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刘学刚;刘戈;李新亚;王康武;唐震;王祖义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6例CPP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并同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腹腔镜检查盆腔病变有子宫内膜异位症58例,慢性盆腔炎36例,盆腔粘连13例,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9例,其他病变7例,镜下未见盆腔器官异常者3例.结论:CPP病因复杂,临床确诊困难,腹腔镜基本上可以明确CPP的病因,并能同时进行治疗,为CPP诊治的首选手段.
作者:徐福霞;沙玉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进家属健康教育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宣教.对照组家属仅作手术相关知识宣教,观察组家属则给予合作性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髋部骨折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术后髋关节的Harris评分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63.33%(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除情绪功能评分外,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的Harri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家属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配合程度及患者的康复锻炼能力,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素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流行病学教学方法,以顺应社会对流行病学人才的需要,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公共卫生人才.方法:采用培养学生兴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完善流行病学教学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动手能力.结果: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提高了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结论:通过一系列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措施,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能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同时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芈静;孟灿;梅翠竹;程先进;贾贤杰;周纯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不同注射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将38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89例和改进治疗组194例,比较两组皮下出血率.结果:常规治疗组和改进治疗组皮下出血率分别为66.14%和12.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进治疗组的皮下注射法可以降低低分子肝素钙皮下出血发生率.
作者:胡云芝;倪红霞;韩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胃管留置的方法.方法:将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插入胃管;观察组采用喂水法、快速置管法、侧位拉舌法、端坐位法插入胃管,观察两组插管前后心率、收缩压的变化;呕吐、咳嗽发生情况;一次性插管成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后心率、收缩压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呕吐、咳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宜采用新方法插管,不但可减轻插管对机体的影响,而且能提高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
作者:周艳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例1,女,24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5天.主诉近期消瘦明显,伴乏力,偶有左腰背部胀痛不适.查体:T 36.8 ℃,体型消瘦,全身体表淋巴结无肿大.左肋腰点压痛阳性,左肾区叩痛阳性.尿常规(-).WBC 6.4×109/L,RBC 3.04×1012/L,Hb 88 g/L,BPC 399×109/L.血白蛋白33.8 g/L,球蛋白37 g/L.
作者:丁银满;王正权;杨先俊;陶沙;张仁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三氧化二砷(As2O3)对黑素瘤B1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评价As2O3抗肿瘤侵袭和转移能力.方法:用Transwell侵袭转移模型评价As2O3抗黑素瘤B16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作用.MTT法检测B16细胞的黏附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B16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As2O3可显著抑制B16细胞的迁移和黏附能力(P<0.05~P<0.01),降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P<0.01).结论:As2O3具有抗黑素瘤B16细胞侵袭和转移作用,降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杨同怀;陈治文;夏俊;王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DS)发生与母亲年龄和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对DS患儿母亲年龄及其接触环境因素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5例患儿中出生时母亲年龄<35岁者126例(86.90%),其母亲均不同程度接触过不同种类的物理、化学因素.结论:DS患儿的母亲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其发病与接触有害的环境因素有关.应加大优生优育环境因素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扩大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年龄和地域范围.
作者:廖亚平;鲍明升;李忠文;吴涛;唐宝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对2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子宫动脉造影,经导管向患侧子宫动脉内灌注甲氨蝶呤(1例加注氟尿嘧啶),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术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盆腔包块情况及腹腔积液吸收情况.结果:27例子宫动脉插管均成功,26例治愈,1例无效,治愈率96.3%,无并发症发生.其中4例术后3~10个月分别获得宫内妊娠并生育健康婴儿.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创伤小,治愈率高,能有效预防控制腹腔内出血,保留输卵管的完整性,是保留生育能力而治愈输卵管妊娠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涛;江谋应;徐万里;王金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并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因素.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78例,出现血肿扩大者41例为研究组,未出现血肿扩大的137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出现呕吐症状、CT密度不均、长期酗酒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糖尿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呕吐症状、血肿密度不均、长期酗酒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有一定关系.
作者:谢康;崔煜;沈龙山;赵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牙隐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颗牙隐裂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调牙合、带环固定、根管治疗、填充及全冠修复等序列,随访1~3年,观察患者的自我感觉和体征.结果:牙隐裂92颗,成功84颗,成功率91.30%,失败病例多因治疗时机选择不当.结论:综合治疗是牙隐裂保守治疗较理想的方法,可以尽可能保存牙体组织.
作者:许卫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干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是近年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使用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颅脑外伤也取得一定进展[1].但由于其潜在的致瘤危险及伦理学限制,目前尚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发现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也具有干细胞特征,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的潜能,可分化为成骨细胞[2]、成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肝细胞[3-4]等间充质细胞,在多种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可作为颅脑损伤修复的种子细胞[5].
作者:王永志;冯东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能否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凋亡,并探讨其凋亡机制. 方法:UU感染HUVEC 2、4、8、12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检测UU感染HUVEC 8 h后TNF-α、caspase-3及caspase-8产生量,同时检测加入TNF-α抗体、caspase-3和caspase-8抑制剂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UU可以诱导HUVEC发生凋亡,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8 h后TNF-α、caspase-3、caspase-8的产生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加入TNF-α抗体、caspase-3和caspase-8抑制剂后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UU可以诱导HUVEC凋亡,并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其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TNF-α介导的caspase-8及caspase-3激活的外源性死亡因子受体途径.
作者:马丽娜;吕杰;李凤云;刘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拉米呋啶(lamivudine,LAM)和阿德福韦酯(adcfovirdipivoxil,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及病毒复制指标HBV DNA的变化,以判断两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70例CHB患者分为LAM组37例,应用LAM 100 mg/d口服,ADV组33例,应用ADV 10 mg/d口服,两组同时应用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等基本药物,治疗前未用过免疫调节治疗.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12、24及48周末查肝功能ALT、AST及HBV DNA定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改善基本相同,从第4周末到第48周末两组HBV DNA变化基本相同(P>0.05).结论:LAM在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方面早期较ADV快,48周时基本相似.
作者:周怀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150例置管前护理、置管中体贴细心、置管后护理及随访几方面实施心理、生理舒适的新型护理模式.结果:15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达99%.结论: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对接受置管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安全感,愉快接受置管.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KAI-1基因是1995年美国国立环境健康研究院Dong等[1]采用人特异的Alu元素-PCR方法,从人前列腺癌中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初只被认为是前列腺癌转移的特异性抑制因子,但随后的研究者们应用RT-PCR、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发现其他恶性肿瘤也存在KAI-1基因失活[2].本文对KAI-1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结构、功能、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及其与各种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徐洪波;江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其抑酸时间长于同剂量的奥美拉唑,在目前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中,埃索美拉唑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1].本研究旨在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与夜间酸突破(NAB)的关系.
作者:韩继顺;贾道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探索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 方法:65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冲击和脱水、抗病毒等治疗. 结果: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病程第2~4天,其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皮疹、发热、嗜睡、肢体抖动、呕吐等,2例出院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3岁以下患儿,神经系统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脑炎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延误诊治可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作者:李社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座植入术后暴露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9例HA植入术后发生义眼座暴露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予以相应的治疗方法,其中5例应用羊膜修补.结果:9例义眼座暴露均愈合良好,未再复发.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后暴露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恰当的处理如羊膜移植等可以使之恢复.
作者:代应辉;尚平;周琦;刘应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与阴性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thropathy,uSpA)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根据血清HLA-B27是否阳性将120例uSpA患者分为两组,阳性组78例,阴性组42例.分析HLA-B27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对部分患者进行3年以上随访观察,了解其病情变化.结果:HLA-B27阳性组患者发病年龄显著早于HLA-B27阴性组(P<0.05);发热、消瘦、疲倦等全身症状表现HLA-B27阳性组显著多于HLA-B27阴性组,且较严重(P<0.05);实验室检查中血沉以HLA-B27阳性组显著为高(P<0.05);骶髂关节X线表现亦以HLA-B27阳性组显著为高(P<0.05).而两组性别及外周关节炎等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HLA-B27阳性组3年后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者显著多于HLA-B27阴性组(P<0.05).结论:HLA-B27阳性组uSpA患者发病年龄较早,临床症状较重,更有可能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
作者:杨积保;张慧群;刘智;李志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