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舱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王静

关键词:高压氧, 颅脑外伤, 认知功能, 障碍, 恢复
摘要:目的:研究和讨论高压氧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颅脑外伤患者136例,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恢复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后LOTCA总评分、患者疗效的总有效率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麻醉机的基本构成及维修实例

    介绍了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

    作者:黄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在本处随诊复查的接受过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0例选入研究,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与误诊率进行比较,对比病灶组织与正常腺体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以及始增时间.结果:超声造影检查的检出率为91.67,误诊率为8.33%,均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病灶组织峰值强度明显较正常腺体低,P<0.05;病灶组织的达峰时间及始增时间与正常腺体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检出率较高,可以对病灶区域异常的情况及时发现,将疾病的漏诊率降低.

    作者:刘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的可行性.方法:将2016年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口腔修复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牙共152颗,电脑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45例患者,78颗患牙,应用预成纤维桩,B组45例患者,74颗患牙,应用可塑纤维桩.比较两组每颗纤维桩修复所需的时间、牙周指数以及修复效果.结果:A组每颗纤维桩修复所需时间(64.01±5.25)min短于B组,修复三个月后四项牙周指数均低于B组,修复成功率(97.44%)较B组更高(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应用在口腔修复中效果较为可观.

    作者:苏立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宽胸气雾剂对急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改善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宽胸气雾剂在急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232例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宽胸气雾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硝酸甘油片进行治疗,对比不同的治疗方法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绞痛3min内缓解率为52.59%,对照组为50.86%;实验组患者心绞痛5min内缓解率为91.38%,对照组为88.79%,两组数据差异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疗效的有效率为73.28%,对照组为72.41%,两组患者在改善心电图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比较,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宽胸气雾剂对急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缓解患者的心绞痛,与采用硝酸甘油片疗效相当,且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少于采用硝酸甘油片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晓君;邵秀庆;王晓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紫外线联合麦饭石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vb,NB-UVB)与麦饭石中药药浴联合应用对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93例列为研究样本,按照治疗模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以常规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47例,采取隔日NB-UVB照射方式加用麦饭石以中药药浴的形式进行治疗.两组均在治疗2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和记录期间不良反应,同时统计治疗前、治疗1疗程、2疗程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结果:实验组干预1疗程和干预2疗程PASI评分[依次为(18.17±12.54)分、(6.52±10.4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依次为(29.89±11.35)分、(13.79±10.17)分](P均<0.05);实验组有效率(89.36%)显著高于对照组(89.36%)(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19.15%)显著低于对照组(32.61%)(P<0.05).结论:麦饭石中药药浴辅助NB-UVB照射可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影响较少,可进一步完善发展.

    作者:王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功能枕头对脊椎病患者变形颈椎复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多功能枕头对颈椎病患者变形颈椎复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推拿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多功能枕头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颈椎复位情况.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颈椎弧度恢复正常15例、颈椎弧度明显改善17例,对照组颈椎弧度恢复正常9例、颈椎弧度明显改善12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多功能枕头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变形颈椎的复位情况,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黄勇;谢木森;罗洪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80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无创呼吸机,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EV1、FVC、PaO2、PaCO2等指标检测值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PaO2提高幅度以及PaCO2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使用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无创呼吸机,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

    作者:王丹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ipolar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BFHR)和同期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对比.方法:回顾选择在本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10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BFHR组52例,THR组53例,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并于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远期疗效.结果:BFHR组下床活动时间(18.05±1.87)d、手术时间(83.49±16.54)min、术中出血量(215.82±32.16)mL、术后引流量(183.45±19.35)mL、术中输血量(163.82±18.85)mL显著低于THR组(P均<0.05);术后1个月,BFHR组Harris评分(70.19±10.45)分和THR组(74.34±11.56)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BFHR组Harris评分(76.54±12.71)分显著低于THR组(89.15±13.45)(P<0.05).结论:BFHR与THR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各有利弊,相对而言,BFHR短期疗效较好,THR长期疗效较好,临床应按照患者实际选取相应术式.

    作者:李志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YYX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对降低湿化液细菌污染和提高患者吸氧依从性的效果

    目的:研究YYX一次性使用吸氧管(扶舒清)代替蒸馏水湿化对降低湿化液细菌污染和提高患者吸氧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需要长期吸氧的慢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湿化瓶吸氧,观察组给予YYX一次性使用吸氧管(扶舒清)作为湿化液吸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细菌污染率分别为0和20%.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污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吸氧依从性分别为90%及70%,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YYX一次性使用吸氧管(扶舒清)代替蒸馏水湿化对降低湿化液细菌污染和提高患者吸氧依从性的效果显著,有效的降低了吸氧导致的院内感染率,安全性高,舒适度高,依从性好.

    作者:于永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仪的故障数据分析及改进

    本文主要通过对本院超声诊断仪在2015与2016年度的故障数据分析,阐述了执行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PM)和推行质量控制标准,在保障临床医技科室设备开机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

    作者:梁伟玲;黄泽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妇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35例宫颈癌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17例患者接受传统腹腔镜手术为对照组,另18例患者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流血量、术后7d伤口渗出率、创口感染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较传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效果佳,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但手术操作时间较长,费用较高.

    作者:夏一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MRI在胎儿胼胝体缺如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胼胝体缺如的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胎儿胼胝体缺如MRI和超声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本组孕妇在行MR检查前均行超声检查.MR检查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序列和T1加权快速梯度回波(T1WI-TFE)序列,行胎儿颅脑、胸、腹部常规检查,重点行颅脑横轴面、冠状面、矢状面扫描观察胎儿胼胝体是否缺如,将产前MRI、超声表现与生后随访、引产尸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例胎儿产前MRI诊断胼胝体缺如,6例为完全型胼胝体缺如,3例为部分型胼胝体缺如,与引产及出生后随访结果一致.结论:MRI在胎儿胼胝体缺如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超声产前诊断的重要补充.

    作者:朱承峰;王飞;刘春玲;张晓倩;葛岚;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疗器械规范化管理的策略

    作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医疗器械已经被应用到了日常疾病的治疗工作中.医疗器械的管理水平是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的浓缩,落实医疗器械规范化管理,能够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以及技术水准,从而进一步的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医疗器械的管理涉及到了采购、维修、仓储以及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近些年由此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也不在少数,希望国内已经构建起了一套完善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但国内尚未展开这方面的尝试.基于此,本文对医疗器械规范化管理的策略进行了总结.

    作者:陈晓通;邹美芳;于海超;王承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接收在本院患有396例患者当中476个甲状腺实性结节,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超声以及弹性成像进行检查,实验组采取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检查诊断恶性结节一共有312个,通过病理检查确诊恶性结节一共有196个,其敏感性为62.8%;实验组检查诊断恶性结节一共有164个,通过病理检查确诊恶性结节一共有68个,其敏感性为82.9%,实验组筛选检查恶性结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恶性结节采取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联合检查,可以使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明确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战英杰;陈海淼;张世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108例AECOPD患者,根据撤机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影响因素.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90(83.33%)与撤机失败组18(16.6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非条件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拔管时WBC、CRP、ALB、通气时间,其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拔管时WBC、CRP、ALB、通气时间是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行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压膜保持器与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联合应用对正畸保持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究压膜保持器与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联合应用对正畸保持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完成正畸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佩戴压膜保持器,观察组患者佩戴压膜保持器与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保持器保持成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佩戴保持器12个月之后的模型测量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压膜保持器与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联合应用对于正畸的保持效果比较好,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白内障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住院部收治的74例白内障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乳化组、切口组,每组37例,其中乳化组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切口组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水平变化,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治疗后切口组视力评分高于乳化组,P<0.05;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相比于乳化组的21.6%,切口组并发症少,P<0.05.结论:白内障治疗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

    作者:王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品管圈模式在降低手术设备维修不及时率的运用与探讨

    目的:探索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模式在手术室设备修管理中的运用效果,加强对手术室设备的维修管理.方法:建立品管圈,进行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和工具对手术室设备维修情况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关对策.观察QCC模式在降低手术设备维修不及时率中的效果.结果:手术室设备维修不及时率从23.3%降低到了9.2%,目标达成率107.6%,进步率为60.5%.结论:QCC模式的应用,降低了手术设备的维修不及时率,提高了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手术设备故障待机时间,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益.

    作者:罗晓晨;陈渡平;朱李栋;彭明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指导

    目的:对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指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38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制定心理干预方案,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手术.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密切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对386例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术后临床观察,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同时,通过对患者术后的临床观察,减少了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论:对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评估、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及阴道出血、腹痛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可有效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静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生存质量和临床指标的评价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选取在本院因急性胆囊炎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168例患者,将腹腔镜下手术的78例患者作为LC组,将开腹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开腹组,对比组间手术出血、术后恢复等临床指标,同时对比手术前后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评分变化.结果:①LC组在手术出血(45.62±11.58)mL、术后肠道恢复情况(17.03±6.51)h、术后住院时间(4.13±1.16)d,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手术后,LC组GLQI评分[术后3个月(104.38±16.25)分、术后6个月(110.29±15.37)分]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恢复快、并发症少,而且能够明显提升急性胆囊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段立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