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脏肉瘤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

耿和;刘建民;刘玉干;胡永泉

关键词:肾肿瘤, 肉瘤,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总结肾脏肉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脏肉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同期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257例;其中,肉瘤占1.95%,平均年龄31.8岁.获随访4例,存活7个月~7年,平均31个月.结论:肾脏肉瘤治疗应以根治性切除为主.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11例临床分析

    1993~1998年,我院对食管癌、贲门癌进行手术治疗315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呼衰)11例,其中死亡3例;本文分析其发病原因,探讨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措施.

    作者:李洪林;徐翰民;李忠望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为半合成的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阻碍细胞核蛋白50 S亚基的联接,抑制蛋白的合成而抑菌,抗菌谱与红霉素基本相同,临床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创面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我院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并用头孢唑啉进行对照.

    作者:周名雄;徐国成;冒国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曲霉菌性脑膜炎1例

    患者男性,46岁,酒厂工人.因头痛1周,伴恶心、呕吐、发热2 d,在外院经查脑脊液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予链霉素、结核清等抗结核治疗2周,病情未见好转而转入我院.既往有结核病史.近1个月出现咳嗽,偶带有少量粘痰,无长期低热及盗汗,无胸痛及咯血.

    作者:郑光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致嗜酸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1例

    患者男,28岁,因哮喘伴畏寒、发热、咳嗽,于1997年10月24日入院.曾有过敏性哮喘史,该次发作因食虾所致.查体:T 39.5℃,P 144次/分,R 30次/分,血压15/9 kPa.端坐位呼气性呼吸困难,面容烦躁,口唇中度紫绀,两肺满布哮鸣音偶有少量干罗音.肝脾未及,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无压痛.

    作者:臧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胆囊颈管综合征超声诊断6例

    胆囊颈管综合征临床比较少见,不易确诊.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确诊率得到提高,但易漏诊、误诊,本文就此作一报道.

    作者:孙仁鸿;孔德全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酷似窦性心动过缓的未下传房性早搏二联律2例

    例1 男,7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V3、V1导联示:窦性P-QRS-T规则,频率44次/分.P-R间期0.16 s,QRS间期0.10 S0V1呈rsr′型(r′>r),余导联S波粗挫.各导联QRS-T波群的T波中均隐藏有提前未下传的P′波,未见基本窦性周期(见图1).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持续性未下传的房性早搏二联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作者:李景芝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献血员、血透及肝病患者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目的:探讨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基因分型.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HCV-RNA检测,并对其阳性产物进行HCV非结构5区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安徽省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有五种,即Ⅰ、Ⅱ、Ⅲ、Ⅳ、Ⅱ/Ⅲ型,其构成比分别为0.53%、75.66%、13.23%、0.53%、6.35%.丙肝患者不同病种与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献血员与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透与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间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安徽省以HCV Ⅱ型为优势株,应加强对血透患者及献血员进行HCV筛检.

    作者:王保龙;苏虹;倪进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自体脾组织移植20例

    创伤性脾破裂,通常采用脾切除术.作为体内大的淋巴器官,为了预防脾切除术后可能出现的凶险性感染(OPSI),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已有许多小块脾组织自体移植的报道.笔者也对此作了尝试,并取得成效.

    作者:周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72例

    目前尿道成形术方法较多,但效果欠佳.本文报道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的治疗体会.

    作者:王耀林;辛白;令卿;齐( )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时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时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56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56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中,蜕膜和Arias-Stella(A-S)反应37例(66.07%),高度分泌反应3例(5.36%),部分分泌期、部分增生期4例(7.14%),分泌期6例(10.71%),增生期6例(10.71%).5类子宫内膜的阴道流血时间及尿hCG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05).结论:蜕膜和子宫内膜A-S反应不是诊断异位妊娠的唯一依据,须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作者:赵锦;郭素琴;臧晓燕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左房功能参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 V1)及Macruz指数与超声心动图左房室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对64例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心电图Ptf V1和Macruz指数与左房功能指标LAD、LAV、LAP和LAT有相关性(P<0.01),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A峰、A/E比值、PFR及NPFR也呈相关性(P<0.05~P<0.01).结论:对于心功能正常的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当心电图左房指标异常时,进一步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有助于早期确定是否存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作者:胡燕;姜奎;徐高楠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补铁方法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评价

    为寻求一种易被小儿接受的、更简便、经济、有效的铁剂补充方式,我科采用每周1次补铁与每天补铁两种方式,对缺铁性贫血(IDA)患儿进行分组对比治疗,现予报道.

    作者:陈春节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肌钙蛋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血清肌钙蛋白T(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AMI和心绞痛患者症状出现后3、6、12、24、48 h常规酶学和血清TnT检测结果及相应心电图变化,检测结果行配对χ2检验.结果:不典型AMI组36例发病后12 h常规酶学检查29例阳性,血清TnT全部阳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6例发病后常规酶学检查3例阳性,血清TnT 10例阳性(P<0.05),其中7例终诊断AMI.结论:血清TnT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生化指标,可弥补常规酶学检查的不足,提高AMI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对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亦有帮助.

    作者:高翔;冯燕娴;陈安彬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解脲脲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关系探讨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也是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之一,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致病.近年来国内发病率逐渐增多,许多文献表明,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有关.本文旨在对此作一探讨.

    作者:王培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介入化疗联合经腹贲门癌手术13例

    由于手术方法的改进及吻合器的应用,使得累及食管下段1~2 cm以内的贲门及胃上部癌也可采用经腹全胃切除术.本文旨在探讨手术加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作者:盛晓梅;王文超;张志龙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经环甲膜切开应用鼻内镜切除声门区肿瘤

    对于直接喉镜下不能切除的、原发于声带的新生物或早期声门癌,常采取的方法为喉裂开术.1995~1997年,笔者采用环甲膜切开鼻内镜下切除,取得良好的效果,兹作报道.

    作者:邹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格列吡嗪与拜糖平联合治疗老年人Ⅱ型糖尿病30例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和拜糖平(acarbose)联合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Ⅱ型糖尿病初诊患者予格列吡嗪和拜糖平联合口服治疗16周.结果: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及糖基化血红蛋白治疗后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格列吡嗪和拜糖平联合应用是治疗Ⅱ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戈少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72例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开颅经颞叶清除血肿,血肿腔引流去骨瓣减压.后颅窝开颅枕下减压小脑血肿清除.颞部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血肿腔引流.CT定位简易定向钻颅血肿碎吸术.结果:本组死亡16例,病死率22.2%.生存56例,出院时均神志清楚,偏瘫有不同程度恢复;随访1~5年,能扶杖行走、生活自理22例;需人扶持34例.结论:清除血肿是治疗的基础.CT定位简易定向钻颅血肿碎吸术对于皮层下出血、基底核区出血<50 ml者疗效佳.血肿量较大宜采用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血肿腔引流.

    作者:廖运平;王新海;段明飞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铁虎饮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排除其它如因椎管内肿瘤、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及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髋关节炎、臀部外伤等病因引起的疼痛外,对多数原因不明或因受寒冷、潮湿及过度疲劳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发现红叶铁树叶、虎刺等治疗坐骨神经痛有特殊疗效.后自拟铁虎饮治疗5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颈丛神经阻滞并发症38例分析

    颈丛神经阻滞是颈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它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等优点;然而,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本文就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王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