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护理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闫宏;沈灵敏

关键词:护理人员, 预防, 针刺伤, 护理工作者, 乙型肝炎, 健康问题, 处理原则, 丙型肝炎, 艾滋病, 血液, 危害, 疾病, 传播
摘要:护理人员针刺伤后,经血液可传播某些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这是全球性危害护理人员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如何预防针刺伤及针刺伤后如何处理成为护理工作者迫切关注的问题.现就针刺伤容易发生的环节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及处理原则介绍如下: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损伤抢救护理常规

    椎体骨折脱位或附件骨折脱移位的椎体向后或骨片突人椎管,可压迫脊椎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称完全性截瘫,部分丧失称不完全截瘫.

    作者:高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法乐四联症的手术配合

    我院自2002年7月~2003年5月共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法乐四联症外科手术治疗12例,其中根治术10例,中央分流术2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国荣;姜淑杰;闫绍慧;李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例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体会

    综合征(NS)是指各种疾病所致的大量蛋白尿(24h尿量超过3.5g)、低蛋白血症(血清蛋白少于30g/L)、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等临床表现.妊娠合并NS对母婴危害严重,临床上较少见.我院产科于2003年4月收治1例妊娠合并NS的孕妇,经剖宫产术结束分娩.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明子;金玉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它发病急,死亡率高.接诊病人时的急救与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现将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62例大出血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白血病病人化学治疗认知程度的调查

    白血病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化学治疗和骨髓移植,但因为骨髓移植需要有合适的供体,并且医疗费用昂贵,并不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目前大多数医院采取的仍是对病人进行化学治疗.针对化学治疗,对血液科住院的白血病病人进行了化学治疗知识的问卷调查及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石磊;郑春荣;刘凤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4例老年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护理资料的回顾.结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均已痊愈.结论:加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杨丽娟;郭焕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发病急、病情凶险、预后不良,病人一旦被确诊,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2000年以来,我们针对病人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对促进病人康复,改善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葛运清;于丽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病人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对31例病人术前全面评估,进行健康指导.术后预防脱位、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感染等.结果:除1例术后出现脱位,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外,其余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术前术后的护理为治疗成功提供了保证.

    作者:陈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生儿黄疸应用蓝光照射疗法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而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手段.主要作用是使4z、15E-胆红素异构体CC15处双键旋转180°和光红素异构体CIUMIRUBIN,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适用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轻度溶血和败血症引起的黄疸等患儿.现就蓝光机的使用和护理简述如下:

    作者:胡妙青;刘娟;廖秀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射流雾化吸入治疗老年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射流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对186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射流雾化吸人沐舒坦,对照组滴注沐舒坦.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转归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射流雾化吸入沐舒坦在症状、体征的持续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较高.结论:射流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老年肺炎可缩短病程,改善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黄淑娟;吴卫民;刘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为了提高手术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安全无误,有效地维护护患双方的权益,我院手术室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设计使用了手术护理记录单,作为手术配合及术中护理的原始资料,便于更真实、准确、详尽、规范地反映手术全过程,现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孔祥丽;王昕华;李东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监护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中毒病人应用血液灌流(HP)治疗的监测和护理.方法:采用常规抢救措施的同时,实施HP治疗,治疗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监护措施.结果:30例行血液灌流35次,其中5例治疗2次,抢救成功23例,占76.67%;死亡7例,占23.33%,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血液灌流是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重要有效手段,治疗过程中恰当的监护措施是保证抢救成功、有效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蔺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专业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护理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病人进行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成效,所以,做好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周广红;张晓辉;张艳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手术室护士除配合完成择期手术外,还要完成对大量急症病人的抢救工作,因此,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危险因素.

    作者:张斌;张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实施标准化护理服务强化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延伸了和扩大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内涵.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世的挑战,服务文化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丁学易,朱晓平,赵爱平.服务文化在临床护理中创建[J].中国护理杂志,2003;1(3):58.).如何将标准化护理服务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是我院2003年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一年来,通过人文关怀在标准化护理服务中的创建与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邵玉琴;宋静波;雍晓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骨折病人出院前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护理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骨折病人在出院前,已从对疾病本身的关注转而投向未来.以期能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预防残疾,减轻骨折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因而,我们在2003年2~8月对56例骨折病人在出院前1周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卫东;刘海英;韩翠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伴有精神症状的白血病1例护理体会

    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患者可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感染等,但伴有精神症状较罕见.我科曾收治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化疗期间出现精神症状的患者,经过我们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病人精神症状消失,白血病缓解出院.

    作者:秦晶;王倩;苗凤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选择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肿瘤的治疗要以介入化疗效果佳,长期以来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严重损害,极大地增加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生活质量,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而介入化疗正是针对此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化疗方法,它直接使药物作用于肿瘤的供血动脉,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的副作用,使药效提高10~20倍.我院从1994年开展介入治疗各种肿瘤千余例,但肺癌患者只有58例,因支气管动脉较特殊,故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痴呆症的分期及护理

    老年痴呆症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心绪等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有:记忆力障碍,计算力障碍,一般常识障碍,理解力和判断力下降,思维和语言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

    作者:龚明月;梁虹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护士临床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的危险.由于职业的性质、特殊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社会给予不公平的待遇等给护士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1];同时护理作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护士心理因素的影响,其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病人治疗和康复.另外,护士是人类身心健康的维护者,在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正确地了解和分析影响护士心理的因素,探讨其对策,让护理人员保持健康、稳定、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去面对护理工作,是保证高质量护理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之一.

    作者:梁柳梅;梁琼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厅

主办:吉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