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越
作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医疗器械已经被应用到了日常疾病的治疗工作中.医疗器械的管理水平是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的浓缩,落实医疗器械规范化管理,能够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以及技术水准,从而进一步的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医疗器械的管理涉及到了采购、维修、仓储以及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近些年由此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也不在少数,希望国内已经构建起了一套完善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但国内尚未展开这方面的尝试.基于此,本文对医疗器械规范化管理的策略进行了总结.
作者:陈晓通;邹美芳;于海超;王承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不孕症是当前临床常见妇产科疾病,给社会及家庭均带来极大影响.加强不孕症的早期诊治效果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传统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方式临床应用均具有一定局限性.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宫腔镜和腹腔镜在临床上的运用逐渐增多.本文就宫腔镜、腹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应用状况实施了综述,以期为不孕症的临床诊治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韩会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3M自粘弹性绷带与弹力袜预防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比较.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216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参照组采用弹力袜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3M自粘弹性绷带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采用弹力袜进行护理的参照组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为19.3%,平均住院时间为(30.02±2.1)d,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为80.25%;采用3M自粘弹性绷带进行护理的实验组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为4.5%,平均住院时间为(19.1±2.6)d,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为93.42%.结果显示,实验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和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在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M自粘弹性绷带进行护理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可有效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吕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30例患者.观察组采取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在观察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3.3%(22/30),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χ2=4.8000;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再出血率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治疗有效率,并且患者的手术时间、再出血率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明显改善了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思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宽胸气雾剂在急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232例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宽胸气雾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硝酸甘油片进行治疗,对比不同的治疗方法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绞痛3min内缓解率为52.59%,对照组为50.86%;实验组患者心绞痛5min内缓解率为91.38%,对照组为88.79%,两组数据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疗效的有效率为73.28%,对照组为72.41%,两组患者在改善心电图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比较,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宽胸气雾剂对急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缓解患者的心绞痛,与采用硝酸甘油片疗效相当,且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少于采用硝酸甘油片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晓君;邵秀庆;王晓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疗器械对于医疗安全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医疗器械进行监管,有助于牢牢把握医疗安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而推动医疗行业的持续进步,本文就此进行了针对性论述.
作者:杨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ipolar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BFHR)和同期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对比.方法:回顾选择在本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10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BFHR组52例,THR组53例,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并于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远期疗效.结果:BFHR组下床活动时间(18.05±1.87)d、手术时间(83.49±16.54)min、术中出血量(215.82±32.16)mL、术后引流量(183.45±19.35)mL、术中输血量(163.82±18.85)mL显著低于THR组(P均<0.05);术后1个月,BFHR组Harris评分(70.19±10.45)分和THR组(74.34±11.56)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BFHR组Harris评分(76.54±12.71)分显著低于THR组(89.15±13.45)(P<0.05).结论:BFHR与THR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各有利弊,相对而言,BFHR短期疗效较好,THR长期疗效较好,临床应按照患者实际选取相应术式.
作者:李志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应用于恶性青光眼的治疗对患者视力水平、眼压程度的影响和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状况.方法:选取在本院眼科手术治疗的恶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照治疗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眼),以常规对症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39例(眼),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眼压、视力的变化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眼压(13.05±4.87)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17.54±6.15)mmHg,裸眼视力(0.67±0.18)显著高于对照组(0.42±0.15),佳矫正视力(0.75±0.16)显著高于对照组(0.43±0.12)(P均<0.05);研究组不良事件率(12.82%)和对照组(9.76%)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恶性青光眼患者,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水平,降低患者眼压,且预后不良事件较少,为治疗恶性青光眼安全高效的途径.
作者:韩竞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108例AECOPD患者,根据撤机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影响因素.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90(83.33%)与撤机失败组18(16.6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非条件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拔管时WBC、CRP、ALB、通气时间,其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拔管时WBC、CRP、ALB、通气时间是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行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旨意为该病的治疗术式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6月期间84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4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总结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常规开腹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更优,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尽早恢复术后正常排气,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李志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在本处随诊复查的接受过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0例选入研究,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与误诊率进行比较,对比病灶组织与正常腺体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以及始增时间.结果:超声造影检查的检出率为91.67,误诊率为8.33%,均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病灶组织峰值强度明显较正常腺体低,P<0.05;病灶组织的达峰时间及始增时间与正常腺体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检出率较高,可以对病灶区域异常的情况及时发现,将疾病的漏诊率降低.
作者:刘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讨论闭合复位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对髌骨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8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和观察组(40例,闭合复位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疼痛VAS评分变化.结果:术后2周与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VA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能够使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且疼痛轻,值得推广.
作者:潘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宫颈疾病诊断中TCT细胞学检测和病理分析相结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5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CT细胞学检测对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检查,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采用镜下宫颈活检方式进行检查,同时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经过检查发现,529例患者中,共有58例患者的TCT检测结果呈现阳性,比例为10.96%,患者中共有42例为上皮细胞内瘤样病变,患者中并未出现宫颈癌案例.将TCT细胞学检验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相比,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T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测,和病理组织活检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可以尽早鉴别宫颈疾病,为宫颈癌前病变的筛选提供有力参考,为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白志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胸腔镜小切口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将应用胸腔镜介入治疗的47例患者归为胸腔镜组,将应用传统开放式肺叶切除术治疗的43例归为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2个月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胸腔镜组下床活动时间(2.13±1.37)d、置管时间(7.92±1.63)d、术中出血量(82.78±9.56)mL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两组临床收益率(82.98%和83.72%)差异不显著(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率(8.51%)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18.60%),P<0.05.结论:胸腔镜微创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且并发症率和复发率较低,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马小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持续深入发展以及民众对医学诊断准确性要求的不断提升,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仍有部分疾病诊断难度比较大,比如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此类骨折发现难度较大,而且多无临床表现,误诊及漏诊风险较高.当出现临床表现时提示病情已经进展,需尽早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以利于预后.目前,细微及隐匿性骨折多经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后发现,而普通CT及传统X射线检查难以发现此类骨折,临床多仅表现出疼痛症状,提示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多层螺旋CT及MRI可获得良好的临床价值,旨在为设计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具有可靠性的参考依据.
作者:徐明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应用动态血糖仪结合健康宣教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本院进行胰岛素泵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78例,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参照组仅进行动态血糖仪血糖监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联合动态血糖仪应用,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健康宣教联合动态血糖仪应用的实验组在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血糖控制时间、注射胰岛素剂量和平均血糖漂移度均低于参照组,且实验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介入健康宣教干预联合动态血糖仪,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对患者的血糖控制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曹宏伟;谌静;甘宇;代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胆囊结石伴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行全身麻醉,常规消毒,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对比结果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在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对比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肝功能异常1例,其他感染2例;对照组泌尿系统、肝功能、切口以及其他方面均出现感染;两组结果对比除其他感染之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收的132例输尿管结石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开展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分析疗效.结果:首次碎石成功例数为128例,碎石成功率为96.97%.其余患者中,1例实施经皮肾镜碎石术,3例行留置双J管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B超检查证实,患者的结石排出率为99.24%(131/132).结论: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使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安全性强,出血少,排石率高以及恢复快的特征,且使用此方式能够同时处理输尿管狭窄以及息肉,可视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将气管导管全麻方法在开腹手术患者中应用,观察应用效果.方法:参照全麻方法的不同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32例开腹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分别有16例开腹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方法实施于参照组患者,气管导管全麻方法实施于实验组患者,统计参照组以及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数据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数据值依次为(91.9±2.0)mmHg、(142.5±3.0)mmHg、(98.8±2.0)%、(92.3±5.0)次/min,比较于参照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数据值(102.3±5.0)mmHg、(150.6±5.0)mmHg、(95.8±1.0)%、(104.6±7.0)次/min,相关数据呈现出P<0.05的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开腹手术患者中采用气管导管全麻方法可得到比较优的麻醉质量,有助于开腹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曾婷;侯信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讨论高压氧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颅脑外伤患者136例,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恢复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后LOTCA总评分、患者疗效的总有效率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