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民;陈继蓉;李俊华
高血清总胆固醇(TC),尤其是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子,业已明确.许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均证明,降低血清TC,尤其是LDL-C,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又有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预示着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反之,HDL每升高0.026 mmol/L(1 mg/dl),预示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将下降2%~3%,两者均不依赖于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其他危险因子的变化[1].辛伐他汀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明确显示可降低血清TC、LDL-C的浓度,从而使冠心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性显著下降,而对HDL-C的升高作用,尚有一定的争议[2,3],且国内相关临床资料较为缺乏.本研究通过对169例高脂血症患者辛伐他汀治疗6周后血脂水平的测定,观察辛伐他汀对不同基线水平HDL-C的作用.
作者:孙益兰;金争鸣;王利宏;胡申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烟台市HIV-1流行毒株的流行情况和基因亚型特征.方法采集了7份HIV-1感染者的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前病毒DNA,经nested-PCR扩增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定和分析了C2-V3区及其邻区270个核苷酸序列.结果7份HIV-1感染者的PBMC样品中扩增到HIV1env基因片段,经序列分析发现7份样品中有A、B′和E亚型.5名有偿献血人员均为B′(泰国B)亚型,2名回国劳务人员分别为A、E亚型.结论烟台市目前存在HIV-1A、B′和E三种亚型毒株,感染情况复杂,因此应加强对献血者及回国劳务人员等高危人群的检测和控制,以防HIV-1各亚型毒株在烟台市的蔓延.
作者:孙颖;王玉才;宫连凤;韩文清;田云龙;邵一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自2003年3月开始在北京市流行,大兴区4月19日开始有疑似病例报告至5月23日止共报告非典病例35例.为了解大兴区非典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该区非典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树旺;吕建华;王艳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家系研究设计,采用Greenwood-Yule法和Haldane-Smith法,对172例PTC先证者及18例患PTC的亲属进行出生顺序分析.比较先证者一、二级亲属和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并进行零截尾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分析PTC是否具有家族聚集性.结果Greenwood-Yule法的分析结果显示,PTC出生顺序的实际分布与期望分布相近,各出生顺序的实际数与期望数的比值在1范围波动,表明PTC与出生顺序无关.Haldane-Smith法计算得C=|∑6A实际值-∑6A理伦值|/√∑V6A=0.567,P>0.05,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亦表明PTC与出生顺序无关.PTC患者的一、二级亲属和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08%、0.42%和0.09%,其中,一、二级亲属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44),二级亲属与人群患病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P=0.046),PTC患病率存在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一般人群的规律.零截尾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结果表明,PTC在家系中的分布符合零截尾负二项分布(x2=0.13,P>0.05),PTC的发生存在家族聚集性.结论遗传因素可能是PTC的主要危险因素,PTC可能是一种多因子遗传病.
作者:朱虔兮;边建超;沈强;汤洪伟;张宏伟;吴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5月21日下午4时,济宁市中区卫生防疫站接到高新区某中学报告,该校初中一年级两个班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学生13人,请求处理.接报后,市、区站两级流行病学调查队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作者:刘艳军;梁玉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解宜昌市城区等级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反映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水平,探索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措施,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本研究对宜昌市城区2002年集体儿童健康体检中主要项目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李雅民;陈继蓉;李俊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分析赣州市食物中毒发生规律,掌握食物中毒的基本特征,找出关键控制环节,提出有效防制措施.现将赣州市1983~2002年20年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郑文湖;叶慧;鲍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教育普及,医学科学发展,人类死亡流行特征及主要死因会发生一些变化.现将金华地区4 324例死亡病例作如下分析.
作者:徐康康;徐忠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高血压是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子,是全球范围内大的公共卫生,而老年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占老年人死亡第三位,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1/3患高血压病,70岁以上有半数患高血压,心血管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血压升高而增高,而心血管并发症随着血压增高而增高,高血压又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是迫切需要的.
作者:胡丽华;陈文广;周公民;姜龙;杨宇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杭州市社区居民肥胖发生情况及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值(WHR)与糖尿病、糖耐量低减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市区2个社区,郊县2个乡镇的15岁及以上居住5年以上的常住居民,共计4 682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和空腹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糖.结果杭州市社区人群超重和肥胖(BMI≥24)发生率达34.39%,其中腹型肥胖占53.95%;糖尿病(DM)与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分别为4.59%和7.07%;超重和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02和2.82,95%CI分别为1.50~2.72和1.87~4.28;腹型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分别达8.02%和10.29%,明显高于正常体型组,OR值为2.83,95%CI为2.15~3.73.结论肥胖是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对肥胖人群进行行为干预,控制膳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
作者:徐卫民;施世锋;田建三;吴黎明;蒋惠人;叶俊杰;金行一;朱晓霞;沈毅;方顺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疗体制的改革,促使医疗保健走出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以其先进的设备、成熟的技术、微小的创伤以及术后治疗与护理较易掌握等优势,适合开设家庭病床治疗模式.我科自1998~2002年,对900余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家庭病床式治疗与护理,既收到了住院治疗的效果,又减少了病人门诊治疗的奔波和住院的不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淑金;张翠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世界各国、由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食品种类、加工方法、贮存及厂房条件和个人卫生等有所不同,因而引起食物中毒的类型也有较大的差异.我国浙南沿海地区水产品丰富,加之居民有生食海鲜的习惯,导致副溶血性弧菌、河弧菌、霍乱弧菌等弧菌属细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机会较多.如何以快的速度、准确无误地对食物中毒作出病原学检测,是卫生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温州市疾控中心就1987~2002年对浙南沿海地区发生的30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作了致病菌检测(包括结合各类食物中毒的流行特点与病人临床表现及检测方法)现将检测与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病控制项目县与非项目县二类不同干预措施对社会产生的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评价结核病控制措施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WHO推荐的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测算方法评价结核病人的疾病负担.结果项目县初治例均DALY损失值为0.08,复治为0.25,非项目县初治为0.11,复治为O.48.结核病例均社会疾病经济总负担,项目县为3 131元;非项目县为12 395元,非项目县是项目县的3.96倍.项目县初、复治结核病的DALY损失值和社会例均直接、间接经济负担及社会负担均明显低于非项目县.结论本研究揭示了1名结核病人给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值得重视.
作者:何铁牛;徐旭卿;李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伤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国监测资料表明,伤害死亡的低年龄化造成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严重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1].笔者采用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对浙江省1995~2001年伤害死亡资料分四类地区[2]进行分析,了解浙江省各类地区主要伤害死亡原因及伤害死亡对居民潜在寿命损失的影响,为制定伤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龚巍巍;俞敏;韩晓军;胡如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即指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脏、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障碍所致的心脏、血管形态结构、功能、代谢上的异常.其临床后果极为严重,通常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残疾,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有10万名CHD患儿出生[1].同时有研究表明,71%CHD患儿可存活到生育年龄以后[2].可见CHD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及人口生存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作者:刘世炜;陈景武;闫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细菌性痢疾(菌痢)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其病原菌和菌群分布较复杂.每年的6~9月是菌痢流行的高发季节,调查分析志贺菌属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模型的变化,对菌痢防治有重要意义.我们于2001年6月对301份腹泻粪便进行志贺菌的感染谱调查时,检出12株福氏X变种志贺菌,对其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郭慧;杨晋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6月,云南省弥勒县某村发生一起进食病羊肉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实验室确证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俊;李宝芬;白鹏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前真菌毒素对人畜的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医学家、农业和兽医科研人员的重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对真菌毒素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群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国内外对接尘者吸烟的危害相关研究屡见报道,早在20世纪70年代,Cohen等就发现烟草烟雾中的氢氰酸能伤害支气管上皮及其纤毛,导致其消除粉尘功能下降(Cohen D,1979).近期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吸烟可协同粉尘致接尘工人死亡危险性明显增加(张维森,2002).可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尘肺住院男性病人中吸烟率远远高于常人.因此,对尘肺患者吸烟的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宣传和心理疏导为主的综合干预,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巧耘;刘琴;陈双静;蔡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进步,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渴望的.但现在有约70%的人属于亚健康状态.我们从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应用清华同方研制的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为2 137例普通人进行健康查体,现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云娥;任世旺;谭燕;雷建平;黄文源;刘志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