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强;关超;吴允明;余朝文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71例X线胸片或高分辨CT示弥漫性肺疾病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与12例胸片和肺功能均正常者作对照.BALF进行细胞计数、分类,查找癌细胞、结核菌,部分标本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结核组BALF病因诊断率46.7%,高于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16.7%)和支刷(33.5%);肺癌组BALF与TBLB确诊率相同(46.2%),高于支刷(23.1%),BALF细胞学显示:(1)肺癌组呈Lyc%下降,Neu%增高,CD4+%下降,CD8+%增高,CD4+/CD8+比值<1;(2)致纤维化肺泡炎(IPF)BALF呈中性粒细胞肺泡炎(Neu达24.89±21.42%);(3)过敏性肺泡炎(HP)呈淋巴细胞肺泡炎[Lyc达(19.40±3.24)%];(4)结缔组织病合并肺泡炎(CP)BALF Lyc%和Neu%均增高(P<0.01).结论:BALF检查对弥漫肺的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型、判断预后及探明肺局部免疫病理生理变化均有帮助.
作者:陈余清;郑翠侠;周彩存;王安潮;徐凤珍;刘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内听动脉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内听动脉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老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内听动脉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临床表现是耳聋,伴耳鸣或眩晕.结论:发病机制主要为内听动脉的血管壁硬化与血流速度减慢;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作者:王永;王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新生儿肠麻痹是新生儿期多种重症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出现肠麻痹后又可加重原发病;以往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等处理,疗效不够满意.本文旨在探讨大黄、蜂蜜佐治新生儿肠麻痹的疗效.
作者:董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极量运动恢复期气体交换参数恢复与氨茶碱的影响.方法:正常男性22例分别于静脉注射0.25 g氨茶碱前后作极量运动试验.连续测定运动及其恢复期气体交换参数,并计算各气体交换参数恢复半衰期和恢复程度.结果:极量运动后,体内蓄积CO2恢复半衰期为160.0±56.0 s,其它参数恢复半衰期则在2 min以内,于运动停止后10 min时体内蓄积CO2排出量为0.42±0.34 ml.kg-1.min-1,其它参数恢复程度在95%以上.氨茶碱对极量运动恢复期气体交换参数恢复无明显的影响.结论:极量运动后体内蓄积CO2排出常持续到运动后约10 min,常规剂量氨茶碱对运动恢复期气体交换与心率恢复半衰期及其恢复程度无明显的影响.
作者:周彩存;王爱华;刘玉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菌L型临床标本的检出率,将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免疫学技术引入细菌L型检测工作.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及其L型的特异性抗体作为第一抗体,以生物素-抗生物素免疫酶染色法在各种临床标本中检测相应抗原.结果:此种方法简便、快速,细菌培养后6 h免疫酶染色即呈阳性,并发现金葡菌L型抗体的免疫酶染色与某些革兰阴性菌之间有交叉反应.结论:如能制备出特异性L型抗体作为第一抗体,结合特异、敏感的免疫酶技术,可以提高临床标本中细菌L型的检出率及缩短检验时间,值得在检验工作中推广.
作者:夏佩莹;刘勇;李凤云;唐素兰;席玉玲;吴可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FHRM)在过期妊娠中判断胎儿情况的可靠性.方法:86例过期妊娠孕妇入院时做FHRM,共做181例次.评定以末次FHRM为准,于产后7天对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对羊水量及性状、胎盘级别与形态、脐带情况和新生儿预后进行随访,并与末次FHRM结果相对照.结果:86例FHRM末次正常图型55例,异常图型31例.围产儿死亡4例.FHRM与围产儿死亡率对照诊断符合率98.37%.结论:FHRM对判断过期妊娠胎儿安危有一定价值,并能提供客观指标和图型,是检测过期妊娠首选方法.
作者:孙祥熙;靳丽杰;申庆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运动耐力及其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临床稳定期COPD患者25例分别于氨茶碱0.25 g静脉推注前后作极量运动试验,并用能量代谢仪连续测定呼吸参数及运动负荷.结果:氨茶碱静脉推注后作功量、大分时通气量(Emax)、大潮气量(VTmax)和大公斤体重氧耗量(O2max/kg)等显著增加,但相同运动负荷时的呼吸参数却无明显的变化.该药使用后,O2max/kg增加程度与Emax(r=0.854)和Tmax(r=0.656)增加程度明显相关(P>0.2).结论:氨茶碱能增加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运动能力的增加可能与通气应答和(或)膈肌功能的改善有关.
作者:周彩存;徐凤珍;王爱华;刘玉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男性,51岁.全身多形性红斑样皮疹5个月,高热10 d,于1998年11月就诊.5个月前,患者上肢伸侧出现红斑、风团,瘙痒剧烈,外用皮康霜稍好转,数天后躯干部亦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皮疹呈多形性、可变形,患者因一般情况尚好,未予治疗.4个月前,患者出现阵发性咳嗽,咯白色粘痰,耳后、颌下、腹股沟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外院耳后淋巴结穿刺涂片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就诊前10 d,出现高热达41℃,大量饮水出汗后体温自动降至正常,每天反复2~3次,应用抗生素无效,皮疹泛发.
作者:张汝芝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尼莫通(0.02%尼莫地平溶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以及佳用药时间.方法:甲组不用尼莫通;乙组24 h内用尼莫通;丙组72 h后用尼莫通.观察疗效,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早期应用尼莫通比晚期应用以及不用尼莫通对部分脑功能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CT扫描显示早期应用尼莫通者与不用者脑水肿坏死病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72 h后用尼莫通者与不用尼莫通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尼莫通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功能恢复有明显的疗效,而且用药愈早疗效愈显著.CT扫描不能作为脑功能恢复的主要指标.
作者:苏贺先;马骏;娄飞云;张先闯;张凤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具有免疫学异常,其治疗又是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使之成为免疫受损者(immunoco-mpromised host,ICH),故易并发感染,尤以结核感染常见[1].鉴于临床较易误诊或漏诊,特予报道.
作者:王政;操乐杰;魏凡;许迪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表现及其合并症.方法:对确诊为HIE的68例住院患儿进行临床特点观察,将HIE分为轻、中、重三组,并对三组患儿的Apgar评分及合并症进行分析.结果:过期产是使Apgar评分降低的重要因素.轻、中度HIE常见合并吸入性肺炎,重度HIE则伴发多系统损害.结论:正确的Apgar评分有助于HIE的诊断,5 min Apgar评分对诊断并发症及估价预后甚为重要.复苏后综合治疗是降低HIE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作者:马兰;李倩;徐家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例1 男,60岁.5年前出现左下口角不自主抽动,左眼不自主眨眼,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曾予安坦、左旋多巴治疗无效.2年前左面部抽动,颈后仰.经氟哌啶醇、氯硝安定治疗效果不佳.近1年症状加重入院.体检:面部不自主挤眉、眨眼、噘嘴,颈后仰,余神经系统(-).头颅CT及MRI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给予千金藤啶碱,每天3次,每次2片,辅以氟哌啶醇1 mg,每天3次,口服,症状明显改善.
作者:蒋纯新;汤荟冬;王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铜绿假单孢菌系假单孢菌属第Ⅰ群中的代表菌种,为专性需氧菌,部分菌株能兼性厌氧生长,属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文分析86株铜绿假单孢菌的药敏情况.
作者:王百韬;邢梅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替硝唑注射液治疗妇科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应用前景.方法:104例诊断为厌氧菌感染患者分为两组:替硝唑组56例,甲硝唑组48例,治疗前行厌氧菌培养并观察临床效果、细菌阴转情况及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2%,对照组85.4%(P<0.01);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3.9%和75.0%(P<0.05),胃肠道反应率分别为10.7%和68.8%(P<0.005).结论:替硝唑注射液治疗妇科领域厌氧菌感染优于甲硝唑液,可应用于产褥期感染.
作者:晋茂生;何玉;郭才;王才智;张启英;李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为呼吸道致病菌,可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气管、支气管、肺及胸水中分离出来.也可从肺炎并发症患者的脑脊液、心包积液、脑、肾脏中分离出来.近年来,MP感染有增加的趋势,甚至可在医院或家庭中引起暴发流行[1].1937年Dienes和Edsall首先从前列腺炎脓肿的患者身上分离出人型支原体至今,已从人体分离出15种支原体[2].
作者:陈兰举;潘家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舌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的麻醉处理.方法:58例分别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组(鼻插组)20例;气管切开组(气切组)38例.两组均用1.4%普鲁卡因复合液静脉滴注加间歇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手术步骤控制血压.术毕鼻插组拔除气管导管,气切组更换三叉气管套管.观察记录插管前后血压变化,术后随访呼吸道畅通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鼻插组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变化显著大于气切组(P<0.001).前者插管剧烈呛咳的发生率为80.00%,后者为7.89%,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且术后呼吸道梗阻发生率前者为15.00%,后者为0,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气管切开插管,避免了血液动力学剧烈波动和呛咳,并能保证术后呼吸道通畅.
作者:王南海;金钟;李晓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时血清酶的变化.方法:于急性脑血管病发病1周内清晨空腹抽血,用速率法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结果:脑出血组三项血清酶均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昏迷组与非昏迷组比较血清酶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进行血清酶测定对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永葆;刘建荣;李小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黄磷灼伤是热力和化学的复合灼伤,不仅灼伤皮肤,还可经创面、呼吸道吸收而造成内脏损害,尤其对肝、肾损害大.目前既没有满意的局部中和剂,也没有有效的全身解毒剂,治疗比较困难[1].本文旨在总结治疗体会.
作者:祝伟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易被误诊为普通胃肠息肉而延误治疗,本文就其诊治作一探讨.
作者:路亮;谢惠君;朱克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超在再次子宫腔手术时的应用.方法:应用B超对子宫腔手术失败者,再次手术时进行监视与引导.结果:68例再次子宫腔手术者有64例均在B超监视下一次成功完成手术,未发生并发症.另4例明确诊断不宜子宫腔手术,改用其它方法.结论:B超监视进行再次子宫腔手术,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以推广.
作者:王才智;何丽;晋茂生;王良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