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英;朱虹;闫刚;催东元
探讨萧山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死因构成,制订干预措施,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规定到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1/3的目标.我们对萧山市1995~199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做相关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龙;张秀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因过度饮酒发生肝损害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事实,关于其发生的机制,很多学者已经从各方面着手进行了研究.
作者:陶其敏;冯百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寻找识别新的肿瘤相关粘蛋白抗原的单抗,为阐明胃肠癌粘液糖蛋白的表达规律进而为胃肠肿瘤的预后、分型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牛颌下腺粘蛋白(BSM)为免疫原免疫小鼠,以免疫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建立杂交瘤细胞株,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化,间接ELISA及间接ELISA结合神经氨酸酶消化筛选克隆.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记(Western-Blot),间接ELISA结合热处理、胰蛋白酶消化、过碘酸氧化以及稀碱处理去除O-乙酰基等方法进行抗体的鉴定.以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两株抗体对68例胃癌和55例肠癌粘蛋白糖链抗原的标记情况.结果两株抗体分别命名为5E2和6C10,Western-Blot显示两株抗体均只与分子量大于220kDa的PAS染色阳性条带反应.两株单抗与BSM的反应都对热处理、胰蛋白酶消化、过碘酸氧化、神经氨酸酶消化等处理敏感.5E2还对稀碱去除O-乙酰基敏感,6C10可以部分吸收sialyl-lewisa.单抗6C10在早期胃癌及癌旁的阳性率分别为5.5%和52.9%,进展癌及其癌旁的阳性率分别为14.0%和22.9%;在结肠癌及其癌旁的阳性率分别为30.9%和83.8%.单抗5E2在胃早期癌及其癌旁的阳性率分别为16.7%和41.2%,在进展癌及其癌旁的阳性率分别为42.0%和37.5%;在肠癌及其癌旁的阳性率分别为69.1%和91.9%.结论初步认为单抗5E2和6C10是两株以不同的唾液酸化多糖为抗原表位的单抗,单抗5E2可以用于研究肠癌O-乙酰化唾液酸的组织分布,单抗6C10有望成为研究胃自然史中粘蛋白表达规律及其应用的新工具.
作者:靳蕾;王润田;张页;李津辉;姚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华按蚊是黄淮平原地区唯一传疟媒介,为了解该蚊在黄淮平原地区生态习性,为媒介防制提供依据,于1971~2000年选择鹿邑观堂采取了固定地点,日落后牛诱2h、人帐通宵捕蚊等方法,对该蚊的季节消长,叮人率,栖牲及幼虫生态等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纵向观察.
作者:胡志田;王文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解昌邑市餐饮业直接入口食品卫生质量,于2000年7~10月进行抽样检验.
作者:王秀美;姜德辉;陈佃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汉坦病毒(HV)PS-6株和JR-C-1株的抗原性,选择制备疫苗的毒种.方法应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和McAb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检测PS-6株和JR-C-1株HFRS HV的抗原性.结果PS-6和JR-C-1均为Ⅰ型HV,两株病毒的免疫血清对17株国内外不同来源的HV的中和反应和76-118株汉滩病毒(HTHV)的免疫血清基本相似,但对一些病毒的中和反应效价两者有差异.与多株McAb反应结果显示,两株病毒间存在抗原决定簇的差异.结论PS-6和JR-C-1的抗原性与76-118株HTHV基本相同,PS-6和JR-C-1之间存在抗原性和抗原决定簇的差异,两者合用抗原性会有互补作用.
作者:韩亮;惠连;郝富勇;王晓宇;柳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核医学、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性同位素、γ工业探伤等辐射源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等诸多行业之中,对及时诊断疾病和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作者:王启珍;王秀琴;刘蓓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恶性肿瘤是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也是老年人的主要死因之一.近几年来,世界多数国家癌症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肺癌升高的比重较大,目前肺癌尚处于病程短,生存率低的阶段,在治疗上还缺少可靠、有效的治愈方法.
作者:郭建丽;刘瑛;韩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新的抗HCV国家参考品,促进国产抗HCV试剂的发展.方法从全国各地收集供血员及丙型肝炎病人血样4000多份,应用10多种抗HCV EIA试剂筛选,应用免疫印迹及HCV PCR方法进行确证,并会同26家单位进行会同标定.结果新参考品由40份抗HCV阴性样品及40份抗HCV阳性样品组成,阳性样品中有单独某一种抗体阳性的样品,有同时含有某两种抗体的样品,也有同时含有4种抗体的样品.结论新参考品针对试剂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对研究开发和筛选高质量的丙肝抗原提供了参考数据,并为国产试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标准.
作者:周诚;祁自柏;谷金莲;张庶民;杨振;于洋;张华远;李河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湖南省自1986年开始进行艾滋病监测.1992年在归国人员中发现首例艾滋病毒(HIV)感染者.
作者:陈曦;贺健梅;刘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细菌性痢疾是夏秋季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传染病,影响人群携带痢疾杆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探讨当地人群痢疾杆菌的携带因素,我们于1998年在本区三处乡镇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庆武;年维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提高我县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控制或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对开阳县1996~1999年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单、监督记录文书、工作总结等进行整理,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95)进行评价分析,以探讨影响我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原因,为指导和制订今后医院的消毒卫生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刘明强;谢玉梅;刘俊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山西省吸毒人群中HCV基因型分布现状和基因特征.方法采集太原强制戒毒所576份吸毒人员血清标本,用ELISA法进行抗HCV的检测;检出抗HCV阳性的血清进一步用型特异性引物RT-巢式PCR法进行基因分型,选择1b型和2a型各一株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576份吸毒人员的抗HCV检出率为7.5%其中本省的抗HCV检出率为5.7%,外省为27.7%,外省吸毒者的抗HCV检出率非常显著高于山西省吸毒者(χ2=30.32,P<0.01).山西省吸毒人群的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78.9%),其次为2a型(15.8%)和1b/2a混合型(5.3%);未检出1a型、2b型和3a型,但山西省分型阳性者中口吸者居多(84.2%).山西吸毒者HCV 1b型分离株在其核心区的144个核苷酸序列中,与日本、河北、上海、湖南及邻省的同源性都在94%以上,与湖南株的同源性好(97%);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日本的差异大(7%).山西吸毒者HCV 2a型分离株在其核心区的174个cD-NA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与日本的同源性分别为94%和96%,但氨基酸的变异小于核苷酸.值得注意的是,nt 522和nt 564(核心区第209和223位)的变异是所有中国1b型株的共同特征.结论山西省吸毒人群中HCV基因型以1b为主.在同一亚型中,山西吸毒者的HCV分离株在核心区部分序列与日本及国内其他地区的分离株有一定差异,但不显著.
作者:吴立平;刘玉萍;王乃昌;段元宏;聂晓勇;张丽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淋病是指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是为古老的性病之一.果洛州自1966年以后,该病已被消灭.但是,近入20世纪90年代淋病又再度流行,几乎每年都有病例报告.现将1990~1999年果洛州各地报告的病例作如下分析:
作者:南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从对犬伤者广泛使用狂犬病疫苗后,近十年来台山市已无狂犬病发生.为了解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对1995~1999年台山市3 965例完成全程国产浓缩人用狂犬病疫苗注射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8年12月22日中午,某学校食堂正常供应午餐,进餐人数为79人,25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经流行病学、临床及检验证实,该起食物中毒系由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排骨所致,报告如下.
作者:王若夫;李富高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贫血是一种常见病之一,为掌握学生的贫血状况,我们对宁波市某中等专业学校1993~2000年在校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Hb)浓度的测定.
作者:吴梦奎;周敏;冯碧君;张亚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国际上将致泻大肠埃希菌分为五类:产毒大肠埃希菌(ETEC)、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HEC)、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和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ggEC)[1,2].
作者:刘巧突;谭徽;陈小勇;李美兰;张小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us-Htuitary-Adrenal Axis,HPAA)在调节机体对外界各种因素的应激反应、维持机体的稳态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伟;杨杏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