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板翻转减压回植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

徐一川;查兴胜;张叔军;杨朝晖;黄毅;邱新建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 髓内, 脊柱损伤
摘要:目的:评估椎板翻转减压回植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通过X线、CT、MRI影像学检查,Frankel脊髓神经功能评价,比较椎体恢复高度和椎管减压的程度,神经功能Frankel's分级的改善情况.结果:椎体恢复高度>85%,椎管受阻较术前改善为78.3%,脊髓神经功能有Frankel Ⅰ级以上改善为91.3%.结论:椎板翻转减压、复位,可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回植椎板符合脊柱解剖学生理特点.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50例

    目的:评价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弹性及可塑性较好的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50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在6~8周内达到临床愈合.随访0.5~2年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三角针可塑性较好,髓内固定锁骨骨折稳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

    作者:司长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甲状腺肿瘤高频声像图82例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8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良性腺瘤60例、甲状腺癌22例,进行声像图分析.结果:良性肿瘤以混合性回声为主,占48.3%.恶性肿瘤以实质性低回声为主,占63.6%.肿瘤内伴有砂粒状钙化灶.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张学珍;苏兰;朱长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0例术中配合体会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手术中范围较大、损伤严重、操作较复杂的手术,术中、术后易出现较多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因此手术中医师、护士积极配合,力求稳妥、准确、迅速完成手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晴;刘牧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阴道炎细菌株分离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女性阴道炎病原菌的构成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标本进行常规培养,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471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共检出病原菌349株,检出率为74.1%.其中G+球菌占48.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G-杆菌占13.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酵母样菌占20.6%;淋病奈瑟菌占12.6%.药敏结果显示,277株细菌对头孢哌酮、头孢唑啉、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在70.1%~100%,而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在12.5%~100%.结论:引起本地区阴道炎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酵母样菌、淋病奈瑟球菌为主.阿米卡星、头孢哌酮为敏感抗生素.

    作者:陈梅;张启英;鲁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肺结核、肺癌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的检测方法

    目的:建立检测血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的简便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将红细胞裂解后离心检测,建立PCR法、直接培养法、溶血离心培养法、溶血离心涂片法和滴片法.结果:13例肺结核和25例肺癌患者中,肺结核和肺癌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PCR检测的阳性数为8例中3例和11例中3例;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直接培养法总阳性率为17.65%,溶血离心涂片法、溶血离心培养法、滴片法的总阳性率分别为9.52%、41.18%和58.82%;肺结核和肺癌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以L型为主,表现为抗酸或非抗酸.结论:肺结核和肺癌患者外周血存在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并以L型为主;溶血离心培养法和滴片法结合免疫酶染色可常规用于检测血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

    作者:朱明利;张元和;李明君;黄礼年;王恩举;林特夫;姚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猪带绦虫囊尾蚴囊液谷胱甘肽S转换酶活性测定

    目的:探讨猪带绦虫囊尾蚴囊液内谷胱甘肽S转换酶(GST)的活性.方法:测定酶催化反应后底物浓度的变化,计算GST活力单位.结果:囊液经1∶20稀释,重复4次测定酶促管与非酶促管吸光值,测得平均GST活性为61.84活力单位;囊液冻干品则几无GST活性.结论:囊液中存在游离形式的GST活性,对筛选保护性抗原和可能的化疗靶分子具有潜在意义.

    作者:孙新;胡守锋;陈兴智;夏惠;方强;陈兴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合并胆石症的原发性胆囊癌36例

    目的:探讨提高合并胆石症的原发性胆囊癌疗效的途径.方法:对1990~1997年收治的36例合并胆石症的原发性胆囊癌进行分析.结果:术前B超、多普勒及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5.6%、62.5%、60.0%.术中漏诊5例,占13.9%.36例手术探查,切除病变胆囊18例,切除率50.0%,其中达到根治性切除12例,根治率33.3%,Ⅱ~Ⅳ期3年、5年生存率54.5%及36.4%,Ⅴ期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0%及0.0%.结论:提高疗效的途径在于早期发现胆囊癌和处理高危病变的胆道结石患者;强调避免术中漏诊对预后的重要性.

    作者:刘付宝;刘金新;周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的阻断性矫治

    替牙期错(牙合)畸形是否需进行矫治、正畸,观点不一.笔者对20例替牙期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阻断性矫治,效果良好,兹作报道.

    作者:张作显;李正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预防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抗氧化损伤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之日起给予亚硒酸钠,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硒、肝细胞膜流动性、肝细胞中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亚硒酸钠抗氧化损伤可显著保护肝细胞膜的流动性免受损伤,减轻肝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组织病理学检查示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结论:亚硒酸钠抗肝氧化损伤能够预防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肝纤维化.

    作者:赵文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我院教职工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我院教职工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方法:调查我院88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种类、时间趋势、人群分布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前五位恶性肿瘤的顺序为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及甲状腺癌,其分布与性别、职业有一定关系.结论:恶性肿瘤呈增长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秦凤展;郑荣生;王竞;孙惠娟;李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治疗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7例,术后生存超过5年3例,超过2年2例,术后15个月肿瘤复发死亡1例,术后18个月死于其它疾病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加周围淋巴结廓清术1例,术后生存超过30个月;旁路转流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3例,分别于3~11个月内死亡,平均生存时间6.3个月.结论: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岳崇元;刘金新;时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Ⅲ期卵巢上皮癌首次手术治疗彻底性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Ⅲ期卵巢上皮癌首次手术治疗的彻底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16例Ⅲ期卵巢上皮癌患者,行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根据术后肿瘤残留灶大小及是否首次手术分成三组:A组125例,残留癌灶<2 cm;B组91例,残留癌灶≥2 cm;C组18例为外院首次手术加化疗后,我院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残留癌灶<2 cm.术后三组进行联合化疗基本相同.结果:A组5年生存率为49.6%,B组5年生存率为8.8%,C组5年生存率为16.7%,B组和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05和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Ⅲ期卵巢上皮癌首次手术是治疗关键,残留癌直径< 2 cm时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黄云生;李红雨;马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儿童重症腹泻病50例临床分析

    1998年8~9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1~12岁腹泻病患儿980例,其中重症腹泻病50例,兹作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岁20例,≥5岁30例.发病时间<1天28例,≥1天22例.感染性腹泻35例(霍乱6例,菌痢10例),其中≥5岁25例;非感染性腹泻15例,其中<5岁10例.中度脱水伴轻度中毒症状者30例;重度脱水伴明显中毒症状者20例.每天腹泻 10次以上20例,10次以下30例.腹泻黄色稀水便31例,脓血便11例(其中20例有不同程度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米泔样便伴呕吐类似米泔样胃内容物8例.

    作者:张智;常雪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脏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室性心动过速(VT)合并不同血液动力学状态心脏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介入方式选择.方法:血液动力学稳定的VT 2例,行射频消融治疗;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VT 1例安装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结果:2例血液动力学稳定的VT在中后间隔消融成功、消融能量20~30 W,放电90 s,术后随访3个月~2年,均无VT发作.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患者两年内有数次VT发作,均采用低能量(2 J)转复成功,无晕厥发生.结论:射频消融和ICD都是治疗VT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应根据血液动力学状态来选择正确的心脏介入治疗方式.

    作者:蔡鑫;包宗明;高大胜;史晓俊;宋业年;冯慧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力衰竭大鼠血浆心钠素水平及地高辛的影响

    目的:观察后负荷增加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浆心钠素(ANP)水平的变化及地高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性腹主动脉银夹狭窄大鼠模型,观察左室重量指数(LVMI),放免测定血浆ANP.结果:模型组LVMI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模型组血浆ANP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地高辛组血浆ANP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地高辛组LVMI与模型组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CHF大鼠血浆ANP水平是升高的,地高辛能明显降低该大鼠模型血浆ANP水平;心肌ANP的合成和释放可能主要与心脏血液动力学改变有关.

    作者:蔡辉;胡婉英;董耀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直肠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护理体会

    由肛门送入药液,保留在直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可促进溃疡面愈合,又避免药物口服引起胃肠道反应.本文着重总结用药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任启芳;何淑燕;徐贵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22例

    尿路感染是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合并症,临床上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肾病综合征治愈率、控制复发的关键,与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高莉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炎56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炎的临床特征,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除肺部感染外,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尤以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视网膜病变为显著,分别占42.9%、33.9%和23.2%.结论:在治疗糖尿病时,要积极控制肺部感染,及时治疗并发症,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郝利明;王可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生儿期血气测定采血部位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血气测定的采血部位.方法:对生后2~10天新生儿桡动脉血、股静脉血、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进行血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血与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除PaO2和SaO2(P<0.01)外,其它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与股静脉血中pH、PaO2、SaO2及HCO-3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股静脉血代替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或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其结果不可靠.

    作者:王秀英;王琳;席康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膀胱底部肿瘤误诊2例

    膀胱肿瘤与子宫及卵巢肿瘤虽同位于盆腔,因其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故临床上相互误诊较少见.我院于1999年 1月及5月份分别误诊1例,现就其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徐运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