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青光眼病人心理护理的几个问题

桑凤慧

关键词:青光眼, 病人, 致盲性眼病, 病理性升高, 组织损害, 高眼压, 视野缺损, 视力下降, 精神紧张, 功能减退, 视神经, 天气, 失明, 情绪, 疲劳, 发病
摘要: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病理性升高,导致视功能减退和眼组织损害的致盲性眼病,持续的高眼压累积视神经而逐渐发生萎缩,视野缺损,以及视力下降,终致失明.由于其发病与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天气乍冷等因素有关.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静脉室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评价

    门诊是病人迈进医院的第一台阶,为了病人在门诊就医期间得到良好的帮助,我们从2001年12月在门诊静脉室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这不仅在患者中得到了良好的反响,也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

    作者:耿秀英;李惠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

    为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手术成功率与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152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病人进行术前训练、营养支持及饮食护理,并对病人进行规范的术后护理,指导病人进行系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手术成功149例(约占91.4%),术后病人患髋功能良好.

    作者:刘岩;王桂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改善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矛盾的探讨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保护意识的提高,患者自我保护和消费法律意识的增强,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纠纷时有发生.发生纠纷不但影响护理人员和患者心身健康,还会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医院声誉.为此我们对近年来我院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了整理,并分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安健;别春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固定矫治中牙周洁治对维护牙周健康的作用

    目的:建议配戴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定期牙周洁治.方法:对208例配戴固定矫治器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定期牙周洁治,在固定矫治中能有效地抑制牙周指数升幅和牙龈炎发病率.结论:配戴固定矫治器并定期进行牙周洁治,是维护牙周健康,保护牙周的好方法.

    作者:端莉梅;方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预防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栓塞的护理体会

    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时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速度减慢,加上手术病人进食差,饮水少,使体内血液变得浓缩、粘稠,很容易形成血栓,导致下肢静脉栓塞症.我院泌尿外科为了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制订了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方法.自2002 年3月开始,我科护理人员采用此方法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至今无1例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新华;朴元子;朴今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0例牙弓夹板颌间结扎固定术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0年~2002年共收治30例上下颌骨骨折的病人.我们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结扎固定术,控制下颌骨的活动,保持骨折片与骨折端的稳定状态,达到恢复良好的咀嚼功能和颜面外形.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均为临床一期骨折愈合,对位良好,无1例发生坠积性肺炎及口腔感染.

    作者:刘淑芬;刘秋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

    颈椎疾患是骨科常见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颈椎骨折及脱位常用的方法.由于颈部解剖关系复杂,手术难度大不,因此,对护理工作要求高.

    作者:李银晶;常殿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护理学专业增设护理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

    护理健康教育学是护理学与健康教育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美国从1925年开始先兴起健康教育.目前,美国已有200多所高等学府开始了健康教育专业,20多所大学可以培养博士学位人才.在世界各国,健康教育已成为衡量社会文化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健康教育风行已久,但到1986年才正式成立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

    作者:刘玉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居家腹膜透析合并腹膜炎中的应用

    目的:降低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保证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开展和疗效.方法:对21例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者在透析理论和透析操作流程进行培训,同时在心理、饮食、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布局与消毒给予干预,建立居家跟踪随访体系,动态护理管理.结果:21例CAPD患者中,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发生腹膜炎各1次,腹膜炎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成功过度居家透析,有效地防止腹膜炎的发生,可减少CAPD患者经济负担,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作者:郑朝芳;龙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患者不同时期心理问题的护理体会

    恶性肿瘤病人由于长期慢性消耗引起的恶病质,以及肿瘤广泛转移引起的机体的各系统功能紊乱,加之综合治疗,既给病人带来躯体痛苦又无明显效果,病人的心理问题极为复杂.要使病人从复杂的心态中解脱出来,不含遗憾或少一点遗憾地走完人生,做为护理人员在心理、感情、精神上给予同情、支持和疏导非常重要.

    作者:周巧云;郑淑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围术期护理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指先天性生长过程中髋关节发育不良,在儿童期即可存在,但多无症状,随着年龄增长,髋关节会出现功能障碍、易疲劳、活动受限的症状.如至成年则可较早出现骨性关节炎而导致髋痛,此时易发现,但往往已失去保守治疗的时机,是成人退行性骨关节炎和髋部疼痛的常见病因.早期手术治疗不仅可缓解或消除症状,还可以预防或减少骨关节炎的发生.

    作者:李伟;李美福;金青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我院整体护理开展概况及今后走向

    整体护理作为较先进的护理理念,自1994年在我国建立试点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我院整体护理开展概况介绍如下.

    作者:任洪兰;高凤菊;贾连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恶性肿瘤病人的临终心理关怀

    临终心理关怀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那些已失去治愈希望的患者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所实施的一种积极的综合护理,其目的是尽大努力减轻患者痛苦,缓和面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维护其尊严、提高尚存的生命质量,使临终患者安宁平静的度过人生后的旅程(王志红.浅析护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52.).

    作者:金明爱;冯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护理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据报告30%~70%存活者都有严重的后遗症,少数轻者可痊愈.

    作者:王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晚期肿瘤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晚期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反复静脉穿刺,特别是经过多疗程化疗的患者,致使周围静脉严重损伤,营养差,静脉弹性差,周围循环不良,给再穿刺增加了难度.深静脉置管,创伤大,病人及家属不易接受.且有些肿瘤晚期患者,全身多处转移,形成胸水、腹水,四肢重度水肿,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对深静脉穿刺造成不利.因此,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了颈外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梅;孙芙蓉;丁利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关于青光眼病人心理护理的几个问题

    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病理性升高,导致视功能减退和眼组织损害的致盲性眼病,持续的高眼压累积视神经而逐渐发生萎缩,视野缺损,以及视力下降,终致失明.由于其发病与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天气乍冷等因素有关.

    作者:桑凤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膀胱肿瘤病人的整体护理

    自1997年3月~2003年11月对87例膀胱肿瘤病人实施了整体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牛冬花;王永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护理研究

    腹腔镜通过腹壁的人工通道,引入内镜电视系统及器械操作系统,在气腹的基础上借助上述两个系统对病人的各种疾病进行手术处理.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病人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1].近年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亦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adrenalectomy,LA)已成为治疗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金标手术,可替代大部分开放手术.

    作者:王立波;张颖;张丽娟;郑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相关问题的健康教育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心脏起搏器逐渐被病人所接受,但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调查有74%的病人对与之相关的知识缺乏,表现极为担心,也尤为关心.因此,普及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相关知识,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作者:刘群;王桂茹;常娅杰;段丽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头皮套管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近年来,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在我国被广泛认识并用于临床实践.头皮套管针属于新一代封闭式套管针,具有许多优点,但若使用不当,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我科自2000年4月开始使用苏州碧迪公司生产的封闭式头皮套管针,得到了患儿及家长的认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王燕;原丽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厅

主办:吉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