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章尧
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X射线作为结构成分分析和医学诊断成像的手段,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之一.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的深度和精度不断提高,常规的X射线源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性能优越的同步辐射的出现为科研的发展提供广阔天地.同步辐射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作加速运动时(加速到光速)沿加速度切线方向发出的一种电磁辐射.在辐射过程中产生的低能X射线(能量范围约为50 eV~15 keV)称为同步辐射软X线.同步辐射具有其它辐射源难以比拟的优异特点,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优良的光源[1].
作者:张洪波;金敖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性,68岁.性格内向,表情抑郁,1995年2月3日入院.主诉:盗汗、消瘦半个月,咳嗽、痰中带血丝2天.X线提示:肺结核,浸润期.经1年抗结核治疗,症状缓解,X线示两上肺病灶吸收、钙化.2000年2月10日患者自诉半个月前着凉,以后出现全身乏力,咳嗽、咳痰.服用感冒药后不能缓解,1天前出现痰中带血,经X线检查示肺结核复发.患者情绪紧张,恐惧,于第2天晨起突然咯血约20 ml,即给予平卧,头侧向一边,并遵医嘱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10 u;拔针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并诉头晕,休息4 min后症状逐渐缓解;下午3时同法注射垂体后叶素10 u,拔针后患者立即出现面色苍白,并诉头晕、心悸,脉搏加快(92次/分),血压90/60 mmHg.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 ml皮下注射,平卧、给予氧气吸入改善呼吸,建立输液通道,纠酸和抗组织胺类药物应用,抢救13 min后患者症状减轻,1 h后症状逐渐消失.
作者:何一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注射碘化油对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CT扫描片,将注入碘化油前后的CT片加以比较,同时将第一次治疗后的CT片与治疗后8~10个月的CT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注入碘化油后CT扫描所检出的病灶数比注射前多出15处;8~10个月后,病灶明显缩小,部分较小病灶已不再显影.结论:注射碘化油后,可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准确性,对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颜广林;曹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子宫颈局部点状注射后丁卡因子宫颈管内浸润麻醉对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并探讨其应用和监测指标.方法:A组在子宫颈旁点状注射2%利多卡因,子宫颈管内用棉签浸透1%丁卡因液插入浸润麻醉,用药3 min后行人工流产术.B组:术前、术中不用任何麻醉药,按常规行人工流产术.结果:A组镇痛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子宫颈旁利多卡因点状麻醉后子宫颈管内浸润麻醉行人工流产镇痛效果佳.
作者:彭朝莲;蒲跃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临床处理经验.方法:对5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早期及时胸腔冲洗引流及胃肠减压,高位空肠造瘘.后期用过氧化氢溶液或10%甲醛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果:5例均治愈.结论: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应早期胸腔充分引流冲洗,及时胃肠减压和行高位空肠造瘘,后期采用过氧化氢溶液或10%甲醛胸膜腔内注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韩可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术前行子宫动脉栓塞化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例子宫颈癌(Ⅰb期4例,Ⅱa期7例,Ⅱb期10例)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化疗,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介入性化疗后2周行子宫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21例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近期有效率达95.2%,手术成功率达100%.20例各组淋巴结及切缘无癌,1例左髂内淋巴结转移,补充放疗.1例子宫颈小细胞癌术后全身化疗3个疗程.随访21例均健在,生存时间1~18个月.结论:子宫颈癌术前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复发和转移.
作者:席玉玲;郭才;谭玉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卡介苗接种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能使机体获得一定的特异性细胞免疫能力,防止结核菌感染者发病或播散.由于婴幼儿易罹患严重的结核病,如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因此规定新生儿为主要接种对象.1998~1999年,我市三家医院接种卡介苗2 000余人,其中有2例婴儿超量误种卡介苗,因处理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现予报道.
作者:陈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侵蚀性葡萄胎可继发于葡萄胎,出现阴道转移的发生率仅次于肺转移,临床可表现为阴道大出血[1].本文报道1例阴道转移结节破裂性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作者:李若云;叶名芳;张广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RH株弓形虫速殖子在不同培养基中及在NIH3T3和MRC5细胞内的增殖,比较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表达的差异.方法:速殖子细胞培养观察宿主细胞的感染率,不同培养时间观察培养基中游离速殖子数量,Western blot分析在不同条件下MAPK的表达.结果:在MEM培养基中RH株速殖子的增殖速度明显高于在DMEM培养基中的增殖速度;其感染细胞百分率和培养基中游离速殖子计数均有显著差别;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在二者具有MAPK识别的差异.结论:MEM和DMEM两种培养基对RH株速殖子的增殖有显著影响,初步结果表明其差异与MAPK有关.
作者:孙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儿童口腔门诊中,前牙区多生牙引起各种并发症的病例较常见,如何准确判定颌骨内多生牙的部位和萌出方向,从而指导临床医师采取适宜的方法防治牙颌畸形,达到促进颌骨正常发育和牙列形成效果.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作者:徐锦程;王德顺;卢保全;徐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保脾疗法治疗外伤性脾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2000年采用保脾疗法治疗91例外伤性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69例施行保脾手术.除1例脾缝合修补患者死于脑疝外,90例痊愈出院.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和非手术保脾方法治疗外伤性脾损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纪忠;王振杰;郑士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因、临床特点及MRI表现.方法:对15例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清维生素B12浓度降低占所测病例的54.5%,贫血占46.7%(其中恶性贫血占42.8%).典型临床表现者占73.3%,不典型表现占26.7%;早期易误诊.MRI检查12例,6例(50%)表现为脊髓后索或后侧索长条状长T2信号.结论:本病主要病因为维生素B12缺乏,临床表现较复杂,应综合分析.MRI检查对本病具有客观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太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并发症的防治等.方法:开展157例电视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病种、术式数十种.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临床效果满意.发生并发症12例.结论:合理使用小切口,便于胸腔镜手术推广.
作者:朱峰;缪华新;王培生;任启程;裴少华;郝宝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正迅速成为中国妇女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4].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及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关键,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各种新技术,包括CT、MRI、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彩色多普勒等超声扫描的出现,使乳腺的影像学检查正在不断接近早期、准确、微创/无创性诊断的目标[3].本文对乳腺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作一综述.
作者:顾素英;杨振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妇科病发病情况,提高实验室细胞学诊断技术.方法:对914例子宫颈刮片进行巴氏染色或瑞氏染色,光镜观察.结果:914例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显示,373例就诊患者,以子宫颈炎患病率占88.7%,核异质细胞占1.1%,恶性肿瘤占0.8%;541例体检者中,子宫颈炎占1.3%,核异质细胞占0.4%,恶性肿瘤占0.2%,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子宫颈刮片简单易行,确诊率高,适合妇科病普查.
作者:刘蕴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提高腹内脏器伤的术前诊断水平及术中探查损伤部位的方法.方法:对102例急性腹内脏器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96例(包括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治疗9例);非手术治疗6例.痊愈99例,死亡3例.结论:腹内脏器伤常为全身复合伤.腹腔穿刺是简便可靠的方法,常需多次进行.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手术探查要快捷,又不可遗漏受伤脏器.
作者:纪广仁;李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的诱因和临床护理.方法:对205例臀肌挛缩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臀肌挛缩患者大多有臀部反复注射史,症状典型,手术治愈率高.结论:不仅应切实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和出院指导,更应重视预防,严格肌肉注射的操作规程和局部护理,提倡采用股外侧肌部位的注射,以减少其患病率.
作者:曹乐维;司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呼气末高分辨率CT(HRCT)对阻塞性肺病(OLD)患者的肺残气量的评估价值.方法:对有肺功能检测结果的13名健康志愿者与14例OLD患者行吸气与呼气末HRCT扫描,测量吸气与呼气状态下肺CT值,并目测呼气末HRCT扫描时肺残气量的范围.结果:所有的OLD与8名健康志愿者都有肺内空气残余,但OLD的范围明显增大.OLD患者在吸气与呼气时肺CT值变化及残气量分数与健康者明显不同,且与肺功能密切相关(P<0.01).结论:呼气末HRCT可用于评估OLD患者肺残气量并可诊断这类疾病.肺CT值的测量与肺残气量的评估是两种有价值的分析方法.
作者:朱广辉;陈自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麻疹好发于儿童,若治疗不当极易引起并发症.笔者采用清开灵联合病毒唑治疗麻疹32例,疗效满意,兹作报道.
作者:梅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后及癌性疼痛患者经静脉持续镇痛的实用性及吗啡药物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一次性持续注射器接静脉留置针.(1)术后镇痛:吗啡60 mg,氟哌利多5 mg加0.9%生理盐水80 ml;(2)癌性镇痛:吗啡80 mg、氟哌利多10 mg加0.9%生理盐水80 ml.结果:本组248例接受镇痛治疗患者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吗啡经静脉持续微量给药镇痛,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效果满意.
作者:马红玲;周小燕;周康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