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羟丁酸钠在气管异物麻醉中的比较

邵兰;郭锡恩

关键词:气管疾病, 异物, 丙泊酚, 羟丁酸钠
摘要:丙泊酚(propofol,又名异丙酚)麻醉起效快,无蓄 积,复睡率低,苏醒快,恶心、呕吐率低,增加麻醉的安全;但羟丁酸钠(sodium hydroxyb utyrate)麻醉也有其优点。在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时,如何使用得当,值得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阴道癌60例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阴道癌的治疗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0例原发性阴道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放射治疗24例, 放疗加化疗22例,单纯手术6例,手术加化疗8例.结果:总5年生存率58.3%.放疗组和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5%和64. 3%(P>0.05).单纯放疗和放疗加化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7%和72.7%(P>0.05 ).临床分期为Ⅰ、Ⅱ、Ⅲ和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5.6%、36.3%和0/5(P<0 .05);肿瘤浸润阴道≤1/3段和>1/3段的5年生存率为76.9%和44.1%(P<0.05); 鳞癌Ⅰ、Ⅱ、Ⅲ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8.2%和37.5%(P<0.05).结论:原发性阴道癌采取彻底的手术治疗或合理的放射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阴道浸润范围均影响预后.

    作者:孙蕊;王文福;李燕华;马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重型肝炎58例临床分析

    1997年6月~2000年5月,我科共收治重型肝炎58例,现就其 病因及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作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48例,女10例;年龄1.5~62岁,其中20~45岁47例(81 .03%)。本次发病至入院时间为2~35天。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 炎防治方案》中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急性重症肝炎(急重型)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亚 重型)21 例,慢性重症肝炎(慢重型)34例。甲型肝炎2例,乙型肝炎45例,乙、丙重叠感染2例, 乙、戊重叠感染2例;病因未明7例(12.07%)。

    作者:刘炳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普鲁卡因静脉麻醉致严重低氧血症11例

    习惯选用普鲁卡因静脉复合全麻,有并发低氧血症(hypoxemia) 的危险[1]。笔者自1990~2000年遇见11例,经及时处理,无一意外。

    作者:梁启胜;张剑平;陈国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卡托普利逆转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肥厚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逆转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肥厚(LVH)的机制.方法:将2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10例)和地高辛(10例)两组.观察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 、左室重量指数(LV MI)、左室肥厚程度]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等的改变.结果:卡托普利组和地高辛组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P< 0.01和P<0.05).卡托普利组治疗后IVST、PWT、LVMI明显下降(P<0.001, P<0.01和P<0.001),左室肥厚程度获得改善及血浆Ang Ⅱ水平显著下降(P <0.001);地高辛组对上述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卡托普利明显减轻CHF患者左室肥厚程度,具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循环或局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作者:蔡辉;胡婉英;董耀荣;赵卫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Budd-Chiari综合征腔-房转流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探讨Budd-Chiari(布-加) 综合征腔-房转流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14例择期行腔-房转流术患者,术中行桡动脉穿刺、下腔静脉穿刺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与麻醉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开放腔-房转流术人造血管前相比,在开放时,右房压(RAP) 大幅度增加,下腔静脉压(IVCP)则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行布-加综合征腔-房转流术中,麻醉诱导时,MAP与HR差异均无显著性;人造血管开放时,RAP大幅度增加,而IVCP则明显下降,注意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

    作者:曹崇山;梁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股蓝肿1例护理体会

    临床上股蓝肿罕见。该病特点是起病急,疼痛剧烈,患肢广泛、 明显 肿胀,皮肤发亮,呈紫绀色[1]。病情发展快,随时可出现休克及下肢湿性坏疽而 危及生命。我院于1999年成功救治1例,现将有关临床护理作一介绍。

    作者:王平;焦文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米托蒽醌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与毒性反应.方法:将晚期乳腺癌44例随机分为治疗(CMxF)组23例和对照(CAF)组21例 .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9例,恶化(PD)2例,稳定(S D)9例,有效率52.2%;对照组CR 3例,PR 9例,PD 1例,SD 8例,有效率57.1%;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 毒性反应中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8%和52.4%,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白细胞下降率分别为87.0%和95.2%,差异无显著性(P>0.05);CAF组ECG异常23.8%,治疗组无ECG异常,心脏毒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托蒽醌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与阿霉素联合方案比较疗效相当 ,但心脏毒副作用轻.

    作者:翟云芝;王子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镇痛对胸心手术围术期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围术期通气功能的改变一直是临床上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心脏和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功能的变化及术后镇痛技术是否能有效地改善通气功能,从而减少肺部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立;刘玉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术的护理

    近年来,胸腔镜手术发展迅速。胸腔镜的临床应用包括诊断 和治疗两个方面[1],它适应于各种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慢性顽固性胸膜病变、 胸部创伤等的诊断、治疗。我科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11例 ,现总结护理体会。

    作者:陈雪英;余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人血栓性脑梗死与血压、血脂及胰岛素水平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栓性脑梗死与血压、血脂及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0例老年人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血脂及胰岛素水平情况进行调查及相关分析.结果:老年人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血脂及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P<0.001).结论:老年人血栓性脑梗死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几种疾病可互相并存,相互加重,要重视这些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

    作者:孙梦雯;唐戍平;林美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目的:应用T型外固定支架加骨栓或螺钉治疗股骨踝上、踝间骨折.方法:采用股骨外侧切口辅以膝关节内侧小切口,骨栓或螺钉将髁间骨折变成髁上骨折,髁上斜行骨折加2~3个拉力螺钉,再加外固定支架,共34例.结果:经平均27个月随访,平均愈合时间10个月,疗效满意.结论:本法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不需石膏固定,有利早期功能锻炼,尤其对老年患者防止术后关节僵直及骨质疏松极为有利.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囊尾蚴病治疗期间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脑囊尾蚴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三个疗程中特异性IgG,IgA,IgE的动态变化.结果:3类抗体的阳性率依次为IgG(100%)>IgE(70%)>IgA(40%).IgG在疗程中变化为明显.结论:特异性抗体含量的变化可作为临床疗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作者:张明霞;林尔昕;王淑民;崔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有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方法:39例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施行LC.结果:37例成功施行LC,2例中转开腹.结论:有腹部手术的患者可以行LC.如不能建立良好气腹或胆囊三角区粘连致密、解剖不清应中转开腹手术.

    作者:崔培元;刘付宝;吴允明;刘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丙泊酚、羟丁酸钠在气管异物麻醉中的比较

    丙泊酚(propofol,又名异丙酚)麻醉起效快,无蓄 积,复睡率低,苏醒快,恶心、呕吐率低,增加麻醉的安全;但羟丁酸钠(sodium hydroxyb utyrate)麻醉也有其优点。在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时,如何使用得当,值得探讨。

    作者:邵兰;郭锡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应用产程图监护产程481例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产程图监护产程对识别头位难产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交叉型产程图,图中设有宫口开大曲线、胎头下降曲线、警戒线和处理线,根据图型类型和变化判断产程进展是否顺利.结果:大多数产程在警戒线前自然分娩,产程进入处理线后难产增多;但监护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产程图监护产程可及时识别和处理难产,从而减少难产.

    作者:王瑞;潘丽;孙祥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30例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的操作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中分别使用汽化电极和切割电极,由膀胱颈至精阜,完整切除腺体;而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则切除部分腺体以利减轻症状.结果:术后疗效满意,无1例发生穿孔、出血、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综合征及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文生;李庆文;关超;刘建民;朱永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运用Orem自理模式对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以Orem的自理模式为理论框架,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对38例患者从入院需求评估、对环境需求、新型护患关系的建立及健康教育的开展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自我护理能力的不同,分别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几方面的需求进行评估,让患者参与对疾病的了解和认知,消除自悲感和恐惧感,同时因势利导,开展老年病的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收到很好效果.结论:自我护理模式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杨洪霞;李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手术前后的护理

    目的:总结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手术前后护理及新膀胱功能训练的经验.方法:注重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新膀胱的康复训练.结果:8例中4例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通过盆底肌锻炼等康复训练,3例恢复,另1例仍有熟睡时尿失禁现象.1例手术后3个月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经留置导尿后缓解.结论: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后,加强对新膀胱排尿机能的训练及精心护理,是本手术护理的关键.

    作者:王玉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护理配合.方法: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细胞周期的特异性、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及速度原理、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后,进行主动积极的护理配合.对22例应用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方案的患儿及陪伴进行耐心细致的健康宣教.结果:全部患儿用药过程顺利,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结论:通过护理配合,可以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作者:刘凯琪;戴明红;杨丽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21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方法:在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功能锻炼、疗效观察及健康教育 ,以缓解病情.结果:21例患儿中7例症状明显缓解,5例全身型患儿经物理降温体温下降 ,其他9例病情反复迁延,只有1例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结论:单独药物治疗能缓解关节症状,若配合护理会得到更好的康复.

    作者:杨茹;李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