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发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的通知/附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

关键词:卫生部, 办公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流行病学调查, 指导原则, 通知
摘要: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霍乱弧菌VPI毒力岛的tcpI-P和tcpH-A间隔区序列在不同菌株中的差异分析

    目的TcpA是霍乱弧菌主要定居因子毒素共调菌毛的主要亚单位,基因位于VPI毒力岛上.古典生物型和El Tor生物型霍乱弧菌菌株的tcpA序列有较大差异,同时毒力岛上其他一些区域,主要包括部分基因的间隔区序列也存在差异.我们已在不同El Tor流行株与非流行株以及非O1/非O139菌株中又发现4种新的tcpA序列.笔者拟探明这4种不同类型tcpA序列的菌株中,VPI毒力岛上其他几个差异片段(tcpI-P间隔区和tcpH-A间隔区)是否与相应tcpA序列有平行的变异关系、进而分析毒力岛和菌株分化的多样性.方法在tcpI-P和tcpH-A间隔区外侧保守区中设计引物,扩增包含这两个间隔区的片段并进行测序,计算比较序列差异.结果基因tcpH与tcpA之间的间隔区序列两两间比较的一致性在63.3%至95.3%之间;基因tcpI与tcpP之间的间隔区序列两两间比较的一致性在26.7%至100%之间.这些间隔区序列并没有像tcpA序列在这些菌株中的差异那样显示出类似的变异水平,甚至一些菌株的tcpA序列有较大差异时、某些区域反而高度一致.结论在不同tcpA序列的菌株中tcpI-P间隔区和tcpH-A间隔区及tcpA这三个片段分化变异的速率不同,并不具有平行性.这些序列的多样性反映了霍乱弧菌VPI毒力岛以及菌株分化的多样性.这种分化也提示可能与这些区域具有结合一些调控因子、从而对环境信号产生不同方式或程度的应答的功能有关.

    作者:赵英伟;阚飙;芮勇宇;高守一;刘延清;卢明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龙游县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一群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为掌握龙游县钩体病疫源地范围、类型、人群分布及流行规律,以及宿主动物种类、带菌率、菌群的分布与更迭,现场观察钩体菌苗的血清免疫学与防病效果,为今后预防与控制钩体病的流行,制订防制对策,改进防制措施等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兰锦清;陈育土;龚震宇;翁景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宜昌市1978~1999年居民死因流行病学特征及减寿分析

    目的研究宜昌市居民病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减寿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分析评判居民病伤死因构成及减寿损失之间的逻辑效应关系.结果1978~1999年宜昌市城区居民前5位主要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其中: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达191.60/10万,在居民病伤死因中所占位置始终是第1位.男性循环系统疾病平均年死亡率为179.92/10万,女性为204.64/10万,女性高于男性.②恶性肿瘤一直居死亡原因第2位,年均死亡率为85.62/10万,男性105.44/10万高于女性63.48/10万.③损伤与中毒总死亡率由1978年的71.35/10万下降至1999年的45.20/10万.但仍占居民病伤总死亡率的第3位.损伤与中毒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淹死和自杀.减寿损失损伤与中毒高占17.80‰;肿瘤次之占10.70‰.结论居民病伤死因顺位及构成已发生了明显改变,由循环系病取代传染病成为第1位死因,死亡年龄日趋老年化,应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另外面对伤害的减寿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应引起有关部门对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

    作者:董美阶;程德明;董学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腹腔镉染毒对小鼠血液成分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镉中毒对小鼠血液成分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氯化镉水溶液,剂量为2 mg/kg,分别于注射后1、2、4和16 d尾静脉取血,测定小鼠血液成分.结果染镉后1 d,白细胞[(6.02±1.26)×109/L]与对照组[(8.15±2.34)×109/L]比较明显减少(P<0.05);染镉后92h白细胞已经恢复正常.染镉后1 d,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136±15)g/L]与对照[(157±21)g/L]比较明显下降(P<0.05);染镉后4 d,红细胞[(10.88±1.34)×1012/L]与对照组[(8.68±1.54)×1012/L]比较显著增多(P<0.01),血红蛋白(178±16)g/L对照组(157±21)g/L比较明显上升(P<0.05).血小板在4 d内变化不明显,但在16 d时显著增多.结论急性镉中毒对血液中不同成分的作用存在差异,在一定时间内,导致白细胞减少,引起红细胞和血小板增多.

    作者:邵邻相;蒋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硝酸酯类药物对预防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慢性肺心病的重要发病环节,其主要特点是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和肺血管结构重建.本研究通过观察大鼠急性缺氧时及硝酸甘油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中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及硝酸酯类药物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机理.

    作者:王晓川;丁劲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调查报告

    2001年3~5月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当镇丫角村发生了一起流行性腮腺炎(下简称腮腺炎)爆发疫情,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光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国农村妇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调查与分析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病人以来,目前在31个市区均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的报告.感染人群分布已不再局限于吸毒人群,通过性接触途径传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感染人群的男女性别比由初的8:1降到5:1.艾滋病对女性健康的威胁日趋严重.

    作者:颜江瑛;刘中夫;吴学华;郑锡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射阳县1612例生产性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探讨射阳县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病因素,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特对射阳县1990~2000年间发生的1 612例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张仁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宁波市1987~2001年城区老年人伤害死亡分析

    目的探讨城市老年人伤害所致死亡原因,对预防和控制老年人伤害事件的发生、发展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9对宁波市城区1987~2001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伤害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老年人的伤害标化死亡率为173.35/10万,伤害在老年人所有病伤死因顺位中居第4位.男性老年人的伤害标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老年人伤害所致死亡的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是: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其他事故有害效应和淹死.机动车交通事故为男性老年人第1位死因,男性是女性的2.35倍,而意外跌落为女性老年人第1位死因,意外跌落主要发生在75岁以上高龄(尤其女性)老年人中.结论伤害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应采取一系列社会综合干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程志华;谢亚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山东省10年冷链运转及存在的问题

    冷链(cold chain)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生产单位到基层接种单位的效价而装备的多环节链式贮存、运输设备;冷链系统是指除冷链设备外,还包括由人员、运输经费和管理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1].为保证上述系统的正常运行,使计划免疫发挥应有的功能,笔者对山东省内运转的冷链装备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恒谦;孙其勇;焦会先;周卫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海峡两岸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关于参考文献格式的要求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济南市2001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病毒性肝炎是济南市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多年来通过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以免疫接种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01年全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上升较大,为探讨其上升原因,以便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现将全市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韩笃菊;张昌庆;张明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995~2000年苏北农村240例幼儿死亡情况调查

    很多报道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这使得人群中总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居民的期望寿命得以延长.但有关1~4岁的幼儿死亡情况报道不多.本调查研究收集了1995~2000年苏北某农村地区幼儿死亡全部240例,试图对苏北农村近几年幼儿死亡情况作些探讨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传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发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的通知/附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深圳市基层托幼机构消毒现状调查

    为了解深圳市基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现状,加强对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工作,笔者于2002年3月对西乡镇34家托幼机构消毒状况进行了监测.

    作者:严伟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启东市肺癌发病率趋势分析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不断上升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的上升趋势明显,在中国也已成为一种全国性上升的流行病.现根据启东市1972~2000年肺癌发病登记资料,对发病率趋势作一分析.

    作者:陈建国;朱健;张永辉;姚红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附件: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

    作者:张燕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华预防医学会代表团访问俄罗斯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环境铅污染对儿童认知功能和神经行为的影响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其对铅的神经毒性有较强的敏感性.

    作者:黄清霄;周晓蓉;闫惠芳;胡刚;吴立斌;鲍仁良;姜湛;李洪蒙;李春玲;王祖斌;吴宜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