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高分辨CT在矽肺诊断中的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确诊的矽肺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采用高分辨CT扫描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DR高千伏胸片检查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矽肺确诊率及合并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确诊45例,准确率90.0%,对照组确诊27例,准确率54.0%,观察组确诊率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矽肺合并症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矽肺诊断中应用高分辨CT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可对患者合并症予以有效检验.
作者:张晔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依托咪酯诱导麻醉,观察组实施BIS指导TCI依托咪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心脏手术麻醉中,BIS指导把控输注依托咪酯符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更明显,麻醉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
作者:陈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分析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的临床麻醉效果,为临床麻醉师选择合理麻醉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氧流量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植入喉罩,七氟醚维持麻醉;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药物诱导麻醉,后使用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无论是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还是患者恢复清醒时间均长于且喉罩拔出时间短于对照组,上述各数据间均存在明显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的麻醉效果明显.
作者:党宏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IP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EFFC)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先行IPL治疗,1周后行CO2点阵激光治疗,两者交替,治疗间隔均为4周,IPL共治疗5次,CO2点阵激光共治疗4次.观察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完成后1个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痊愈4例,显效9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81.25%.16例患者治疗后均无水泡、感染、疤痕形成、色素沉着.结论:IP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EFFC安全有效,是一种较佳的联合治疗方法.
作者:王怀湘;李建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1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入院序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设备监测,观察组使用遥测心电监护仪,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心电图异常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心电图异常度分别为95.12%、92.68%,均高于对照组的78.05%、75.61%,P<0.05.结论:针对心内科疾病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应用遥测心电监护仪效果显著,监测结果精准,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何巍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消化系统疾病采用64层螺旋CT与MRI的诊断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接受检查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43例,对患者分别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对比2项检查结果确诊情况.结果:胃癌患者MRI诊断准确率为88.89%、CT诊断准确率为55.56%;肝癌患者MRI诊断准确率为92.86%、CT诊断准确率为57.14%;肠癌患者MRI诊断准确率为90.91%、CT诊断准确率为45.45%,MRI检查结果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结果,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方面,MRI具有较高的优势,与64层螺旋CT相比,MRI诊断准确率更高,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高振锋;曹林贵;李焱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就当前医疗技术条件下,研究肺结核患者采取16排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低剂量扫描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研究本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所治疗的肺结核患者36例,随机抽取其中1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进行胸部扫描,剩余的参与研究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低剂量CT进行胸部扫描,收集检查后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数据表明,在完成两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上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诊治患有肺结核的患者时,采用16排计算机断层低剂量扫描诊治的诊断效果更为明显,并且相对应用效果也更为普遍,降低患者的实际辐射承受量因而诊断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鲲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250例于本院诊治Ⅱ型糖尿病的病人25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5例患者,针对对照组的患者,本研究采取常规性的降糖药物治疗方式.针对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性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糖尿病治疗仪予以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其血糖改善情况分析显示,在采用常规性降糖药物治疗以及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并且其P值<0.05,因此认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的方式明显优于常规性的降糖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方式.
作者:袁朝军;谢华阁;栾晓;于占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应用CT影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颌面部骨折患者86例,时间为2015年11月~2017年4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43例.常规组行X检查,研究组通过三维CT影像技术予以诊断.结果:研究组临床诊断符合率高达95.35%,常规组临床诊断符合率高达83.72%,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部骨折患者使用CT影像技术予以诊断,具有诊断符合率高、操作简单、无创等优势.
作者:秦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采取核磁共振和CT诊断的效果.方法:本次的7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CT诊断方式,而观察组采取核磁共振诊断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成效.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4.29%,相比对照组的77.1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Ⅰ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明显,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可有效提升诊断精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作者:王烨;隋晶;孙维娜;李卫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重症左心衰抢救价值.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进行抢救的100例急性重症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为观察A组(n=50)和观察B组(n=50);观察A组使用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B组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A组(96%)效果明显高于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观察B组(84%);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械通气的治疗方法能迅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且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作者:王邵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脑功能保健仪辅助和常规音乐放松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观察组采取脑功能保健仪辅助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3个月后对患者日常活动应对方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活动积极应对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基础上介入脑功能保健仪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积极应对方式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丁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TFB)采取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2例TFB患儿,所选研究对象均给予CT诊断,并对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了解诊断的效果.结果:经CT诊断得出:38例气管内异物,56例右支气管异物,18例左支气管内异物,56例伴有程度不同的肺不张或肺气肿.所选患儿异物成功取出112例,成功率达100%,且痊愈出院.结论:CT诊断运用在TFB患儿中能够将异物的形态、部位和合并症情况清晰显示出,临床可行性高.
作者:朱丽婕;张波;鲍喜福;曲爱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和CT诊断单纯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7年11月术前进行超声和CT检查的200例直径<1cm的甲状腺实性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超声与CT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符合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和CT联合检查组(联合组)以及超声组检查的诊断结果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T组检查(P<0.05);联合组检查的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超声组检查(P<0.05);联合组检查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超声组检查(P<0.05).结论:超声应作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检查的首选方法,CT增强检查能明显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率.
作者:王志鹏;连三平;蔡清源;陈杰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对布洛芬(异丁苯乙酸)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进行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存在动脉导管未闭的187例新生儿,除去4例合并有其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者,超声监测布洛芬治疗后动脉导管的闭合情况.结果:183例新生儿用布洛芬首次剂量为10mg/kg,之后的24h按5mg/kg再用2次.3d后超声心动图监测发现,179例新生儿存在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者,其中156例新生儿动脉导管闭合;12例新生儿用药后5d动脉导管闭合;7例新生儿住院期间动脉导管未闭合.8例新生儿合并有室间隔缺损等,动脉导管仍未闭合需手术结扎.结论:超声心动图准确监测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者的疗效,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黄冬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5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后的血气指标,缓解基本症状与体征,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亚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讨论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应用于胃空肠吻合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本院胃空肠吻合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术中使用一次性钽钉管状吻合器,观察组患者术中则采用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胃肠道吻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可以有效降低胃空肠吻合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俊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胃镜对急性出血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钡餐造影诊断)与实验组43例(采用胃镜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在诊断准确率比较中,实验组患者(97.7%)明显优于对照组(81.4%),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中采用胃镜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直观的了解病灶情况,并且在检查的同时可以兼顾治疗,为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
作者:吉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析心电图(ECG)应用于院前诊断低钾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64例本中心急诊诊治的低钾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心电图(ECG)进行检查,观察ECG与低钾血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低钾血症类型包括轻度35例、中度23例以及重度6例,其相对应的ECG异常改变率分别为,ECG与低钾血症间的关联为:低钾血症程度越重,其ECG异常改变率越高,呈正相关性.结论:针对低钾血症患者,应用急诊心电图(ECG)检查诊断过程中,可反映低钾血症严重程度,为临床急救提供可靠的诊断与治疗依据,可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作者:谭亚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比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不同影像诊断价值.方法: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中,选择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不同影像诊断,包括MRI、CT及X线片诊断.统计分析三种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MRI阳性检出率为95.45%(42/44),CT阳性检出率为79.55%(35/44),X线片阳性检出率为45.45%(20/44),不同影像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检出率高,其次为CT和X线片,故建议临床将MRI作为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5年6月~2017年1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总计80例,从所选取的患者中抽取40例使用螺旋CT检查,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的40例患者则接受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检查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更为详细,诊断准确性更高(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应用到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病情诊断中,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与螺旋CT检查进行比较其检查结果更为详细,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秀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登士柏X-SMART根管治疗仪在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根管治疗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采用登士柏X-SMART根管治疗仪治疗,记录病人的根管预备所需时间及根管填充准确率.结果:患者的根管预备时间为(4.52±0.93)min,根管填充准确率为98.96%(95/96).结论:在根管治疗术中应用登士柏X-SMART根管治疗仪,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且治疗效率高.
作者:曹国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心电图QRS时限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按照患者心电图QRS时限是否>110ms分为QRS时限延长组和QRS时限正常组各5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QRS时限延长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患者低于正常组,Ⅱ级、Ⅲ级、Ⅳ级高于正常组,患者心律失常等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QRS时限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具有密切关联,若患者QRS时限延长患者的预后状态较差,更容易出现不良症状,及时监测心电图QRS时限对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状态具有较高临床价值,需得到重视.
作者:徐莉;顾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常规MRI与弥散加权成像联合诊断法在结肠癌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4月本院接诊的结肠癌病患42例,并对其施以常规MRI平扫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综合分析本病病患常规MRI等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42例病患中,结肠癌性肠梗阻23例,影像学特征为:肠腔明显狭窄,呈现出细管样亦或者是线样征,并且癌性狭窄移行段出现肩样征.单纯性结肠癌19例,其狭窄近侧的肠管并无显著扩张的现象.结论:在诊断结肠癌性肠梗阻中,常规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法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姜一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感染和(或)胸膜对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成分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而发生的炎症.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约占胸腔积液的半数.临床结核性胸膜炎检查诊断方法效率低,胸水中难以找到抗酸杆菌,通过目前临床常用方法不能讯速诊断,高效率确诊仍是一个挑战.
作者:赵艳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对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分娩单胎孕妇1500例,在孕妇分娩前3~7d用超声测量胎儿腹围,追踪并记录胎儿的体重,分析胎儿腹围与巨大儿的关系.结果:巨大儿双顶径、胎儿腹围及股骨长较非巨大儿显著增加,非巨大儿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巨大儿组产妇,产后出血、肩难产、耻骨联合分离发生率低于巨大儿组,巨大儿组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宫内窘迫、锁骨骨折、胎儿酸中毒、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发生率高于非巨大儿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腹围越大,新生儿出生体重也随之增加,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产前以超声测量胎儿腹围,能有效预测巨大儿,具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黄淑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冲洗联合光固化灯应用于老年人隐裂牙牙髓炎的临床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隐裂牙牙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手用镍钛Protaper根管预备后,研究组应用超声冲洗联合光固化灯治疗,对照组应用根管填充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隐裂牙牙髓炎的临床评价中,超声冲洗联合光固化灯的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姜晓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盆底超声在子宫全切术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全切术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子宫全切术后不进行任何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子宫全切术后采用盆底超声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在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对复查结果加以记录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于子宫全切术后的早期康复,应用盆底超声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丁雪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宫腔镜用于绝经期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84例2016年2月~2017年1月绝经期取环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取环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宫腔镜取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绝经期取环效果;取环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出血总量、疼痛情况;术后感染等的出现率;并比较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绝经期取环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取环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出血总量、疼痛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等的出现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生活质量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取环手术治疗绝经期取环临床效果确切,可加速手术进程,有效减轻疼痛和出血,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生活质量提升.
作者:李金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多层螺旋CT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5例小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胃肠造影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终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比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准确率为91.76%,灵敏度为87.27%,特异度为100%.胃肠道造影检查准确率为62.35%,灵敏度为58.18%,特异度为70.00%.多层螺旋CT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胃肠道造影(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炎症及肠梗阻等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较高,可以为小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柏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在妇科当中采用B超检查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妇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90例,对该90例患者采用2种不同检测方式分别进行检验,其中经腹联合经阴道检查方式作为A组,经腹检测方式作为B组,对比2种方式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的准确率.结果:该90例患者其中盆腔炎患者25例、黄体囊肿劈裂患者15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27例、异位妊娠患者23例.对比2组检测方式的准确率,A组患者盆腔炎24例,B组患者盆腔炎18例,A组患者黄体囊肿破裂14例,B组患者黄体囊肿破裂8例,A组患者卵巢囊肿蒂扭转25例,B组患者卵巢囊肿蒂扭转19例,A组患者异位妊娠21例,B组患者异位妊娠15例,A组检测方式的各项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B组检测方式的准确率,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其中A组检测总例数84例,占93.3%,B组检测总例数60例,占66.7%,A组临床结果准确率93.3%高于B组的66.7%,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妇科急腹症采用经腹联合经阴道B超诊断率相比单一经腹B超检查准确率较高,对患者病情能够有效诊断,及时给予患者采用治疗措施,避免影响患者治疗时机,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新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卵巢囊肿对患者卵巢功能、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为13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囊肿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的相关指标差异较小,而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的效果较为良好,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安全性较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金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聚焦超声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3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微波治疗,观察组予以聚焦超声治疗.并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82.50%,比对照组的58.75%高,P<0.05;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排液发生率、出血量多发生率、结痂发生率、瘢痕组织发生率分别为18.75%、3.13%、2.50%、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2.50%、22.50%、87.50%、17.50%,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聚焦超声治疗的治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
作者:李海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急诊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次研究中的84例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对患者采用急诊呼吸机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SBP以及SaO2水平,数据间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1例因呼吸窘迫症状未得到缓解产生死亡,另外2例患者因肝肾功能产生损坏,且出现大面积感染产生死亡,死亡率计算后为3.57%.结论:急诊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于海川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4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行传统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消化内镜治疗,行四联疗法治疗7d.统计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术后再出血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3.62%)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47%),且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停药后2周内再出血复发率为6.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02%、29.79%),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四联疗法联合消化内镜方式对胃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止血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肖修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共5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以及术中出血量都要少于对照组,但血肿的清除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通过对Glasgouw评分结果的分析发现,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更好,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有效缩短了患者的病程,且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李长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美国雅培公司i20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的检测价值.方法:研究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n=41)、对照组健康人群(n=41)均行血清CA125检测,记录研究组(治疗前)、对照组血清CA125检测值,以及研究组初始治疗后CA125与随访疾病复发相关性,将所得数据输入SSPS.19软件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研究组初始治疗后随访复发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随访未复发者(P<0.05).结论:利用美国雅培公司i20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CA125水平可作为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主要指标之一,也可作为判断患者治疗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与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行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的为对照组,应用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大(P>0.05).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创口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术后水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环状混合痔患者而言,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与肛肠治疗仪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前者不易引起水肿,但操作比较复杂;后者创伤小,患者愈合快,但可引起水肿.
作者:刘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高频电波刀与阴道镜联合方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本院收入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为联合组38例与常规组38例.联合组患者行超高频电波刀与阴道镜联合治疗,常规组患者则只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常规组,且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超高频电波刀与阴道镜联合方案治疗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安全性较高且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张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以及宫腔放置节育器患者手术后选择两种剂量雌激素预防再粘连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TCRA以及宫腔内放置节育器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手术后给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期间,对照组(47例):戊酸雌二醇;观察组(47例):雌二醇片;终就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宫腔再粘连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TCRA以及宫腔内放置节育器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宫腔再粘连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TCRA以及宫腔内放置节育器患者,临床给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期间,对于宫腔粘连能够发挥显著治疗效果,但是术后表现出较高的再粘连发生率,对于大剂量雌激素同常规剂量雌激素比较,终在治疗效果方面未呈现出显著差异.
作者:周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肩关节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术后前2个月,每个月随访2次,第三个月随访1次,第6个月、1年时各随访1次,之后每年随访1次.采用UCLA评分来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肩关节功能,统计治疗优良率.结果:患者术前UCLA评分平均为(9.3±2.7),术后终末随访UCLA评分平均为(30.6±3.7),术后终末随访UCL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UCLA评分,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48例患者中优者有23例,良者有20例,差者5例,患者优良率为89.6%.结论:采用肩关节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创口小,治疗效果佳,术后恢复快,能够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作者:张承启;张大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53例(147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口腔正畸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出血指数、前牙覆盖和牙周袋深度等指标,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出血指数较低,前牙覆盖较短,牙周袋深度较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果显示,显效50颗,有效69颗,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结论:针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显著,纠正前牙移位情况,改善患者牙周状况,促进咀嚼、咬合能力恢复.
作者:马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于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血常规标本予以研究,选取时间在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先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予以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并对比检验的结果.结果: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警报提示的阳性率为22.00%(22/100),警报提示的阴性率为78.00%(78/100),行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的阳性例数为11例,阳性率为11.00%,阴性例数为89例,阴性率为89.00%,2组检测方法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显著,其2种检测方法可互补.
作者:董秀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对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为研究对象,将病患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为94.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较好,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H值,PaO2,PaCO2,心率以及呼吸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h、48h后,和对照组相比,除PH值外,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呼吸兴奋剂治疗,能全面纠正低氧血症,改善缺氧症状.
作者:杨滨;吴楚晴;曹丽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针对我院45例腹腔镜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的术前,术中,术后配合.结果:4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了成功.结论:一台手术成功与否,不仅离不开医生的精湛技术,还和手术护士的密切配分不开的.
作者:马淑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对食道调搏不同起搏方式终止室上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室速(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择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180例室速、心房扑动、室上速患者,将其实施分组,再分别以程控期前的刺激法、猝发脉冲法、超速抑制的起搏法实施终止,对终止效果实施分析.结果:各类型的起搏方式在疗效比较中不存在显著性统计意义(P>0.05);对室上速实施食道调搏的方式能够得以有效终止,总疗效为97.78%(88/90);心房扑动的终止总疗效是38.33%(23/60),其中猝发脉冲法终止疗效相比程控期前的刺激法与超速抑制的起搏法疗效皆高(P<0.05);对室速实施超速抑制的起搏法疗效为26.67%(8/30)相比程控期前的刺激法10.00%(3/30)及猝发脉冲法0(0/30)皆高(P<0.05).结论:对食道调搏不同起搏方式对室上速进行终止的效果相比心房扑动、室速疗效皆高,能够为临床提供对症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赵一娜;刁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方法:选取威海市立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6月接诊的胃镜患者371例,均行病理活检,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胃镜诊断准确率为增生性息肉(80.3%)、浅表性胃炎(63.6%)、萎缩性胃炎(62.4%)、糜烂性胃炎(78.9%)、鳞癌(95.4%)、腺癌(92.1%)、黄色瘤(71.4%).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符例数为273例,总体诊断准确率为73.6%.病理诊断时,癌症类样品(鳞癌、腺癌、黄色瘤)的取材块数、切片数量多于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和增生性息肉(P<0.05).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的取材块数、切片数量多于增生性息肉(P<0.05).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呈明显正相关性(r=0.528,P=0.000).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系数为0.763.结论: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存在正相关性,但也存在差异性,可能与取材块数、取材位置、取材经验、病理包埋方法、切片的数量和质量、诊断标准判读等因素有关.
作者:张立贤;张春宏;于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均从本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抽取,共4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以及CT检查诊断,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检查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的阳性检出率为97.73%,明显高于CT诊断,P<0.05;在相关征象方面,MRI中脊髓变形、椎间盘变形、硬膜囊受压检出率均高于CT,P<0.05;在钙化、椎间盘积气检出率中,CT明显高于MRI,P<0.05;在神经根受压的检出率方面,两种检查方式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诊断中,采用MRI以及CT诊断各有特点,其中在阳性检出率方面,MRI更高,两种方式互补,可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侯居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宫颈机能不全采用经会阴超声检查与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效果的对比.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患有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分别接受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会阴超声检查.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获得清晰图像与宫颈机能不全检出率.结果:经会阴超声检查获得清晰图像率95.35%,经腹部超声检查获得清晰图像率74.42%,经会阴超声检查获得清晰图像率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37.21%,经腹部超声检查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16.28%,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结论:与经腹部超声相比,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更高,可获得较清晰的超声图像,使疾病检出率显著提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作者:胡术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本文针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发展过程及其后期的治疗效果、相关临床方案及终死亡原因来进行分析,主要结合2010年5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的死亡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糖尿病肾病血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其治疗因素.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其糖尿病患者透析后的健康情况和预防情况,明确影响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年限,降低死亡率.同时血液透析是治疗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方法,也是提高治理效果和缓解死亡的直接方法.
作者:吴雪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初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效果,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采用导睡眠仪(PSG)对患者睡眠情况进行检测(≥8h),采用动态心电图(AECG)一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合PSG结果判断患者是否为OSAS,比较OSAS组与非OSAS组患者HRV情况.结果:OSAS组患者HRV指标显著低于非OSA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组患者rMSSD、SDNN等指标与非OSAS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HS患者的HRV指标偏低明显,故此可见HRV设为OSAS患者筛选的关键指标,指导本病症临床诊治工作.
作者:苏桂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8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术后2年随访,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应用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妊娠率,预防疾病的复发.
作者:丁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GP666b+果酸应用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取电脑随机编码法将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本院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1、对照组2、观察组.分别采取单纯果酸治疗、单纯强脉冲光GP666b治疗、联合治疗,比较三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1(66.67%)、对照组2(70.00%),P<0.05.结论: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联合果酸和强脉冲光GP666b治疗技术效果可靠.
作者:张铎;李晓东;张丽;袁珍珍;董淑英;郑恒;李智昊;张芯蕊;陈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更进一步对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结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检测的3200份血液标本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血液标本均采取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对各标本所得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尤其是对其阳性结果的探究.结果:3200份血液标本经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结果显示,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1.16%、4.04%,其中以白细胞偏高患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标本假阳性情况多;更进一步探究发现,假阴性则主要是因真菌所致.结论:准确、可信的血培养结果对于临床上诊断血液感染病菌意义巨大,采用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应对阴性结果进行传代培养进而提高检测结果准确率,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谭晓琴;黄春红;李凤麒;袁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分别应用尿液分析仪与镜检,比较分析尿液分析仪与镜检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择尿液检验标本,共计100份,选择时间:2016年9月~2017年9月,分尿液分析仪行潜血检验、显微镜镜检行潜血检验,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经数据软件分析组间的阳性检出例数.结果:研究组应用显微镜镜检行潜血检验的阳性检出例数(23例)经数据软件分析发现比对照组数据指标(15例)更高,P<0.05,有差异意义.结论:在尿液潜血检验中行显微镜镜检的检验方式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性,可有效确保终的检验结果准确.
作者:李凤麒;蔡建英;谭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应用透析仪进行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抽取54例,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常规血液透析组18例,血液透析滤过组18例,高通量透析组18例,比对三组的各指标水平.结果:透析前,三组血清CRP、血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总胆固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统计无差异(P>0.05);透析后,常规血液透析组各指标未变化,其他两组血清CRP、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透析前,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透析前,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透析能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降低血清水平.
作者:蒋芯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糖尿病属于常见慢性疾病,2型糖尿病占了90%以上.2型糖尿病需长期坚持治疗才能取得不错的控糖效果,但若能尽早诊断与治疗,可改善预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若能全面与客观监测血糖波动情况,能为诊治与监控及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价值.动态血糖仪在糖尿病血糖监测中发展快速,操作简单方便,佩戴便捷,损伤小,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为了探讨动态血糖仪应用在初诊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本文就相关情况展开综述.
作者:蔡红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一种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脑功能损伤,若发病初期未能发现,可为新生儿未来的发育成长带来不可逆性神经损伤.磁共振波谱成像作为一项新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诊疗价值显著,优于磁共振平扫成像.本文即对磁共振波谱成像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疗中具体进展情况作一综述,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准确诊断提供理论借鉴.
作者:刘运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研究HL7协议在医疗器械软件使用时引发的一些信息安全隐患.使用多种测试工具检测、确认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的一些解决思路,推动医疗器械软件的质量安全.
作者:耿恺频;刘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自CFDA发布《医疗器械软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后,软件成为医疗器械注册审评中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做好二类医疗器械独立软件注册申报工作.
作者:朱达;李炳松;谭武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PDCA循环作为可以将任何活动有效开展下去,是一种进行质量活动的科学方式,本文主要针对PDCA循环能够在医院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通过了解PDCA循环管理方式,进行检查以及相关改进方法,可以针对所有医疗设备资产进行全方位管理,提高准确率,形成更为规范的管理.
作者:刘健;锁时;潘家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MR普遍应用于医学检测成像中,具有无辐射损伤的安全性,可任意方位断层扫描等技术灵活性,加以涵盖质子密度、弛豫加权成像以及多参数特征的优势在临床诊断应用中占据较大作用.同时临床需求的加大使得MR设备的安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为保障设备安全合理的使用,需要我们前期要做好机房选址及布局设计工作.
作者:王学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典型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案例进行总结分析,为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于2016~2017年发生的39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总结并分析上报至医院的2例典型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详细记录及阐述事件经过,并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导致2例典型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为产品质量问题,根据典型案例发现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的改进要点.结论:医疗机构及科室应重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总结分析,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的完善,以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风险.
作者:王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CT机故障可能是因为操作不当引发故障,或者因为环境因素引发故障,也可以因为元器件的老化和质变等因素产生故障.本文结合CT机常见的故障,提出CT机故障检修方法,进而对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黎铁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西门子Artis zee ceiling血管造影系统为德国制造,设备具有先进性能且应用灵活,所获取的图像清晰,是临床中对心脑血管疾病诊治的有效辅助工具.这一仪器不仅能提供二维造影,还可实现三维数字减影成像,也即3D成像.在具体应用中,西门子Artis zee ceiling血管造影系统有时会出现一些故障,需手动排除.本研究结合笔者临床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对西门子Artis zee ceiling血管造影系统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加以总结,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陈洋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一种重要方式,保证透析的质量对于患者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血液透析当中的用水质量对于具体的治疗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从透析病人的健康和安全角度进行考虑,对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质量管理做综合性分析,旨在为具体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王银虎;张平;刘红光;毛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内窥镜辅助隆胸整形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4例择期接受隆胸整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假体植入隆乳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内窥镜辅助治疗.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隆胸整形手术实施过程中采用内窥镜辅助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作者:高云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90例宫颈癌病变患者术前分级和术后病理分析,宫颈癌病变Ⅰ级的符合率达到76.47%,宫颈癌病变Ⅱ级的符合率达到82.05%,宫颈癌病变Ⅲ级的符合率达到92.68%.90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其中1例手术中下腹有轻微的肿胀,手术结束后症状消失;其中1例手术后第二天出现阴道出血情况,采用无菌纱布止血后创面自行愈合.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好.
作者:盛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T3鼻咽癌患者经调强放射治疗(IMRT)后的临床疗效及相关解剖结构的预后价值.方法:研究纳入348例无远处转移经IMRT治疗后的鼻咽癌患者,原发灶根据第7版UICC/AJCC分期系统均为T3,采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计算5年生存率(OS)、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FS)、5年无区域复发生存率(RFS)、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及5年无病生存率(DFS),并对颅底及鼻旁窦等相关解剖结构受累的预后价值进行比较.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65.7个月,5年OS、LFS、RFS、DMFS及DFS分别为90.9%、93.7%、93.9%、83.5%和72.6%.多因素分析显示超过1处颅底骨质或鼻旁窦受累是DMFS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7,P=0.011),尽管在OS方面未达到统计学差异(80.8%vs 91.3%).此外N分期(N0-1 vs N2-3)是DMFS、D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2,P<0.001,P<0.001).结论:IMRT为T3鼻咽癌患者带来良好的局控率,而远处转移仍是主要的失败模式.T3鼻咽癌患者的局部解剖结构受累数量可能存在一定的预后价值,针对可能发生远处转移的高危患者应加强治疗强度.
作者:杨佑琦;胡超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CT和MRI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IHPCC患者52例,患者均进行CT诊断以及MRI诊断.结果: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诊断,同时CT联合MRI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诊断以及MRI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HPCC患者的MRI表现以及CT表现有着一定的特征性,特别是边缘强化以及不均匀强化,对于确诊IHPCC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医务人员应当联合应用CT诊断以及MRI诊断,从而进一步改进IHPCC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颖;王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平扫和动态增强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FNH患者42例,均进行CT平扫以及动态增强MRI诊断.结果:MRI以及CT诊断的定位诊断、供血动脉诊断结果无明显区别(P>0.05),MRI定性诊断以及假脑膜诊断效果优于CT诊断(P<0.05);同病理学结果对比,MRI诊断符合率高于CT诊断同时误诊率低于CT诊断(P<0.05).结论:MRI诊断以及CT平扫诊断FNH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临床上应当灵活选用,从而为患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玮;王颖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参考《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总局令第4号)、《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及现行国、行标的要求,结合注册技术审评的关注点对牙根尖定位仪的生物相容性评价、性能指标及临床评价等方面进行安全有效性分析.
作者:李风梅;陈宇恩;孙志刚;张龚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是对产品设计开发的确认,是为证明所设计的产品安全并且满足预期用途而开展的活动.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要求第一类产品备案、第二类及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时均需提交临床评价资料,临床评价资料是注册申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要求,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若存在已上市的同品种医疗器械,可采用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数据分析的途径对申请上市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已存在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一次性使用子宫球囊支架的临床评价,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数据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使读者更深刻理解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获得的数据进行注册产品临床分析评价的意义.
作者:黄日新;刘舜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语音识别与控制.控制系统是基于单片机及其他外围器件与电路,模拟多种医院医疗设备、患者病房服务设备、机电、电子、测控等器件,使其能在语音指令下工作.具体组成由语音识别软件、单片机系统、语音芯片等组成的语音识别与控制、语音播放综合系统.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基本达到人机交流与控制的目的.
作者:郑乐一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对动态心电记录仪道间干扰的相关测试标准进行介绍,并针对不同于标准的导联体系对应的道间干扰测试方法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以方便动态记录仪设计人员和测试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参考、改进和完善.
作者:熊超;张文忠;朱鹏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压缩式雾化器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使用,几乎每家设有儿科的医院均有配备.但目前我国压缩式雾化器并没有相应的行标和专标,所以市面上销售的压缩式雾化器的技术参数均是自己定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这样必然引起众多雾化器的质量良莠不齐.文章主要根据压缩器的特点分析制定压缩式雾化器重要参数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以期为行业标准的制定做一参考.
作者:吴碧君;胡旭君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