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步辐射软X线生物效应及其在生命科学的应用

张洪波;金敖兴

关键词:X射线, 生物物理学, 同步辐射
摘要: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X射线作为结构成分分析和医学诊断成像的手段,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之一.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的深度和精度不断提高,常规的X射线源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性能优越的同步辐射的出现为科研的发展提供广阔天地.同步辐射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作加速运动时(加速到光速)沿加速度切线方向发出的一种电磁辐射.在辐射过程中产生的低能X射线(能量范围约为50 eV~15 keV)称为同步辐射软X线.同步辐射具有其它辐射源难以比拟的优异特点,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优良的光源[1].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癌手术血管化皮瓣移植的整体护理

    目的:总结口腔癌颌颈联合根治血管化皮瓣移植修复缺损组织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结果:50例患者血管化皮瓣移植,成活率达98%,1例坏死,伤口感染2例.结论:本术式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利华;夏佩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目的:总结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0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10例疼痛剧烈者在24 h内缓解疼痛;4例心律失常者在48 h内恢复窦性心律;2例心力衰竭者在72 h内基本控制病情发展;40例均好转出院.结论:迅速帮助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及时给予镇痛、吸氧、动态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好转,降低临床病死率.

    作者:孙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臀肌挛缩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的诱因和临床护理.方法:对205例臀肌挛缩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臀肌挛缩患者大多有臀部反复注射史,症状典型,手术治愈率高.结论:不仅应切实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和出院指导,更应重视预防,严格肌肉注射的操作规程和局部护理,提倡采用股外侧肌部位的注射,以减少其患病率.

    作者:曹乐维;司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膝关节来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的一种手术[1].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消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2000年11月,我院为1例患者成功地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疼痛消失,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现介绍对该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辛宝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眼球穿孔伤116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眼球穿孔伤的发病因素及其特征,探讨眼球穿孔伤的处理.方法:对我院1996年10月~2000年10月收住的眼球穿孔伤病例116例116眼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眼球穿孔伤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5.16%,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经治疗后视力多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眼球穿孔伤发病率高,伤后正确、及时的处理可使眼组织的损伤降低至小程度.

    作者:张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后牙折裂的保守治疗

    后牙在日常生活中承担大部分的牙合力,如其牙合面的窝沟深大、牙尖高陡及过度磨耗,使之在咬硬物时容易发生折裂.而死髓牙及牙体大范围充填牙的存在,使折裂发生的机率变得更大.随着牙科技术的日益发展,尽量保存自体牙已被愈来愈多的患者和牙科医师所接受.笔者从1996年3月~2000年3月,对28例后牙折裂进行保守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大风;张友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子宫颈癌术前子宫动脉栓塞化疗21例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术前行子宫动脉栓塞化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例子宫颈癌(Ⅰb期4例,Ⅱa期7例,Ⅱb期10例)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化疗,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介入性化疗后2周行子宫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21例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近期有效率达95.2%,手术成功率达100%.20例各组淋巴结及切缘无癌,1例左髂内淋巴结转移,补充放疗.1例子宫颈小细胞癌术后全身化疗3个疗程.随访21例均健在,生存时间1~18个月.结论:子宫颈癌术前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复发和转移.

    作者:席玉玲;郭才;谭玉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新生儿脐带血T3、T4、TSH、FT3、FT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用荧光法对部分新生儿脐带血T3、T4、TSH、FT3、FT4进行检测,来探讨正常新生儿脐血T3、T4、TSH、FT3、FT4的水平,现将结果作一报道.

    作者:王红旗;许文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肺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免疫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4例肺结核患者和21名健康人血清IL-6和TNF-α含量.结果:肺结核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痰菌阳性组血清IL-6和TNF-α均高于痰菌阴性组(P<0.01和P<0.05).老年组IL-6水平低于中青年组(P<0.05),而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L-6和TNF-α是参与肺结核患者抗感染免疫的重要调节因子,其血清水平可作为监测病情活动和转归的有用指标.

    作者:许启霞;徐凤珍;刘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胃肠透析佐治口服药物中毒64例

    药物中毒是基层医疗单位常见急症之一,有效而彻底地清除毒物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性环节.本文旨在总结胃肠透析(GID)佐治口服药物中毒的疗效.

    作者:边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Cockett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外科处理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选择合理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5年内收治的44例Cockett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回顾性研究.结果:除保守或未治者,手术或介入治疗全部治愈;在急性血栓型中,有5例患者行取栓及人工血管搭桥术后仍有轻度下肢水肿,其余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提高.结论:Cockett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下肢静脉造影;治疗术式暂无定论,但介入治疗是发展方向,其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周为民;余朝文;聂中林;李晓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经静脉持续镇痛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手术后及癌性疼痛患者经静脉持续镇痛的实用性及吗啡药物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一次性持续注射器接静脉留置针.(1)术后镇痛:吗啡60 mg,氟哌利多5 mg加0.9%生理盐水80 ml;(2)癌性镇痛:吗啡80 mg、氟哌利多10 mg加0.9%生理盐水80 ml.结果:本组248例接受镇痛治疗患者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吗啡经静脉持续微量给药镇痛,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效果满意.

    作者:马红玲;周小燕;周康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前牙区692颗多生牙临床处理

    在儿童口腔门诊中,前牙区多生牙引起各种并发症的病例较常见,如何准确判定颌骨内多生牙的部位和萌出方向,从而指导临床医师采取适宜的方法防治牙颌畸形,达到促进颌骨正常发育和牙列形成效果.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作者:徐锦程;王德顺;卢保全;徐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管内留置导管感染154例分析

    目的:了解血管内留置导管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54例血管内留置导管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81株;革兰阴性菌85株(47.0%),革兰阳性菌61株(33.7%),真菌35株(19.3%).其中,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不动杆菌;大多数细菌具有高度耐药性.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降低危重病患者血管内导管感染的重要措施.导管感染的有效处理方法是拔除感染的导管,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

    作者:倪红英;许健波;芦宝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肝动脉注射碘化油对肝癌的CT诊断和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肝动脉注射碘化油对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CT扫描片,将注入碘化油前后的CT片加以比较,同时将第一次治疗后的CT片与治疗后8~10个月的CT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注入碘化油后CT扫描所检出的病灶数比注射前多出15处;8~10个月后,病灶明显缩小,部分较小病灶已不再显影.结论:注射碘化油后,可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准确性,对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颜广林;曹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外伤性脾损伤保脾治疗91例

    目的:探讨保脾疗法治疗外伤性脾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2000年采用保脾疗法治疗91例外伤性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69例施行保脾手术.除1例脾缝合修补患者死于脑疝外,90例痊愈出院.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和非手术保脾方法治疗外伤性脾损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纪忠;王振杰;郑士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同步辐射软X线生物效应及其在生命科学的应用

    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X射线作为结构成分分析和医学诊断成像的手段,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之一.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的深度和精度不断提高,常规的X射线源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性能优越的同步辐射的出现为科研的发展提供广阔天地.同步辐射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作加速运动时(加速到光速)沿加速度切线方向发出的一种电磁辐射.在辐射过程中产生的低能X射线(能量范围约为50 eV~15 keV)称为同步辐射软X线.同步辐射具有其它辐射源难以比拟的优异特点,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优良的光源[1].

    作者:张洪波;金敖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26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7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与中青年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老年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为酸相关性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炎、食管炎)92例(73.0%),食管、胃肿瘤16例(12.7%);老年组大出血33例(26.2%),伴随病和并发症分别为73.8%和45.2%;老年组病死率为13.5%,显著高于中青年组5.2%(P<0.01).结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量大、不易止血,伴随病和并发症多,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潘新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腹内脏器伤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腹内脏器伤的术前诊断水平及术中探查损伤部位的方法.方法:对102例急性腹内脏器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96例(包括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治疗9例);非手术治疗6例.痊愈99例,死亡3例.结论:腹内脏器伤常为全身复合伤.腹腔穿刺是简便可靠的方法,常需多次进行.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手术探查要快捷,又不可遗漏受伤脏器.

    作者:纪广仁;李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右侧旁路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观察右心房室旁路(RAP)致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射频消融(RF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8例RAP合并SVT患者,其中显性旁路10例,隐匿性旁路8例,经股静脉途径消融.结果:在射频能量20~50 W、持续90~120 s消融下,首次消融成功77.8%,二次消融成功率88.9%,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0~30个月,复发1例,其余消融成功患者未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SVT发作.结论:RFA治疗RAP参与的SVT安全、有效,但成功率较低,应注重方法学的改进和探讨.

    作者:蔡鑫;高大胜;史晓俊;包宗明;宋业年;冯慧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