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新林;闵宏林;周昭彦;倪才妹
目的:总结食管中上段癌患者行改良左进胸颈部吻合术的经验.方法:对61例食管中上段癌患者手术入路、吻合方法进行改良,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早期流质管饲等.结果:术后并发症10例,无死亡.主要并发症:吻合口瘘5例;肺部并发症 2例;喉返神经麻痹7例.无吻合口狭窄.结论:手术入路改进后,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操作简单;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早期流质管饲,可促进肠蠕动早期恢复,补充营养;该方法是切除食管中上段癌的理想方法.
作者:刘以尧;周晓;李亚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仍是目前临床医学的难点之一,如何延长这类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病痛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本文总结肝脏微波固化治疗无手术指征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作者:李红春;胡宗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细菌学阳性的39例医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有关临床资料.结果:其临床特征呈非典型表现,并有多种易感因素.医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十分棘手,病死率为28.21%.结论:及时诊断,针对不同的易感因素,及时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手术前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行鞘内注药;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均是降低本病发生的重要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王翠兰;李志军;娄飞云;张少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在临床工作中有时难免出现误诊.1993~1998年,我院误诊5例宫外孕,现作报道. 例1,32岁.因腹痛1天、腹泻2次拟急性胃肠炎于1993年6月收入内科治疗.月经周期正常, 无停经史,现为月经期第4天,量不多,放节育环7年.体检:神清,轻度贫血貌.BP 100/6 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6次/分,律齐,Hb 86 g/L;入院第2天患者主诉腹痛加剧,伴头晕,且有肛门坠胀感.查体:神清,贫血貌,BP 70/50 mmHg,尿妊娠试验阳性,Hb 50 g/L,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血2 000 ml,于积血中找到绒毛.病理诊断:右侧输卵管峡部妊娠.
作者:陈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结核杆菌抗原激活的杀伤细胞(Mtb AK)、CD3AK及L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方法:分别用结核杆菌抗原(Mtb-Ag)、CD3 mAb和rIL-2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rIL-2的RPMI 1640培养液中诱导扩增MtbAk、CD3AK和LAK细胞,用计数法动态观察细胞扩增情况,在流式细胞仪上分析MtbAK中的γδ T细胞比例,以MTT法检测三种扩增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与CD3AK和LAK细胞相比,MtbAK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较高的细胞毒活性.结论:MtbAK细胞在体外更易于扩增,具有较高的杀瘤活性,有可能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过继免疫治疗.
作者:胡建国;侯彦强;陈勇;闵宏林;宋秀宇;李柏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科于1997年6月研制成功小肠减压导管,用于临床治疗单纯性肠梗阻,效果良好,优于传统胃管减压 ,现将治疗方法和护理体会作一总结.1 临床资料1997年7月~1998年12月,我科收治诊断明确的单纯性肠梗阻患者58例.男40例,女18例; 年龄14~82 岁.发病48 h内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部分有肠型,半数患者肠鸣音亢进,X线检查均见液平面.随机分为小肠减压组(31例)和胃管减压组(27例).
作者:姚琳;刘牧林;鲍子雨;方先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临床与间歇期脑电图(EEG)关系特点.方法:采用ND-161型16导EEG机,按国际10~20导系统安放电极.全部于间歇期描记单极及双极导联EEG.结果:EEG异常出现率为69.33%,其取决于癫痫发作频率、病程长短及EEG 描记时间等诸多因素,而癫痫不同发作类型、病因及年龄等因素的EEG异常率是相近的.结论:癫痫间歇期EEG检查对癫痫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淮富;于山;陈静;潘家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的灭鼠药,小儿一旦误服,则病情危重,甚至危及生命.1998年2月~2000年2月,我科收治氟乙酰胺类鼠药中毒患儿23例,现就其护理作一报道.
作者:王玲;周初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术中置管术后分次放射治疗晚期或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分析、比较术中置管、术后分次放射治疗的11例和单纯体外放疗的1 2例晚期或复发性妇科肿瘤患者的疗效、放疗并发症及影响因素.结果:术中置管放疗的11例中,有8例肿瘤完全或基本控制,随访1年无复发,放疗反应较轻.体外放疗的12例患者有4例完全控制,放疗反应较重.结论:术中置管术后分次放疗对于手术无法切除的晚期或复发性妇科肿瘤是一疗效较好、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急性心律失常的34.6%[1].Af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且男性较女性更常见.50~ 59岁年龄组Af发生率约0.5%,而80~89岁年龄组高达8.8%[2].Af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卒中和心脏病病死率.本文就新近对有关Af药物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1 以3P分类确立治疗对策既往Af分类混杂,对指导治疗缺乏针对性,而目前公认3P分类具有较大临床指导意义 [3,4].3P即指阵发性(paroxymal)、持续性(persistent)和永久性(permanent),3P 分类可作为临床治疗心房颤动确切的对策.
作者:周育夫;王雪胜;王受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致急性结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运用术中结肠灌洗对12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结肠梗阻患者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结果:12例患者全部达到一期愈合,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使用术中结肠灌洗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对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结肠梗阻疗效好,方法可行.
作者:赵纲;倪旭东;成剑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将40例患者分为3组.A组(13例):抗高血压治疗后,舒张压<100 mmHg;B组(17例):抗高血压治疗后,舒张压100~115 mmHg;C组(10 例):未进行正规治疗.结果:三组患者均获满意麻醉效果,并安全度过手术期,但首次剂量后,A 组血压下降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 并注重围术期针对高血压进行治疗,术中适当扩容等措施,可使麻醉过程更趋平稳.
作者:韦鹏;戴惠芳;唐雅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 ALT-M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6例临床表现.病理常规染色及ABC法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6例均为B细胞性;CCL细胞型和淋巴浆细胞型4例,大细胞型2例.结论:大多数子宫颈MALT-ML为低度恶性,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若发生大细胞转化,则预后差.
作者:邢晓皖;吴红阳;王晓秋;虫岂国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例1,女性,31岁.因左腹壁肿块进行性增大8月余入院.查体: 左中下腹触及15 cm×10 cm×4 cm包块,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度差,内侧界限未超过中线.外院CT示左腹壁肿瘤.术中见肿块位于腹直肌鞘之间,约15 cm×10 cm×6 cm,表面光滑,色泽灰白色,与腹直肌之间粘连,肿块下缘靠近左耻骨结节旁亦有2个孤立性结节,分别约3 cm×3 cm×2 cm及2 cm×2 cm×1 cm,完整切除肿块.术中冷冻及术后病理均确诊为左腹壁韧带样纤维瘤.术后10天痊愈出院,未行任何治疗.1年后,原切口下方再次出现4 cm×3 cm×2 cm肿块,切除后病理同上.
作者:霍淑铭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32岁.2000年7月30日因孕40周、不规则腹痛10 h入院. 既往身体健康,孕前有4年不孕史,曾在外院多次治疗,B超示子宫附件无异常.孕期产检无异常,无阴道流血及流液史.入院查体:T 36.8℃,P 80次/分,R 20次/分,BP 105/7 5 mmHg(1 mmHg=0.133 kPa),体重73.5 kg;宫高32 cm,胎心144次/分,宫缩不规则,先露头位,宫口开1指.B超示 :LOT,胎儿脐带绕颈2周可能.入院诊断:足月临产,珍贵儿,脐带绕颈可能,G1P0,LOA .
作者:鲍小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提高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用自拟加味银翘散为主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2例,并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50例作比较观察.结果:使用中药加味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P<0.005).结论:加味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吕明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大剂量甲泼尼龙(MPPT) 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1~2个疗程MPPT和IVIG交替冲击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执行整体化护理.结果:病情均得到迅速缓解和改善,用药过程中发生心动过缓和ECG改变及精神异常各1例,由于及时处理,并不妨碍临床用药.结论:MPPT和IVIG是一种针对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在用药期间加强责任心、贯彻整体化护理制度可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胡梅;孙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鼻位于面部中央突出于体表,多因外伤、感染、肿瘤切除后发生缺损,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给患者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创伤,对治疗要求较为迫切.1998年以来,我院开展以面动脉为蒂的下颌缘皮瓣鼻再造术[1],临床应用1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作一报道.
作者:孙青;沙子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肺叶切除术后6例 ,食管贲门癌术后10例,胸部严重外伤6例.救治方法主要包括去除病因,给予呼吸支持及结果:抢救成功18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主要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及严重的肺部感染.结论:ARDS确诊后,应尽早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中包括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间歇正压通气等方法.
作者:徐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为了探讨高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笔者对175名高温作业工人进行心电图观察并作分析,现作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组:选择本市轧钢厂、玻璃厂高温作业工人175名. 男130名,女45名;年龄25~50岁,工龄2~25年.对照组:同单位不接触高温作业的行政人员,男130名,女45名;其年龄、工龄分布与观察组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均剔除既往有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者.
作者:黄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