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小红
2000年5月,我院成功地进行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1例,现作报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受者男,29岁,已婚.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4个月,HBV抗原、抗体均为阴性,HCV抗体阴性.供者为受者胞兄,男,33岁,未婚.术前检查均正常.肾动脉造影提示双侧肾动脉均为单根.HBV抗原、抗体均为阴性,HCV抗体阴性.供、受者ABO血型均为A型,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为1%.
作者:张翼飞;林政;陈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前应用的作用.方法:低分子肝素钙组,溶栓前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随即给予尿激酶22 000 u/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在30 min内滴完.对照组除未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外,余治疗同肝素钙组.冠状动脉再通标准为同时具备1996年7月太原会议参考方案中间接指征的第1、4两项.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组48例中39例再通,再通率81.25%;对照组41例中再通24例,再通率58.54%,两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前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高翔;冯燕娴;孙宝玲;阳海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小儿常见危重症之一,尽量控制惊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静脉推注地西泮(diazepam,商品名安定)是常规首选药物,但存在着药物浓度不稳定、污染机会多、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等缺点.笔者应用地西泮输液泵静脉维持抢救SE患儿28例,疗效较好,现就其护理作一报道.
作者:张启月;陶翠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女性,32岁.主诉偶尔咯血2~3年,无其他不适.实验室检查正常.胸部X线后前位胸片示:左中肺野见4 cm×5 cm大卵圆形阴影,密度均匀增高,边缘光滑锐利,无明显分叶;心膈未见明显异常(见图1).考虑为“左肺血管瘤”.术后病理检查:肿瘤由纤维组织分隔成小叶,毛细血管密集,血管腔内含红细胞,血管间有少许疏松结缔组织.病理诊断:肺血管瘤,毛细管型.
作者:王东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病理特征、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993~2000年6例胃MALT淋巴瘤,采用胃镜、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无明显特异性,以低度恶性淋巴瘤多见,免疫组化标记证实均为B细胞性淋巴瘤.经手术和化疗,患者均存活.结论:提高对胃MALT淋巴瘤的认识,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或放疗.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郑洁;姚忆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顺铂、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大剂量顺铂、CF、5-Fu治疗食管癌44例(鳞癌40例,腺癌4例).结果:CR 3例,PR 26例,NC 12例,PD 3例,总有效率65.9%;不良反应主要是呕吐,Ⅰ° 22.7%,Ⅱ° 18.2%,Ⅲ° 4.5%,无Ⅳ°反应,总反应率45.5%,Ⅱ°、Ⅲ°反应22.7%.无明显肾脏毒性.结论:大剂量顺铂、CF、5-Fu联合化疗对食管癌疗效高,不良反应轻.
作者:汪济东;李玉华;查清;许扬;孙琦;章银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VP)是近年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新方法,其结合经前列腺电切(TURP)和激光凝固汽化的优点,使前列腺切除术更安全,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无体外创面,更有利于术后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我院行此术治疗32例,均取得满意疗效.作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新方法,采用新的器械和步骤,也给手术护理提出新课题,现将术中护理作一介绍.
作者:邢小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目前认为,疾病早期无感染者不需手术治疗.现常采取区域性动脉灌注法:即从股动脉穿刺将导管留置于腹腔动脉内,经导管推注所需药物,致使药物在胰腺组织中高浓度,抑制胰腺外分泌.此方法对组织损伤小,患者痛苦少,愈后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现将其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尹雪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以妊娠期出现皮肤瘙痒及黄疸为特征的综合征.临床实践已证实ICP对母儿均有不良影响,被列为高危妊娠范畴.本文就其护理体会予以报道.
作者:王震芳;巨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几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所增加[1],同时,由于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也明显提高,但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输卵管妊娠易被忽视而造成误诊,成为陈旧性异位妊娠.本文对13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陈宏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对妇科盆腔包块的诊断价值.方法:26例妇科盆腔包块患者行盆腔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诊断与25例术后病理诊断相比较.结果:CT诊断良性病变19例,恶性肿瘤7例.CT主要表现为囊性、囊实性及实性影像.良性病灶多为密度均匀,与周围分界清晰;恶性病灶多表面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可有腹水及转移结节.CT定性准确率为96.2%(25/26).结论:CT平扫加增强能准确显示病灶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与周围的关系及明确良恶性.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张萍;唐怀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得到普遍认同.笔者将此法应用于稽留流产的治疗,也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用穿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5 mg/kg;而对照组用病毒唑静脉滴注,每天10 mg/kg.治疗过程中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1~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0.05).结论: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作者:胡淑琴;蔡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弥漫性脑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7例开颅行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清除术,3例行脑室外引流术,保守治疗28例.结果:死亡19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2例,良好14例.结论:早期积极降颅压治疗是救治弥漫性脑损伤的
作者:方伟;杨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肺癌心包转移是肺癌晚期的严重合并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针对患者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配合医师完成各项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收治25例肺癌心包转移患者的护理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廖丽先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治疗方法.方法:医护人员经复苏培训合格后上岗,实行助产士与儿科医师密切配合,严格按A、B、C、D、E方案进行.结果:103例成功,2例死亡,2例放弃抢救,成功率为96.26%.结论: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争分夺秒,严格按照复苏技术方案进行,正确应用气管插管技术迅速建立通畅气道为抢救成功的必备条件.
作者:董淮富;王亚明;刘丽;潘家华;唐乃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运动负荷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增加心肌耗氧以暴露心肌缺血.用心电图ST段偏移程度来判定运动试验阳性,多年来已被临床广泛使用.而对ST段水平延长时限的改变则很少描述.笔者在工作中发现ST段水平延长≥0.12 s能够作为提示来预测运动试验阳性的参考指标,现作报道.
作者:黄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6年1月~1999年10月,我院共收治气管异物(外源性)76例.现将气管异物治疗前的准备及术中、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和护理作一介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7例,女29例;年龄8个月~22岁.异物的种类多数为植物性,如花生、瓜子、豆类;少数为橡皮类,如笔帽;金属类异物少见,如铁钉.异物一般在总气管和支气管,其中以右侧支气管多见.合并肺部感染21例.所有患者均在直接喉镜下或支气管镜检查下取出异物,无气管切开病例.整个病程经过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及时抢救,术后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贾全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颈部双蒂肌瓣喉内移植修复喉部分切除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由41例喉部分切除患者中选择11例行双蒂肌瓣移植修复,全部病例均为单侧使用胸骨舌骨肌修复.结果:术后2个月11例患者喉功能(呼吸、发音、吞咽)全部恢复,拔管率100%.随访2年以上者9例,均无复发.6例术后1年电视喉镜复查,发现移植肌肉生长良好,发音时在原声带部位可见声带状突起,发音音质较好.结论:使用颈前双蒂肌瓣作为喉部分切除术后的修复材料,取材方便,易成活,抗感染力强;修复后其横纹肌纤维可体现肌肉随意参与的功能,更有利于发音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友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在中小学生中的患病率、年龄分布、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与DSM-Ⅳ配套的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半定量症状诊断量表,进行他评和自评,筛出的阳性患者,经两名主治医师确诊.使用自行编制的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病率为14.22%.与父母精神疾患,母孕期感冒、发热、毒物放射线接触、精神创伤、难产、儿童脑外伤等有关.结论: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加强母孕期保健,优生优育,对预防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邦贵;王克明;费龙才;万兴松;程赓;李泽爱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