;临床用血压力持续增大.结论:为确保临床血液安全有效供应,除加大献血者招募力度,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外,还应认真做好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工作,加强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减少血液资源浪费.
作者:张树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与双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疗效.方法:对96例OSAHS儿童随机分为2组,A组48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B组48例行一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2组在治疗儿童OSAHS疗效无明显不同(P>0.05),B组手术方式不影响儿童OSAHS的治疗效果.结论:一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既能保留患儿一侧扁桃体的生理机能,又能有效治疗OSAHS,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邹起瑞;刘永刚;连俊勤;程耀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未育妇女异位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未育异位妊娠患者75例(病例组)和同期在门诊就诊的未育宫内早期妊娠者150例(对照组)的资料进行单因素χ2分析和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文化程度、药物流产、人工流产、生殖道感染史、盆腔手术史、性伴侣人数、避孕方法7项因素导致未育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生殖道感染史、药物流产、盆腔手术史的OR值>1.结论:生殖道感染史、药物流产、盆腔手术史等为未育妇女异位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陶群;李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前沿学科之一,其新理论、新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临床医学各学科中,是高等医学院校生物学与医学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医学细胞生物学涉及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理论性强,内容深奥抽象,难以理解.如何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并通过培养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是细胞生物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我们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中,进行一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尝试和探索,以资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现作报道.
作者:胡建国;鲍明升;唐宝定;廖亚平;刘长青;李雷娜;李中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38例老年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均行急诊手术,其中29例行Ⅰ期切除吻合,7例行Hartmann术,2例行横结肠双腔造瘘.结果:37例治愈,其中2例出现吻合口漏,2次手术后痊愈;另1例吻合口漏患者病死.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近端结肠充分灌洗,老年患者左半结肠癌并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孝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静脉水化疗法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PCI患者180例,采用非随机分组观察,将观察对象分为强化饮水组(对照组)86例和静脉水化组(静脉组)94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等结果.结果:静脉组术后SCr、BUN、β2-mG及尿β2-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静脉组术后发生CIN 3例,对照组术后CIN 10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术后48 h不限制饮水的水化方法比较,通过静脉注射等渗氯化钠溶液进行水化可以预防肾功能损伤,并有效减少术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作者:竟雪莹;石增刚;张乐;解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经皮给药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经皮治疗仪及专用贴片、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2组在退热、止咳、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治疗后在退热、止咳、肺部干、湿性罗音消失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皮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安全、方便、无痛苦、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兴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脂肪炎症因子(Apelin)在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pelin与肾病综合征中蛋白尿及高脂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肾病组32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尾静脉单次注射阿霉素5 mg/kg建立肾病模型,测定24 h尿蛋白排泄量、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皮质中Apelin表达变化,并对Apelin表达与尿蛋白、胆固醇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肾病组大鼠24 h尿蛋白排泄量、胆固醇含量、肾组织中Apelin蛋白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肾病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明显,且Apelin蛋白表达与24h尿蛋白排泄量、血清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Apeli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球血管袢,随着尿蛋白量、胆固醇水平的增加,肾组织中Apelin蛋白水平亦增加.尿蛋白量及血脂水平与Apelin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闫波;孟德娣;袁丽萍;楼研;韩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接受指南推荐的抗凝剂应用情况,探讨基层医院NV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佳初始剂量.方法:调查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的NVAF患者256例,分析华法林使用情况;将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随机分为3.125 mg初始剂量组和5 mg初始剂量组,2组患者均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剂量,直到INR稳定于2.0~3.0,随访2个月.结果:256例患者中应用华法林者47例;高危患者164例,其中有29例应用华法林,高危患者中使用华法林的比率阵发性房颤(6.8%)低于持续性与持久性房颤(21.7%)(P<0.05);3.125 mg组达稳定INR的时间与5 mg组相似,3.125 mg组的INR增高发生率低于5 mg组(P<0.05),2组均无明显出血及血栓事件.结论:目前我国部分基层医院NVAF患者多数未接受指南推荐的抗凝剂,以3.125 mg为初始剂量应用华法林能使INR安全、迅速、有效的达标并稳定.
作者:张澍;孙彤;程仁立;谢厚田;徐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探测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SLN)的显像成功率.方法:术前对26例乳腺癌患者行超声检查,在乳腺肿块周边(分别在12、3、6、9点钟位置)经皮下注射造影剂(SonoVue)共1.0 ml,按摩5 min,通过造影剂在淋巴管中实时显像寻找造影剂到达的第一个或数个淋巴结,即超声判定SLN,予以定位,术中单独分离,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将SLN与其他腋窝淋巴结分别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评估超声造影探测的SLN是否是临床真正的SLN,分析SLN显像成功率.结果:23例患者腋窝SLN可显示,后根据病理结果判定23例超声造影探测的SLN中22例是临床真正的SLN,显像成功率为84.62%(22/26).结论:经皮下组织内注射超声造影剂检查可显示淋巴管和淋巴结,其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探测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的方法.
作者:彭梅;张新书;姜凡;杨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围生儿预后.方法:对122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产妇及围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121例枕前位产妇为对照.结果: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骨盆异常、宫缩乏力发生率比枕前位高(P<0.05~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长于枕前位(P<0.01),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枕前位(P<0.01),胎儿窘迫、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均明显多于枕前位(P<0.01).结论: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产程时间延长、宫缩乏力是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处理不当,围生儿预后欠佳,手术产率提高.
作者:杨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时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9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术后不留置胃管并早期进食;2003年5月到2008年1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肝门排气后拔管、进食.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提前,恶心显著减少(P<0.01),呕吐和腹胀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中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恢复进食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马静;刘士会;李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子宫颈鳞癌中的诊断价值,验证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g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对经临床验证的140例子宫颈癌患者(病例组)进行血清学SCCAg检测,以150名健康女性作对照.结果:病例组和正常女性对照组的SCC值分别为(21.54±39.95)ng/ml和(0.69±0.42)ng/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若以>正常组的x+3s即>1.9 ng/ml为阳性值,则病例组的SCCAg阳性率为86.4%.结论:SCCAg可作为诊断子宫颈癌的特异性指标物,它不仅是有效检测子宫颈癌的方法学之一,并且快速、简便、准确、特异,患者易接受,对患者的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葛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相应手术处理.方法: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在手术时采取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分次梯度减压,额颞极切除内减压,手法压迫,减张缝合硬脑膜及合理使用脱水药物,过度换气等治疗策略.结果:因急性弥漫脑肿胀引起23例,迟发性血肿引起9例.32例中恢复良好12例,轻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病死15例.结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迟发性血肿是引起术中急性脑膨出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病因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采取相应手术措施,对控制和减少急性脑膨出的损害有效.
作者:吴保浒;李光远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