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彬;赵淮河;张开华;杨臣鸿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恶性肿瘤36例,良性肿瘤6例;其中十二指肠肿瘤7例,空肠肿瘤10例,回肠肿瘤25例;误诊25例(59.52%).原发性小肠肿瘤多见于回肠,临床表现无一定节律性和特征性,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症状为腹痛、腹块、贫血和消化道出血.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由于缺乏简便、可靠的诊断措施,往往导致误诊和延迟诊断,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徐希岳;陈凤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78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76例,死亡2例(1例死于术后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1例死于术后肾功能衰竭),血肿复发2例,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张力性气颅1例,癫痫1例.结论:预防和及时处理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马骏;苏贺先;张少军;娄飞云;杨百春;牛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颌骨中心性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病例资料并随访.结果:该病发病年龄较小,手术治疗只需单纯彻底刮除病变组织并行局部物理疗法,复发率低;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考虑颌骨切除.结论:本病为颌骨良性增生性病变,而非真性肿瘤.
作者:李建成;卢保全;黄全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病,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现将1990~1998年我科收治的119例带状疱疹中的老年患者54例临床资料作一分析,并与非老年患者作对比.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住本科患者115例,住其他科4例,其中男71例,女48例.年龄9~80岁,其中<10岁1例,10~20岁7例,21~29岁16例,30~39岁11例,40~49岁13例,50~59岁17例,60~69岁27例,70~79岁25例,80岁以上2例.笔者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60岁以下共65例,B组60岁以上共54例.
作者:金慧玲;张汝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造成关节松弛、脱位或半脱位.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总结.1 临床资料1996~1997年,我科应用手法复位或手术切开复位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患儿50例,效果较满意.
作者:雷婷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与其发病年龄和病原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PCR等方法检测重型肝炎的血清病毒标志物,并对122例死亡病例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189例重型肝炎中,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率2.12%,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率高.发病年龄以20岁以上为主,HBV感染是主要病因,HBV与其它病毒重叠感染较多见.189例中,治愈29例,好转20例,自动出院18例,病死122例.结论:HBV感染是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HBV与其它病毒重叠感染应引起重视.
作者:徐葵花;熊河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佳治疗方案.方法:50例均根据头颅CT和MRI确诊蛛网膜囊肿后,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50例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论:充分建立囊腔与周围池之间的交通,是显微手术切除蛛网膜囊肿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少军;叶宏权;杨百春;马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蚌埠医学院医学检验系自1982年着手筹建,1984年早经国家教委和卫生部批准建立医学检验专业的全国六所高校之一,当年正式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1985年学制改为五年,1993年收免疫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又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去年面向全国招生;<放免新技术>被批准为国家级继教项目.医学检验系下设6个教研室、9个实验室和2个研究所,现有教职工64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8名,博士2名,硕士8名,16年来已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毕业生805名,目前在校生450名.
作者:周光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献血员长期反复献血后其血液中四项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10名不同献血年龄及频次的献血员分三组,Ⅰ组为初次献血或无偿献血者;Ⅱ组为连续献血4年以上,每年献血3~4次,每次抽血400ml;Ⅲ组为连续献血4年以上,每年抽血6次以上,每次400ml;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Ⅱ组的IgG和C3低于Ⅰ组献血者(P<0.05),而Ⅲ组的献血者三项指标(IgG、IgM和C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Ⅰ组(P<0.01).结论:长期高频次献血对血液质量有较大影响.
作者:左敏善;周伯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相关抗原(CA19-9)对胰腺癌的临床意义及实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9例临床确诊的胰腺癌患者术前及术后2个月进行血清学CA19-9跟踪检测,以60名健康献血员作对照.结果:胰腺癌患者的手术前、后及对照组CA19-9值分别为48.2±14.5u/ml、24.4±9.1u/ml和15.7±5.6u/ml.其敏感性为89.7%,特异性100%,术前与术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A19-9对胰腺癌具有高度特异性,它不仅对胰腺癌的辅助诊断,而且可对高危人群的普查和筛选有重要意义,并可对患者术后进行有效监控.
作者:葛鑫;周传信;刘会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对豚鼠接触性湿疹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0.1%二硝基氯苯涂擦豚鼠耳部,激发接触性皮炎,每周1次,共4周,建立接触性湿疹模型;然后腹腔注射普鲁卡因,每天1次,共14天,测豚鼠耳腔肿胀度、表皮朗格汉斯细胞数、真皮浸润细胞数.结果:普鲁卡因组明显地抑制豚鼠亚急性/慢性湿疹.结论:普鲁卡因对湿疹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朗格汉斯细胞减少有关.
作者:张汝芝;金慧玲;余其斌;高玉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癫痫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征候.根据脑内异常放电的部位和范围不同,临床上表现的发作症状也有相应的不同.本文旨在探讨小儿植物神经性癫痫的早期诊断.
作者:周名雄;薛良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尿酸是核酸的代谢产物,其含量测定能间接反映人体内核糖核酸合成、分解的水平.本文对188例不育症者精液内尿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反映其在精子的生成与代谢过程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
作者:陈义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由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心脏功能受损所致.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故良好的护理能减轻症状,提高活动耐量,延缓病情发展,降低病死率.本文旨在总结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收集1996~1998年心功能不全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5~71岁.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肺源性心脏病5例,主动脉狭窄1例,主动脉关闭不全1例,快速心律失常1例.心功能Ⅲ级5例,心功能Ⅳ级7例.12例经治疗护理后病情稳定.
作者:曹慧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产妇25岁,0-0-2-0.孕39+4周,阴道流水1h,于1999年6月6日晨5时入院.体检:T36.3℃,P80次/分,R20次/分,BP15/9kPa.产科检查:子宫底高39cm,腹围104cm,胎位LOA,胎心130次/分,骨盆外测量正常.子宫口未开,上推胎头见羊水流出约100ml,色清,骨盆内测量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Hb108g/L.彩超提示胎头双顶径96cm,胎盘Ⅱ+级,羊水大平段47mm,无脐带绕颈,无激惹试验评10分.
作者:唐乃秀;李世慧;申庆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海脉素对肿瘤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15例良性肿瘤,输入海脉素500ml;B组15例恶性肿瘤,输入海脉素500ml;C组15例恶性肿瘤,输入海脉素1000ml.测定输前、输毕、输入后1h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g)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C组输毕和输入后1h的PT较输前延长(P<0.05).C组输毕和输入后1h的Fg低于A组和B组(P<0.05~P<0.01),且C组输毕和输入后1h的Fg较输前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间PT和Fg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T时间的延长和Fg的降低与输入海脉素的量有关,与肿瘤性质无明显关系.
作者:金钟;文公堂;汤依群;钱明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踝部骨折脱位临床极为常见,其中外翻外旋型骨折伴脱位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笔者临床治疗50例,疗效满意,现予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5年以来,笔者收治踝部外翻外旋型骨折伴脱位患者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16~60岁.左踝关节23例,右踝关节27例;扭伤16例,高处跌伤12例,机械性创伤22例.
作者:许刚;卢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病毒所致的小婴儿特殊类型的肺炎,病原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常见.1998年1月~1999年1月,我院采用富露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予报道.
作者:徐彰;胡丹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较差条件下如何开展视网膜脱离(网脱)手术,提高治愈率.方法:对91眼网脱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冷凝合并外加压、环扎,联合注气及放液的术式.结果:治愈84眼,好转5眼,无效2眼.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能尽可能保留视功能,对于设备条件不足的医院,能有效地提高网脱治愈率.
作者:钟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40例49条肢体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行自体大隐静脉片式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结果:全部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结论:此术式疗效好,无不良反应,且手术操作简便,宜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其适应证主要为轻、中度倒流性病变患者.
作者:宋学斌;杨涛;陆军;耿桂飞;周恒;高杰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