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南省2001-2002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陈言;潘先海;黎正伦

关键词:海南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流行病学, 病例, 回顾性调查, 综合医院, 流行特征, 调查结果, 诊断
摘要:为了解2003年以前海南省有无可能发生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我们于2003年11月在全省22家综合医院开展了回顾性调查,从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病例的流行特征中探索2003年以前海南省是否发生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入性血吸虫病疫情防治工作探讨

    慈溪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猛,乡镇、个体企业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致使大量外地民工涌入慈溪市,在区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登记的已达40余万人,加上本地人口已愈150万人之多.

    作者:陈立群;陈国华;孙绍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0-2003年宁德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结果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在下降而意外死亡已成为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宁德市为闽东山海交错的沿海欠发达地区,为了解该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状和特点,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意外死亡率,现将2000-2003年宁德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陈少平;宋玮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HBV携带者在我国人口中约占1/10.由于乙肝的传染性、难治性及一定比例的不良预后,使得一部分HBV携带者产生心理负担过重.平时在门诊就诊或大学生毕业前体检中经常发现HBsAg阳性大学生有紧张不安,试图回避现实的状态.为了解大学生HBV携带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为这一群体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我们对某大学HBsAg阳性大学生作了跟踪心理调查.

    作者:金素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状与建议

    2003年春夏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非典)的爆发流行,给人民生命和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和伤害,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波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各层面,引起全世界的震动和关注,直接影响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直接影响我们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非典疫情的爆发,给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发展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杨爱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慈溪市妇产科住院病人对HIV认知调查与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分析

    艾滋病在我国经历了传入期、播散期,现在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流行形势十分严峻.我们通过对妇产科住院病人的HIV认知调查,从一个侧面分析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与自我防护,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威萍;徐菊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干果蔬类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调查分析

    亚硫酸盐是广泛用于干果蔬类食品的添加剂之一,可以达到漂白、防腐、防霉、防虫的目的.据文献报道,人体摄入少量亚硫酸盐(1g/d)时,在体内迅速被氧化成硫酸盐排出,不出现任何反应.但每天摄取量达到4~6g时,则引起胃肠及肝脏的各种不良反应及损害作用.长期慢性作用还可引起头痛等症状.

    作者:齐兴娟;聂晶;周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认定的分析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居化学性食物中毒之首,如何认定有其实际意义.大同市10 d连续发生3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在认定上存在较大分歧,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王晋;张丽凤;崔少英;马恒有;高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狂犬病的对策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中枢系统传染病,一般由发病或已感染的动物如犬、猫、狼、狐狸等咬伤或抓伤人体皮肤后,病毒从伤口进入机体后生长繁殖,后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发病.

    作者:陈中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黄芪合剂抗尼古丁和焦油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黄芪合剂对尼古丁和焦油引起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ation,LPO)为指标,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荧光法测定SOD的活性和LPO的含量.结果1%LD50尼古丁组的SOD活性为(418.4±78.0)U/(g,Hb),黄芪合剂加1%LD50尼古丁组的SOD活性为(571.5±48.7)U/(g,Hb).2%LD50尼古丁组的SOD活性为(375.1±56.1)U/(g,Hb),黄芪合剂加2%LD50尼古丁组的SOD活性为(476.9±12.5)U/(g,Hb).1%LD50焦油组的SOD活性为(209.6±17.7)U/(g,Hb),黄芪合剂加1%LD50焦油组的SOD活性为(462.6±16.2)U/(g,Hb).2%LD50焦油组的SOD活性为(227.9±23.1)U/(g,Hb),黄芪合剂加2%LD50焦油组的SOD活性为(431.2±21.2)U/(g,Hb).1%LD50尼古丁组的LPO含量为(2.8140±1.3691)nmol/ml,黄芪合剂加1%LD50尼古丁组的LPO含量为(0.4823±0.0032)nmol/ml.2%LD50尼古丁组的LPO含量为(2.7328±1.3902)nmol/ml,黄芪合剂加2%LD50尼古丁组的LPO含量为(0.3420±0.1018)nmol/ml.1%LD50焦油组的LPO含量为(1.1566±0.603)nmol/ml,黄芪合剂加1%LD50焦油组的LPO含量为(0.3671±0.1223)nmol/ml.2%LD50焦油组的LPO含量为(1.4468±0.5940)nmol/ml,黄芪合剂加2%LD50焦油组的LPO含量为(0.5050±0.3101)mnol/ml.黄芪合剂可使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和焦油降低的SOD活性升高,可使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和焦油升高的LPO降低.结论黄芪合剂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尼古丁和焦油引起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改变有保护作用.

    作者:常福厚;扈廷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海南省2001-2002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为了解2003年以前海南省有无可能发生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我们于2003年11月在全省22家综合医院开展了回顾性调查,从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病例的流行特征中探索2003年以前海南省是否发生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陈言;潘先海;黎正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吸烟对健康成年人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吸烟对健康人体肺功能的影响,督促吸烟者尽早戒烟.方法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对220名健康成年男性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吸烟及不同程度吸烟量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各项肺功能检测指标中,肺容量指标和吸烟与否以及吸烟量无明显关系;和不吸烟组相比,吸烟组部分肺通气功能(FEV1、MVV、FEV/FCV)以及全部小气道功能(PEF、FEF 25%、FEF 50%、FEF 75%、MMEF 75/25)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1,并且其损害程度与吸烟指数成正比.结论吸烟者在尚无临床症状时,其肺通气功能已明显降低,尤其以小气道功能受损为严重.

    作者:李仲铭;陈莉;祖淑玉;徐成丽;朱广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起褐鳞小伞毒蕈中毒事故分析

    2003年7月16日,山东省昌邑市一农村的5名居民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动物实验及蕈类生物学鉴定,确定为褐鳞小伞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付延琨;戚凤友;韩同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真菌生物膜与药物抗性研究进展

    各种霉菌引起的院内感染目前已上升为第3位.而霉菌的耐药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随着细菌及霉菌生物膜的不断研究,现已证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可导致对抗生素明显的耐药.本文针对霉菌性生物膜形成以及引发耐药问题的新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周学梅;都亚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庆市南岸区一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验

    2004年8月13日夜,我中心接到辖区一医院来电,称该院当晚已收治一批疑似食物中毒病人.接电后,我们立即会同区卫生监督所同志前往该院,并开展采样工作.当晚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上腹阵发性绞痛)、腹泻、低热、水样便等症状.现经实验室检验结果,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确认为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以下简称本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本次食物中毒的中毒人数为17人,其中检出本菌有16人,阳性率为94%.本文仅就病原菌检验部分与同行交流.

    作者:邓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永康市宾馆与企业中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调查

    为了解宾馆与企业中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行为情况,我们在不同层次的企业与宾馆中随机抽取5家单位,用统一编制的问卷对601名非永康籍的外来人员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徐晓燕;方新艳;鲍巍巍;徐芬连;楼飞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社区参与及其在艾滋病防治中的实践

    随着越来越多艾滋病国际合作项目在我国的开展,项目的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也不断细化,在项目的设计、审查和实施,经费的管理,科研人员的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日趋规范化,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方法和目标之一,社区参与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初步成绩.及时总结艾滋病防治过程中社区参与的经验,探讨社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有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4406名高考学生HBsAg和ALT检测结果调查分析

    为了解曲沃县高考学生HBsAg携带和ALT异常情况,我们对1999-2003年参加高考的4406名学生(18~22岁)血清中HBsAg和ALT进行了检则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德州市2003年度劳务输出前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德州市外出打工人员逐年增多.为了解这部分人群输出前的身体状况,我们对2003年度外出人员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彦;廉兴增;刘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静脉吸毒人群虚假联系信息对队列保持率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在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现场通过6个月随访核实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性以探讨参加者提供虚假联系信息对队列保持率的影响.方法自2003年5月至6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的HIV阴性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6个月随访中,通过现场工作人员和种子调查进入队列的333名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情况.结果本次随访研究对象按约定期限完成回访的占73.3%(244/333).28.5%(95/333)的参加者在队列招募时提供虚假联系信息.提供虚假联系信息的参加者6个月回访率(44.2%)低于提供真实联系信息的参加者回访率(84.9%).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发现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性(OR,6.99;95% CI 4.05-12.07)和民族(OR,2.15;95%CI,1.24-3.75)对队列保持率有影响.结论需进一步研究静脉吸毒人群提供虚假个人联系信息的原因,分析其对队列保持率的影响.

    作者:周枫;卿烈静;阮玉华;朱玉;刘石柱;何益新;陈康林;秦光明;邵一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枣庄市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病相关因素分析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的疾病之一.探讨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病对生命和健康的危害,日渐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于2002年8至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城乡社区人群进行了心脑血管病和相关因素的问卷式入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刚;张玉霞;李祖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