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黄疸应用蓝光照射疗法的护理体会

胡妙青;刘娟;廖秀春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应用, 蓝光照射疗法,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照射治疗, 异构体, 早产儿, 荧光灯, 败血症, 症状, 旋转, 双键, 溶血, 尿液, 患儿, 护理, 光机, 胆汁, 病因
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而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手段.主要作用是使4z、15E-胆红素异构体CC15处双键旋转180°和光红素异构体CIUMIRUBIN,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适用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轻度溶血和败血症引起的黄疸等患儿.现就蓝光机的使用和护理简述如下: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相关文献
  • 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测与护理

    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呼吸及循环功能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各种保护性反射仍未完全恢复,其潜在的危险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时.因此,麻醉恢复期的监测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1].

    作者:安春实;崔成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自控硬膜外镇痛技术在骨科术后的应用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骨科术后病人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技术(PCEA)的疗效与副作用,分析疗效不佳及副作用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副作用,增加疗效.方法:530例骨科术后患者采用PCEA,手术结束时开启镇痛泵,负荷量为2ml,持续给药量2ml/h;追加剂量1ml/次;锁定时间20min,保留2~3d,密切了解病人自控镇痛(PCA)的操作情况,镇痛泵的工作状况、病人感受,采用10分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PCEA24h的镇痛效果,分析镇痛不佳、副作用成因,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镇痛效果优良率95.75%,效果欠佳或无效者占4.25%;疗效不佳的原因包括装置故障或使用不当、副作用的影响.结论:骨科术后应用PCEA安全有效,及时适当的护理可改善PCEA的疗效,减少和缓解副作用.

    作者:苏燕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人工气管,在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护理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呼吸道护理质量,现将自1996年10月~2003年10月共56例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常凤辉;熊桂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72例巨大尖锐湿疣的治疗与护理

    现将我院2000年4月~2003年4月收治的巨大尖锐湿疣72例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00年4月~2003年4月,我院诊治尖锐湿疣共1 360例,其中巨大尖锐湿疣72例,占5.29%.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38.9岁,中青年占78.95%.皮损分布:生殖器型42例,生殖器肛周型19例,肛周型11例.并发其他性病:梅毒7例,淋病10例,非淋病性尿道炎5例,生殖器念珠菌病8例.同患3种性病8例,同患2种性病14例.病程4个月至10个月.

    作者:梁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神科护士流失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控制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流失是国内外各精神病院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人员的流失,加重了精神科其他护士的工作负荷,导致精神科护士的缺乏和护理质量的下降,影响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流失率增加[1],造成培养经费和卫生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精神科护士的流失是精神病医院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将其流失的相关因素及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王焕英;毛焕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病人预防肝性脑病的影响

    肝硬化因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病情多迁延不愈且易并发肝性脑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因此肝硬化患者病程中易产生很多负性心理,尤以抑郁多见,而这些负性心理间接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病情或导致并发症肝性脑病的发生.本研究旨在研究对肝硬化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预防肝性脑病的影响.

    作者:孙丽辉;朱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临床输液热原反应的原因及预防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输液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已占居重要地位.输液疗法具有很多优点,许多危重病人必须通过静脉给药才能挽救生命.但也有一定不良反应,如常见的输液反应.输液反应分热原反应、过敏反应、肺功能损伤、各种栓塞、静脉炎、局部漏肿、组织坏死等.热原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和危害大的一种反应.

    作者:陶丽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食道贲门癌术后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食道贲门癌术后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分析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因素,并针对性地密切观察病情,保持有效胃肠减压,加强营养护理,切实落实各项护理措施预防感染.结果: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结论:认真分析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确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和降低吻合口瘘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雷粤华;廖晓茹;全晓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术后腹腔内CO2残留引发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要点

    气腹腹腔镜术后,腹腔内CO2残留可引发肩部疼痛,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等并发症,需积极处理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李娜;王玉芝;王毓丽;张伟;崔满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OT-701型输液泵在急性冠状动脉阻塞溶栓疗法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输液泵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在一些急救过程中,输液泵更显出其卓越的性能,其灵活、精确、便利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青睐.

    作者:袁久莉;王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影响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68例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资料.结果:本组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总体评分仅为55.5,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自理能力、排便是否规律、造口时间、是否参加造口联谊会等.结论: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加强院外健康教育,鼓励参加造口联谊会、提高自理能力,建立规律排便,提供社会支持,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林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室专科化管理的临床实践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现代外科学的专业化发展,新技术、新仪器设备在手术中的应用,使手术室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和护理人员的专业配合技能面临新的挑战.改变、突破旧的护理管理模式,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更新完善手术室管理,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已成为综合手术室的改革方向.我院手术室于2000年起开始实施了专科化管理制度,现将管理实践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学颖;崔红艳;李丽荣;郭晶;张艳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脊髓损伤抢救护理常规

    椎体骨折脱位或附件骨折脱移位的椎体向后或骨片突人椎管,可压迫脊椎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称完全性截瘫,部分丧失称不完全截瘫.

    作者:高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如何搞好护患关系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搞好护患关系更显重要,因患者在医院里接触多、密切的是护士,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疾病的康复,根据临床经验,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谈一下怎样搞好新时期的护患关系.

    作者:邱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诊病人在转运及途中救护的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科学的进步和社会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急诊医学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急诊救护的目的是抢救生命,安全转运,病人在转运与途中的救护,对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至关重要.

    作者:赵文双;姚永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过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在其应用范围、穿刺置管方法及护理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作者:王凤芝;付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抗抑郁药物药量过大引起癫癎持续状态2例报告

    病例1:男,58岁,因突发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20min人院.患者乘车时突发意识不清,四肢强直-阵挛抽搐,抽搐时头向右转,双眼上翻,牙关紧咬,口吐白沫,面色青紫,伴尿失禁,周身大汗.由急救车送入院.既往无癫癎病史,胃溃疡、胆囊炎病史6年,1个月前在市级医院确诊为抑郁症,予博乐欣50mg口服3次/d.半个月前曾出现1次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持续约1~2min后自行缓解,未在意.入院时,查体:T36.5℃,P96次/min,R26次/min,Bp80/60mmHg.

    作者:林旭;立正广;张芳;韩庆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手术室护士除配合完成择期手术外,还要完成对大量急症病人的抢救工作,因此,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危险因素.

    作者:张斌;张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监护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中毒病人应用血液灌流(HP)治疗的监测和护理.方法:采用常规抢救措施的同时,实施HP治疗,治疗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监护措施.结果:30例行血液灌流35次,其中5例治疗2次,抢救成功23例,占76.67%;死亡7例,占23.33%,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血液灌流是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重要有效手段,治疗过程中恰当的监护措施是保证抢救成功、有效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蔺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高脂血症患者的健康指导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可使许多人的血脂升高而致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血栓等疾病形成的病理基础.因此,对高脂血症的健康指导十分必要.

    作者:李亚珍;王晓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厅

主办:吉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