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以强;桑更生;崔勇;陆江辉;袁志华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将57例双胎妊娠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分析两种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两组胎儿分娩时胎位与其窒息率无明显关系(P>0.05).两组第1个新生儿和第2个新生儿分娩窒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分娩时间间隔>15 min的窒息率高于≤15 min者(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
作者:石荟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的结果.方法:选择HBsAg阳性标准品和99例4种模式样本[①HBsAg(+)/HBeAg(+)/HBcAb(+);②HBsAg(+)/HBeAb(+)/HBcAb(+);③HBsAg(+)/HBcAb(+);④HBeAg(+)HBcAb(+)],分别采用ECLIA和ELISA一步法、二步法检测HBsAg.结果:ECLIA的日内CV比ELISA一步法、二步法分别提高3.3%和3.2%,日间CV分别提高3.5%和3.3%,敏感度各为0.063、0.5和0.25 ng/ml.①②③模式3种方法HBsAg 100%阳性率.④模式2例ECLIA 1:50稀释和ELISA二步法为阳性,而ECLIA原倍和ELISA一步法为阴性.①模式1:50稀释后的HBsAg COI值比原倍血清高.结论:ELISA一步法检测HBsAg,简便快速,标本的含量较低或浓度过高可出现假阴性.为避免一步法Hook效应造成的假阴性,可采用经典的两步法.ECLIA灵敏度高,但也存在Hook效应,必要时应稀释标本进行检测或进行中和确证试验.
作者:黄秋芳;李守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及疗效.方法:22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70ml且未出现脑疝症状的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早期行翼点后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术.结果:术后12h内CT复查,血肿清除率80%以上占77.2%;仅1例清除不足70%;术后再出血1例,出血量不足15 ml;随访6个月ADL(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率72.7%,病死率13.6%.结论:在合理选择病例的前提下,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少、手术显露满意、清除血肿较彻底、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致残、致死率低等优点.
作者:陈同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症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根据刘国辉等制定的臀肌挛缩症的分度方法和重症诊断标准,对确诊的287例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结合术后功能锻炼,并随访其疗效.结果:随访11个月~8年,有效率100.0%,治愈率97.5%,并发症少,无复发.结论:手术彻底松解挛缩组织,减少创伤,结合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提高重症臀肌挛缩症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毅;孙军;蒋家潭;张红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石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结合取石治疗石街18例.结果:石街全部疏通成功,成功率100%,术中并发症发生率11.1%,均为输尿管黏膜下假道.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微创是治疗输尿管石街的有效方法.
作者:顾恒;王昌兵;袁宇峰;侯金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抢救小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疗效.方法:对24例小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均静脉应用纳洛酮.结果:除l例患儿(家长要求)到上级医院检验血药浓度,其余均获救,好转6例,痊愈17例.结论:纳络酮是抢救小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有效药物.
作者:焦善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尿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活性变化及其在慢性肾衰竭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光电比色法测定8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尿NAG的活性,并根据其肾脏病变是否稳定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将患者分为肾脏病变稳定组、肾脏病变活动组、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分别比较尿NAG的活性.同期选择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肾衰竭尿NAG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脏病变活动组尿NAG活性显著高于肾脏病变稳定组(P<0.01),高血压组尿NAG活性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结论:慢性肾衰竭病程中,肾脏病变活动和高血压可能是加重肾小管-间质损伤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燕;李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9例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及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两组患者术后第24 h开始至术后第8天接受等氮、等热卡的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清双胺氧化酶.结果:血清双胺氧化酶活性两组都下降,EN组术后第7天即恢复正常(P>0.05),而PN组第14天才恢复正常(P>0.05).EN组营养支持后IgA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和PN组术后(P<0.01).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以保护肠黏膜的完整性和肠道的免疫屏障.
作者:康明;汪淮莉;马小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4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70mg/m2静脉滴注1 h,第1天,用药前24 h口服地塞米松7.5 mg,每天2次,连用3天;顺铂25~30 mg/m2静脉滴注,第1~4天,每21天为1周期.结果: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9例,总有效率72.3%.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结论:多西他赛与顺铂联用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耐受性好.
作者:孙惠娟;秦凤展;郑荣生;汪子书;王洪亚;刘铁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和一氧化氮吸入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0例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丙泊酚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在静脉麻醉下实施人工流产术中镇痛;一氧化氮组(对照组):采用50%一氧化氮与50%氧气为混合气体吸入实施人工流产术镇痛.观察两组的镇痛作用、宫口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出血情况及离床时间.结果:丙泊酚和一氧化氮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和宫口松弛作用,但丙泊酚的镇痛和宫口松弛作用均明显高于一氧化氮(P<0.005).两组综合征发生率和术中出血量均无明显不同(P>0.05),而观察组离床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丙泊酚和一氧化氮用于人工流产镇痛均有良好效果,丙泊酚镇痛效果优于一氧化氮.
作者:刘志荣;高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腭裂整复术的有利麻醉时机.方法:随机选择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择期整复术患儿180例.按年龄平均分为3组:A组1~2岁;B组2~3岁;C组4~7岁.观察麻醉期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和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SpO2变化均明显高于A组(P<0.01);拔管后舌后坠、喉痉挛及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而B组、C组之间的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裂整复术的有利麻醉时机应选择在2~3岁为宜.
作者:李晓立;薛梅;李晓红;文公堂;王南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COMxEP联合化疗方案(VP16、MxT、VCR、CTX、Pred)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oma,NHL)的疗效和毒性.方法:37例采用鬼臼乙叉苷(VP16)60~7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米托蒽醌(MxT)6~8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长春新碱(VCR)1.4 mg/m2,静脉推注,第1、8天;环磷酰胺(CTX)600~800 mg,静脉推注,第1、8天;Pred每天40~60 mg,口服,第1~5天.每4周为1疗程,均用4疗程以上,平均每例用4.8疗程.结果:CR率为67.6%,PR率为21.6%,SD率为14.3%,无PD,总缓解率为89.2%,中位缓解期为26个月;13例NHL复治患者,CR率为53.8%,PR率为30.8%,SD率为15.4%,无PD,总缓解率为84.6%.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结论:COMxE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NHL初治或复发患者均有较高的缓解率,毒副反应较轻,可作为治疗NHL较理想的一线或二线化疗方案.
作者:黄柱华;周争光;陈娟;赵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适合进行临床观察的动脉血栓性脑梗死4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120 mg,每天1次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19例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在2周或以上.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使用川芎嗪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治疗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朱德新;张景华;张爱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综合分析9例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残余胆囊结石6例,腹腔出血1例,胆管损伤1例,胆漏1例.9例再手术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对胆囊切除术后仍有症状者应做全面检查,找出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绝大部分的再次手术通过术前评估及术中各种方法的应用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李晓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erbB-2、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DNA拓扑异构酶Ⅱ(DNA topoisomeraseⅡ,TopoⅡ)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乳腺癌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关系.方法:89例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结果:c-erbB-2、p53、TopoⅡ和PCNA在乳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4.04%、29.21%、55.06%和59.55%,其中c-erbB-2、PCNA在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NA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癌的关系密切.而TopoⅡ在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bB-2、PCNA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Topo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可作为指导乳腺癌化疗的重要指标和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琼;朱玉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65例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前列腺电切术(TURP),监测术中无创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时处理各种病情变化.结果: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变化,经处理后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TURP的麻醉处理因其高龄高危的特征而较为困难,应密切观察循环及神经系统的变化,积极防治电切综合征.
作者:许向辉;顾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病)产妇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的影响.方法:66例妊高病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A组)和肌肉注射(肌注)镇痛组(B组).结果:A组患者术后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01),而血氧饱和度除术后48 h(P>0.05)外,其余时间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重度妊高病剖宫产手术后硬膜外镇痛有利于血压心率平稳下降,控制血压升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舒林酸对胃癌BGC-82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舒林酸设置不同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于人胃癌BGC-823细胞共培养.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胃癌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细胞周期分布,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增殖(ki-67)、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及还氧合酶(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舒林酸使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受抑制,出现G0/G1期比例增高,S期比例降低,同时使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而ki-67、survivin及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上述作用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舒林酸可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生长,其机制涉及影响细胞周期分布、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COX-2、ki-67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
作者:于东红;周蕾;王萍;王启之;承泽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28岁,停经2个月,右下腹痛伴阴道流血6 h入院.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伴先兆流产.
作者:郑凯;陈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手术临界值的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对21例手术临界值的硬膜外血肿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加尿激酶冲洗术.结果:21例中有1例出现活动性出血,注入肾上腺素后血止住.1例再出血伴意识障碍,复查CT血肿明显增加达50 ml,行开颅血肿清除.其余19例术后症状均减轻,术后2~3天复查头颅CT,血肿均基本清除.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手术临界值的硬膜外血肿安全,创伤小,操作简单,疗程短,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义辉;周维广;许峰;刘连英;韩艳;赵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