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危重创伤患者的麻醉与急救处理

李景宾;余志兵;刘标

关键词:创伤和损伤, 急救医学, 麻醉
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创伤患者的麻醉与急救处理方法.方法:对102例急危重创伤患者,采取全身麻醉盲探或快诱导气管插管方法,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快速开放2~3条静脉输液通路等急救处理措施.结果:102例患者全麻手术急救治疗后,77例完全清醒,肌力恢复,生命体征平稳,拔除气管导管送普通病房;23例保留气管插管送ICU进一步治疗;2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根据急危重创伤患者复杂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迅速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选择合理、安全的麻醉方法,及时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救治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调查分析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危险因素,并讨论其预防措施.方法:对11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分别在不同时间对尿道口和膀胱尿(或中段尿)采样做细菌培养,了解发生菌尿症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尿管留置期间共有44例发生菌尿症,发生率为40.0%.不同导尿管留置时间UT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尿道口的细菌与UTI有关;导尿所致UTI与尿管留置时间有关.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并做好留置期间的护理是预防UTI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月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检测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8例 CA患者和160例CA亚临床患者进行HPV 6型、11型、16型和18型检测.结果: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HPV阳性率分别为78.99%和7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患者疣体组织和亚临床患者皮损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95.59%和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9例HPV阳性病例中,感染HPV 6型、11型占76.54%,感染HPV 16型、18型占8.94%,HPV 6型、11型、16型和18型混合感染占14.52%.结论:CA患者HPV感染无性别差异,且疣体组织的检出率高于其他皮损标本,HPV感染以低危型的6型和11型为主.

    作者:汪承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细胞因子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的肺部继发性损伤,是肺组织失控性炎症反应的结果.目前,严重的 ALI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病残率仍高达40%以上[1].

    作者:段立彬;何先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电子阴道镜检查子宫颈病变2 100例,阴道镜下定位活检1 280例.结果:经病理确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55 例,其中包括CIN1 33例,CIN2 9例,CIN3 13例;子宫颈癌9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228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子宫颈癌、CIN 及HPV感染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允菊;韦明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超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下部全层缺损

    目的:探讨超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大面积鼻下部全层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鼻下部缺损的范围大小,采用超过常规大小的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术中彻底松解瘢痕组织,扩大接触面,制作血运良好的受区,将耳廓复合组织瓣楔形植入,适当加压包扎固定,术后 2 周拆线.结果:10例患者修复缺损面积1.5 cm×1.5 cm~2.2 cm×2.0 cm,均完全存活.随访1~12个月,鼻下部大小及外观形态均满意,其中2例术后表皮部分剥脱.结论:通过制作血运良好的受区、精细微创的操作和术后适当压力包扎固定及改善微循环、促进移植组织瓣的血供营养等措施,对于鼻下部全层缺损面积大于1.5 cm×1.5 cm的患者,超过常规大小的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是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作者:李攀登;张莉;葛树星;李旭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将11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中药保留灌肠及多功能盆腔炎治疗仪;对照组52例则只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两组均10天为1疗程.结果: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较对照组的82.69%显著提高(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精心护理,使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全氟丙烷球内注射联合直视下冷凝治疗上方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全氟丙烷(perflutren,C3F8)球内注射联合经巩膜直视下冷凝治疗上方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的疗效.方法:对23例(24眼)上方巨大裂孔性RD患者,在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冷凝裂孔并进行外加压,玻璃体腔注入C3F8,并根据RD的具体情况进行环扎、放液.结果:21眼一次性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眼二次手术后复位成功,另1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C3F8球内注射联合经巩膜直视下冷凝治疗上方巨大裂孔性RD,创伤小,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自清;方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治疗用药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均有发热、咳嗽.婴幼儿以发热、喘憋等肺部表现为多见,部分患儿有呼吸困难;年长儿常伴有肺外表现.支气管肺炎82例,间质性肺炎16例,大叶性肺炎28例(以下叶为主24例,其中伴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1例;以上叶为主4例).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均阳性.均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1~4周内热退.结论:支原体肺炎病程长,不同年龄组表现各异,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肺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为多见,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作者:陈荣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分离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取2006年11月至2009年1月ICU患者标本做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药敏,以表型确认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结果:共收集致病菌3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株(87.9%),革兰阳性球菌4株(12.1%).以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多.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作用强,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作用强. 结论:ICU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头孢哌酮/舒巴坦作用强.加强病原菌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体外受精周期中空卵泡综合征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周期中空卵泡综合征(empty follicle syndrome,EFS)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分析3例EF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因EFS取消周期,在随后的周期中,虽未再次发生EFS但结局均不满意,其中1例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仅获1枚Ⅲ级胚胎,另1例2个周期共获14枚卵,其中11枚为GⅤ期卵.第3例患者一侧卵巢取卵出现EFS,第二次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补救,24 h再次取卵,部分卵泡已排出,获2枚MⅡ卵及2枚胚胎,因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取消移植.结论:EFS可能与hCG药物及卵巢功能紊乱有关;再次注射hCG补救对挽救周期有效,但更应注重预防及个体化补救措施.

    作者:骆丽华;刘雨生;栾红兵;季静娟;郑圣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哌拉西林诱导铜绿假单胞菌L型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变异为L型的情况.方法:采用平板纸片法和液体浓度梯度法,利用哌拉西林药物纸片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变异为L型,并稳定传代.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可被哌拉西林诱导为典型L型,在诱导因素存在下可稳定传代.结论:哌拉西林可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变异为稳定L型.

    作者:陈登宇;陈艺林;徐萍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30例多发性肌炎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休息与肢体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结果:肌力好转24例,无效6例.结论:做好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知信行的改变.

    作者:穆清华;吴叶荣;穆文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99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指导和护理;术后加强术肢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指导饮食,预防感染.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均顺利完成手术.96例未发生并发症,2例有轻度迷走神经反射,1例术后术侧上肢出现5 cm×6 cm淤斑,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对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蔡慧婷;曹嘉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大脑中央后沟的三维可视化

    目的:为大脑后中央区立体定向、介入放射和显微外科等提供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将1名正常成人颅脑横断位薄层MRI数据以Dicom 3.0格式导入3D-Doctor软件,人工分割中央后沟、中央沟、侧脑室、正中裂及大脑,分别以不同颜色标示,用面重建方法对中央后沟及整脑同时行三维重建.结果:重建大脑中央后沟在整脑中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再现了中央后沟在活体脑中的形态及位置,模型可以任意方位旋转.结论:中央后沟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中央后沟及其与周围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并可为放射治疗、立体定向外科和神经外科教学提供影像学辅助.

    作者:张磊;王震寰;张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子宫颈小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cervix,SCCC) 是一种少见而独特的原发恶性肿瘤,属神经内分泌癌,是具侵袭性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易早期发生盆腔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其预后差[1].

    作者:杨波;李胜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性,5岁.因咳嗽2天,气喘1天,自行口服0.5 g阿奇霉素胶囊无好转后,来我院就诊.查体:咽喉红肿,少痰,闻及哮鸣音,诊断为哮喘.给予头孢哌酮钠2 g,地塞米松针5 mg,加入10% GS 250 ml静脉滴注.补液10 min后患儿突然面色发紫,唇发绀,神志不清,小便失禁.立即停止输液,送入抢救室,测呼吸20次/分,呈叹息状,闻及哮鸣音,心率130次/分,血压0 mmHg.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芜湖地区健康人群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参考值调查

    目的:了解芜湖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参考值水平.方法:采用Dimension型全自动生化仪重氮法对3 37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TBIL和DBIL测定,按年龄、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血清TBIL、DBIL参考值的变化.结果:血清TBIL、DBIL水平分别为(14.30±4.59)μmol/L 、(4.22±1.82)μmol/L,与试剂盒提供参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年男性血清TBIL、DBIL水平分别为(16.10±4.60)μmol/L,(4.47±1.87)μmol/L,成年女性分别为(13.12±4.39)μmol/L、(3.77±1.62)μmol/L.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芜湖地区与朔州地区、茂名地区、西安地区健康人群血清TBIL、DBIL浓度相比,不论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芜湖地区健康人群血清TBIL、DBIL水平与原参考值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与其他地区调查值也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各地实验室应根据性别建立各自的参考范围.

    作者:施志农;陈健康;陈继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伴显著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1例空腹血糖>11.1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RP的变化及其与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ΔI30′/ΔG30′)、Homa B功能指数和Homa-IR的关系.结果:治疗2周,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ΔI30′/ΔG30′增高(P<0.05),Homa B功能指数明显上升(P<0.01),Homa-IR下降(P<0.01);血TNF-α和CRP水平与Homa B功能指数和Homa-IR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对显著高血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快速控制血糖,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作者:李志强;叶山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42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法:对42例听神经瘤患者均采取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34例,次全切除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3例,出院时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52.4%(HouseⅠ~Ⅱ级22例).平均随访5年,其中29例恢复良好,10例恢复一般,3例恢复较差.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保留.

    作者:王淮;朱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文后参考文献中英文文献作者的著录方法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