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淼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将40例患者分为3组.A组(13例):抗高血压治疗后,舒张压<100 mmHg;B组(17例):抗高血压治疗后,舒张压100~115 mmHg;C组(10 例):未进行正规治疗.结果:三组患者均获满意麻醉效果,并安全度过手术期,但首次剂量后,A 组血压下降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 并注重围术期针对高血压进行治疗,术中适当扩容等措施,可使麻醉过程更趋平稳.
作者:韦鹏;戴惠芳;唐雅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后颅窝血肿的早期诊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小儿后颅窝血肿病情发展及演变过程.结果:19例手术患儿,早期发现的18例均达到临床治愈,1例手术时已属晚期,死亡;保守治疗2例痊愈.结论:小儿后颅窝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对患儿的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叶宏权;娄飞云;杨百春;马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地尔硫艹卓)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1例慢性肺心病并发持续快速房颤的患者,口服地尔硫 (艹卓)30~60 mg ,每天3次,10天1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心率、症状及心电图等改变.结果:治疗前后的心室率分别为124.5±8.8次/分和91.4±14.4次/分,心室率下降达-33.2±12.5次/分(P<0.01);有效率为81.8%,9例患者的哮喘及心功能都有一定程度改善.7例伴有ST-T改变的心电图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2例ST段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地尔硫(艹卓)治疗肺心病并发房颤较为有效.
作者:李志强;陈力生;陆志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认识小儿伤寒并发心脏损害的变化规律.方法:ECG、心肌酶及心钠素(ANP)检查,并对小儿伤寒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小儿伤寒所致的心脏损害多发生于起病后4~6天,同时多伴有低钠血症.结论:高度重视伤寒所致心脏变化,力争早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卢伯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因、分类、手术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根治性囊肿切除肝总管或肝门胆管扩大成形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本组除1例死亡、1例切口裂开、1例胰漏治愈外,其他患者通过临床随访和观察效果满意.总治愈率达96%以上.结论:囊肿切除肝总管大口径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该病的佳术式.
作者:宫莉;芮有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在临床工作中有时难免出现误诊.1993~1998年,我院误诊5例宫外孕,现作报道. 例1,32岁.因腹痛1天、腹泻2次拟急性胃肠炎于1993年6月收入内科治疗.月经周期正常, 无停经史,现为月经期第4天,量不多,放节育环7年.体检:神清,轻度贫血貌.BP 100/6 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6次/分,律齐,Hb 86 g/L;入院第2天患者主诉腹痛加剧,伴头晕,且有肛门坠胀感.查体:神清,贫血貌,BP 70/50 mmHg,尿妊娠试验阳性,Hb 50 g/L,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血2 000 ml,于积血中找到绒毛.病理诊断:右侧输卵管峡部妊娠.
作者:陈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术中置管术后分次放射治疗晚期或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分析、比较术中置管、术后分次放射治疗的11例和单纯体外放疗的1 2例晚期或复发性妇科肿瘤患者的疗效、放疗并发症及影响因素.结果:术中置管放疗的11例中,有8例肿瘤完全或基本控制,随访1年无复发,放疗反应较轻.体外放疗的12例患者有4例完全控制,放疗反应较重.结论:术中置管术后分次放疗对于手术无法切除的晚期或复发性妇科肿瘤是一疗效较好、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2000年6月因NS住院合并感染的33例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59例慢性肾炎相比较.结果:NS合并感染率为51.6%,高于慢性肾炎合并感染率30.5%(P<0. 05).以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培养阴性率分别为27.3%和3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S易并发感染,以多器官、多系统常见,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
作者:张燕;陈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tuminal corona ry angioplasty,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CS),是一种较新的冠心病治疗方法.它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等优点;但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其术前护理及术后严密监护、护理至关重要.我科于1999年6月以来开展此项技术,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陶治荣;王少芳;卜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MMC)及MMC加干扰素(IFN )腔内灌注对预防膀胱癌复发的影响.方法:对1992年2月~2000年2月收治的37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分成4组,分别膀胱内灌注MMC 10 mg、20 mg、40 mg及MMC 40 mg加IFN,对肿瘤复发进行观察.结果:MMC与IFN联合用药肿瘤复发率较低,但与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化学免疫疗法可提高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王名伟;张志伟;郭喜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疾病手术后的一种并发症,笔者用自拟的粘连缓解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4例,疗效较好.
作者:刘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白内障摘除术中玻璃体脱出原因.方法:对235例249眼行显微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结果:33眼玻璃体脱出,发生于术中抽吸皮质时占51.5%,发生于娩核时占 27.3%,由于玻璃体腔压力增高占21.2%.结论:玻璃体脱出绝大部分与术者技术熟练程度有关;提高手术技巧,术前准备充分,可以预防和减少此并发症发生.
作者:马帮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急性心律失常的34.6%[1].Af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且男性较女性更常见.50~ 59岁年龄组Af发生率约0.5%,而80~89岁年龄组高达8.8%[2].Af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卒中和心脏病病死率.本文就新近对有关Af药物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1 以3P分类确立治疗对策既往Af分类混杂,对指导治疗缺乏针对性,而目前公认3P分类具有较大临床指导意义 [3,4].3P即指阵发性(paroxymal)、持续性(persistent)和永久性(permanent),3P 分类可作为临床治疗心房颤动确切的对策.
作者:周育夫;王雪胜;王受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性,58岁.弥漫性腹痛18 h入院.追问病史,患者上腹痛病史10余年.本次发病前曾自服阿司匹林及激素类药物.查体:神清、痛苦面容、板状腹, 全腹弥漫性压痛(+),反跳痛(+).腹部X线:双侧膈下大量游离气体.入院诊断: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穿孔.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腹腔内胆汁样脓性液体约2 500 ml,胃窦部前壁穿孔直径1 cm,十二指肠球部前、侧壁以及与降部交界处共有3处直径1 cm穿孔.遂行十二指肠球部造瘘加胃空肠吻合术,胃管置入输入段、输出段置营养管1根.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胃管每天引流量约300 ml,造瘘管每天引流量约500 ml.术后第4天行营养管流质饮食,第12天经口流质饮食,第3周拔造瘘管,术后20天痊愈出院.随访1年,饮食正常,未再出现上腹部疼痛.
作者:韩孔启;李克付;邢书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淋病后尿道炎(PGU)的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采集92例患者的尿道分泌物作细菌及L型培养、解脲脲原体(UU)培养及沙眼衣原体(CT)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结果:共检出细菌54例(58.7%),UU和(或)CT阳性29例(31.5%),念珠菌2例(2.2%),尚有7例(7.6%)上述几项检验阴性.结论:淋病后尿道炎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对患者应进行病原体的分离鉴定,以明确诊断,给予合理治疗.
作者:张正银;张文兰;耿和;孟庆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是一项新的心肌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指标,同其它检测指标相比,CTnI在血液中出现早、持续时间长、特异性强,作为心肌轻度受损的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等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武文娟;章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1990~1999年产科分娩的7 776名孕妇及其中76例合并心脏病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生率为0.98%,风湿性心脏病与先天性心脏病之比为1.86∶1.本组共发生心力衰竭17例,孕产妇死亡1例,孕前已行外科手术纠正者11例, 心脏手术后妊娠和分娩者无1例发生心力衰竭.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者产前定期检查可预防合并症,改善母婴预后; 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席玉玲;王才智;张莘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并发惊厥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发生惊厥的烧伤患儿临床资料.结果:1例死于惊厥,2例惊厥缓解后又因败血症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其余均治愈.结论:高热、休克、低钠血症、低钙血症、酸中毒等是小儿烧伤并发惊厥的主要原因,也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章祥洲;杨蔚;袁振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成人股骨头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常规治疗以骨外科手术为主.为了减轻患者痛苦,获得较好疗效,笔者用介入疗法--超选择插管、区域性灌注,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12例.疗效较好,兹作报道.
作者:王冰;刘杰;顾森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提高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用自拟加味银翘散为主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2例,并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50例作比较观察.结果:使用中药加味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P<0.005).结论:加味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吕明惠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