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脉素对肿瘤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

金钟;文公堂;汤依群;钱明珍

关键词:血浆代用品, 海脉素,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肿瘤
摘要:目的:探讨海脉素对肿瘤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15例良性肿瘤,输入海脉素500ml;B组15例恶性肿瘤,输入海脉素500ml;C组15例恶性肿瘤,输入海脉素1000ml.测定输前、输毕、输入后1h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g)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C组输毕和输入后1h的PT较输前延长(P<0.05).C组输毕和输入后1h的Fg低于A组和B组(P<0.05~P<0.01),且C组输毕和输入后1h的Fg较输前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间PT和Fg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T时间的延长和Fg的降低与输入海脉素的量有关,与肿瘤性质无明显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窒息31例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新生儿窒息的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对此作一报道.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998年11月~1999年3月,我院新生儿病房共收治新生儿窒息31例.男23例,女8例;入院日龄为出生后1~3天.胎龄:<37周者9例,37~42周者20例,>42周者2例.

    作者:陈梅;齐少芹;金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先天性右冠状动脉-右房瘘1例

    患儿男性,10岁.发现心脏吹风样杂音3年.体检:T36.8℃,P95次/分,BP14.5/9kPa.神清,体型略瘦,唇无紫绀,胸廓对称,胸骨右缘第3~4肋间可闻及连续性较柔和表浅的吹风样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肝脾肋下未触及,股动脉枪击音(+).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6.3×109/L,Hb132g/L,BPC200×109/L.C-反应蛋白<8mg/L.心脏彩超检查:左房左室增大,房、室间隔连续,右冠状动脉明显扩张,开口6mm;主干8mm呈瘤样扩张.

    作者:王子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精液尿酸含量在男性不育诊断中的意义

    尿酸是核酸的代谢产物,其含量测定能间接反映人体内核糖核酸合成、分解的水平.本文对188例不育症者精液内尿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反映其在精子的生成与代谢过程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

    作者:陈义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胰腺癌血清学CA19-9检测39例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相关抗原(CA19-9)对胰腺癌的临床意义及实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9例临床确诊的胰腺癌患者术前及术后2个月进行血清学CA19-9跟踪检测,以60名健康献血员作对照.结果:胰腺癌患者的手术前、后及对照组CA19-9值分别为48.2±14.5u/ml、24.4±9.1u/ml和15.7±5.6u/ml.其敏感性为89.7%,特异性100%,术前与术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A19-9对胰腺癌具有高度特异性,它不仅对胰腺癌的辅助诊断,而且可对高危人群的普查和筛选有重要意义,并可对患者术后进行有效监控.

    作者:葛鑫;周传信;刘会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小儿和成人心肺转流术中钙代谢的变化

    目的:探讨小儿和成人血浆总钙和离子钙在心肺转流术中的变化规律.方法:择期心肺转流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成人26例,小儿24例.分别于CPB前、中及补钙前、后5min抽取血标本测定离子钙和血浆总钙含量.结果:CPB中成人血浆总钙较CPB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离子钙下降不明显(P>0.05).小儿血浆总钙下降不明显(P>0.05),而离子钙下降明显(P<0.01).结论:成人和小儿在CPB中有不同的钙代谢变化;心跳恢复平稳后,适当补钙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小儿CPB中应加强离子钙的监测,以补给葡萄糖酸钙较为合适.

    作者:李晓红;金钟;吴玉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富露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80例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病毒所致的小婴儿特殊类型的肺炎,病原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常见.1998年1月~1999年1月,我院采用富露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予报道.

    作者:徐彰;胡丹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踝部外翻外旋型骨折脱位临床治疗体会

    踝部骨折脱位临床极为常见,其中外翻外旋型骨折伴脱位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笔者临床治疗50例,疗效满意,现予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5年以来,笔者收治踝部外翻外旋型骨折伴脱位患者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16~60岁.左踝关节23例,右踝关节27例;扭伤16例,高处跌伤12例,机械性创伤22例.

    作者:许刚;卢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由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心脏功能受损所致.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故良好的护理能减轻症状,提高活动耐量,延缓病情发展,降低病死率.本文旨在总结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收集1996~1998年心功能不全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5~71岁.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肺源性心脏病5例,主动脉狭窄1例,主动脉关闭不全1例,快速心律失常1例.心功能Ⅲ级5例,心功能Ⅳ级7例.12例经治疗护理后病情稳定.

    作者:曹慧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治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治疗、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胃十二指肠穿孔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行非手术治疗.2例术后8个月、5个月恢复良好,1例死于并发症.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为首选.

    作者:徐建中;刘会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较差条件下如何开展视网膜脱离(网脱)手术,提高治愈率.方法:对91眼网脱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冷凝合并外加压、环扎,联合注气及放液的术式.结果:治愈84眼,好转5眼,无效2眼.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能尽可能保留视功能,对于设备条件不足的医院,能有效地提高网脱治愈率.

    作者:钟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CV-RNA检测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RNA存在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套式PCR检测38例急性丙型肝炎和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PBMC中HCV-RNA.结果:74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阳性68例,PBMC阳性44例;急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HCV-RNA阳性15例(39.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阳性29例(80.6%).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HCV-RNA检出率显著高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P<0.01).3例血清HCV-RNA阴性,而PBMC中HCV-RNA均阳性;8例患者血清抗-HCV阴性,而血清HCV-RNA均阳性.结论:PBMC可能为HCV肝外贮存和复制场所,PBMC中的HCV感染在丙型肝炎慢性化和慢性肝损害中可能起一定作用;血清HCV-RNA检测有助于抗-HCV阴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作者:赵久法;林尔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瓣膜重建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40例49条肢体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行自体大隐静脉片式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结果:全部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结论:此术式疗效好,无不良反应,且手术操作简便,宜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其适应证主要为轻、中度倒流性病变患者.

    作者:宋学斌;杨涛;陆军;耿桂飞;周恒;高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腹泻患者体液免疫水平的观察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是人体体液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由感染因子诱导、浆细胞分泌产生的抗体.对腹泻患者Ig及补体检测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力.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997年5~10月,笔者对78例肠道门诊患者的Ig及补体进行检测.男56例,女22例;年龄16~50岁.均经临床诊断及细菌培养证实为腹泻病.另选5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0~50岁.

    作者:洪燕;王清云;陈立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颌骨中心性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目的:探讨颌骨中心性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病例资料并随访.结果:该病发病年龄较小,手术治疗只需单纯彻底刮除病变组织并行局部物理疗法,复发率低;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考虑颌骨切除.结论:本病为颌骨良性增生性病变,而非真性肿瘤.

    作者:李建成;卢保全;黄全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卡前列甲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应用缩宫素、麦角新碱治疗无效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27例,用卡前列甲酯1~3mg舌下含化或直肠置药.结果:卡前列甲酯给药后一般2~5min出血止,宫缩好转.结论:对于难控制的产后出血患者,卡前列甲酯是高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许薇;汪晨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24例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手术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手术处理.方法:分析24例胰腺损伤的诊断、手术处理和预后.结果:20例治愈,死亡4例;死亡率17%,其中3例死于严重多发伤.发生胰瘘、肠瘘在内的各类并发症6例.结论:CT、B超及血淀粉酶检查对胰腺损伤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术中关键是保持警觉;按胰腺损伤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

    作者:王荣寅;刘金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肺结核并发咯血窒息的急救护理

    咯血窒息是肺结核患者常见而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多系咯血时无力咳出或血块阻塞气管等引起.若能及时发现窒息先兆,且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可望挽救患者生命.1 临床资料1988~1998年,笔者收集11例肺结核合并咯血窒息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31~68岁.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8例(均为慢性消耗性体型),浸润型肺结核3例.

    作者:李丰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小儿植物神经性癫痫69例临床分析

    癫痫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征候.根据脑内异常放电的部位和范围不同,临床上表现的发作症状也有相应的不同.本文旨在探讨小儿植物神经性癫痫的早期诊断.

    作者:周名雄;薛良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献血员多次反复献血后血液四项免疫指标的变化

    目的:探讨献血员长期反复献血后其血液中四项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10名不同献血年龄及频次的献血员分三组,Ⅰ组为初次献血或无偿献血者;Ⅱ组为连续献血4年以上,每年献血3~4次,每次抽血400ml;Ⅲ组为连续献血4年以上,每年抽血6次以上,每次400ml;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Ⅱ组的IgG和C3低于Ⅰ组献血者(P<0.05),而Ⅲ组的献血者三项指标(IgG、IgM和C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Ⅰ组(P<0.01).结论:长期高频次献血对血液质量有较大影响.

    作者:左敏善;周伯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药物敏感状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科急诊留院观察的老年人痰病原菌阳性率、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与临床经验用药作对照分析.结果:480例痰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150株,总阳性率为31.3%,其中G-杆菌占72.0%.药敏试验显示,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结论:老年人反复慢性下呼吸道感染急性加重的致病菌主要为G-杆菌,且耐药现象严重,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柏膺;郑丽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