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产程图监护产程481例分析

王瑞;潘丽;孙祥熙

关键词:胎儿监测, 产程图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产程图监护产程对识别头位难产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交叉型产程图,图中设有宫口开大曲线、胎头下降曲线、警戒线和处理线,根据图型类型和变化判断产程进展是否顺利.结果:大多数产程在警戒线前自然分娩,产程进入处理线后难产增多;但监护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产程图监护产程可及时识别和处理难产,从而减少难产.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榄香烯乳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榄香烯乳治疗30例中等量以上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方案为:(1)大量积液,每次榄香烯乳300~500 mg胸腹腔注射,1~2次/周;(2 )中等量积液,每天300 mg,静脉滴注14天.结果:榄香烯乳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缓解率为80%,未见骨髓、肝肾功能及心脏毒性,有一定程度的发热、局部疼痛及胃肠道反应,但多数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榄香烯乳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有效,患者毒副反应轻.

    作者:王婕;王明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静脉滴注前列地尔的护理

    前列地尔(又名前列腺素E1,PGE1),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缺血 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1998~1999年8月,笔者观察108例用此药治疗的患者,发现部分患者 有不良反应,其中常见的为疼痛和静脉炎。为使PGE1的不良反应降到低程度,笔者探 索一种新的护理方法。

    作者:段晓侠;孙荣;顾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4例

    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hyperglycemic,hyperosmolar nonket otic coma,HHNC)[1]在神经外科领域近年渐受到认识和重视。本文报道4例为1991 ~1999年住院患者,现结合有关文献总结诊治体会。

    作者:郭志强;李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胆总管十二指肠间舌形切除吻合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

    1992年8月~1997年月日2月,我科共施行胆总管十二指肠间舌形切除吻合术28例,其中再次手术

    作者:程平;冷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切口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84例

    目的:探讨应用胸壁小切口、心脏不停搏技术行各种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84例患者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57例)或胸骨下段小切口(27例),同时应用浅低温(32±1℃)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技术施行各种心内直视手术.包括房间隔缺损2 1例,室间隔缺损33例,部分房室管畸型6例,肺动脉瓣狭窄、双腔右心室及法洛三联症各3 例,Ebstein综合征2例,左房粘液瘤1例,风心二尖瓣成形1例、换瓣11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余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及晚期死亡.体外循环时间51.24±21.15 min,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35.07±18.76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6.02±2.80 h,胸腔引流量202.35±65.84 ml.结论:联合应用右胸前外侧或胸骨下段小切口及心脏不停搏微创技术,适用于绝大部分心内直视手术,达到手术安全、创伤小、出血少、外表美观、保持胸廓连续性和良好的心肌保护等效果.

    作者:刘学刚;唐震;史向前;王祖义;刘以尧;李小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三氧化二砷对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s2O3 )与HL-60细胞共反应不同时间后对其端粒酶活性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银染法检测HL-6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经Smart view生物电泳图像分析系统扫描分析.结果:浓度分别为0.1 μmol/L、1.0 μmol/L、5.0 μmol/L的As2O3 与HL-60细胞共培养3天,HL-60细胞相对端粒酶活性由97.83%下降至9.62%,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As2O3可有效抑制HL-6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作者:章尧;赵燕;陈昌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Budd-Chiari综合征腔-房转流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探讨Budd-Chiari(布-加) 综合征腔-房转流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14例择期行腔-房转流术患者,术中行桡动脉穿刺、下腔静脉穿刺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与麻醉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开放腔-房转流术人造血管前相比,在开放时,右房压(RAP) 大幅度增加,下腔静脉压(IVCP)则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行布-加综合征腔-房转流术中,麻醉诱导时,MAP与HR差异均无显著性;人造血管开放时,RAP大幅度增加,而IVCP则明显下降,注意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

    作者:曹崇山;梁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目的:应用T型外固定支架加骨栓或螺钉治疗股骨踝上、踝间骨折.方法:采用股骨外侧切口辅以膝关节内侧小切口,骨栓或螺钉将髁间骨折变成髁上骨折,髁上斜行骨折加2~3个拉力螺钉,再加外固定支架,共34例.结果:经平均27个月随访,平均愈合时间10个月,疗效满意.结论:本法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不需石膏固定,有利早期功能锻炼,尤其对老年患者防止术后关节僵直及骨质疏松极为有利.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羟喜树碱、氟尿嘧啶联合治疗胃肠肿瘤30例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HCPT)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增敏化疗方案治疗胃肠肿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治疗30例胃肠肿瘤的方案为每天HCPT 10 mg、CF 300 mg、5-Fu 500 mg,每周均应用5天,静脉滴注,每3周一疗程,2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30例胃肠肿瘤患者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9例,无变化7例,进展 5例,总有效率为60.0%,毒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其次为白细胞下降.结论:HCPT、CF、5-Fu联合化疗方案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方案,副反应较轻能耐受,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应用.

    作者:裘光贤;王明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糖尿病现代综合疗法中提高护理质量的体会

    糖尿病是慢性全身性疾病,且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在护理糖尿病患者时,运用现代综合 护理疗法,控制病情,减缓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着重总结提高护理质量的 体会。

    作者:胡娟;姚爱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术的监护体会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术与心脏停搏心内直视术相比,术后护理的特殊性和优越性.方法:对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术122例的术后监护进行分析 ,找出其护理特点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患者复苏、康复快,减轻了护理工作量.结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护理的关键,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刘玉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人血栓性脑梗死与血压、血脂及胰岛素水平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栓性脑梗死与血压、血脂及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0例老年人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血脂及胰岛素水平情况进行调查及相关分析.结果:老年人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血脂及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P<0.001).结论:老年人血栓性脑梗死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几种疾病可互相并存,相互加重,要重视这些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

    作者:孙梦雯;唐戍平;林美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手术前后的护理

    目的:总结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手术前后护理及新膀胱功能训练的经验.方法:注重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新膀胱的康复训练.结果:8例中4例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通过盆底肌锻炼等康复训练,3例恢复,另1例仍有熟睡时尿失禁现象.1例手术后3个月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经留置导尿后缓解.结论: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后,加强对新膀胱排尿机能的训练及精心护理,是本手术护理的关键.

    作者:王玉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应用产程图监护产程481例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产程图监护产程对识别头位难产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交叉型产程图,图中设有宫口开大曲线、胎头下降曲线、警戒线和处理线,根据图型类型和变化判断产程进展是否顺利.结果:大多数产程在警戒线前自然分娩,产程进入处理线后难产增多;但监护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产程图监护产程可及时识别和处理难产,从而减少难产.

    作者:王瑞;潘丽;孙祥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切除术1 093例,术后并发乳糜胸13例,保守治疗 5例,手术治疗8例,对其诊断和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保守治疗的5例中有4例行胸腔抽液及引流后9天~8个月痊愈.1例死亡.手术治疗的8例治愈.结论:食管癌术后胸腔内出现大量积液,连续几天无减少趋势,应高度怀疑乳糜胸的可能.

    作者:王海彦;汤振旻;朱继民;赵建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静脉注射丝裂霉素局部反应的护理

    1993年9月~2001年3月,我科收治25例癌症术后应用丝裂霉素(M MC)化疗患者,由于该药局部刺激性较大,笔者对经静脉应用MMC出现的局部反应进行细致观 察和认真的处理,获得较好疗效,现作报道。

    作者:吴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7例

    目的: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对74例发病6 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UK 100万u,60 min内静脉滴完;对照组37例,给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67.6%,对照组无1例出现血管再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治疗组胸痛基本消失出现在治疗后2.10±1.43 h,CK-MB酶峰出现在发病后10.96±2.35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并发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治疗组病死率为5.4%, 明显低于对照组21.6%(P<0.05).治疗组出现轻度出血2例,无严重出血者.结论:UK静脉溶栓治疗AMI血管再通率高,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士广;崔毅;孙成珍;卢士云;王广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钩端螺旋体病后发症与L型

    目的:了解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L型与钩体病眼、神经后发症的关系.方法:对临床疑诊为钩体病后发症患者血、脑脊液作钩体及L型培养和显微镜凝集试验.用青霉素在患者体内诱导钩体L型和分离的钩体L型分别二次对豚鼠进行实验性感染 ,以了解引起的病理变化与临床后发症的关系.通过对L型的生物特性研究,了解其长期在体内存活的原因.结果:从186例患者血与脑脊液的检测表明钩体L型分离阳性率为28.6%,远高于钩体原型10.2%(P<0.005).从感染动物病变见有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脊髓前角神经元变性、眼葡萄膜与视网膜炎以及肾曲小管中见有L型存在.病变出现于L型感染动物多于原型感染动物.经微区图谱证明钩体L型的细胞膜比原型增厚3倍.结论:钩体L型细胞膜的增厚使其能延长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引起的病变证明与后发症有关.在肾曲小管中出现说明钩体L型可经尿排出,应予重视.

    作者:黄谷良;林特夫;宋秀宇;汤郡;张世馥;马登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常见的内科急症,在此基础上常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而ARF又是DKA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如何早期识别和正确处理, 及时护理,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我科收治的DKA并发ARF 15例,对其诱发因素、防治、观察与护理作一报道.

    作者:任启芳;汤云霞;王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21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方法:在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功能锻炼、疗效观察及健康教育 ,以缓解病情.结果:21例患儿中7例症状明显缓解,5例全身型患儿经物理降温体温下降 ,其他9例病情反复迁延,只有1例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结论:单独药物治疗能缓解关节症状,若配合护理会得到更好的康复.

    作者:杨茹;李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