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月;孙荣
目的:评价经门-体侧支循环介入性治疗6例胃底静脉曲张临床运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静脉插管至门-体侧支分流道,用球囊导管阻塞分流道并经其缓慢注入鱼肝油酸钠栓塞胃底曲张静脉,术后1、3、6、12个月分别行胃镜和增强CT检查进行评估.结果:6例治疗后胃底静脉曲张几乎完全消失.结论:经门-体侧支介入性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创伤小,可重复治疗 ,是安全可行的技术,对消除胃底静脉曲张有良好效果.
作者:张厚安;李玉柏;张金山;唐德明;唐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的灭鼠药,小儿一旦误服,则病情危重,甚至危及生命.1998年2月~2000年2月,我科收治氟乙酰胺类鼠药中毒患儿23例,现就其护理作一报道.
作者:王玲;周初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急性心律失常的34.6%[1].Af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且男性较女性更常见.50~ 59岁年龄组Af发生率约0.5%,而80~89岁年龄组高达8.8%[2].Af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卒中和心脏病病死率.本文就新近对有关Af药物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1 以3P分类确立治疗对策既往Af分类混杂,对指导治疗缺乏针对性,而目前公认3P分类具有较大临床指导意义 [3,4].3P即指阵发性(paroxymal)、持续性(persistent)和永久性(permanent),3P 分类可作为临床治疗心房颤动确切的对策.
作者:周育夫;王雪胜;王受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成人股骨头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常规治疗以骨外科手术为主.为了减轻患者痛苦,获得较好疗效,笔者用介入疗法--超选择插管、区域性灌注,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12例.疗效较好,兹作报道.
作者:王冰;刘杰;顾森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及其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在各种肝脏疾病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含钙凝血活酶对肝病患者血浆用凝固法测定,报告INR值.结果:肝硬化、肝癌和肝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延长均具有显著性( P<0.05~P<0.01).结论:PT测定不仅具有外源性凝血系统筛选试验的意义,也可以作为肝病患者对病程进展及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高歌;吴英滇;田万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2000年6月因NS住院合并感染的33例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59例慢性肾炎相比较.结果:NS合并感染率为51.6%,高于慢性肾炎合并感染率30.5%(P<0. 05).以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培养阴性率分别为27.3%和3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S易并发感染,以多器官、多系统常见,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
作者:张燕;陈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在阴道感染性疾病中约占33.0%[1].在该病的诊断中,线索细胞检查是较重要的一项指标.线索细胞的特征是上皮细胞表面附着大量革兰阴性小杆菌,使细胞边界模糊不清,形似一松软小球 .本文就其临床意义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1.1 标本来源 122例均为1999年9月~2000年3月我院门诊女性患者;年龄20~59岁.症状主要为阴道分泌物增多,部分患者有外阴瘙痒及灼热感.
作者:张旋;金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例1 30岁.第1胎孕43+3周.因诊断为子宫破裂于1995 年4月30日入院.入院前在当地卫生院待产,因屏气1+h未娩,予缩宫素20 u肌肉注射后, 出现撕裂样下腹痛,随即腹痛消失.查体:T 36.5℃,P 95次/分,BP 105/75 mmHg(1 mmHg=0.133 kPa),轻度贫血貌,心肺无异常.子宫底界限不清,下腹压痛(+),腹部明显触及胎体.阴道检查:子宫颈近开全,胎头高浮,有血性羊水流出.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左前壁一纵形裂口 ,上至左子宫角,下达近子宫颈外口,左阔韧带内为污血及胎粪,胎儿暴露于腹腔,恶臭, 取出一脑积水儿,双顶径20 cm,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作者:陈宏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甲状腺疾病患者377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TpoAb、TGAb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亚急性甲状腺炎和单纯性甲状腺肿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血清TpoAb、TGAb对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协助和完善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自生;周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结核杆菌抗原激活的杀伤细胞(Mtb AK)、CD3AK及L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方法:分别用结核杆菌抗原(Mtb-Ag)、CD3 mAb和rIL-2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rIL-2的RPMI 1640培养液中诱导扩增MtbAk、CD3AK和LAK细胞,用计数法动态观察细胞扩增情况,在流式细胞仪上分析MtbAK中的γδ T细胞比例,以MTT法检测三种扩增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与CD3AK和LAK细胞相比,MtbAK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较高的细胞毒活性.结论:MtbAK细胞在体外更易于扩增,具有较高的杀瘤活性,有可能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过继免疫治疗.
作者:胡建国;侯彦强;陈勇;闵宏林;宋秀宇;李柏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后颅窝血肿的早期诊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小儿后颅窝血肿病情发展及演变过程.结果:19例手术患儿,早期发现的18例均达到临床治愈,1例手术时已属晚期,死亡;保守治疗2例痊愈.结论:小儿后颅窝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对患儿的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叶宏权;娄飞云;杨百春;马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细菌学阳性的39例医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有关临床资料.结果:其临床特征呈非典型表现,并有多种易感因素.医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十分棘手,病死率为28.21%.结论:及时诊断,针对不同的易感因素,及时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手术前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行鞘内注药;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均是降低本病发生的重要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王翠兰;李志军;娄飞云;张少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鼻位于面部中央突出于体表,多因外伤、感染、肿瘤切除后发生缺损,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给患者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创伤,对治疗要求较为迫切.1998年以来,我院开展以面动脉为蒂的下颌缘皮瓣鼻再造术[1],临床应用1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作一报道.
作者:孙青;沙子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1990~1999年产科分娩的7 776名孕妇及其中76例合并心脏病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生率为0.98%,风湿性心脏病与先天性心脏病之比为1.86∶1.本组共发生心力衰竭17例,孕产妇死亡1例,孕前已行外科手术纠正者11例, 心脏手术后妊娠和分娩者无1例发生心力衰竭.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者产前定期检查可预防合并症,改善母婴预后; 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席玉玲;王才智;张莘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CO2激光(以下称激光 )、电熨和电熨加激光联合应用治疗子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205例子宫颈炎患者分激光组、电熨组、电熨加激光联合组三种治疗方法,观察各组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三种方法均能使子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激光组治愈5 4例,好转6例,无效2例;电熨组治愈42例,好转6例,无效1例;联合治疗组治愈93例 ,好转1例,无效0例.三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电熨加激光术联合应用治疗子宫颈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
作者:刘靖;邢惠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测定正常医学生外周血T细胞数量及其亚群比例和活化后mIL-2R的表达水平,为正常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提供参考数据.方法: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法对49名在校医学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mIL-2R进行检测.结果:男生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总T细胞亚群(CD3+)占(64.90±4.11)%,其中CD4+和CD8+ T细胞亚群分别为(42.84±4.08)%和(30.23±2.03)%,CD4+/CD8 +比例为1.42±0.10;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前后淋巴细胞的mIL-2R表达水平分别为(3.08± 1.22)%和(3 1.76±3.52)%;女生T细胞亚群阳性百分率分别为CD3+(66.61±3.36)%、CD4+(43.83± 3.85)%、CD8+(29.06±2.53)%、CD4+/CD8+1.52±0.16,PHA诱导前后的mI L- 2R表达水平分别为(3.48±1.41)%和(34.58±3.05)%.虽然女生CD3+、CD4+和mIL- 2R表达水平偏高,CD8+偏低,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女生CD4+/CD8+ 比值及诱导期mIL-2R表达水平较男生增高(P<0.05和P<0.01). 结论:医学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均在正常范围,男生和女生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女生CD4+/CD8+比值较高;PHA刺激诱导mIL-2R正常表达,但在女生较高.
作者:王健;李朝品;钱中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地尔硫艹卓)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1例慢性肺心病并发持续快速房颤的患者,口服地尔硫 (艹卓)30~60 mg ,每天3次,10天1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心率、症状及心电图等改变.结果:治疗前后的心室率分别为124.5±8.8次/分和91.4±14.4次/分,心室率下降达-33.2±12.5次/分(P<0.01);有效率为81.8%,9例患者的哮喘及心功能都有一定程度改善.7例伴有ST-T改变的心电图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2例ST段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地尔硫(艹卓)治疗肺心病并发房颤较为有效.
作者:李志强;陈力生;陆志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改良新式剖宫产82例,与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65例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分别为6.5±1.5 min和11±3 min) 、手术时间(30±10 min和60±20 min)、术中出血(140±60 ml和225±75 ml)、术后排气时间 (25±9 h和38±10 h)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而切口愈合差异无显著性( P=1.0000).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而且比新式剖宫产更简单,易于掌握.
作者:缪士霞;杜丹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淋病后尿道炎(PGU)的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采集92例患者的尿道分泌物作细菌及L型培养、解脲脲原体(UU)培养及沙眼衣原体(CT)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结果:共检出细菌54例(58.7%),UU和(或)CT阳性29例(31.5%),念珠菌2例(2.2%),尚有7例(7.6%)上述几项检验阴性.结论:淋病后尿道炎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对患者应进行病原体的分离鉴定,以明确诊断,给予合理治疗.
作者:张正银;张文兰;耿和;孟庆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例1,女性,31岁.因左腹壁肿块进行性增大8月余入院.查体: 左中下腹触及15 cm×10 cm×4 cm包块,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度差,内侧界限未超过中线.外院CT示左腹壁肿瘤.术中见肿块位于腹直肌鞘之间,约15 cm×10 cm×6 cm,表面光滑,色泽灰白色,与腹直肌之间粘连,肿块下缘靠近左耻骨结节旁亦有2个孤立性结节,分别约3 cm×3 cm×2 cm及2 cm×2 cm×1 cm,完整切除肿块.术中冷冻及术后病理均确诊为左腹壁韧带样纤维瘤.术后10天痊愈出院,未行任何治疗.1年后,原切口下方再次出现4 cm×3 cm×2 cm肿块,切除后病理同上.
作者:霍淑铭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