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刘杰;顾森涛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细菌学阳性的39例医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有关临床资料.结果:其临床特征呈非典型表现,并有多种易感因素.医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十分棘手,病死率为28.21%.结论:及时诊断,针对不同的易感因素,及时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手术前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行鞘内注药;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均是降低本病发生的重要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王翠兰;李志军;娄飞云;张少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218例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97例,死亡21例,总病死率9.63%;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9例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6例,严重感染4例,颅脑和胸部损伤2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48例次.结论:早期正确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积极抗休克和合理手术是改善预后的根本措施,围手术期注意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有助于预防MOF的发生.
作者:王振杰;丁红华;郑士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QRS环大向量和初始极向量对室性期前收缩源点定位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50例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向量图QRS环大向量和初始极向量方位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室性期前收缩源点位于QRS环大向量的对侧.结论:用心电向量图QRS环大向量定位室性期前收缩源点,较初始极向量定位易测量,且定位准确性高.
作者:贾乃仁;程晋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是一项新的心肌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指标,同其它检测指标相比,CTnI在血液中出现早、持续时间长、特异性强,作为心肌轻度受损的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等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武文娟;章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临床与间歇期脑电图(EEG)关系特点.方法:采用ND-161型16导EEG机,按国际10~20导系统安放电极.全部于间歇期描记单极及双极导联EEG.结果:EEG异常出现率为69.33%,其取决于癫痫发作频率、病程长短及EEG 描记时间等诸多因素,而癫痫不同发作类型、病因及年龄等因素的EEG异常率是相近的.结论:癫痫间歇期EEG检查对癫痫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淮富;于山;陈静;潘家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测定正常医学生外周血T细胞数量及其亚群比例和活化后mIL-2R的表达水平,为正常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提供参考数据.方法: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法对49名在校医学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mIL-2R进行检测.结果:男生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总T细胞亚群(CD3+)占(64.90±4.11)%,其中CD4+和CD8+ T细胞亚群分别为(42.84±4.08)%和(30.23±2.03)%,CD4+/CD8 +比例为1.42±0.10;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前后淋巴细胞的mIL-2R表达水平分别为(3.08± 1.22)%和(3 1.76±3.52)%;女生T细胞亚群阳性百分率分别为CD3+(66.61±3.36)%、CD4+(43.83± 3.85)%、CD8+(29.06±2.53)%、CD4+/CD8+1.52±0.16,PHA诱导前后的mI L- 2R表达水平分别为(3.48±1.41)%和(34.58±3.05)%.虽然女生CD3+、CD4+和mIL- 2R表达水平偏高,CD8+偏低,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女生CD4+/CD8+ 比值及诱导期mIL-2R表达水平较男生增高(P<0.05和P<0.01). 结论:医学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均在正常范围,男生和女生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女生CD4+/CD8+比值较高;PHA刺激诱导mIL-2R正常表达,但在女生较高.
作者:王健;李朝品;钱中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MMC)及MMC加干扰素(IFN )腔内灌注对预防膀胱癌复发的影响.方法:对1992年2月~2000年2月收治的37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分成4组,分别膀胱内灌注MMC 10 mg、20 mg、40 mg及MMC 40 mg加IFN,对肿瘤复发进行观察.结果:MMC与IFN联合用药肿瘤复发率较低,但与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化学免疫疗法可提高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王名伟;张志伟;郭喜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提高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用自拟加味银翘散为主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2例,并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50例作比较观察.结果:使用中药加味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P<0.005).结论:加味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吕明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 ALT-M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6例临床表现.病理常规染色及ABC法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6例均为B细胞性;CCL细胞型和淋巴浆细胞型4例,大细胞型2例.结论:大多数子宫颈MALT-ML为低度恶性,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若发生大细胞转化,则预后差.
作者:邢晓皖;吴红阳;王晓秋;虫岂国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危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气管切开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1例危重型GBS气管切开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气管切开术后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发肺部感染64例;气管粘膜出血32例;肺不张22例;气管导管阻塞19例等.本组死亡2例.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GBS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秀月;孙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又称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是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发展到晚期的结果,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笔者应用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PGE1)治疗慢性肾炎4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作报道.
作者:杨红梅;李秀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因、分类、手术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根治性囊肿切除肝总管或肝门胆管扩大成形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本组除1例死亡、1例切口裂开、1例胰漏治愈外,其他患者通过临床随访和观察效果满意.总治愈率达96%以上.结论:囊肿切除肝总管大口径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该病的佳术式.
作者:宫莉;芮有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为了探讨高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笔者对175名高温作业工人进行心电图观察并作分析,现作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组:选择本市轧钢厂、玻璃厂高温作业工人175名. 男130名,女45名;年龄25~50岁,工龄2~25年.对照组:同单位不接触高温作业的行政人员,男130名,女45名;其年龄、工龄分布与观察组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均剔除既往有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者.
作者:黄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改良新式剖宫产82例,与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65例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分别为6.5±1.5 min和11±3 min) 、手术时间(30±10 min和60±20 min)、术中出血(140±60 ml和225±75 ml)、术后排气时间 (25±9 h和38±10 h)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而切口愈合差异无显著性( P=1.0000).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而且比新式剖宫产更简单,易于掌握.
作者:缪士霞;杜丹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产妇23岁.第一胎,孕35周+5,阴道流水11 h,以先兆早产于1999年3月5日11时30分急诊入院.产妇平素月经周期15~30天,量中,末次月经19 98年6月28日,预产期1999年4月5日.早孕反应轻,孕1+月出现阴道流血1次,少于月经量 ,色暗红.给予黄体酮保胎治疗后阴道流血止.孕5+月自感胎动至今.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T 36.7℃,P 86次/分,R 19次/分,BP 112.5/75.0 mmHg.产科检查:宫高 31 cm,腹围9 4 cm,胎位LOA,胎心140次/分,骨盆外测量正常.检查时见阴道流水,色清,伴有胎脂,
作者:王瑞;曹小芳;唐乃秀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风疹多见于儿童,成人或青年人发病者较少.2000年4月,安徽财贸学院大学生中发生了一起风疹暴发流行.经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在短时期内疫情得到控制,现作报道.
作者:何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例1 30岁.第1胎孕43+3周.因诊断为子宫破裂于1995 年4月30日入院.入院前在当地卫生院待产,因屏气1+h未娩,予缩宫素20 u肌肉注射后, 出现撕裂样下腹痛,随即腹痛消失.查体:T 36.5℃,P 95次/分,BP 105/75 mmHg(1 mmHg=0.133 kPa),轻度贫血貌,心肺无异常.子宫底界限不清,下腹压痛(+),腹部明显触及胎体.阴道检查:子宫颈近开全,胎头高浮,有血性羊水流出.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左前壁一纵形裂口 ,上至左子宫角,下达近子宫颈外口,左阔韧带内为污血及胎粪,胎儿暴露于腹腔,恶臭, 取出一脑积水儿,双顶径20 cm,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作者:陈宏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tuminal corona ry angioplasty,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CS),是一种较新的冠心病治疗方法.它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等优点;但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其术前护理及术后严密监护、护理至关重要.我科于1999年6月以来开展此项技术,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陶治荣;王少芳;卜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在临床工作中有时难免出现误诊.1993~1998年,我院误诊5例宫外孕,现作报道. 例1,32岁.因腹痛1天、腹泻2次拟急性胃肠炎于1993年6月收入内科治疗.月经周期正常, 无停经史,现为月经期第4天,量不多,放节育环7年.体检:神清,轻度贫血貌.BP 100/6 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6次/分,律齐,Hb 86 g/L;入院第2天患者主诉腹痛加剧,伴头晕,且有肛门坠胀感.查体:神清,贫血貌,BP 70/50 mmHg,尿妊娠试验阳性,Hb 50 g/L,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血2 000 ml,于积血中找到绒毛.病理诊断:右侧输卵管峡部妊娠.
作者:陈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例1,女性,31岁.因左腹壁肿块进行性增大8月余入院.查体: 左中下腹触及15 cm×10 cm×4 cm包块,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度差,内侧界限未超过中线.外院CT示左腹壁肿瘤.术中见肿块位于腹直肌鞘之间,约15 cm×10 cm×6 cm,表面光滑,色泽灰白色,与腹直肌之间粘连,肿块下缘靠近左耻骨结节旁亦有2个孤立性结节,分别约3 cm×3 cm×2 cm及2 cm×2 cm×1 cm,完整切除肿块.术中冷冻及术后病理均确诊为左腹壁韧带样纤维瘤.术后10天痊愈出院,未行任何治疗.1年后,原切口下方再次出现4 cm×3 cm×2 cm肿块,切除后病理同上.
作者:霍淑铭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