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静蓉
目的:研究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患者共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诊断结果,分析超声图像与彩色血流分布特征.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符合率为93.75%;子宫腺肌症诊断符合率为79.17%;腺肌瘤诊断符合率为80.00%;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显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腺肌瘤病灶血流信号显示不同,回声以及边界各异.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具有临床价值,超声诊断能够清晰显示子宫组织结构,诊断符合率高.
作者:李欣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过程中,行多孔生物陶瓷棒置入术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行多孔生物陶瓷棒置入术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0.1±4.7)min,平均出血量为(70.3±2.6)mL,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2±1.4)d;30例患者均获随访,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5.93±8.47)分,与术前相比P<0.05;X线片显示术后6月患者死骨无坏死进展.结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行行多孔生物陶瓷棒置入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简便、术中失血量少、安全可靠的特点,有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并缓解临床症状,阻止骨坏死进展,近期疗效理想.
作者:刘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在医患关系的紧张的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工程师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实际,浅析了临床工程师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探索和总结医疗机构如何加强临床工程师的培养.
作者:邹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肿瘤患者数量将逐步增加,肿瘤的治疗手段及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得到越来越多医院认可和应用.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放射治疗的主要医疗设备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加速器故障率偏高,机器稳定性差一直是行业内棘手的问题之一.所以,保证机器高开机率和低故障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例举了多例医科达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常见故障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作者:郭旭峰;陈荣耀;孙士钊;符史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计算机计算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很多管理工作变得更为智能化,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将所研究对象的各种组成部分汇总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管理网络体系,为特定的工作人群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渠道.本文将以医院实验室器械的信息化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其信息化管理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和探究,希望对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信息化发展有所助益.
作者:刘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胃镜诊断早期胃癌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诊断水平.方法:择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某院收治的早期胃癌者60例,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并取材实施病理活检,记录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呕吐、黑便、消瘦等.胃镜检查,发病部位差异,其中胃窦34例,占56.67%,胃角6例,占10%,胃体17例,占28.33%,胃底3例,占5%.胃镜下的临床表现中,患者包含隆起型、浅表型、凹陷型几种表现.而病理分型中,主要以管状腺癌者35例多,占58.33%.且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胃镜诊断符合率为98.8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效果较为理想,其在具体的诊断中,可实现具体的了解患者临床表现,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再配合有效的活检确诊,可进一步增强准确性,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显著.
作者:孙健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烤瓷冠在后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牙科进行后牙种植修复的80例(120颗患牙)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3组,每组40颗患牙,分别为Lava氧化锆全瓷冠、金铂合金烤瓷冠以及银钯合金烤瓷冠,对比3种修复体的临床情况.结果:三种材料的烤瓷冠对比发现,Lava氧化锆全瓷冠的边缘着色、修复涂颜色显著优于金铂合金烤瓷冠和银钯合金烤瓷冠,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金铂合金烤瓷冠的龈缘密合度、修复体折裂显著优于Lava氧化锆全瓷冠和银钯合金烤瓷冠,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牙质选择合适材料的烤瓷冠进行后牙种植修复,其中Lava氧化锆全瓷冠生物相容性较强,金铂合金烤瓷冠对边缘密合性作用较强.
作者:刘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技术在胆囊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9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胆囊隆起性病变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采用R×Cχ2检验比较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在胆囊隆起性病变中诊断符合率,采用t检验比较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整体弹性值.结果: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符合率分别为94.7%,88.2%,χ2=4.000,P<0.05).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整体弹性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186,P=0.001<0.01)结论:对于胆囊隆起性病变诊断,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优于常规二维超声,可对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脱小飞;张彩华;王光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超产前检查诊断胎儿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3月本院1238例孕妇产前检查的临床资料.经引产或分娩证实27例存在胎儿异常.同时孕妇均行二维超声和四维彩超检查.比较两种超声检查对胎儿异常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其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等相关指标.结果:1238例孕妇产前检查中,四维超声对胎儿异常的检出率96.3%,显著高于二维超声85.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超产前检查诊断胎儿异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四维超声对胎儿异常的检出率较高,能够多方面的评价胎儿的发育情况,对隐匿性的胎儿畸形进行早期发现,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汤蕙宇;崔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开放组与微创组,开放组患者为开放式颈椎弓根钉短节段内固定术患者,微创组患者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与开放组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率、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微创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张阿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红光治疗仪对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对2017年2月~2018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121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62例采用前列地尔加生理盐水静注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59例采用红光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数值变化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23.45±1.89)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8.13±2.76)d,P<0.05;两组患者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量数值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患者踝肱指数(0.89±0.13)高于对照组的(0.88±0.12),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速度(0.67±0.06)mL/s.mm2比对照组的(0.65±0.06)mL/s.mm2快,P<0.05.结论:红光治疗仪对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陈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给各个行业领域注入了新活力,医疗技术领域也不例外.当前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对促进医疗行业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该设备的长时间使用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分析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护保养十分有必要.本文主要对飞利浦1.5t磁共振成像仪的常见故障现象、原因、维修进行分析,以此为提高磁共振成像仪的使用效率奠定基础.
作者:龚健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结合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11月~2018年3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中选出150例,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接受联合切口+不锈钢板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切口+微型钛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结合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疗效确切,实现减轻内固定,促进术后康复,且维持患者的面部美观度.
作者:邵秀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析牙体牙髓治疗时联合应用根管显微镜技术与超声技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82例接受牙体牙髓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行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下根管治疗、普通根管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且治疗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与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需要接受牙体牙髓治疗的患者,可采用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进行应用,能够提高根管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牙齿功能的康复,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作者:吕舒颖;阮召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及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产科共建立档案开展孕检26105例,对比产科常规超声、系统超声诊断不同系统的畸形检出率,同时对比孕早期胎儿系统超声诊断效用.结果:系统超声的诊断四肢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合计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4%、100.0%、88.2%高于常规超声的75.0%、77.8%、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消化系统的孕早期系统超声诊断效用存在明显的差异,按照检出率从高到底前5位分别为皮肤72.7%、四肢骨骼系统60.7%、胸腹腔63.6%、中枢神经系统55.9%、消化系统33.3%.结论: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可以明显降低结构畸形的检出率,但不同系统的畸形早期检出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作者:张聪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确诊并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85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治疗中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介入射频消融的技术以治疗肝脏肿瘤病症,对手术后的肝脏肿瘤患者进行定期的观察与访问,并对治疗前后的患者临床病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5例接受超声引导介入射频消融技术的肝脏肿瘤患者中,存在肝脏肿瘤有明显消融现象的患者有81例,占比95.29%;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结束后的AFP值明显降低的患者有71例,占比83.53%;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有腹痛、体温升高等不良病症,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方式,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孙琳琳;张泽璇;尤振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采取手术治疗的宫颈癌和宫颈癌变患者各60例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采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病灶检查,通过弹性分级以及与病理分期对比,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的诊断率,选择进行体检的健康人60例进行对照组对比.结果: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结果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手术后患者的病理结果与弹性分级结果能够对比,弹性分级在4级以上的患者表示为宫颈癌,宫颈癌组患者中,弹性分级诊断正确的患者有56例,检出准确率为93.33%,宫颈癌组患者,采取弹性分级诊断正确的患者有43例,检出正确率为71.67%,宫颈癌组和宫颈癌前病变组患者的弹性分级检出率有一定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应用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临床对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中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樊静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腹壁疝患者,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术前30min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照组行开放性手术,试验组行腹腔镜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疝缺损面积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间的疝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3%(3/48);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7%(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腹壁疝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能利用更短的手术时间完成疝囊回纳,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显著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
作者:马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效果.方法:本次的讨论对象为本院6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均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并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结直肠息肉患者使用传统的结肠镜手术治疗,实验组结直肠息肉患者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是93.33%,比对照组高23.33%,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高20.00%,两组结直肠息肉患者的实验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息肉的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晓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经气管镜介入方法治疗因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医院确诊并收治的因恶性肿瘤导致的气道狭窄患者96例,回顾性分析在治疗中采用的高频电凝术、氩等离子凝固技术、冷冻方法等经气管镜应用技术治疗恶性肿瘤所带来的96例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前后的患者病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6例接受经气管镜介入技术的气道狭窄患者中,完全有效为7例,部分有效为53例,轻度有效为35例,无效为1例.治疗前后的气促指数有所差异(P<0.05).结论:在对因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经气管镜介入技术,可加快患者的痊愈速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芦洪波;关正宇;尤振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