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刘行仁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撤机困难,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108例AECOPD患者,根据撤机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影响因素.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90(83.33%)与撤机失败组18(16.6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非条件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拔管时WBC、CRP、ALB、通气时间,其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拔管时WBC、CRP、ALB、通气时间是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的危险因素.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根治性手术对于结直肠癌生存情况的影响

    目的:评析使用腹腔镜做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2例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腹腔镜手术60例患者为观察组;传统开腹手术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吻合口瘘、肠梗阻等)、组间病患生活质量(疼痛度、满意度等).结果:在生活健康状况评比中,无论从治疗前后,还是组间比对,观察组亦更占据优势,病患康复状况好,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患例比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手术是现有阶段可行性很高的术种之一.不过价格相对高昂,技术含量高,医患双方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

    作者:宋成飞;于云雷;王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麻醉机的基本构成及维修实例

    介绍了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

    作者:黄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MRI在胎儿胼胝体缺如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胼胝体缺如的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胎儿胼胝体缺如MRI和超声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本组孕妇在行MR检查前均行超声检查.MR检查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序列和T1加权快速梯度回波(T1WI-TFE)序列,行胎儿颅脑、胸、腹部常规检查,重点行颅脑横轴面、冠状面、矢状面扫描观察胎儿胼胝体是否缺如,将产前MRI、超声表现与生后随访、引产尸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例胎儿产前MRI诊断胼胝体缺如,6例为完全型胼胝体缺如,3例为部分型胼胝体缺如,与引产及出生后随访结果一致.结论:MRI在胎儿胼胝体缺如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超声产前诊断的重要补充.

    作者:朱承峰;王飞;刘春玲;张晓倩;葛岚;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药物辅助电针联合激光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辅助电针联合激光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85例确诊为PHN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3例患者接受单纯药物治疗纳入对照组,另42例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电针联合激光针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有差异(Z=﹣3.8261,P=0.000).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药物辅助电针联合激光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左蕾;杨晓秋;周泽军;孙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不孕症是当前临床常见妇产科疾病,给社会及家庭均带来极大影响.加强不孕症的早期诊治效果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传统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方式临床应用均具有一定局限性.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宫腔镜和腹腔镜在临床上的运用逐渐增多.本文就宫腔镜、腹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应用状况实施了综述,以期为不孕症的临床诊治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韩会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7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机械通气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比较两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有创机械通气例数、病死率;干预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结果:机械通气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机械通气组有创机械通气例数、病死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相近,P>0.05;干预后机械通气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呼吸频率和心率,降低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和病死率,对患者预后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石佳泉;黄东雅;饶广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电针疗法对贝尔氏麻痹的House-Brackmann分级变化及预后评估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治疗贝尔氏麻痹症的预后效果和面部神经House-Brackmann分级变化.方法:回顾选取本院收治的贝尔氏麻痹症82例列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为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40例患者,研究组为基于对照组,联合应用电针疗法治疗的42例患者,两组均以治疗前、治疗1周、2周为观察期,比较两组面瘫House-Brackmann分级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在治疗1周(45.48±6.21)及两周(62.73±5.19)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有效率(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7.50%),P均<0.05.结论:电针联合西药注射治疗贝尔氏麻痹症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面部神经House-Brackmann分级.

    作者:刘文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TCT细胞学检测结合病理分析在诊断宫颈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宫颈疾病诊断中TCT细胞学检测和病理分析相结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5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CT细胞学检测对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检查,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采用镜下宫颈活检方式进行检查,同时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经过检查发现,529例患者中,共有58例患者的TCT检测结果呈现阳性,比例为10.96%,患者中共有42例为上皮细胞内瘤样病变,患者中并未出现宫颈癌案例.将TCT细胞学检验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相比,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T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测,和病理组织活检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可以尽早鉴别宫颈疾病,为宫颈癌前病变的筛选提供有力参考,为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白志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恶性青光眼的视力状况、眼压程度及预后影响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应用于恶性青光眼的治疗对患者视力水平、眼压程度的影响和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状况.方法:选取在本院眼科手术治疗的恶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照治疗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眼),以常规对症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39例(眼),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眼压、视力的变化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眼压(13.05±4.87)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17.54±6.15)mmHg,裸眼视力(0.67±0.18)显著高于对照组(0.42±0.15),佳矫正视力(0.75±0.16)显著高于对照组(0.43±0.12)(P均<0.05);研究组不良事件率(12.82%)和对照组(9.76%)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恶性青光眼患者,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水平,降低患者眼压,且预后不良事件较少,为治疗恶性青光眼安全高效的途径.

    作者:韩竞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医院计量器具的规范化管理

    本文联系本院实际情况,从建立完善计量管理网络、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完善计量检定体系三方面谈了在计量管理中的实际做法,并展示了本院计量管理的亮点.

    作者:张立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自体耳软骨与膨体聚四氟乙烯在鼻整形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自体耳软骨与膨体聚四氟乙烯在鼻整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鼻整形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抽签分配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总例数为30例,给予该组患者自体耳软骨进行整形;研究组的总例数为30例,给予该组患者自体耳软骨与膨体聚四氟乙烯进行联合整形,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满意度比研究组低,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将自体耳软骨与膨体聚四氟乙烯应用于鼻整形手术中,能取得确切的效果,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宋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股-腘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再闭塞的腔内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股-腘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再闭塞腔内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来本院接受救治的86例股-腘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再闭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甲组(40例,应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乙组(46例,应用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治疗).随访1年,研究对比甲组和乙组患者的通畅率.结果:乙组患者术后1年通畅率(97.83%)和甲组(90.0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治疗股-腘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再闭塞的近期疗效均较佳,临床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为患者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阳春;栗力;曹月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Ahmed青光眼阀对老年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对老年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难治性青光眼患者48例48眼,患者均应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视力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老年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应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情况,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王迪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24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120例(多次法根管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第1d重度疼痛12例、中度疼痛18例、轻度疼痛24例、无疼痛66例,第7d重度疼痛0例、中度疼痛6例、轻度疼痛12例、无疼痛102例,第30d重度疼痛0例、中度疼痛6例、轻度疼痛6例、无疼痛108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降低疼痛发生率,并且还能减少治疗时间,促进其早期康复,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诊断情况.结果:经动态心电图检出50例患者中心肌缺血阳性例数42例(84.0%),与常规心电图检出34例(68.0%)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态心电图在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等的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在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方面的检出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且前者具有重复性高、无创等优点,同时其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方面具有较高检出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在肺外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肺外周结节的诊断中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单位于2017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肺外周结节患者43例,使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为其进行检查,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观察支气管镜的镜检结果,计算其诊断准确率.结果:15例病理结果为慢性炎症,其余28例为浸润性腺癌,低分化癌、乳头状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查获得13例浸润性腺癌,8例低分化癌,2例乳头状癌,另有5例患者检查结果为阴性,但是手术病理确诊为肺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的诊断准确率为82.14%(23/28).检查过程中,导航平均时间为(23.14±16.89)min,病灶的直径为(25.16±6.52)mm,无并发症出现.结论: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技术,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既安全又有效,在肺外周结节的诊断中有着非常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于宝华;赵林;郑岩;范梦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全子宫并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子宫并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7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围绝经期子宫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根据有无切除双侧输卵管分为对照组45例(保留)与研究组45例(切除),比较两组卵巢功能差异.结果:较之术前,两组患者术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舒张末期小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阻力值(RI)、搏动指数(PI)等指标水平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术后E2低于对照组,LH、FSH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指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输卵管病变、盆腔包块发生率的比较中,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并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具有一定不良影响,但经切除双侧输卵管后可从一定上降低患者盆腔包块、输卵管病变的发生率,故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具体表现,酌情选择.

    作者:李亚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AD/CAM氧化锆全瓷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与可行性分析

    目的:对CAD/CAM氧化锆全瓷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与可行性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合金烤瓷修复,观察组行CAD/CAM氧化锆全瓷修复,并将2组患者经修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经治疗后12个月的40颗牙,牙齿松动1颗,边缘不合适1颗,未出现修复牙体严重缺损及颜色不匹配的情况,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D/CAM氧化锆全瓷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牙齿稳固,改善牙列缺损的症状,提高牙齿的美观度,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王彩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麻用气管导管在开腹手术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将气管导管全麻方法在开腹手术患者中应用,观察应用效果.方法:参照全麻方法的不同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32例开腹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分别有16例开腹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方法实施于参照组患者,气管导管全麻方法实施于实验组患者,统计参照组以及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数据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数据值依次为(91.9±2.0)mmHg、(142.5±3.0)mmHg、(98.8±2.0)%、(92.3±5.0)次/min,比较于参照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数据值(102.3±5.0)mmHg、(150.6±5.0)mmHg、(95.8±1.0)%、(104.6±7.0)次/min,相关数据呈现出P<0.05的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开腹手术患者中采用气管导管全麻方法可得到比较优的麻醉质量,有助于开腹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曾婷;侯信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压氧舱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和讨论高压氧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颅脑外伤患者136例,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恢复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后LOTCA总评分、患者疗效的总有效率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