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王常友;兰春虎;徐小炉;吴承志
胫骨平台骨折是影响膝关节功能的常见损伤,其治疗方法有多种.本文旨在总结持续牵引加石膏外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8年2月~2000年2月,我科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23例.男20例,女3例;年龄15~50岁.外侧平台骨折7例(以外侧平台中部塌陷骨折伴外缘骨折5例,2侧合并胫骨骨折),内侧平台骨折11例(劈裂骨折9例),单纯内外侧平台骨折5例.其中,髁间骨折分离8例,合并胫骨上段粉碎性骨折4例.
作者:徐太生;张道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ELF”方案全身化疗及顺铂腹腔灌注的双轨治疗对Ⅳ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6例Ⅳ期胃癌患者静脉滴注依托泊苷(VP-16)0.1 g/m2、醛氢叶酸钙(CF)20 mg/m2、氟尿嘧啶(5-Fu)0.5 g/m2,5天,同时予顺铂(PPD)60~80 mg腹腔灌注,每3~4周为一疗程,至少2个疗程后按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无变化4例,进展6例,有效率61.5%.毒副反应:WBC下降21例(80.8%),BPC下降14例(53.8%),恶心、呕吐17例(65.4%);粘膜炎、口炎10例(38.5%);腹泻7例(26.9%);腹胀、腹痛4例(15.4%);26例均有Ⅰ~Ⅲ度脱发.结论:“ELF”方案全身化疗及顺铂腹腔灌注的双轨治疗对Ⅳ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能耐受,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史永龙;刘新木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生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并可引起电解质代谢紊乱.1997年8月~2000年11月,我院收治有血钠检测HIE患儿38例.本文探讨二者的关系.
作者:吴小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羊水振荡试验对选择终止高危妊娠时机的价值.方法:80例高危妊娠在孕34~40周共做羊水振荡试验86次,阳性提示胎儿肺成熟可即刻终止妊娠,阴性提示胎儿肺未成熟给予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10 mg,1周后再重复试验;直至羊水振荡试验结果提示胎儿肺成熟,即终止妊娠.结果:80例穿刺86次,终止妊娠新生儿体重2 500~3 500 g,母婴均安全.结论:应用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查振荡试验是选择终止高危妊娠的直观而可靠的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嘉;易桂英;张明华;周桂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小儿常见危重症之一,尽量控制惊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静脉推注地西泮(diazepam,商品名安定)是常规首选药物,但存在着药物浓度不稳定、污染机会多、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等缺点.笔者应用地西泮输液泵静脉维持抢救SE患儿28例,疗效较好,现就其护理作一报道.
作者:张启月;陶翠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假[性]延髓性麻痹(pseudo-bulbar paralysis,曾用名假性球麻痹)患者由于吞咽困难,进食易呛咳,严重者不能进食,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乃至衰竭死亡.1997年3月~2000年2月,我科收治30例,现将其护理体会作一总结.
作者:查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尽管心外科技术、麻醉和体外循环(CPB)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法赶上医疗费用的飞速上涨,世界各国都在开始研究如何节约医疗费用的问题,因而近几年来提出“快车道”的发展新战略.“快车道”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广泛适用的概念,它是缩短事物的中间过程,尽快达到终目标的一种方法,故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它在心脏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是指革新麻醉和手术方法,早期拔管,使护理合理化,达到减少费用提高效益-价格比的目的.而“快车道”心脏外科(fast-track cardiac surgery,FTCS)初是由Verrier等1993年在华盛顿大学提出[2].目的是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快车道”心脏外科的实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麻醉医师热烈关注的问题.
作者:张运淳;刘玉传;梁启胜;李立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经会阴途径手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治疗经验.方法:经会阴途径手术治疗12例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对手术时机、指征及手术要点进行讨论.结果:12例患者除1例因感染失败,余均排尿良好,无尿失禁发生,3例1个月后出现尿线变细,扩张3~5次排尿正常.结论:该术式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可作为修补复杂性后尿道狭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徐春;关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65例儿童哮喘1~1.5年,观察临床疗效,并用简易峰流速仪监测大呼气流速值(PEFR).结果:吸入布地奈德后,临床控制19例,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2%.大呼气流速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雾化吸入小剂量激素可作为一线用药预防儿童哮喘.
作者:姜尚林;宋华;韩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若发生药物渗漏或处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功能障碍[1].因此加强输注化疗药物的护理,对预防静脉炎等不良后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传翠;金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核患者痰标本抗酸性颗粒的检出情况.方法:抗酸染色法检测抗酸性颗粒,用免疫酶染色技术鉴定抗酸性颗粒的抗原性,用链霉素50 mg/ml诱导H37RV株变异.结果:262例痰标本抗酸染色查见抗酸性颗粒32例(12.2%),抗酸杆菌加抗酸性颗粒16例(6.1%).免疫酶染色H37RV、H37RV变异株及结核患者痰标本中抗酸性颗粒呈阳性(黄褐色),对照组(伤寒杆菌)呈阴性.结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的抗酸性颗粒,具有原菌的抗原性,其对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具有意义.
作者:孙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生物制剂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机制.方法:对比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和吡柔比星联合膀胱灌注与单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前后患者血、尿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血IL-2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联合膀胱灌注组的TNF和IL-2受体水平显著高于吡柔比星组(P<0.01).结论:联合灌注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更好改善,IL-2增加肿瘤细胞对免疫反应的应答,两者间有免疫促进及协同作用.
作者:王名伟;张志伟;郭喜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体结膜连同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该手术患者48例(52眼),随访3~12个月;分析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角膜透明情况、术后复发率.结果: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平均9天;47眼角膜瞳孔区透明,视力较术前改善;5眼视力略有改善;术后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4.17%.结论:采用该术式治疗胬肉可以加速角膜创面上皮修复,防止角膜上皮结膜化,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许正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病理特征、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993~2000年6例胃MALT淋巴瘤,采用胃镜、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无明显特异性,以低度恶性淋巴瘤多见,免疫组化标记证实均为B细胞性淋巴瘤.经手术和化疗,患者均存活.结论:提高对胃MALT淋巴瘤的认识,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或放疗.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郑洁;姚忆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以妊娠期出现皮肤瘙痒及黄疸为特征的综合征.临床实践已证实ICP对母儿均有不良影响,被列为高危妊娠范畴.本文就其护理体会予以报道.
作者:王震芳;巨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重症肝炎的治愈率不断提高,特别是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开展,治疗重症肝炎临床上已取得显著疗效,病死率明显降低[1].人工肝支持系统是利用人工装置,结合血浆交换、血液灌流、血浆吸附等方法暂时替代肝脏功能,稳定内环境以待肝细胞再生[2].现将我院27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护理作一介绍.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前囊膜全周剪除的疗效.方法:46例(60眼)先天性白内障中,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信封式截囊及前囊膜全周剪除.结果:行前囊膜全周剪开者不易发生后囊破裂,术后后发障等并发症减少.结论:采用前囊膜全周剪除使手术更安全、有效.
作者:李哲清;马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回盲部原发恶性淋巴瘤是回盲部病变中的少见病,且易误诊.1990年2月~2000年2月,我院共收治7例.为提高诊治水平,现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吴芳锦;金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10年来,全国各医院剖宫产手术率居高不下,从我院的统计数字来看,且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应引以关注.
作者:王培真;杨惠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的要点.方法:总结48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鼓泡式氧合器,主动脉供血,冷晶体心脏停搏液心肌保护.结果:手术效果良好,无重症并发症发生,4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采用鼓泡式氧合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心肌保护,是基层医院开展常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良好而有效的一种方法.
作者:任启程;裴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