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士霞;申庆文;晋茂生
目的:探讨左进胸入路食管癌切除食管床弓上胃食管吻合术,试减少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方法:对52例食管癌患者行左进胸入路食管癌切除,行食管床弓上胃食管吻合术.结果:52例中2例出现吻合口狭窄,经气囊扩张好转;未发现1 例出现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口服76%泛影葡胺造影,见吻合口通畅,不弯曲.患者无胸闷不适感觉.结论:食管癌采用左进胸入路切除食管床内弓上胃食管吻合,效果满意, 可有效地避免吻合口瘘及肺部并发症.
作者:钱军;鲁令传;尚翠永;王万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水在环境中被污染的机会很多,成分复杂,其中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严重,它可导致癌变、畸变和突变等远期危害效应.本文综述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人体健康由此受到的威胁,指出水体中有机致突变物的来源,并提出改善饮水水质的针对性措施.
作者:江城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免疫学、冷冻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冷冻保护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注重移植结构及功能的完整.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静脉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实践都获得相当经验,但存在移植物再狭窄及替代小口径动脉(<2 mm)失败率高的缺点.近年来,有关动脉作为血管替代物逐渐被重视,取得一些进展,但尚需继续长期地探索和实践.
作者:孙炜;周建生;胡汝麒;许忠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80年以来,笔者配合整形外科共施行乳房整形手术3 8例,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得当,治疗和美容效果满意.兹总结手术配合体会.1 临床资料
作者:朱余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11例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患者施行右半结肠切除同时行瘘口切除,十二指肠成形术2例,十二指肠壁部分切除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3例,十二指肠段部分切除十二指肠空肠端侧吻合术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和肠瘘,11例均获随访,其中8例存活2年以上.结论:对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采取积极合理的扩大切除,同时依据分型正确处理十二指肠创面,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
作者:李仕青;刘金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阑尾输出道回结肠可控膀胱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拔除导尿管后,训练患者定时自行导尿.结果:本组6例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结论:保持引流管通畅,训练患者自行导尿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脑出血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此急性期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就本病急性期的护理作一总结.1 临床资料
作者:张维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中晚期颊癌患者,因手术切除后大面积组织缺损, 影响口腔生理功能及面部外形.本文着重总结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
作者:王艳;王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对在液体L型培养基中混浊生长 ,而在固体L型培养基中不形成菌落的细菌L型的培养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在改良降低的氯化钠含量固体L型培养基中 ,加入镁离子,采用盲刮盲传法.结果:发现普通L型培养基培养阳性率为46.15%,改良L型培养基培养阳性率为79.49%.结论:改良L型培养基优于普通L型培养基.
作者:冯锡才;唐素芳;林特夫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剧 ,症状重,并发症多,及时治疗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对178例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护理要点.
作者:陈燕;梁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评估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核酸斑点杂交技术在诊断尖锐湿疣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的HPV分型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对50例外阴、阴道尖锐湿疣和26例保存的尖锐湿疣病理石蜡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结果:50例临床标本阳性率为84.0%,26例病理标本阳性率为84.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斑点杂交技术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尖锐湿疣有诊断价值.
作者:夏佩莹;李凤云;汪万英;赵发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阴道瘘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19例输尿管阴道瘘患者中,早期手术治疗9例,延期手术10例.早期手术中采用经腹腔入路、术中保护输尿管血供及大网膜包裹填塞的手术方法.结果:19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早期手术组两周内肾功能恢复正常;延期组术后两周4例有肾积水.结论:早期手术修复输尿管阴道瘘优于延期手术.
作者:李庆文;王志金;胡永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亚低温治疗适应于广泛性脑挫裂伤、脑干伤以及难以控制的中枢性高热患者.本文着重总结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
作者:牛梅;葛多云;郏云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女性,28岁,未婚.因原发性闭经,作内分泌测定及染色体分析.患者因服黄体酮,于1998年9月17日来月经,量甚少.B超示:幼稚性子宫,卵巢小. 体检:身高145 cm(其父母、兄姐身高均在160 cm以上).智力正常,肘不外翻,无颈蹼, 后发际正常,面有色素痣,汗毛较多,胡须较正常女子稍密,鬓毛较密,阴毛、腋毛较少, 外生殖器正常,乳房小且无乳头发育,表型相当于18岁左右.其母在妊娠时曾患感染并服用过中药.
作者:刘伟;马素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旨在探讨乳腺癌的超声特点.方法:对78例79个乳腺癌肿块经二维超声了解其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纵横比及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和周边有无血流及血流动力学表现,并根据其丰富程度分成五个等级:0、Ⅰ、Ⅱ、Ⅲ、Ⅳ级.结果: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二维超声60例,彩色多普勒为67例,二维加彩色多普勒为71例.结论:乳腺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以二维声像图为基础,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陈晞;王圣应;孙医学;苏兰;谢广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右下腹痛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起,临床常常将右下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手术,手术中见阑尾正常且发现其他疾病改行其他手术.本文就其误诊32例报道分析.1 临床资料
作者:吴雨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米力农对家兔膈肌的作用.方法:双侧膈神经刺激30~40 min,复制膈肌疲劳(DiF).动物随机分为米力农组、米力农加维拉帕米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30、60 min记录跨膈压(Pdi)、膈肌肌电图(EMGdi),计算高/低频比值(H/L)和中心频率(Fc).结果:米力农1 mg/kg,用药后30 min,可提高Pdi、H/L、Fc(P<0.01);维拉帕米1 mg/kg可阻断上述效应(P<0.05).结论:米力农有抗DiF作用,其效应可被维拉帕米阻断.
作者:关宿东;黄颖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手术治疗.方法:52例胆囊癌按Nevin分期采用不同手术方法.Nevin Ⅰ期8例,4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4例行扩大的胆囊切除术;Nevin Ⅱ、Ⅲ、Ⅳ期19例,行扩大胆囊切除术 ;Nevin Ⅴ期25例,8例行超扩大胆囊切除术.结果:随访41例,各组1、3、5年生存率:Ⅰ期8例,4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 ,生存数分别为4例、3例和2例,4例行扩大的胆囊切除术均存活;Ⅱ、Ⅲ、Ⅳ期17例,行扩大的胆囊切除术生存数分别为12例、8例和5例;Ⅴ期8例行超扩大胆囊切除术生存数分别为4 例、3例和1例,行剖腹活检或内外引流的17例均在10个月内死亡.结论:Ⅰ期扩大胆囊切除优于单纯性胆囊切除术,Ⅱ、Ⅲ、Ⅳ期应采用扩大胆囊切除术,并注意清扫局部淋巴结,Ⅴ期在条件许可时采用超扩大胆囊切除术,可明显提高术后生存率.
作者:李宗狂;蔡桂海;汪兆军;何长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血浆D- 二聚体(DD)的含量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2型DM血浆中DD含量及治疗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随DM病情的发展,其体内DD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并发心脑血管梗死患者血浆DD含量与无并发症DM患者差异无显著性( P>0.05).2型DM患者经降糖、扩血管及降血液粘度治疗后其血浆中DD水平明显下降,并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检测2型DM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可用于指导治疗及评价疗效.
作者:高勇;唐振华;孙守攀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各种原因造成新生儿缺氧引起的脑损害,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脑病的症状.为了提高HIE的生存质量,减轻后遗症,笔者采取严密监护和一系列护理措施,现予报道.
作者:陶翠玉;张启月;康怀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