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压疮换药的新探讨

辛颖;张金萍

关键词:压疮, 局部组织, 血液循环障碍, 临床实践, 营养缺乏, 临床护理, 经验总结, 继发感染, 病人, 并发症, 败血症, 愈合, 生命, 身体, 褥疮, 破损, 皮肤, 坏死, 功能
摘要:压疮早称为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而且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必须加强临床护理,减少压疮的发生,或促进压疮的愈合.现将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输液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一次性输液器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现就此总结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杜红洁;林常美;孙秀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1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特殊治疗时指导;对其护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回顾总结.结果:31例患者中,26例痊愈,3例好转,1例因为严重的中毒性精神病(躁狂症)转至精神病院继续治疗,1例死亡.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常规护理是基础,重病人护理是重点,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系统的健康教育和特殊治疗时指导是关键.

    作者:和宝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白塞病患者的护理

    我科2002年11月收治了1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白塞氏病的患者,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溃疡的护理及饮食指导,患者病情顺利转归,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霞;朱海燕;王伯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使用呼吸机患者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流的桥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因此,非语言沟通在机械通气期间有很重要的作用,能使医护人员及时准确收到病人发出的信息,尽早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稳定病人的情绪,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爱桢;刘鹏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硬化病人的整体护理

    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地作用于肝脏,造成组织弥漫性损害,引起以门静脉压增高和肝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常见并发症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感染、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因此,加强肝硬化病人的健康指导,对预防并发症是我们护理人员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金明子;金英月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儿股静脉穿刺的体表定位及穿刺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儿越来越多,在体表很难摸到其股动脉的搏动.另外静脉穿刺时小儿哭闹,导致腹部的起伏而掩盖股动脉的搏动,很难触清.根据儿科病房临床工作经验采取以下几种定位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高凤菊;宿秀娟;贾连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气囊尿管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问题及预防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以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刺激性小,无需胶布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能有效地保持尿失禁患者会阴部干燥,有效地预防压疮发生,而深受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及病人欢迎.留置导尿技术是临床上一项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应用气囊导尿管已经成为广大护理同仁及有关学科十分重视的课题.

    作者:宿秀娟;高凤菊;孙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3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总结了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在术后24h内应用胃肠外营养支持(PN)+5d后行胃肠内营养(EN).结果:本组进行PN+EN治疗后无1例感染型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并对3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访3个月,其中死亡2例,其他2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营养支持与细致周到的护理对保护内外环境的稳定及维持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美兰;安春实;韩晓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路路通治疗老年脑梗死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临近,脑梗死作为老年常见病之一,患病率日益增多.我科2003年1月开始应用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6例,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也有个别患者出现了不同的临床反应,现将我们的护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会;张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重视监测环节提高灭菌质量

    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械、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科室.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有着密切关系,并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

    作者:李雅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硬化病人的饮食指导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和人们文化层次的提高,人们对自身保健需求也提高,所以,了解肝硬化病人饮食内容对护士来说尤为重要.

    作者:孙世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肾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的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肾移植手术配合的护理情况.结果:本组肾移植一例病人术后渗血,二次手术修补后因下床活动再次吻合口崩裂而摘除供肾,另3例因排斥反应摘除供肾外,其余恢复良好.结论:肾移植手术牵涉面广、地点变动大、环节多,因此要求较固定的护士参加移植手术,并能熟练掌握手术各环节步骤,精心做好各特殊物品的准备工作,并做好充份的术前准备,有利于患者耐受手术以及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加强术中管理,做好手术部位的摆置,建立两条确保通畅静脉通路.把握好术中用药及输血输液,提高取肾及肾移植手术的质量,认真做好上述每一环节可大大提高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国天;柯立;吴君萍;庞倩;周慧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从高风险病房看护士与法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住院病人病情危重,抢救机率大,抢救仪器复杂,护理操作多,属于高风险科室,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涉及许多法律法规.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以及护理范畴的扩大,高风险病房护士已面对许多法律上的问题[1,2].如何减少高风险病房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ICU护士,就护理工作中涉及与法律有关的潜在性问题及如何防范护理纠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浅淡几点粗浅的看法.

    作者:张顺香;崔成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晚期癌症患者姑息治疗的护理

    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治疗旨在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晚期癌症的护理,并不局限于一般的住院护理,它包括解决患者及家属一系列心理、情感、社会需要等问题.因而,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治疗与护理,不仅需要专业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直接参与,而且还需要心理学和社会工作者以及一大批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在心理上、感情上和精神上予以支持和疏导.社会的帮助也是晚期癌症病人护理的重要内容.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贺岩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微量注射泵在特殊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微量泵是一种定容型输液泵.它具有定时精度高,流速稳定且用液量少,体积小,便于移动的特点.在临床上微量泵多用于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婴幼儿输血、输液、高浓度补钾,以及持续输入镇痛、镇静药物.2000年8月~2003年8月,我科使用日本、美国、德国生产的多种微量注射泵,对ICU危重病人进行特殊药物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朴雪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癫癎患者的家庭护理

    癫癎是运动中枢的一种异常放电而引起的痉挛发作状态.一些患者因情绪波动、紧张和疲劳或剧烈运动及一些应激状态都会诱发.发作时病人全身呈强直阵挛性癫癎持续状态,并伴有意识丧失,如咬破舌头、身体其他部位及头部的外伤、窒息等现象,但未发作时病人无特殊病态发现,自己无防范措施.因此,亲人的护理极为重要,所以病人家属应掌握全面护理知识,及时、正确救护发作病人,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或其家属正确认识该病的特点,减轻对该病的误解和错误做法.鉴于以上原因,护理人员应该把教会家属护理的细节作为自己的责任.

    作者:朱香兰;张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例甲肝疫苗过敏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于2001年3月9日10时在本站接受甲肝疫苗注射.5min后患者面部皮肤发痒、潮红、眼睑水肿、蚁行感,继而颈、胸部皮肤潮红,并出现大片丘疹,前往医院就诊.接诊后(注射疫苗后约20min后)患者自述胸闷、头晕、心慌、恶心、腹痛.随见患者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呼吸短促、脉搏细数、测血压不清.即刻取平卧位,给盐酸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5%葡萄糖2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接5%葡萄糖液250ml内加入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同时给大流量吸氧等对症治疗.1h后皮疹消退,各种症状消失.又观察3h后无异常.

    作者:商桂芬;李桂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分别于入院72h内、7d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入院3周末测量两组病人多项营养指标,同期观察并发症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吸人性肺炎、死亡发生人数(发生率).结果:3周末A组各营养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各并发症出现数低于B组,其中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人数(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刘杏仙;梁彩莲;陈丽秀;吴文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加强护理管理深化整体护理

    目的:探讨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的护理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在全院推行文化护理、舒适护理、全程健康教育.结果:护士继续学习和科研论文较改革前明显增加(P<0.01);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由实施前的95.7%提高到99.2%;手术并发症、各种感染率显著下降.结论:我院推行的护理管理措施,促进了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增加了病人治疗护理的顺应性.

    作者:郭梅;孟祥凤;李英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2年12月490例脑血管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情况、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结果:老年性脑血管病并院内感染124例,发生率25.50%.结论:老年性脑血管病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药物副作用,住院天数较长等.护理对策:提高医护人员素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预见性护理.

    作者:雷粤华;沙立民;揭群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厅

主办:吉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