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常中老年人极量运动恢复期气体交换参数的恢复

周彩存;王爱华;刘玉珠

关键词:氨茶碱, 运动试验, 恢复期, 气体交换, 心率
摘要:目的:探讨极量运动恢复期气体交换参数恢复与氨茶碱的影响.方法:正常男性22例分别于静脉注射0.25 g氨茶碱前后作极量运动试验.连续测定运动及其恢复期气体交换参数,并计算各气体交换参数恢复半衰期和恢复程度.结果:极量运动后,体内蓄积CO2恢复半衰期为160.0±56.0 s,其它参数恢复半衰期则在2 min以内,于运动停止后10 min时体内蓄积CO2排出量为0.42±0.34 ml.kg-1.min-1,其它参数恢复程度在95%以上.氨茶碱对极量运动恢复期气体交换参数恢复无明显的影响.结论:极量运动后体内蓄积CO2排出常持续到运动后约10 min,常规剂量氨茶碱对运动恢复期气体交换与心率恢复半衰期及其恢复程度无明显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前列腺炎病原学中的地位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在前列腺炎中的意义及药敏情况,以指导治疗.方法:取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或分泌物,立即置于血平板及分离淋球菌的巧克力培养基内,37℃ 48 h鉴定细菌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857例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标本中,细菌检出727例,检出率为84.83%;其中金葡菌462例,检出率为53.91%;淋球菌123例,检出率为14.35%;其它菌81例,检出率为9.45%;混合感染61例,检出率为7.12%.金葡菌对头孢菌素类、丁胺卡那霉素比较敏感.而淋球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头孢氨苄比较敏感.结论:金葡菌为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

    作者:唐素兰;刘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极量运动呼吸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极量运动呼吸方式的影响.方法:临床稳定期COPD患者26例于静脉用0.25 g氨茶碱前后作极量运动负荷试验.以运动及其恢复期潮气量(VT)作为横座标和每分通气量(VE)作为纵座标作图,比较运动及其恢复期呼吸方式的改变.结果:COPD患者运动期与恢复期VT差值的均数(△VT)显著增加,其大小与(FEV1)%和Emax/MVV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氨茶碱使用后COPD患者△VT明显下降,下降程度仅与FEV1%呈负相关(P<0.05).结论:常规剂量氨茶碱能明显改善COPD极量运动呼吸方式,这可能与该药增强呼吸肌功能有关.

    作者:周彩存;熊肇军;王爱华;刘玉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58例

    1996年4月~1998年6月,我室经结肠镜对大肠息肉患者作高频电凝电切术58例(77枚).现作一报道.

    作者:彭海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结核病11例临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具有免疫学异常,其治疗又是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使之成为免疫受损者(immunoco-mpromised host,ICH),故易并发感染,尤以结核感染常见[1].鉴于临床较易误诊或漏诊,特予报道.

    作者:王政;操乐杰;魏凡;许迪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肝癌标志物多项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肝癌标志物多项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PHC 41例、良性肝病103例及45名健康人进行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和低密度脂蛋白与极低密度脂蛋白结合的γ-谷氨酰转肽酶(LDL-VLDL-GGT)测定,并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结果:AFP、AFU、LDL-VLDL-GGT对PHC的敏感性分别是73.2%、78.0%、43.9%,特异性分别是89.9%、95.9%、99.3%.PHC患者血清中AFU、LDL-VLDL-GGT活力与AFP含量之间均无明显关系.结论:二联或三联检测可提高PHC诊断的准确性,特别有利于防止AFP阴性的PHC患者漏诊.

    作者:吴年良;陈安彬;周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内听动脉梗死16例

    目的:了解内听动脉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内听动脉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老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内听动脉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临床表现是耳聋,伴耳鸣或眩晕.结论:发病机制主要为内听动脉的血管壁硬化与血流速度减慢;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作者:王永;王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局部晚期乳腺癌26例的处理

    目的:研究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无远处脏器转移)的临床资料,并分组进行比较,观察预后.结果: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42.3%和23.1%,对锁骨上转移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加下半颈淋巴结清除术,预后较好.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术前化疗可提高生存率.应因人而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荣新;戴邦朝;王圣应;李同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为呼吸道致病菌,可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气管、支气管、肺及胸水中分离出来.也可从肺炎并发症患者的脑脊液、心包积液、脑、肾脏中分离出来.近年来,MP感染有增加的趋势,甚至可在医院或家庭中引起暴发流行[1].1937年Dienes和Edsall首先从前列腺炎脓肿的患者身上分离出人型支原体至今,已从人体分离出15种支原体[2].

    作者:陈兰举;潘家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Meige综合征3例

    例1 男,60岁.5年前出现左下口角不自主抽动,左眼不自主眨眼,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曾予安坦、左旋多巴治疗无效.2年前左面部抽动,颈后仰.经氟哌啶醇、氯硝安定治疗效果不佳.近1年症状加重入院.体检:面部不自主挤眉、眨眼、噘嘴,颈后仰,余神经系统(-).头颅CT及MRI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给予千金藤啶碱,每天3次,每次2片,辅以氟哌啶醇1 mg,每天3次,口服,症状明显改善.

    作者:蒋纯新;汤荟冬;王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胎心监护与过期妊娠的关系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FHRM)在过期妊娠中判断胎儿情况的可靠性.方法:86例过期妊娠孕妇入院时做FHRM,共做181例次.评定以末次FHRM为准,于产后7天对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对羊水量及性状、胎盘级别与形态、脐带情况和新生儿预后进行随访,并与末次FHRM结果相对照.结果:86例FHRM末次正常图型55例,异常图型31例.围产儿死亡4例.FHRM与围产儿死亡率对照诊断符合率98.37%.结论:FHRM对判断过期妊娠胎儿安危有一定价值,并能提供客观指标和图型,是检测过期妊娠首选方法.

    作者:孙祥熙;靳丽杰;申庆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治进展

    十二指肠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可发生于十二指肠各段,以原发性多见,偶可发现继发性肿瘤.与胃及大肠相比,小肠肿瘤少见,仅占全胃肠道肿瘤的5%~6%,而发生在十二指肠的肿瘤则更为罕见.近年来,由于纤维十二指肠镜的广泛应用,对于十二指肠肿瘤的发现率较以往有所提高,临床医师应予高度重视.

    作者:徐小峰;郭文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子宫翻出1例

    患者20岁.第二胎第二产.产后阴道大量流血伴阵发性下腹痛11 h,于1999年1月2日晚8时入院.11 h前,患者在当地医院顺产一男活婴;胎儿娩出后,助产者即用手牵拉脐带及按压子宫底.在胎盘娩出的瞬间,产妇突然出现阴道大量流血、伴阵发性下腹部疼痛、四肢麻木、心悸、全身湿冷等.即给予补液、输血等治疗.检查发现阴道有一圆形物脱出而转入我院.体检:T 37℃,P 132次/分,R 24次/分,BP 10/6 kPa.神志清楚,重度贫血貌,四肢湿冷.血常规:WBC 6.7×109/L,RBC 2.08×1012/L,Hb 75 g/L,BPC 194×109/L.妇科检查:阴道有7 cm×8 cm圆形物脱出,表面粗糙,呈紫色,触之易出血,顶端位置高,呈痉挛环,子宫腔消失.于耻骨联合上三横指处可触及一凹陷,压痛(+),附件未触及异常.诊断:完全性子宫翻出,产后失血性休克.因子宫翻出时间过久,从阴道复位困难,故纠正休克的同时行经腹子宫复位术.术中见整个子宫向阴道内翻出,形成一狭窄环,双侧附件被牵拉而呈悬吊状,经腹行鼠齿钳牵拉子宫还纳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给抗生素预防感染,7 d后痊愈出院.

    作者:唐乃秀;张广兰;叶名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全胰管栓塞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防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并发胰空肠吻合口瘘.方法:在Whipple手术中,残胰胰管采用TH胶栓塞,胰腺残端缝合关闭,免除胰空肠吻合.结果:共实行残胰管栓塞术42例,无1例术后胰瘘及手术死亡,术后恢复顺利,均痊愈出院;全部病例随访1~8年,无糖尿病发生.服用胰酶片能维持正常消化功能,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残胰胰管栓塞术,可有效防止Whipple术后并发胰瘘,降低手术死亡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汪善伦;马厚初;章仁道;程庆君;姜从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单侧唇裂术后一期整复继发性鼻唇畸形68例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修补术后鼻唇畸形的一次性修复术式.方法:采用切除上唇瘢痕、红唇凹陷处Z成形术,缩小患侧鼻孔、延长鼻小柱,将移位的鼻翼软骨充分游离复位,抬高鼻尖等方法.结果:修复68例.结论:单侧唇裂术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鼻唇畸形,对其进行全面整复,手术一次完成,效果满意.

    作者:赵天兰;程新德;熊世文;李光早;张莉;徐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运动与恢复期呼吸方式的改变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极量运动及其恢复期呼吸方式的改变.方法:临床稳定期COPD患者40例和正常中老年男性22例作极量运动负荷试验.以运动及其恢复期潮气量(VT)作为横座标与分时通气量(VE)作为纵座标作图,比较运动及其恢复期呼吸方式的改变.结果:与正常人相比,COPD患者△VT显著增加,其大小与FEV1%和VEmax/MVV明显相关,但与O2max、O2max/Pred O2max、HRmax、SaO2min、VTmax、EqO2max、EqCO2max等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临床稳定期COPD患者极量运动恢复期存在浅快呼吸,其发生可能与呼吸肌疲劳等有关.

    作者:周彩存;王安潮;王爱华;刘玉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正常中老年人极量运动恢复期气体交换参数的恢复

    目的:探讨极量运动恢复期气体交换参数恢复与氨茶碱的影响.方法:正常男性22例分别于静脉注射0.25 g氨茶碱前后作极量运动试验.连续测定运动及其恢复期气体交换参数,并计算各气体交换参数恢复半衰期和恢复程度.结果:极量运动后,体内蓄积CO2恢复半衰期为160.0±56.0 s,其它参数恢复半衰期则在2 min以内,于运动停止后10 min时体内蓄积CO2排出量为0.42±0.34 ml.kg-1.min-1,其它参数恢复程度在95%以上.氨茶碱对极量运动恢复期气体交换参数恢复无明显的影响.结论:极量运动后体内蓄积CO2排出常持续到运动后约10 min,常规剂量氨茶碱对运动恢复期气体交换与心率恢复半衰期及其恢复程度无明显的影响.

    作者:周彩存;王爱华;刘玉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Budd-Chiari综合征麻醉及术中管理117例分析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的麻醉处理和术中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BCS的麻醉方法及术中管理,患者均采用快诱导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64例行动脉穿刺直接测压,21例术中用体外循环机回收自体血再回输.结果:术中并发心律失常21例;快速心率伴室性早搏7例;心肌缺血ST段改变8例;低血压27例;出血21例.无1例发生麻醉死亡.结论:BCS麻醉及术中管理的重点,是术中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晓红;王伟;戴惠芳;吴玉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86株铜绿假单孢菌药敏分析

    铜绿假单孢菌系假单孢菌属第Ⅰ群中的代表菌种,为专性需氧菌,部分菌株能兼性厌氧生长,属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文分析86株铜绿假单孢菌的药敏情况.

    作者:王百韬;邢梅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治疗进展

    血栓和栓塞是脑梗死发病的基础,因而理想的方法是,使缺血性脑组织在出现坏死之前,恢复正常的血流.脑组织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可减轻缺血程度,限制神经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近年来,通过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在血液稀释、血管扩张、溶栓等治疗中,溶栓治疗成为急性脑梗死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梁冰;王惠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肝硬化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学技术测定31例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3b受体(C3bR)花环试验和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IC)及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调节因子(RCIA促进因子和RCIA抑制因子)活性的测定,并与35名健康者作对照.结果:肝硬化患者C3bR花环率低于正常组,而IC花环率高于正常组(P<0.01),RCIA抑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测定肝硬化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对了解其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浩明;冯岚;田小平;庄惠琴;陈宽浩;苏彩女;徐凤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