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湘;李建明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共5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以及术中出血量都要少于对照组,但血肿的清除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通过对Glasgouw评分结果的分析发现,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更好,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有效缩短了患者的病程,且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李长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一种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脑功能损伤,若发病初期未能发现,可为新生儿未来的发育成长带来不可逆性神经损伤.磁共振波谱成像作为一项新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诊疗价值显著,优于磁共振平扫成像.本文即对磁共振波谱成像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疗中具体进展情况作一综述,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准确诊断提供理论借鉴.
作者:刘运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是对产品设计开发的确认,是为证明所设计的产品安全并且满足预期用途而开展的活动.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要求第一类产品备案、第二类及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时均需提交临床评价资料,临床评价资料是注册申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要求,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若存在已上市的同品种医疗器械,可采用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数据分析的途径对申请上市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已存在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一次性使用子宫球囊支架的临床评价,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数据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使读者更深刻理解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获得的数据进行注册产品临床分析评价的意义.
作者:黄日新;刘舜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53例(147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口腔正畸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出血指数、前牙覆盖和牙周袋深度等指标,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出血指数较低,前牙覆盖较短,牙周袋深度较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果显示,显效50颗,有效69颗,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结论:针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显著,纠正前牙移位情况,改善患者牙周状况,促进咀嚼、咬合能力恢复.
作者:马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应用透析仪进行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抽取54例,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常规血液透析组18例,血液透析滤过组18例,高通量透析组18例,比对三组的各指标水平.结果:透析前,三组血清CRP、血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总胆固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统计无差异(P>0.05);透析后,常规血液透析组各指标未变化,其他两组血清CRP、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透析前,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透析前,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透析能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降低血清水平.
作者:蒋芯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脑功能保健仪辅助和常规音乐放松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观察组采取脑功能保健仪辅助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3个月后对患者日常活动应对方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活动积极应对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基础上介入脑功能保健仪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积极应对方式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丁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CT机故障可能是因为操作不当引发故障,或者因为环境因素引发故障,也可以因为元器件的老化和质变等因素产生故障.本文结合CT机常见的故障,提出CT机故障检修方法,进而对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黎铁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与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行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的为对照组,应用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大(P>0.05).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创口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术后水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环状混合痔患者而言,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与肛肠治疗仪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前者不易引起水肿,但操作比较复杂;后者创伤小,患者愈合快,但可引起水肿.
作者:刘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更进一步对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结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检测的3200份血液标本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血液标本均采取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对各标本所得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尤其是对其阳性结果的探究.结果:3200份血液标本经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结果显示,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1.16%、4.04%,其中以白细胞偏高患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标本假阳性情况多;更进一步探究发现,假阴性则主要是因真菌所致.结论:准确、可信的血培养结果对于临床上诊断血液感染病菌意义巨大,采用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应对阴性结果进行传代培养进而提高检测结果准确率,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谭晓琴;黄春红;李凤麒;袁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分析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的临床麻醉效果,为临床麻醉师选择合理麻醉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氧流量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植入喉罩,七氟醚维持麻醉;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药物诱导麻醉,后使用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无论是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还是患者恢复清醒时间均长于且喉罩拔出时间短于对照组,上述各数据间均存在明显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的麻醉效果明显.
作者:党宏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初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效果,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采用导睡眠仪(PSG)对患者睡眠情况进行检测(≥8h),采用动态心电图(AECG)一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合PSG结果判断患者是否为OSAS,比较OSAS组与非OSAS组患者HRV情况.结果:OSAS组患者HRV指标显著低于非OSA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组患者rMSSD、SDNN等指标与非OSAS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HS患者的HRV指标偏低明显,故此可见HRV设为OSAS患者筛选的关键指标,指导本病症临床诊治工作.
作者:苏桂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于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血常规标本予以研究,选取时间在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先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予以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并对比检验的结果.结果: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警报提示的阳性率为22.00%(22/100),警报提示的阴性率为78.00%(78/100),行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的阳性例数为11例,阳性率为11.00%,阴性例数为89例,阴性率为89.00%,2组检测方法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显著,其2种检测方法可互补.
作者:董秀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TFB)采取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2例TFB患儿,所选研究对象均给予CT诊断,并对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了解诊断的效果.结果:经CT诊断得出:38例气管内异物,56例右支气管异物,18例左支气管内异物,56例伴有程度不同的肺不张或肺气肿.所选患儿异物成功取出112例,成功率达100%,且痊愈出院.结论:CT诊断运用在TFB患儿中能够将异物的形态、部位和合并症情况清晰显示出,临床可行性高.
作者:朱丽婕;张波;鲍喜福;曲爱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5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后的血气指标,缓解基本症状与体征,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亚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宫颈机能不全采用经会阴超声检查与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效果的对比.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患有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分别接受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会阴超声检查.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获得清晰图像与宫颈机能不全检出率.结果:经会阴超声检查获得清晰图像率95.35%,经腹部超声检查获得清晰图像率74.42%,经会阴超声检查获得清晰图像率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37.21%,经腹部超声检查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16.28%,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结论:与经腹部超声相比,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更高,可获得较清晰的超声图像,使疾病检出率显著提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作者:胡术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高频电波刀与阴道镜联合方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本院收入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为联合组38例与常规组38例.联合组患者行超高频电波刀与阴道镜联合治疗,常规组患者则只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常规组,且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超高频电波刀与阴道镜联合方案治疗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安全性较高且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张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比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不同影像诊断价值.方法: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中,选择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不同影像诊断,包括MRI、CT及X线片诊断.统计分析三种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MRI阳性检出率为95.45%(42/44),CT阳性检出率为79.55%(35/44),X线片阳性检出率为45.45%(20/44),不同影像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检出率高,其次为CT和X线片,故建议临床将MRI作为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消化系统疾病采用64层螺旋CT与MRI的诊断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接受检查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43例,对患者分别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对比2项检查结果确诊情况.结果:胃癌患者MRI诊断准确率为88.89%、CT诊断准确率为55.56%;肝癌患者MRI诊断准确率为92.86%、CT诊断准确率为57.14%;肠癌患者MRI诊断准确率为90.91%、CT诊断准确率为45.45%,MRI检查结果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结果,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方面,MRI具有较高的优势,与64层螺旋CT相比,MRI诊断准确率更高,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高振锋;曹林贵;李焱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1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入院序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设备监测,观察组使用遥测心电监护仪,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心电图异常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心电图异常度分别为95.12%、92.68%,均高于对照组的78.05%、75.61%,P<0.05.结论:针对心内科疾病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应用遥测心电监护仪效果显著,监测结果精准,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何巍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250例于本院诊治Ⅱ型糖尿病的病人25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5例患者,针对对照组的患者,本研究采取常规性的降糖药物治疗方式.针对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性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糖尿病治疗仪予以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其血糖改善情况分析显示,在采用常规性降糖药物治疗以及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并且其P值<0.05,因此认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的方式明显优于常规性的降糖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方式.
作者:袁朝军;谢华阁;栾晓;于占园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