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东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中对患者生存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经本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105例,根据治疗所应用的器械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44),两组患者采用同样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肺功能(通过血气分析检验)以及调查他们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结果:使用了无创呼吸机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恢复以及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效果更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创呼吸机应用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疾病中对于患者的肺功能的恢复和以后的生存质量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作者:田靖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次法或一次性根管应用在牙体牙髓病的临床干预中,对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71例,按照根管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4),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取多次法根管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0.18±0.04)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时间(4.86±0.87)d、疼痛消失时间(2.15±0.56)d、治疗费用(312.28±11.09)元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P<0.05.结论:相比多次法根管,对于牙体牙髓病的治疗,可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赵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体会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液体管理,观察组采用床旁超声进行液体管理,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对比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超声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既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参数、临床指标,又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柳颖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现代医院医疗器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后建立一套器械安全管理体系.方法: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现代医院医疗器械从生产、采购、使用到售后等各个环节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控制体系,防患于未然.结论:医疗器械安全存在隐患,需要建立一套管理体系防控风险发生.
作者:刘烨斌;仇庆;杨澍钰;龚磊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提出一种类似蓝牙耳机的,佩戴于耳部的反射式监测人体血氧饱和度的检测仪设计方案.通过低功耗硬件电路的设计实现100h连续的血氧监测,进行参数校准和可靠性分析,计算出血氧饱和度值可通过手机App显示观察,并将血氧数据存储于设备中,可供后续回访分析;通过招募志愿者开展本设计与MASIMO rainbow的对比实验,初步证实在正常佩戴情况下,测量误差在2%以内,验证了测量的准确性、有效性且满足血氧测量要求.本设计可以长期佩戴测量且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实现佩戴者全程全信息的血氧检测,可用于患者围手术期、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中及常规家庭护理中血氧监测,具有较强的临床价值和商业价值.
作者:罗章源;郭清奎;郑敏;于航;朱辰;张蕾蕾;金勋;张文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析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定量分析健康人群腰骶神经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技术显示腰骶神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行常规腰骶椎磁共振平扫及DTI扫描,测量并比较各节段腰骶神经的FA值,运用DTT技术对神经根进行纤维束示踪成像.结果:正常健康志愿者各节段神经根的平均FA值为0.188±0.020,各节段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Kruskal-Wallis检验,H=3.016,P=0.389),纤维束示踪图像能清晰显示腰骶神经的走行和形态.结论:磁共振DTI技术可以观测腰骶神经的FA值,DTT技术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腰骶部脊神经的走行和形态.
作者:俞立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经尿道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共收治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遵循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为A组、B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40例.A组经尿道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前列腺电切术治疗,B组经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B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相关指标,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治疗中,采用尿道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前列腺电切术,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可减少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作者:田迎春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胰岛素泵由泵、小注射器以及与之相连的输液管构成,是一种持续输注胰岛素装置,既安全又方便携带,有助于控制血糖浓度.为了更好地监测血糖,根据人体血糖变化趋势,科学注射胰岛素,本文配合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CGMS),从整体结构设计、系统硬件结构设计与系统软件设计三个方面着手,设计研究新型闭环胰岛素泵.
作者:穆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为了分析核磁共振临床应用过程中伪影的产生原因以及针对不同类型伪影的应对措施,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出现伪影的82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产生伪影的主要因素以及主要类型,进而探讨伪影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结果显示产生伪影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患者因素为56.10%(46/82)、设备因素为34.15%(28/82)、操作人员因素为8.54%(7/82)、环境因素为1.22%(1/82);常见的伪影产生原因包括:化学位移伪影、运动伪影、卷褶伪影、磁敏感伪影、金属异物伪影、部分容积效应伪影、截断伪影、交叉伪影以及设备伪影等.这表明在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应该针对伪影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来有效保障核磁共振检查质量.
作者:林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近年来,妇科疾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超声检查技术在妇科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超声检查技术在妇科病检查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就目前临床上使用频次较多的超声技术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TVS(经阴道超声)技术和TAS(经腹超声)技术.首先介绍了TVS和TAS技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超声技术在宫外孕、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早期异位妊娠、卵巢病变、盆腔附件病变、子宫内膜疾病等常见妇科疾病的应用进展情况.
作者:邹洪庆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人工晶体测量公式在短眼轴白内障患者中晶体度数预测的准确性,以期寻求短眼轴白内障患者术前屈光度数测量的可靠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 ~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短眼轴(<22.0mm)患者39例(共54只眼),随机平均分成3组,通过SRK/T、Haigis、Hoffer Q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术后预期屈光度数.对比分析各公式组间术后屈光误差.结果:SRK/T公式组绝对屈光误差(0.46±0.18)D,其中远视偏移8只眼,近视偏移10只眼,±0.25D误差占28%,±0.50D误差占39%,±1.00D误差占33%;Haigis公式组绝对屈光误差(0.39±0.21)D,其中远视偏移9只眼,近视偏移9只眼,±0.25D误差占39%,±0.50D误差占33%,±1.00D误差占28%;Hoffer Q公式组绝对屈光误差(0.44±0.29)D,其中远视偏移7只眼,近视偏移11只眼,±0.25D误差占33%,±0.50D误差占33%,±1.00D误差占33%.结论:短眼轴白内障患者中,SRK/T、Haigis、Hoffer Q预测晶体度数,临床效果基本相同.Hoffer Q公式可能具有近视偏移倾向.
作者:王琪;马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对患者治疗效果和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医院接诊的冠心病患者99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植入不同DES进行分组,实验组47例,以可降解涂层DES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52例,以不可降解涂层DE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年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1年后血流变学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高切黏度(4.16±0.35)mPa·s、血浆黏度(1.16±0.14)mPa·s、低切黏度(8.41±1.13)mPa·s均和对照组(3.87±0.57)mPa·s、(1.25±0.12)mPa·s、(8.63±1.36)mPa·s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3.62%)和对照组(92.31%)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率(8.51%)显著低于对照组(17.31%),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降解DES与不可降解DES均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但相对于不可降解DES而言,可降解DES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率较低.
作者:于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康平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胃穿孔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原则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n=20),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开腹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的手术中的相关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进一步恢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见黎;王国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血液透析是当前治疗慢性肾病的一种常规手段,由于桶装式的透析液使用成本过高及使用不便等诸多原因,目前逐渐被集中供液的方法所取代.透析液中细菌超标可能对患者造成致命伤害,临床工程师必须做好透析液的监测和维护工作.文章就集中供液的消毒时间、采样方式、循环时间等细菌控制方法及心得来进行探讨,从而达到细菌控制符合行业标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作者:袁董瑶;曹佳浩;顾伟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胃十二指肠出血应用消化内镜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86例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消化内镜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禁食、洗胃、口服奥美拉唑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化内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0%,81.4%),观察组患者随访发现初次止血率、再次止血率、急诊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给予消化内镜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安全性高.
作者:张艳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诊断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已经确诊的120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经腹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经阴道彩超检查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6.23%,子宫腺肌症诊断准确率为93.48%,子宫腺肌瘤诊断准确率为85.71%,与经腹部彩超诊断相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诊断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子宫组织结构,诊断鉴别中可以利用血流动力学特征和超声影像信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吴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医科达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主要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是一种结构非常复杂,技术相当前言的高科技大型医疗设备[1].其运行过程中故障发生率相对较高,为让同行能更加全面总结加速器故障维修经验,现将其较为典型的故障罗列,将其故障原因及分析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黎美妍;肖捷;严朝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Aquilion 64 CT是一款高端精密设备,能进行全身各个部位及脏器的检查,在图像融合处理、冠状动脉检查、三维重建、血管造影检查上有独特的优势.鉴于东芝CT的维修成本高,厂方工程师的响应时间较长等原因,现将工作中遇到的几例故障进行分析总结,以为相应CT故障维修提供参考.
作者:王琪;张慧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技术的教学方法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医学专业实习生23名纳入研究对象,总结经皮肾镜技术教学方法.结论:临床进行经皮肾镜技术教学过程中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遵循由简至难的教学原则,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作者:刘尧;赵永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退行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脊柱内镜手术作为一项较新的技术,其安全性及短期效果及长期临床效果的研究仍较缺乏.文章对YESS技术及对其近年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讨论.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运用改良YESS技术行侧入路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了26周的随访.应用改良ODI评分(RODQ),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QD)评分,MacNab评分及VAS评分进行术前及术后临床效果随访.应用F检验比较其有效性.结果:在随访中,131例患者接受了改良YESS技术椎间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0min.26周的随访率为96.95%.术前平均改良ODI评分为37.65(CL36.14~39.17),术前平均VAS评分为57.20mm(CL54.6~59.9mm),术前平均RQD评分为18.30(CL 17.63~18.97).术后26周随访后MacNab评分有68例优,38例良,9例可及12例差,有效率为90.6%.术后26周后随访,平均改良ODI评分与平均VAS评分分别较术前下降了32.42(95%CI 29.85~34.98)和43.7mm(95%CI 38.4~49.0mm),平均RQD评分较术前下降了5.32(95%CI 13.90~16.73).2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对于有符合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内镜手术是一项安全并且有效的技术.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样的观点.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作者:陈辰;谷旸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