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小花;夏桂芝;张录燕;宋冬梅
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呼吸及循环功能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各种保护性反射仍未完全恢复,其潜在的危险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时.因此,麻醉恢复期的监测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1].
作者:安春实;崔成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腹痛是临床常见的主诉之一,常成为病人就诊的直接原因.由于引起腹痛的疾病甚多,在首诊时难以确诊的病历亦较多,若不进行细致观察与护理,会延误诊断甚至危及生命.在临床工作中总结经验如下:
作者:刘冰;张正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两种营养方法对胃肠道手术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对体重损失率、血清蛋白、淋巴细胞总数、静脉血内毒素水平及营养所需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体重损失率、血清蛋白二组比较(P>0.05);淋巴细胞总数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内毒素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所需费用,肠外营养高于肠内营养.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改变胃肠道术后的营养状况,其中以肠内营养更为实用.
作者:张英丽;李丽荣;杜庆华;王晓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本着护理工作要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提出了<护士全优服务制>的管理方针,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杜绝医疗事故和差错纠纷的发生.
作者:夏荣;于桂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急诊科护士应用相应的压力研究的知识,可以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维持满意的护理服务质量.方法:个人应对策略和组织部门的支持,两方面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结果:通过压力应对策略可以有效地应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结论:急诊科护士特殊的工作环境决定了特殊的工作压力,通过应用压力应对策略,缓解护士的工作疲惫感,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杨玉芹;宋敏;庄健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流失是国内外各精神病院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人员的流失,加重了精神科其他护士的工作负荷,导致精神科护士的缺乏和护理质量的下降,影响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流失率增加[1],造成培养经费和卫生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精神科护士的流失是精神病医院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将其流失的相关因素及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王焕英;毛焕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射流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对186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射流雾化吸人沐舒坦,对照组滴注沐舒坦.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转归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射流雾化吸入沐舒坦在症状、体征的持续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较高.结论:射流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老年肺炎可缩短病程,改善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黄淑娟;吴卫民;刘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气腹腹腔镜术后,腹腔内CO2残留可引发肩部疼痛,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等并发症,需积极处理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李娜;王玉芝;王毓丽;张伟;崔满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化,心身医学的研究和责任制护理的建立,护理已不再是一种单纯应用操作技术性的工作,而真正成为一种科学、技术、艺术结合的完整独立的科学体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癌症的病人,除了掌握心理护理、全身护理外,也要根据患者的家庭生活状况、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来制定护理措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对患癌症的病人要做到保密性、公开性、保密性与公开性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要用自己的言语、表情、态度、行为去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和认识,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佳状态,让患者看到希望.只有明确的生活目的,才能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
作者:卢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肿瘤的治疗要以介入化疗效果佳,长期以来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严重损害,极大地增加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生活质量,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而介入化疗正是针对此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化疗方法,它直接使药物作用于肿瘤的供血动脉,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的副作用,使药效提高10~20倍.我院从1994年开展介入治疗各种肿瘤千余例,但肺癌患者只有58例,因支气管动脉较特殊,故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肝硬化因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病情多迁延不愈且易并发肝性脑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因此肝硬化患者病程中易产生很多负性心理,尤以抑郁多见,而这些负性心理间接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病情或导致并发症肝性脑病的发生.本研究旨在研究对肝硬化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预防肝性脑病的影响.
作者:孙丽辉;朱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核空洞实施外科治疗的成功与否,除了与医生高超的技术、合理的用药治疗、护士的病情观察有关外,还与心理护理及指导、术后呼吸道管理、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管理密不可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征;勇丽;池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护理人员针刺伤后,经血液可传播某些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这是全球性危害护理人员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如何预防针刺伤及针刺伤后如何处理成为护理工作者迫切关注的问题.现就针刺伤容易发生的环节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及处理原则介绍如下:
作者:闫宏;沈灵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二期神经梅毒临床中比较少见,对患者危害性较大,临床表现为截瘫和病变节段以下痛觉消失.由于本病不同于一般疾病,护理上较困难,传染性较大.医护人员对梅毒患者要有正确的认识,不歧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要重视心理护理.
作者:周秀文;田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护士临床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的危险.由于职业的性质、特殊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社会给予不公平的待遇等给护士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1];同时护理作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护士心理因素的影响,其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病人治疗和康复.另外,护士是人类身心健康的维护者,在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正确地了解和分析影响护士心理的因素,探讨其对策,让护理人员保持健康、稳定、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去面对护理工作,是保证高质量护理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之一.
作者:梁柳梅;梁琼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咯血促使病人就医,大咯血在咯血病人中所占比例不到5%,但大咯血病人急性致命性出血的发生率达7%~32%,迅速致死的原因是无法采取有效抢救,所以大咯血为呼吸科急症.从抢救和护理大咯血患者的实践中体会到,及时准确的医护配合是救治工作第一要素.
作者:单丽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存活时间不断延长.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使护理工作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步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机体与心理社会密切结合的整体护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护理技术服务,同时希望护理人员为其传播护理技能与预防保健知识.所以,为患者实施护理和健康教育就成为护理工作的要求及护理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自2001年以来,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诱导期患者实施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庄小花;夏桂芝;张录燕;宋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可使许多人的血脂升高而致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血栓等疾病形成的病理基础.因此,对高脂血症的健康指导十分必要.
作者:李亚珍;王晓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它发病急,死亡率高.接诊病人时的急救与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现将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62例大出血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护理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骨折病人在出院前,已从对疾病本身的关注转而投向未来.以期能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预防残疾,减轻骨折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因而,我们在2003年2~8月对56例骨折病人在出院前1周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卫东;刘海英;韩翠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