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惠敏
目的:探讨20年来新生儿疾病构成比及病死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将1983~2002年住院的7 560例新生儿按疾病名称分4个年段进行分类统计,资料用统计学软件EPI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结果:近20年来,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构成比逐年段下降,而非感染性疾病构成比有逐年段上升趋势;感染性疾病病死率各年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逐年段下降(P<0.005);病死率与日龄关系密切,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P<0.005).结论:加强围生期护理和提高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水平可以降低住院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詹以森;闵红;张琼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89例的疗效,探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在提高手术疗效中的重要性.方法:为89例心脏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双瓣置换术25例,二尖瓣置换术6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6例,均选用机械瓣.结果:术后早期病死8例,其中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5例,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死3例,病死率为9.0%,生存81例,术后6个月时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刘以尧;刘学刚;唐震;史向前;王祖义;李小军;周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3)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20例卵巢肿瘤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将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利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乳头状癌中VEGF-C 和VEGFR-3 mRNA及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5~P<0.01).二者在乳头状癌Ⅲ、Ⅳ期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05~P<0.05),腹腔淋巴结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05~P<0.05).结论: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卵巢肿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无腹腔淋巴结转移均有密切关系,通过检测VEGF-C、VEGFR-3的表达有助于预测卵巢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俞岚;甘怀勇;汪万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30例,术后预防感染3~5天,随访3~6个月判定疗效.结果:3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有肌瘤48个,治愈44个,治愈率91.7%,好转率8.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不干扰内分泌功能,是目前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较好方法.
作者:万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腭裂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要点和经验.方法:对160例腭裂患者的手术、术中配合及护理的过程进行对比和总结.结果:通过积极的术中配合和护理,并随访观察,仅6例出现腭漏,其余均一期愈合.结论:在腭裂手术中,对配合和护理严格把关,抓好各个环节及操作管理,能帮助和促进腭裂手术的一次成功.
作者:赵永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腔解剖异常对鼻内镜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2例鼻窦炎、鼻息肉并伴鼻中隔偏曲及中、下鼻甲肥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组32例作鼻内镜手术同期行中下鼻甲部分切除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照组30例单纯作鼻内镜手术,采用鼻内镜进行随访对比观察.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治疗组有效率86.0%,高于对照组56.6%(P<0.05);62例并发鼻腔粘连8例,窦腔粘连12例,窦口粘连8例,其中治疗组6例,对照组22例.结论:鼻腔解剖变异对鼻内镜手术预后影响较大.
作者:刘永刚;连俊勤;邹起瑞;朱桂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脂酶(HL)基因启动子-514C/T变异是否影响血脂水平.方法:选入符合录用标准者322例作血脂测定,从全血中用DNA试剂盒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多态性方法检测HL基因多态性.结果:在调整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后,HL-514C/T基因型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高低是T/T+T/C>C/C,这种效应与男性关系明显(P<0.01),但与女性关系不明显.结论:肝脂酶基因-514C/T变异可影响血脂水平,且存在男女性别差异,各HL基因型的分布无性别差异.
作者:姚友权;徐力辛;熊术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和维A酸霜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口服一清胶囊,外用0.025%维A酸霜;B组口服一清胶囊;C组外用0.025%维A酸霜.3组均同时口服螺内酯和复合维生素B,均各治疗6周.结果:联合用药总有效率为95%,但三种疗法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一清胶囊联合外用维A酸霜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少.
作者:殷红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氯化钾注射液属于电解质平衡药物,临床上广泛应用,静脉滴注氯化钾时注射部位发生疼痛临床上常见[1],但发生心脏骤停、呼吸停止十分罕见.2006年11月15日,我院发生氯化钾静脉滴注致心脏骤停1例,经迅速抢救,患者转危为安,现作报道.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贴近临床的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肥胖大鼠模型的形态与血糖、血脂变化情况.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成年大鼠80天,观测大鼠体重、体长、Lee's指数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应用高脂饲料喂养后,大鼠体重、体长、Lee's指数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鼠的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高脂饲料可以使成年大鼠发生营养性肥胖,肥胖大鼠的血糖、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杜文华;石建华;项平;陈凤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经鹰嘴截骨手术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与优缺点.方法:经鹰嘴截骨入路、Y钢板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8例,鹰嘴部截骨以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结果:随访6~34个月,骨折在术后6~20周愈合.用改良Aitken-Rorabeck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14例,良8例,中3例,差1例.结论:经鹰嘴截骨手术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方法,利于骨折块暴露与固定及早期锻炼.但要需行鹰嘴部截骨,对手术技巧要求较高.
作者:凤晓翔;谢晓东;杨良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并发心房颤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疗效.方法:CABG术后急性发作快速心率的房颤患者38例,先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剂量150 mg,5~10 min注射完毕,后以0.6~1.0 mg/min持续泵入,总量<1.2 g/d.转复窦性心律后停用.持续动态心电监护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室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38例均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5例用药后出现一过性长RR间期,长达1.8 s;4例血压稍下降,经临时停药或减量后恢复.结论:静脉注射并泵入胺碘酮转复CABG术后急性发作的房颤安全有效.
作者:杨劼;张以政;赵胜;朱铁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脑梗死患者的7项血脂指标以及血糖(GLU)、血尿酸(UA),并与对照组30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 ApoB)、脂蛋白(a)[Lp(a)]、GLU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01),载脂蛋白A1(ApoA1)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 UA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G、LDL、ApoB、Lp(a)、GLU的水平升高,ApoA1下降与脑梗死均有一定关系,应重视对高血脂、高血糖的积极防治.
作者:冯敏;张友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金属烤瓷牙修复(牙合)面重度磨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牙合)面重度磨耗的患者,共制作251件金属烤瓷冠桥,进行(牙合)重建修复,使用可摘式(牙合)垫调整适宜(牙合)关系.结果:30例患者(牙合)关系均恢复,面下1/3长度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和过敏症状消失或得到改善,咀嚼功能改善.结论:金属烤瓷牙对(牙合)面重度磨耗患者重建(牙合)关系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高杰;唐旭炎;刘世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成品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显微镜手术下翼状胬肉切除加成品生物羊膜移植或成品生物羊膜移植加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初发和复发翼状胬肉19眼,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角膜上皮和羊膜移植片的变化.结果:角膜上皮正常愈合,无睑球粘连,无羊膜排斥反应发生,无复发.结论:成品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朱乃建;吉红云;李春霞;杨文劼;陆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采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建立检测大鼠脑组织多巴胺含量的方法.方法:低温匀浆大鼠脑组织离心后,取上清用pH 11.0 10 mmol/L硼砂缓冲液,在室温下衍生反应10 h连接上FITC荧光基团;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为pH 10.3 100 mmol/L硼酸-Tris缓冲液.结果: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方法检测限(S/N=3)达2.1 nmol/L水平,批内相对标准差(RSD)为3.4%,回收率达96.05%,在10-8~10-10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应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可检测鼠脑组织多巴胺含量.
作者:刘广印;沈佐君;何晓东;伊茂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志贺菌属细菌通称痢疾杆菌,是一类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危害严重的革兰阴性肠道致病菌,临床感染可导致细菌性痢疾(菌痢).菌痢是世界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全球每年的病例超过1.6亿,并导致100万患者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5岁以下的儿童[1].目前,关于菌痢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国外学者研究认为,痢疾杆菌的感染可能包括以下过程:(1)痢疾杆菌通过微皱褶细胞进入结肠黏膜;(2)定植的巨噬细胞吞噬痢疾杆菌后发生凋亡,释放炎症因子;(3)痢疾杆菌侵袭邻近的上皮细胞,在其内增殖、扩散及导致黏膜损伤[2~4].因此,Sansonetti与Zychlinsky等提出痢疾杆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与侵袭上皮细胞是其致病过程中两个显著的特征.本文就痢疾杆菌感染致病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管俊昌;李凤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Gps)对阿霉素致急性大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阿霉素组(adriamycin,ADR)和绞股蓝总皂苷组(Gps).第3组给予4%绞股蓝总皂苷400 mg·kg-1·d-1,分早晚2次灌胃,其它两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5天.第6天一次性腹腔注射阿霉素10 mg/kg复制大鼠急性心脏毒性模型,利用PowerLab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采集心室内压并分析心功能,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与NC组相比,阿霉素组左室收缩峰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室内压大上升/下降速率(maximal rates of pressure development and decline,±dp/dtmax)、SOD的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 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ADR组相比,Gps组的LVSP、±dp/dtmax和SOD 均显著升高(P<0.01),MDA下降(P<0.05).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可减轻阿霉素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明显改善大鼠的心功能.
作者:张进;王长俊;谢江;陈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异氟烷联合麻醉同单纯异氟烷吸入麻醉用于悬雍垂咽腭弓成形术时、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及围麻醉期各时点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36例施行悬雍垂咽腭弓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丙泊酚和异氟烷联合麻醉组(联合麻醉组,n=18)和异氟烷吸入麻醉组(异氟烷组,n=18),观察两组患者术毕至完全清醒各主要指标,记录围麻醉期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联合麻醉组拔管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明显快于单纯异氟烷吸入麻醉组(P<0.001),且全麻苏醒期血液动力学平稳.结论:施行悬雍垂咽腭弓成形术时,丙泊酚和异氟烷联合麻醉优于单纯异氟烷吸入麻醉.
作者:邓宏平;黄丽;徐志云;石伯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孕产期因素对早产儿青春期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99名11~16岁的早产儿病例组和99名足月产对照组(按同性别、同年级、年龄相差不超过0.5岁、家庭环境相似等配对),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进行智力测试,并分析孕产期因素对早产儿青春期智力水平的影响.结果:影响早产儿青春期智力水平的因素有母亲孕早期阴道出血、孕中晚期阴道出血、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孕产期因素对足月产儿青春期智力发育无影响.结论:预防妊娠期阴道出血、胎膜早破以及采取剖宫产的分娩方式有利于早产儿的智力发育.
作者:姚荣英;庄颖;袁长江;李红影;陶芳标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