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群;李波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80 mg 静脉滴注,每天1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经14天的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6.5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扎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玮;曹燕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建设的对策.方法:通过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应用互联网状况研究分析,提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必须的人文关怀是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结果:大学生上网心理动机主要有减压心理、好奇心理、寻求自我价值、情感表达需要及探索、尝试新事物.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建设途径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大学生理论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合理配置资源,全方位引导,支持校园内大学生网站平台建设.结论:加强医学院校的网络建设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融合的前提,也是加强医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基础.
作者:王明勤;齐玉龙;赵东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相应手术处理.方法: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在手术时采取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分次梯度减压,额颞极切除内减压,手法压迫,减张缝合硬脑膜及合理使用脱水药物,过度换气等治疗策略.结果:因急性弥漫脑肿胀引起23例,迟发性血肿引起9例.32例中恢复良好12例,轻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病死15例.结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迟发性血肿是引起术中急性脑膨出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病因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采取相应手术措施,对控制和减少急性脑膨出的损害有效.
作者:吴保浒;李光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使用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42例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21例,手术前3天开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于入院时、术后第3、7、12天检测体重、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N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优于PN组(P<0.05~P<0.01).EN组患者无吻合口瘘发生,肺部感染1例,无切口愈合不良者;PN组患者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EN比PN对食管癌营养状况的改善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孙清波;曹险峰;陈坤华;刘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解剖翼腭窝结构,测量其内上颌动脉和上颌神经分支及其解剖学关系,为翼腭窝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0 例(80侧)干性颅骨翼腭窝进行骨性标志的观察,并对20例(40侧)甲醛固定尸体的翼腭窝内的血管、神经进行解剖.选择上颌第二磨牙与牙槽嵴交点为基准点,分别测量圆孔外口外侧缘中点、蝶腭孔前缘中点、眶下沟起始点、翼管嵴、翼管、翼腭管距基准点的距离及动脉、神经分支处距基准点的距离和在窝内的形态.结果:翼腭窝是一狭窄裂隙,多呈不规则的倒锥形.圆孔外口外侧缘中点、蝶腭孔前缘中点、眶下沟起始点、翼管嵴、翼管、翼腭管距基准点的距离分别为(48.47±2.63)、(41.07±3.25)、(39.91±1.84)、(47.54±2.66)、(44.48±1.92)和(30.70±1.45)mm;上颌神经主干、眶下神经、上牙槽神经、蝶腭神经起点至基准点分别为(50.34±3.46)、(36.39±2.65)、(34.72±2.77)、(37.43±3.12)mm;上颌动脉主干、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起点至基准点分别为(32.91±2.74)、(26.36±1.67)、(30.96±2.02)、(31.24±2.49)、(30.50±2.38)mm.结论:上颌第二磨牙与牙槽嵴交点可作为翼腭窝内寻找结构的重要标志,翼腭窝内的主要结构可以分为在后内的神经层和在前外的血管层,可为在临床翼腭窝区手术时避免损伤其内的血管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
作者:陈士文;徐锦程;赵莉;王震寰;陈传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机制.方法:应用万古霉素体外诱导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株,PCR检测金葡菌特异性nuc基因和万古霉素耐药vanA基因.结果: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含有nuc基因,但无vanA基因.结论: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不含有常见的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细胞壁增厚可能是金葡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张涛;马筱玲;戴媛媛;鲁怀伟;陈多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加强冷沉淀临床应用的输血管理,合理应用冷沉淀,降低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发生率,减少不良输血反应.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2010年冷沉淀的应用量(U)和2010年冷沉淀的应用病例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冷沉淀的合理应用率及不合理应用率.结果:2009、2010年的冷沉淀年均应用量是2008年的3.4倍,2010年冷沉淀的合理应用率为43.8%,不合理应用率为56.2%.结论:2009~2010年,冷沉淀的应用量过大,2010年不合理应用率过高,必须加强冷沉淀临床应用的输血管理,严格掌握冷沉淀的输注适应证及输注指征,杜绝不必要的输注.
作者:郭博;陈丽;管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完全腹膜外(totall extraperitonea,TEP)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TEP疝修补术患者137例,对其中53例术中使用超声刀(超声刀组),与同期84例标准TEP疝修补术(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疝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是否中转其他术式、术后第1、2天引流量、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结果:2组在性别、年龄、随访时间、疝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第2天引流量及术后远期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第1天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超声刀组术后阴囊血肿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及其他术后近远期并发症方面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在TEP疝修补术中具有一定优势,可以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减少部分术中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畅;郭春华;刘嘉林;夏利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分析六安地区采供血现状,预期六安地区采供血发展趋势,为保障临床血液安全有效供应提供应对策略.方法:对2006~2009年六安地区血液采集量、血液传染指标阳性率、血液报废率、临床用血量与六安市人口和医疗机构床位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六安地区血液采集平均年增长率约18.2%;临床已基本实现成分输血;机采血小板年采集量过低,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血液检测阳性率、脂肪血浆报废率逐年上升;临床用血压力持续增大.结论:为确保临床血液安全有效供应,除加大献血者招募力度,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外,还应认真做好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工作,加强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减少血液资源浪费.
作者:张树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与双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疗效.方法:对96例OSAHS儿童随机分为2组,A组48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B组48例行一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2组在治疗儿童OSAHS疗效无明显不同(P>0.05),B组手术方式不影响儿童OSAHS的治疗效果.结论:一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既能保留患儿一侧扁桃体的生理机能,又能有效治疗OSAHS,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邹起瑞;刘永刚;连俊勤;程耀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原因,进而提出护理对策.方法:比较髋部骨折手术后24例出现谵妄患者的手术前后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变化,同时对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出现谵妄持续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原因包括高龄、术前心理状态和环境因素、手术应激反应、术后疼痛、睡眠不足、药物毒性等.手术前、后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给予针对性的全程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生.
作者:朱瑰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患者,男,70岁.因左侧腹部疼痛不适1个月,大便不成形,呈黏液血便,无明显消瘦来我院就诊.CT示横结肠脾曲肠管内见一低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局部管壁呈不典型套叠样改变.纤维结肠镜检查:横结肠见一3.5 cm×3.0 cm大小肿块,表面黏膜糜烂充血,考虑横结肠癌,但表面黏膜活检病理诊断为黏膜慢性炎.术中见横结肠近脾曲肠管内可扪及约3.0 cm×3.0 cm肿块,质硬,边界清楚,肠系膜见肿大淋巴结,切除部分横结肠行病理检查.
作者:祁真玉;于东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早产儿围生期脑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40例围生期脑损伤早产儿自新生儿期行超早期综合干预作为综合组,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神经细胞保护剂以及家庭干预等综合康复措施;另选同期住院的30例围生期脑损伤早产儿为常规组,仅行常规治疗及家庭干预;随机选取同期出生的30名正常足月儿为对照组,定期随访生长发育.出生后6、12、18个月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对其发育商进行评估;出生后10个月采用婴儿运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估.结果:综合组在智能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两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脑性瘫痪的发生率为10%,较常规组发生率40%显著降低.结论:对围生期脑损伤早产儿实施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地促进智能与心理、运动系统发育,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生率,在减轻围生期脑损伤患儿残疾障碍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刘晟;万致婷;周玉香;刘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检测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基因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差异表达情况,探讨NS基因与肿瘤细胞增殖调控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培养子宫颈癌细胞、乳腺癌细胞、乳腺导管癌细胞、肝癌细胞(SMCC-7721)、肝癌细胞(HpeG2)与正常肝细胞,提取对数生长期肿瘤细胞总RNA,以RT-PCR方法检测NS在mRNA水平的差异表达;提取肿瘤细胞的总蛋白,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S在翻译水平的差异表达.结果:肿瘤细胞中NS基因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尤其以乳腺癌细胞、乳腺导管癌细胞、肝癌细胞(SMCC-7721)与肝癌细胞(HepG2)中NS基因表达量为高,而正常肝细胞未检测到NS的表达.结论:NS在肿瘤细胞中的高表达具有普遍性,而在终末分化的细胞中不表达,判断NS基因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调控,其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和基因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和指标.
作者:郭俣;夏俊;杨清玲;陈昌杰;刘长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爱精神,提高分析、解决医疗实践中伦理问题及伦理决策的能力.方法: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介入<医学伦理学>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医学伦理道德价值引导,并让学生将这种价值观付诸实践.结果:通过体验积累,感悟建构,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品质和医学伦理道德的德性.结论:将建构主义方法介入<医学伦理学>实践教学,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品质和德性,能适应现代医学科学飞速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
作者:张玲;陈明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静脉水化疗法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PCI患者180例,采用非随机分组观察,将观察对象分为强化饮水组(对照组)86例和静脉水化组(静脉组)94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等结果.结果:静脉组术后SCr、BUN、β2-mG及尿β2-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静脉组术后发生CIN 3例,对照组术后CIN 10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术后48 h不限制饮水的水化方法比较,通过静脉注射等渗氯化钠溶液进行水化可以预防肾功能损伤,并有效减少术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作者:竟雪莹;石增刚;张乐;解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前沿学科之一,其新理论、新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临床医学各学科中,是高等医学院校生物学与医学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医学细胞生物学涉及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理论性强,内容深奥抽象,难以理解.如何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并通过培养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是细胞生物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我们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中,进行一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尝试和探索,以资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现作报道.
作者:胡建国;鲍明升;唐宝定;廖亚平;刘长青;李雷娜;李中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经皮给药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经皮治疗仪及专用贴片、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2组在退热、止咳、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治疗后在退热、止咳、肺部干、湿性罗音消失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皮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安全、方便、无痛苦、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兴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ion,EGb)与依达拉奉(edaravone,ED)联合应用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脑组织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饥饿、疲劳、高脂饮食等复制大鼠气虚血瘀模型,再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注治疗72 h后,观察EGb、ED及EGb+ED组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及NOS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Gb和ED均能降低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诱导型NOS(iNOS)、总NOS(TNOS)含量,减轻神经细胞损伤(P<0.01),尤以两药联用效果更为显著(P<0.01).结论:EGb联合EP能更好地降低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含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脑组织iNOS、TNOS蛋白的表达而实现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共同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侯晞;梁枫;李爱剑;王灿;戴体俊;桂常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7例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护理及严格无菌操作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梁彩侠;李红侠;李梅春;赵梅君;李佳佳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