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阳县1612例生产性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张仁忠

关键词:射阳县, 生产性, 农药中毒, 流行病学分析, 中毒病例, 流行规律, 防治对策, 发病因素
摘要:为了探讨射阳县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病因素,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特对射阳县1990~2000年间发生的1 612例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注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为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可行性,我院自2001年1月开始应用异丙酚静脉注射或芬太尼、异丙酚静脉注射进行人工流产静脉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屠根本;胡超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宜昌市1978~1999年居民死因流行病学特征及减寿分析

    目的研究宜昌市居民病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减寿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分析评判居民病伤死因构成及减寿损失之间的逻辑效应关系.结果1978~1999年宜昌市城区居民前5位主要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其中: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达191.60/10万,在居民病伤死因中所占位置始终是第1位.男性循环系统疾病平均年死亡率为179.92/10万,女性为204.64/10万,女性高于男性.②恶性肿瘤一直居死亡原因第2位,年均死亡率为85.62/10万,男性105.44/10万高于女性63.48/10万.③损伤与中毒总死亡率由1978年的71.35/10万下降至1999年的45.20/10万.但仍占居民病伤总死亡率的第3位.损伤与中毒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淹死和自杀.减寿损失损伤与中毒高占17.80‰;肿瘤次之占10.70‰.结论居民病伤死因顺位及构成已发生了明显改变,由循环系病取代传染病成为第1位死因,死亡年龄日趋老年化,应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另外面对伤害的减寿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应引起有关部门对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

    作者:董美阶;程德明;董学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龙游县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一群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为掌握龙游县钩体病疫源地范围、类型、人群分布及流行规律,以及宿主动物种类、带菌率、菌群的分布与更迭,现场观察钩体菌苗的血清免疫学与防病效果,为今后预防与控制钩体病的流行,制订防制对策,改进防制措施等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兰锦清;陈育土;龚震宇;翁景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3017例已婚妇女妇科普查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在不断改变,使妇科常见病的疾病谱发生变化.为了解现在育龄妇女常见病的患病情况及妇女疾病谱的变化趋势,探讨当前妇女病的防治重点,笔者对天津市妇女保健所在2001年开展的妇女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妮;张长俊;李金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华预防医学会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治与控制SARS工作的紧急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发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的通知/附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山东省10年冷链运转及存在的问题

    冷链(cold chain)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生产单位到基层接种单位的效价而装备的多环节链式贮存、运输设备;冷链系统是指除冷链设备外,还包括由人员、运输经费和管理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1].为保证上述系统的正常运行,使计划免疫发挥应有的功能,笔者对山东省内运转的冷链装备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恒谦;孙其勇;焦会先;周卫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赣州市1958~2001年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分析钩端螺旋体病在本市的流行趋势及预防措施对流行的影响,并提出控制策略.方法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1958年钩体病首次在本市发现,其后蔓延至全市所有县(市、区),并于1973~1978年发生大流行,个别县年发病率达100/10万~300/10万.由于各项防制措施的落实,1979年后,其发病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结论钩体病在本市曾发生过高强度的流行,只要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钩体病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吴中发;李如;王安华;李慧;程筱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华预防医学会代表团访问俄罗斯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海峡两岸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环境铅污染对儿童认知功能和神经行为的影响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其对铅的神经毒性有较强的敏感性.

    作者:黄清霄;周晓蓉;闫惠芳;胡刚;吴立斌;鲍仁良;姜湛;李洪蒙;李春玲;王祖斌;吴宜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华预防医学会三届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国农村妇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调查与分析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病人以来,目前在31个市区均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的报告.感染人群分布已不再局限于吸毒人群,通过性接触途径传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感染人群的男女性别比由初的8:1降到5:1.艾滋病对女性健康的威胁日趋严重.

    作者:颜江瑛;刘中夫;吴学华;郑锡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闽西中小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10年效果观察

    按<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的要求,为全面掌握闽西中小学生常见病的综合防治效果,以进一步制定防治对策,我们对1990~2000年闽西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天水;陈建安;罗小玲;廖泮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上思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

    为了解上思县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程度,制定健康教育措施,上思县卫生防疫站于2001年4月14~29日对一所高级中学、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和一个县城初级中学在校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并做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凌洪习;梁明亲;王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附件: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

    作者:张燕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济南市2001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病毒性肝炎是济南市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多年来通过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以免疫接种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01年全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上升较大,为探讨其上升原因,以便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现将全市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韩笃菊;张昌庆;张明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低血锌患儿免疫功能观察

    锌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锌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广泛调节着机体代谢.近年来,国外开展了低血锌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锌缺乏致IgG亚类缺陷的研究,有关低血锌是否导致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国内报道不多.

    作者:尹统玲;刘志平;李世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射阳县1612例生产性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探讨射阳县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病因素,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特对射阳县1990~2000年间发生的1 612例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张仁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枣庄市1997~2001年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分析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探讨该病发病规律及流行特征,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现将枣庄市1997~2001年肺结核发病特征做如下分析.

    作者:程秀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