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蓉
目的:探究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与开腹下肾镜取石术在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采用开腹下肾镜取石术.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疗效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7.50%)与对照组相比(75.00%)显著较高(P<0.05),在切口感染率(0)及复发率(7.50%)上与对照组(12.50%、25.00%)相比显著较低(P<0.05).结论:将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应用于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时,能显著改善手术指标,降低切口感染率及复发率,提升结石清除率.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血液透析是当前治疗慢性肾病的一种常规手段,由于桶装式的透析液使用成本过高及使用不便等诸多原因,目前逐渐被集中供液的方法所取代.透析液中细菌超标可能对患者造成致命伤害,临床工程师必须做好透析液的监测和维护工作.文章就集中供液的消毒时间、采样方式、循环时间等细菌控制方法及心得来进行探讨,从而达到细菌控制符合行业标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作者:袁董瑶;曹佳浩;顾伟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对于妊娠糖尿病孕妇产后以快速血糖检测仪监测血糖水平的效果.方法:对94例2017年1月~2017年9月医院接诊的妊娠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分析.分别取全部产妇适量静脉血,分别以快速血糖检测仪、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糖水平的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血糖监测结果、误诊率和患者对检测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产后1d、2d、3d测量到FBG、2hBG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检查方法检查产后3d内的误诊率无明显差异(P>0.05);快速血糖检测仪的患者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全自动生化仪(65.96%),P<0.05.结论:利用快速血糖检测仪检测妊娠糖尿病产妇血糖,是一种操作便捷,测量较为准确,患者满意度良好的检查方法.
作者:何娆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择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某院收治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展开对J波的观察,判断其具体形态、位置、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对该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再择取无J波综合征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心电图参数.结果:所择取的60例患者中,存在明显J波患者3例,占5%,JT部分融合J波能实现分辨者9例,占15%,完全融合且J波不可分辨76.67%,下壁受累48例,占80%,前壁受累16.67%,没有J波伴病理性Q波J波伴T波倒置者.再对J波出现和消失时间进行分析,分别为(3.88±2.42)h与(26.58±14.21)h.再与无J波综合征的对照者比较,发现组间QTmax(2导联心电图QT期间的大值)与QTmin(12导联心电图QT期间的小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QTd(离散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主要出现在心肌梗死的超急期,心电图特征为J波形态多变,且患者易出现下壁受累.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对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接受二维超声单独检查的60例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的6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后对比不同孕周畸形临床准确率.结果:对比两组产妇产前畸形临床准确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91.7%,46.2%,χ2=4.8481,P<0.05).结论: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可将临床准确率显著提升,可尽早将胎儿畸形状况予以发现,从而使缺陷胎儿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许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医疗设备的维修是保障医疗机构高效、稳定、正常运行的关键,而大限度地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医疗与医疗相关的临床与科研工作,以适应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管理正处于发轫之始,本文通过总结本院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化初步探索,对医疗设备维修移动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作者:陈旭东;阎嶂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在ICU非气道困难患者插管中作用.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6例ICU非气道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可视喉插管,对照组患者行普通喉镜插管,对比两组插管效果及插管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一次成功31例,成功率93.94%,插管时间(1.59±0.27)min;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一次成功23例,成功率69.70%.插管后对照组患者心率(91.18±5.28)次/min、收缩压(126.81±9.73)mmHg、舒张压(71.41±3.01)mmHg;观察组患者心率(77.23±4.37)次/min、收缩压(113.45±8.26)mmHg、舒张压(79.54±3.00)mmHg.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1.21%;观察组总发生率6.06%,P<0.05.结论:可视喉镜应用在ICU非气道困难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效果优于普通喉镜,可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降低对插管部位的伤害.
作者: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将患侧上肢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应用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对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在医院住院的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乳腺癌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128例分成两组,将62例使用传统患侧上肢穿刺置管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将实施超声引导下患侧上肢PICC置管的66作为观察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KPS评分变化,记录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6个月后KPS评分(76.39±3.04)分、(77.42±1.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7.58%)明显比对照组低(17.74%),P<0.05.结论:对于接受了乳腺癌术后化疗治疗的患者,可采取超声引导患侧上肢PICC置管,在改善患者KPS评分,降低并发症产生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黄丽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处理方式对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术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探讨本术式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按照麻醉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Ⅰ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40例与Ⅱ组(单纯全麻组)30例,比较两组病例麻醉处理效果.结果:Ⅰ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Ⅱ组,硬膜外局麻药物用量少于Ⅱ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镇痛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Ⅱ组73.3%,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T0)两组病例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差异不显著(P>0.05),但气腹后30min(T1)、拔管后2h(T2)Ⅱ组MAP与HR水平均高于Ⅰ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引导下接受直肠癌术治疗者,采用复合硬膜外麻醉处理,麻醉见效快,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作者:曹亚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尿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本院500例患者尿液标本,采取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人工镜检对其予以检测,比对三种检测结果.结果:以人工镜检予以对照,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出红细胞灵敏度为98.0%,特异度97.0%,Kappa 0.98;检测白细胞分别为98.0%、95.0%、0.96;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检出红细胞灵敏度99.0%,特异度96.0%,Kappa 0.97;检测白细胞分别为77.0%、74.0%、0.63.结论:采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监测患者尿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具有较好效果,优势体现在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率高,但现阶段仍无法完全取代人工镜检,需通过二者联合方可获得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金智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静脉异位发生率及临床情况.方法:选择92例2014年1月~2017年7月接诊的PICC置管患者,按照不同体位进行分组,分成坐立组(47例)与仰卧组(45例),比较两组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及并发症率、复位成功率、调管时间.结果:坐立组静脉异位发生率、并发症率显著低于仰卧组(2.13%,13.33%;6.38%,15.56%,P<0.05),复位成功率显著高于仰卧组(93.62%,84.44%,P<0.05);坐立组调管时间显著低于仰卧组((10.15±2.37)min,(16.72±3.02)min,P<0.05).结论:PICC置管患者采取坐立位复位相比仰卧位,不仅能降低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并发症率,同时具有较高的复位成功率,调管时间较短.
作者:李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作为医院重要的医疗服务手段,医疗设备是医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医院医疗设备采购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完善年度设备采购计划、重视招标文件的制定以及采购电子平台进行市场调研3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作者:黎子衡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医科达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主要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是一种结构非常复杂,技术相当前言的高科技大型医疗设备[1].其运行过程中故障发生率相对较高,为让同行能更加全面总结加速器故障维修经验,现将其较为典型的故障罗列,将其故障原因及分析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黎美妍;肖捷;严朝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镜电凝止血辅助思密达喷洒治疗胃溃疡出血对胃肠激素和止血情况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接诊的胃溃疡出血患者95例,依据患者胃镜下电凝止血方式不同,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9例,予以胃镜电凝止血结合思密达喷洒,对照组46例,单纯采取胃镜电凝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胃肠激素和临床止血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1个月后的再出血率(4.08%)、停止黑便时间(3.27±0.24)d、输血量(229.15±12.68)mL以及停止呕血时间(1.28±0.29)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GAS(93.18±7.41)ng/L、MTL(241.09±11.28)n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胃溃疡出血患者,可使用思密达喷洒辅助胃镜电凝止血治疗,对改善患者胃肠激素分泌水平有明显作用,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作者:李新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我国的3D高清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迅速发展,文章将通过理论分析,综述3D高清腹腔镜对患有低位直肠癌的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的历史追溯、技术发展、可行性分析和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成秉禄;燕伟;王维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部CT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早期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于本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4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另选取64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健康组.采用两种检查方式对64名患者进行早期筛查,研究组(32例)进行胸部CT检查,对照组(32例)进行胸部DR检查,分析对比两组肺癌检出阳性率,并将肺癌组、健康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胸部CT组肺癌检出阳性率为96.88%,胸部DR组肺癌检出阳性率为78.13%,P<0.05;肺癌组NSE、CYFRA21-1、CEA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较健康组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各体检中心应高度重视肺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工作,通过应用新技术、联合检查等方式提高肺癌检出率,对改善肺癌患者预后、提高生命质量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付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技术的教学方法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医学专业实习生23名纳入研究对象,总结经皮肾镜技术教学方法.结论:临床进行经皮肾镜技术教学过程中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遵循由简至难的教学原则,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作者:刘尧;赵永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口腔事业的迅猛发展,大型口腔医院、诊所日渐增多,对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光是各类设备的品质、做工、质感等多方面对比进行选择,还要对设备所在的代理商的售后服务筛选,终选择自己合适的品牌设备.通过对故障型维修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预防性维修措施和计划提出重点和指明方向,可以有效提高预防性维修管理的效率.这将大幅提高口腔设备维修管理的质量,对医院的管理也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作者:罗志平;袁婷;罗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乳管扩张症的介入治疗中采用纤维乳管镜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段:2016年8月~2018年8月,取以上时段内本院收治的150例乳管扩张症患者,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1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75例.治疗组用纤维乳管镜介入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管扩张症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纤维乳管镜介入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实验室指标,又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刘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直接冠脉支架植入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8月于本院进行冠脉植入治疗心肌梗死的患者共256例,其中直接冠脉支架植入的患者133例,作为实验组进行观察分析,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患者共12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统计两组患者成功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实验组造影剂量(0.92±0.47)mGy、手术时间(40.25±9.38)min、X射线照射时间(8.93±0.91)min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支架植入成功率(93.23%)、血栓抽吸(0.75%)、指引导丝不易通过(1.50%)、支架平均长度(16.21±3.50)mm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总并发症率(3.01%)和对照组(7.32%)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直接冠脉支架植入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上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相较于球囊扩张术,手术时间少,造影剂使用量少,X射线照射时间短.
作者:李纪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