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龚敏;赖锦坝;李风梅;何泽文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浆细胞性乳腺炎(PCM)诊断中的主要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PCM患者核磁共振成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加以分析,对其病灶信号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特征、病灶位置以及区域进行研究.结果:50例患者中病灶总量为52个,按照核磁共振成像图像特点,将PCM划分为炎症型(18个)、脓包型(14个)以及混合型(20个).30个病灶覆盖范围较广,22个仅处于某一象限之内以及乳晕部分,4个仅存在于乳晕区.扫描强化后,44个病灶可见度有所改善.结论:针对PCM核磁共振成像是较为有效的诊断方式,可为PCM患者分期提供参考.
作者:冯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O2、PaCO2、SaO2、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PaO2、PaCO2、SaO2、pH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应用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作者:叶光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析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定量分析健康人群腰骶神经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技术显示腰骶神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行常规腰骶椎磁共振平扫及DTI扫描,测量并比较各节段腰骶神经的FA值,运用DTT技术对神经根进行纤维束示踪成像.结果:正常健康志愿者各节段神经根的平均FA值为0.188±0.020,各节段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Kruskal-Wallis检验,H=3.016,P=0.389),纤维束示踪图像能清晰显示腰骶神经的走行和形态.结论:磁共振DTI技术可以观测腰骶神经的FA值,DTT技术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腰骶部脊神经的走行和形态.
作者:俞立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直接冠脉支架植入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8月于本院进行冠脉植入治疗心肌梗死的患者共256例,其中直接冠脉支架植入的患者133例,作为实验组进行观察分析,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患者共12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统计两组患者成功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实验组造影剂量(0.92±0.47)mGy、手术时间(40.25±9.38)min、X射线照射时间(8.93±0.91)min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支架植入成功率(93.23%)、血栓抽吸(0.75%)、指引导丝不易通过(1.50%)、支架平均长度(16.21±3.50)mm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总并发症率(3.01%)和对照组(7.32%)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直接冠脉支架植入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上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相较于球囊扩张术,手术时间少,造影剂使用量少,X射线照射时间短.
作者:李纪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T检查在泌尿系统结石成分判定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8月8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均采用CT检查,观察患者结石成分.结果:经CT检查,单纯结石31例,混合结石49例;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的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其他成分相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碳酸磷灰石的特异性明显高于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P<0.05);一水草酸钙的灵敏度明显高于二水草酸钙(P<0.05).结论:CT检查可有效判定泌尿系统结石成分.
作者:唐志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PICC静脉置管术在脑出血长期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83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彩超引导下进行PICC静脉置管)42例和对照组(直接进行PICC静脉置管)41例.对比置管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置管成功例数和耗时.结果:观察组在彩超引导下进行的PICC静脉置管的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的耗时.而且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临床进行PICC静脉置管一次性成功例数高于传统的静脉置管方法,而且还大大缩短了PICC静脉置管的耗时,彩超辅助操作大大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
作者:祖重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对患者免疫功能、创伤指标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5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腹腔镜组(80例)和开腹组(78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手术7d后创伤指标、疼痛评分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CD4+(48.18±3.24)%、CD4+/CD8+(1.67±0.49)显著高于开腹组,IL-8(24.45±3.17)pg/mL、PA(248.34±12.76)mg/L、TNF-α(65.94±7.56)pg/mL、CD8+(28.83±2.47)%、CRP(7.85±1.76)mg/L、IL-10(13.28±3.71)pg/mL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在手术后NRS评分(3.28±0.74)分显著低于开腹组(5.63±1.06)分,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相比开腹手术而言,对患者创伤性更小,免疫功能伤害更低,疼痛程度更轻.
作者:路海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体会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液体管理,观察组采用床旁超声进行液体管理,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对比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超声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既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参数、临床指标,又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柳颖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麻醉应用于腹部手术对患者呼吸指标和心血管反应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5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标准型喉罩,观察组采用双管喉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血管反应、呼吸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T2时间点DBP(73.59±6.29)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SBP(120.24±8.57)mmHg、HR(78.51±6.14)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3d后,观察组MVV(37.49±3.52)L显著高于对照组,RV(3.17±0.36)L、TLC(4.16±0.72)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管喉罩麻醉适用于临床外科腹部手术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指标,使患者心血管反应处于平稳状态.
作者:任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静脉异位发生率及临床情况.方法:选择92例2014年1月~2017年7月接诊的PICC置管患者,按照不同体位进行分组,分成坐立组(47例)与仰卧组(45例),比较两组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及并发症率、复位成功率、调管时间.结果:坐立组静脉异位发生率、并发症率显著低于仰卧组(2.13%,13.33%;6.38%,15.56%,P<0.05),复位成功率显著高于仰卧组(93.62%,84.44%,P<0.05);坐立组调管时间显著低于仰卧组((10.15±2.37)min,(16.72±3.02)min,P<0.05).结论:PICC置管患者采取坐立位复位相比仰卧位,不仅能降低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并发症率,同时具有较高的复位成功率,调管时间较短.
作者:李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镜电凝止血辅助思密达喷洒治疗胃溃疡出血对胃肠激素和止血情况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接诊的胃溃疡出血患者95例,依据患者胃镜下电凝止血方式不同,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9例,予以胃镜电凝止血结合思密达喷洒,对照组46例,单纯采取胃镜电凝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胃肠激素和临床止血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1个月后的再出血率(4.08%)、停止黑便时间(3.27±0.24)d、输血量(229.15±12.68)mL以及停止呕血时间(1.28±0.29)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GAS(93.18±7.41)ng/L、MTL(241.09±11.28)n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胃溃疡出血患者,可使用思密达喷洒辅助胃镜电凝止血治疗,对改善患者胃肠激素分泌水平有明显作用,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作者:李新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比电子胃镜与X射线钡剂造影在早期食管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初步探寻早期食管癌辅助检查法.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接诊的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105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就诊后均行电子胃镜与X射线钡剂造影检查,回顾性对比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诊断价值的差异.结果:电子胃镜检查灵敏度(95.00%)、特异度(60.00%)、诊断符合率(93.33%)均高于X射线钡剂造影,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胃镜、X射线钡剂造影检查均可作为早期食管癌的辅助诊断方法,电子胃镜检查在灵敏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方面更优于X射线钡剂造影检查.
作者:刘文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技术的教学方法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医学专业实习生23名纳入研究对象,总结经皮肾镜技术教学方法.结论:临床进行经皮肾镜技术教学过程中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遵循由简至难的教学原则,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作者:刘尧;赵永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梅里埃公司的BacT/Alert240全自动血培养仪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方法:选入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80例患者的血培养标本,采用梅里埃公司的BacT/Alert240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阳性标本转种之后,利用梅里埃公司API系统开展鉴定工作,然后采用K–B方式进行药敏分析.结果:阳性检出率为68(85.0%)例,病原菌为68株,革兰阳性球菌为47.0%,革兰阴性杆菌为29.4%,真菌为23.6%.革兰阳性球菌的红霉素、克林霉素以及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肠杆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稍低,非发酵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很高.结论:在血培养分离之后可以发现,病原菌的耐药性很高,需要正确分析血液培养的具体结果,为临床采用抗菌药物提供支持.
作者:乐玉霞;付静;李凤麒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GB/T 14233.1-2008还原物质直接滴定法与YY/T 0031-2008还原物质滴定法.方法:用GB/T 14233.1-2008还原物质直接滴定法与YY/T 0031-2008还原物质滴定法分别对样品中的还原物质进行滴定.结果:GB/T 14233.1-2008还原物质直接滴定法滴定结果稳定,能满足易氧化物含量的测定;YY/T 0031-2008还原物质滴定法无法完整进行实验.结论:YY/T 0031-2008还原物质滴定法存在问题,需要进行重新修订.
作者:沈丽斯;林伟聪;卢翰生;黄敏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选择采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进行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并且做出比较.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分组对照的方法,调查时间选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来本院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本研究选择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照组患者均选择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治疗,同时选择5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修复的效果进行比较并且予以评价.结果: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更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明显.结论:在进行口腔修复的过程当中,为患者选择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的效果要明显比可塑纤维桩更好,其修复更加的美观,能够安全有效.
作者:宋晓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现代医院医疗器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后建立一套器械安全管理体系.方法: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现代医院医疗器械从生产、采购、使用到售后等各个环节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控制体系,防患于未然.结论:医疗器械安全存在隐患,需要建立一套管理体系防控风险发生.
作者:刘烨斌;仇庆;杨澍钰;龚磊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便携式呼吸机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需要运转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50例,根据运转时使用呼吸机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便携式呼吸机,n=88)和对照组(简易呼吸器,n=62),观察两组患者在转运前后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稳定情况,以及发生气管插管移位的发生率.结果: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患者在转运的过程中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稳定性高于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患者,气管插管移位的发生率低于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转运中能够有效地保持患者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稳定,且转运的过程中发生气管插管移位的发生率较低,对于转运的重病患者的安全能够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作者:李吉衡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超声卵巢回声对比法在早期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站收治的120例宫外孕患者(超声表现为同心圆征)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宫内妊娠合并黄体囊肿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时段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均进行超声诊断,分析其卵巢回声特点.结果:研究组中120例患者,有心管搏动以及胎芽的4例、14例有卵黄囊、剩余102例无囊内容物.对照组中黄体囊肿平均(3.05±0.62)cm.研究组92例同心圆征壁回声比卵巢实质回声高、28例同心圆征壁回声等于卵巢实质.对照组14例黄体囊肿壁回声比卵巢实质回声高、42例黄体囊肿壁回声等于卵巢实质回声、64例黄体囊肿壁回声比卵巢实质回声低.结论:超声卵巢回声对比法可提高早期宫外孕诊断准确率,效果显著.
作者:莫活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临床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中应用显微镜下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的临床实际意义.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86眼)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依照不同治疗方式与患者治疗意愿划分组别.联合组(n=43)应用显微镜下病灶切除+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对照组(n=43)应用传统保守治疗.将2组的手术干预成效、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联合组的手术干预成效、视力情况明显取得了比对照组更好的治疗成效(P<0.05);相比于对照组,联合组的并发症事件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中应用显微镜下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比传统保守治疗更具有代表性,成效可观,可有效提高视力水平,手术安全系数较高,可作为一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式,医学借鉴性高.
作者:董翠翠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