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目的:了解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A-TIA)患者血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浓度变化及常见因素影响.方法:用ELISA法测定32例VBA-TIA患者的血浆OXLDL浓度.结果:患者DXLDL浓度超过正常上限值.OXLDL浓度与年龄呈等级负相关(P<0.05),而与常用脂代谢指标关系不大.结论:OXLDL可能是VBA-TIA发病的危险因素,而脑动脉粥样硬化在VBA-TIA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嵘峥;陈贵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从术后复发率、存活率,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的可行性.方法:总结190例距肛缘7cm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距肛缘3~5cm38例,5.1~7cm152例;DukesA期65例,DukesB期90例,DukesC期35例;行Dixon术169例,Parks术8例,Bacon术13例.并与同期413例直肠癌行Miles术患者比较术后局部复发率、存活率.结果:保肛术局部复发率为14.7%,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为59.5%和54.7%;而Miles术则分别为12.3%、62.5%和57.9%,二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局部复发率和存活率与Miles术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怀杲;邓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乳癌根治术的皮瓣处理体会,提高疗效.方法:采用皮下双管,接负压球持续负压吸引进行皮瓣处理.结果:121例中2例轻度皮缘坏死,其余119例无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结论:乳癌根治术采用皮下置双管接负压球持续负压吸引,可防止手术后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简单,实用.
作者:钱军;孙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40例49条肢体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行自体大隐静脉片式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结果:全部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结论:此术式疗效好,无不良反应,且手术操作简便,宜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其适应证主要为轻、中度倒流性病变患者.
作者:宋学斌;杨涛;陆军;耿桂飞;周恒;高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癫痫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征候.根据脑内异常放电的部位和范围不同,临床上表现的发作症状也有相应的不同.本文旨在探讨小儿植物神经性癫痫的早期诊断.
作者:周名雄;薛良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86例髌骨骨折中,行切开复位内固定57例,髌骨部分切除10例,单纯石膏固定19例.患者术后均在护理人员指导和协助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58例,时间6个月~1年,其中3个月内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12例,部分恢复5例,6个月~1年完全恢复6例,1年后未完全恢复6例,髌骨切除的单纯石膏固定,6个月内关节功能完全恢复20例.结论:髌骨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需要正确的指导;正确、早期、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能使膝关节早日完全康复.
作者:王桂秀;德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男性,27岁.因上腹部突发性疼痛,伴呕吐2h入院.患者体健,否认有上消化道溃疡史,2h前吃油条1根.体检:T35.6℃,P75次/分,R17次/分.神清,痛苦貌.板状腹,满腹压痛,反跳痛(+),尤以右腹上区显著.肠鸣音正常.胸腹部透视:膈下未见游离气体.
作者:陈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血小板自身抗体作用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本文旨在探讨甲泼尼松龙的冲击治疗.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994~1999年6月,我科对血小板明显减少(BPC<30×109/L)、有严重出血倾向的ITP者采用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疗效较满意.21例ITP均为我科住院患者.
作者:李静;刘桂玲;殷献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雷公藤片与泼尼松佐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50例,均为女性,无甲状腺功能变化的表现.随机分成两组:A组、B组各25例.在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同时,A组加用泼尼松片口服,B组加用雷公藤片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T3、T4、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大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T3、T4和TSH无明显变化.TG-Ab、TPO-Ab及甲状腺大小两组间无显著对比性.各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A组患者普遍主诉体重增加.6例主诉水肿,2例因血压偏高而减量、停药.B组患者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雷公藤片佐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疗效显著,且可避免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作者:牟丽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药物敏感状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科急诊留院观察的老年人痰病原菌阳性率、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与临床经验用药作对照分析.结果:480例痰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150株,总阳性率为31.3%,其中G-杆菌占72.0%.药敏试验显示,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结论:老年人反复慢性下呼吸道感染急性加重的致病菌主要为G-杆菌,且耐药现象严重,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柏膺;郑丽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和成人血浆总钙和离子钙在心肺转流术中的变化规律.方法:择期心肺转流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成人26例,小儿24例.分别于CPB前、中及补钙前、后5min抽取血标本测定离子钙和血浆总钙含量.结果:CPB中成人血浆总钙较CPB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离子钙下降不明显(P>0.05).小儿血浆总钙下降不明显(P>0.05),而离子钙下降明显(P<0.01).结论:成人和小儿在CPB中有不同的钙代谢变化;心跳恢复平稳后,适当补钙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小儿CPB中应加强离子钙的监测,以补给葡萄糖酸钙较为合适.
作者:李晓红;金钟;吴玉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先天致畸多种病原体(TORCH)感染的多重PCR诊断方法.方法:选择弓形虫、巨细胞病毒、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按照多重PCR引物设计的特殊要求,各设计一对引物,以四种病原体标准株为模板进行扩增.找出各病原体佳扩增条件,再进行综合分析,终找到一个理想的多重PCR扩增条件.结果:各病原体扩增片段及多重PCR扩增条带均清晰、均一,产量较高,无非特异扩增,片段长度与理论值一致;DNA测序证实,各扩增产物就是各病原体特异性基因片段.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TORCH感染敏感、特异、快捷的多重PCR实验诊断方法,对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克胜;李玉云;郝艳梅;孟茵;许惠云;沈继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对20例神经衰弱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并行疗效观察.高压氧治疗组有效率95%,常规治疗组有效率70%,并对本病行高压氧治疗的机制、疗效及时机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男8例,女12例;平均45岁.对照组男3例,女7例;平均43岁.病程为1~15年.主要临床表现:兴奋性增强,内抑制减弱,头痛失眠,易激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重症患者可彻夜不眠,微小刺激可焦虑不安,无客观体征.EEG显示皮层兴奋性增强,双侧对称低波幅快波.
作者:王芳;陈世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手术处理.方法:分析24例胰腺损伤的诊断、手术处理和预后.结果:20例治愈,死亡4例;死亡率17%,其中3例死于严重多发伤.发生胰瘘、肠瘘在内的各类并发症6例.结论:CT、B超及血淀粉酶检查对胰腺损伤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术中关键是保持警觉;按胰腺损伤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
作者:王荣寅;刘金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周期性瘫痪的复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周期性瘫痪发作诱因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控制状况.结果:1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控制后无瘫痪发作;10例未控制者多次发作瘫痪.结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周期性瘫痪的关键是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
作者:金国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产妇25岁,0-0-2-0.孕39+4周,阴道流水1h,于1999年6月6日晨5时入院.体检:T36.3℃,P80次/分,R20次/分,BP15/9kPa.产科检查:子宫底高39cm,腹围104cm,胎位LOA,胎心130次/分,骨盆外测量正常.子宫口未开,上推胎头见羊水流出约100ml,色清,骨盆内测量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Hb108g/L.彩超提示胎头双顶径96cm,胎盘Ⅱ+级,羊水大平段47mm,无脐带绕颈,无激惹试验评10分.
作者:唐乃秀;李世慧;申庆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例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及治疗方法.结果:脑出血引发偏侧舞蹈症的机制在于出血区部位于基底核区、丘脑,且出血量少(平均8ml);应用氟哌啶醇治疗,辅以氯硝西泮可获显著疗效.结论: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脑出血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强;孙荣;陈齐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较差条件下如何开展视网膜脱离(网脱)手术,提高治愈率.方法:对91眼网脱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冷凝合并外加压、环扎,联合注气及放液的术式.结果:治愈84眼,好转5眼,无效2眼.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能尽可能保留视功能,对于设备条件不足的医院,能有效地提高网脱治愈率.
作者:钟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40岁妇女子宫颈癌在临床及病理方面的特点.方法:以<40岁早期子宫颈癌89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手术,>40岁早期子宫颈癌89例作为对照组,用SPSS分析软件对两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0岁患者中,发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白带增多在1个月内就诊者85.4%,多于对照组52.9%(P<0.005);其临床Ⅰa期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大直径≥4cm者占55.1%,高于对照组39.3%(P<0.05);病理类型腺癌占18.0%,高于鳞癌4.5%(P<0.005).肿瘤呈菜花型占62.9%,高于对照组的42.7%(P<0.005);两组的组织学分级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相似.<40岁者预后差,其5年生存率为78.7%.结论:<40岁的早期子宫颈癌预后差,对有不良预后因素者治疗应选用手术与放射联合治疗,必要时辅以化疗.
作者:黄云生;马玲;卢红;王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对豚鼠接触性湿疹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0.1%二硝基氯苯涂擦豚鼠耳部,激发接触性皮炎,每周1次,共4周,建立接触性湿疹模型;然后腹腔注射普鲁卡因,每天1次,共14天,测豚鼠耳腔肿胀度、表皮朗格汉斯细胞数、真皮浸润细胞数.结果:普鲁卡因组明显地抑制豚鼠亚急性/慢性湿疹.结论:普鲁卡因对湿疹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朗格汉斯细胞减少有关.
作者:张汝芝;金慧玲;余其斌;高玉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