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峰值鼻呼吸流量在鼻腔手术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李佩忠;邱明玲

关键词:鼻疾病/外科手术, 鼻中隔矫正术,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峰值流量
摘要:目的:观察鼻中隔矫正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峰值鼻呼吸流量的影响,以确定峰值鼻呼吸流量在慢性鼻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微型峰值鼻呼吸流量仪分别测定行鼻中隔矫正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峰值鼻呼吸流量.结果:正常成人的峰值鼻呼吸流量基本保持稳定,4周前后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矫正术明显改善患者峰值鼻呼吸流量,手术后4周增加到近正常范围,和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亦显著增加患者峰值鼻呼吸流量,手术后4周和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正常成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可以显著增加患者的峰值鼻呼吸流量,改善患者的鼻通气功能.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阴股沟皮瓣阴道成形术5例

    目的:探讨改良阴股沟皮瓣阴道再造的方法.方法:将传统阴股沟皮瓣进行修剪远端1/2皮下脂肪,保留真皮下血管网,以形成薄型改良的阴股沟皮瓣.结果:5例皮瓣均Ⅰ期成活,皮瓣色泽正常,外形满意,不臃肿,供区瘢痕不明显.随访6 个月至1年,再造阴道壁光滑柔软,均可容纳2指,深度10~12 cm.结论:应用改良薄型阴股沟皮瓣进行阴道再造,在保证皮瓣血运的同时,还具有皮瓣较薄、外形满意、阴道腔隙加大、不易向外移位的优点.

    作者:钱景瑜;张莉;周平辉;葛树星;李旭文;王怀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自制喂乳器在唇裂患儿术后喂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唇裂修复术后采用自制喂乳器滴注喂养对切口愈合的作用.方法:比较唇裂术后采用自制喂乳器滴注喂养护理组和常规喂养护理组切口的继发出血和继发畸形情况.结果:自制喂乳器滴注喂养护理组切口愈合明显优于常规喂养护理组(P<0.01),前者的继发出血低于后者(P<0.01).结论:唇裂术后采用自制喂乳器滴注喂养护理较常规喂养护理能明显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作者:康怀英;江淮芝;黄培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女性不孕症子宫颈糜烂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颈糜烂在女性不孕症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 trachomatis,CT)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检测169例不孕症妇女UU、CT,其中61例子宫颈糜烂作为观察组,108例子宫颈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女性不孕症子宫颈糜烂组感染率为65.57%,子宫颈正常组中感染率为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UU总感染率为69.82%,CT总感染率为3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女性生殖道UU感染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感染因素.

    作者:钟明;王艳;白芳;王德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胃管留置方法的探索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胃管留置的方法.方法:将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插入胃管;观察组采用喂水法、快速置管法、侧位拉舌法、端坐位法插入胃管,观察两组插管前后心率、收缩压的变化;呕吐、咳嗽发生情况;一次性插管成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后心率、收缩压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呕吐、咳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宜采用新方法插管,不但可减轻插管对机体的影响,而且能提高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

    作者:周艳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骨髓基质细胞治疗颅脑外伤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是近年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使用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颅脑外伤也取得一定进展[1].但由于其潜在的致瘤危险及伦理学限制,目前尚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发现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也具有干细胞特征,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的潜能,可分化为成骨细胞[2]、成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肝细胞[3-4]等间充质细胞,在多种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可作为颅脑损伤修复的种子细胞[5].

    作者:王永志;冯东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主动脉旁反搏装置在急性心力衰竭动物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急性心力衰竭动物实验验证主动脉旁反搏装置(paraaortic counterpulsation device,PACD)辅助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健康成年绵羊8只为研究对象,体重(44.9±2.5)kg,雌雄不限.自行设计并制作PACD,通过一无瓣膜的人工血管使血囊和降主动脉相连.气囊连接至IABP控制台,通过充、放气提供反搏动力.结扎前降支和(或)回旋支分支建立急性心力衰竭模型.应用生理记录仪、连续心排量仪等连续采集反搏前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心力衰竭动物反搏前后各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PACD的循环辅助效果.结果:PACD辅助后,心输出量及平均动脉压分别增加了6.29%和2.04%.主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了3.67%、8.39%.左颈动脉流量和冠状动脉左主干流量分别增加了8.12%和13.88%(P<0.01).辅助舒张压扩大峰值为(97.25±13.67)mmHg,高于辅助前(P<0.01).结论:在急性心力衰竭动物中,PACD降低了左心室后负荷,增加了心、脑血液灌注,是一种有效的心脏反搏辅助装置.

    作者:施超;张杰民;王玉璇;刘晓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软组织缺损16例,其中低旋转点7例,皮瓣切取范围5 cm×7 cm至18 cm×14 cm,蒂长5~16 cm.结果:14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游离植皮愈合;术后随访14例,皮瓣外观、质地、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血供可靠,成功率高,操作简单,不损伤主要血管,且降低旋转,能修复足中端远端创伤,是修复小腿下段、踝、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余勇;赵慧;许瑾;李勇;武朱明;章祥洲;袁振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KAI-1/CD82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KAI-1基因是1995年美国国立环境健康研究院Dong等[1]采用人特异的Alu元素-PCR方法,从人前列腺癌中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初只被认为是前列腺癌转移的特异性抑制因子,但随后的研究者们应用RT-PCR、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发现其他恶性肿瘤也存在KAI-1基因失活[2].本文对KAI-1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结构、功能、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及其与各种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徐洪波;江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

    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其抑酸时间长于同剂量的奥美拉唑,在目前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中,埃索美拉唑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1].本研究旨在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与夜间酸突破(NAB)的关系.

    作者:韩继顺;贾道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癌细胞的转移往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对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能够为癌症预后与治疗提供很好的分子标记和治疗方法.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深入,肿瘤转移抑制基因(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s,MSG)是近年来认识和提出的一类与肿瘤有关的基因.由于此类基因在非转移肿瘤中呈高表达,而在转移肿瘤中低表达,同时并不影响肿瘤的生长,故认为其与抑制肿瘤的转移作用有关而得名[1],遂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领域.

    作者:年峰;彭开桂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150例置管前护理、置管中体贴细心、置管后护理及随访几方面实施心理、生理舒适的新型护理模式.结果:15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达99%.结论: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对接受置管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安全感,愉快接受置管.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D44v6和PTEN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44v6和PTEN基因在肾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肾细胞癌、20例癌旁肾组织、10例正常肾组织中PTEN、CD44v6的表达,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肾癌中CD44v6和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和66.7%.肾细胞癌分级、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CD44v6 高表达和 PTEN 低表达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CD44v6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P<0.01).结论:CD44v6 高表达和PTEN 低表达,对判断肾细胞癌恶性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显河;周文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拉米呋啶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拉米呋啶(lamivudine,LAM)和阿德福韦酯(adcfovirdipivoxil,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及病毒复制指标HBV DNA的变化,以判断两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70例CHB患者分为LAM组37例,应用LAM 100 mg/d口服,ADV组33例,应用ADV 10 mg/d口服,两组同时应用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等基本药物,治疗前未用过免疫调节治疗.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12、24及48周末查肝功能ALT、AST及HBV DNA定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改善基本相同,从第4周末到第48周末两组HBV DNA变化基本相同(P>0.05).结论:LAM在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方面早期较ADV快,48周时基本相似.

    作者:周怀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改进家属健康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进家属健康教育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宣教.对照组家属仅作手术相关知识宣教,观察组家属则给予合作性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髋部骨折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术后髋关节的Harris评分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63.33%(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除情绪功能评分外,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的Harri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家属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配合程度及患者的康复锻炼能力,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素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肺癌328例医院感染分析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对328例肺癌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8例肺癌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3例,96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9.21%,例次感染率为29.27%.同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26%.且感染多发于肺癌中晚期,严重营养不良、合并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等为重要易感因素.共送检标本142份,检出病原菌96株,其中,G-杆菌63株,G+球菌24株,真菌9株.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其次为消化道.结论:肺癌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易感因素诸多,主要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率明显升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和耐药性发生.

    作者:赵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大规模复明行动中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在大规模复明行动中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对496例(496眼)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天裸眼视力达0.3以上者440眼,术后7天裸眼视力达0.3以上者464眼.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简便、有效、经济、安全,适合在大规模复明行动中应用.

    作者:邹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后暴露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座植入术后暴露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9例HA植入术后发生义眼座暴露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予以相应的治疗方法,其中5例应用羊膜修补.结果:9例义眼座暴露均愈合良好,未再复发.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后暴露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恰当的处理如羊膜移植等可以使之恢复.

    作者:代应辉;尚平;周琦;刘应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右心室心肌梗死32例心电图分析及其对临床价值

    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相对少见,且常伴有下壁、前壁和后壁等其他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VI)又与左心室急性心肌梗死在治疗上差异很大,故早期RVMI的诊断对降低心肌梗死(MI)发病率意义重大.在发病早期,仔细分析心电图,捕捉某些异常心电图改变不失为早期诊断RVMI的简单、实用且具有较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方法.本文对32例ARVI合并其他不同部位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ARVI的心电图诊断.

    作者:赵映;张清华;方效民;蒋知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心肺复苏方法进展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指南2000[1]充分体现了心肺复苏抢救及其护理的发展需要,揭示了当前临时医学中心肺复苏抢救护理的新动态[2].本文就现代CPR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护理及一些新观点作一综述.

    作者:徐辉;万双青;陆春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黄丽霞;吴秋霞;张秋娟;张添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