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贤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初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效果,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采用导睡眠仪(PSG)对患者睡眠情况进行检测(≥8h),采用动态心电图(AECG)一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合PSG结果判断患者是否为OSAS,比较OSAS组与非OSAS组患者HRV情况.结果:OSAS组患者HRV指标显著低于非OSA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组患者rMSSD、SDNN等指标与非OSAS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HS患者的HRV指标偏低明显,故此可见HRV设为OSAS患者筛选的关键指标,指导本病症临床诊治工作.
作者:苏桂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美国雅培公司i20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的检测价值.方法:研究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n=41)、对照组健康人群(n=41)均行血清CA125检测,记录研究组(治疗前)、对照组血清CA125检测值,以及研究组初始治疗后CA125与随访疾病复发相关性,将所得数据输入SSPS.19软件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研究组初始治疗后随访复发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随访未复发者(P<0.05).结论:利用美国雅培公司i20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CA125水平可作为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主要指标之一,也可作为判断患者治疗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53例(147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口腔正畸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出血指数、前牙覆盖和牙周袋深度等指标,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出血指数较低,前牙覆盖较短,牙周袋深度较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果显示,显效50颗,有效69颗,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结论:针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显著,纠正前牙移位情况,改善患者牙周状况,促进咀嚼、咬合能力恢复.
作者:马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1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入院序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设备监测,观察组使用遥测心电监护仪,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心电图异常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心电图异常度分别为95.12%、92.68%,均高于对照组的78.05%、75.61%,P<0.05.结论:针对心内科疾病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应用遥测心电监护仪效果显著,监测结果精准,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何巍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重症左心衰抢救价值.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进行抢救的100例急性重症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为观察A组(n=50)和观察B组(n=50);观察A组使用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B组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A组(96%)效果明显高于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观察B组(84%);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械通气的治疗方法能迅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且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作者:王邵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研究HL7协议在医疗器械软件使用时引发的一些信息安全隐患.使用多种测试工具检测、确认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的一些解决思路,推动医疗器械软件的质量安全.
作者:耿恺频;刘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比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不同影像诊断价值.方法: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中,选择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不同影像诊断,包括MRI、CT及X线片诊断.统计分析三种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MRI阳性检出率为95.45%(42/44),CT阳性检出率为79.55%(35/44),X线片阳性检出率为45.45%(20/44),不同影像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检出率高,其次为CT和X线片,故建议临床将MRI作为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对食道调搏不同起搏方式终止室上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室速(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择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180例室速、心房扑动、室上速患者,将其实施分组,再分别以程控期前的刺激法、猝发脉冲法、超速抑制的起搏法实施终止,对终止效果实施分析.结果:各类型的起搏方式在疗效比较中不存在显著性统计意义(P>0.05);对室上速实施食道调搏的方式能够得以有效终止,总疗效为97.78%(88/90);心房扑动的终止总疗效是38.33%(23/60),其中猝发脉冲法终止疗效相比程控期前的刺激法与超速抑制的起搏法疗效皆高(P<0.05);对室速实施超速抑制的起搏法疗效为26.67%(8/30)相比程控期前的刺激法10.00%(3/30)及猝发脉冲法0(0/30)皆高(P<0.05).结论:对食道调搏不同起搏方式对室上速进行终止的效果相比心房扑动、室速疗效皆高,能够为临床提供对症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赵一娜;刁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感染和(或)胸膜对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成分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而发生的炎症.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约占胸腔积液的半数.临床结核性胸膜炎检查诊断方法效率低,胸水中难以找到抗酸杆菌,通过目前临床常用方法不能讯速诊断,高效率确诊仍是一个挑战.
作者:赵艳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是对产品设计开发的确认,是为证明所设计的产品安全并且满足预期用途而开展的活动.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要求第一类产品备案、第二类及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时均需提交临床评价资料,临床评价资料是注册申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要求,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若存在已上市的同品种医疗器械,可采用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数据分析的途径对申请上市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已存在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一次性使用子宫球囊支架的临床评价,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数据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使读者更深刻理解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获得的数据进行注册产品临床分析评价的意义.
作者:黄日新;刘舜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IP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EFFC)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先行IPL治疗,1周后行CO2点阵激光治疗,两者交替,治疗间隔均为4周,IPL共治疗5次,CO2点阵激光共治疗4次.观察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完成后1个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痊愈4例,显效9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81.25%.16例患者治疗后均无水泡、感染、疤痕形成、色素沉着.结论:IP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EFFC安全有效,是一种较佳的联合治疗方法.
作者:王怀湘;李建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与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行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的为对照组,应用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大(P>0.05).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创口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术后水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环状混合痔患者而言,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与肛肠治疗仪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前者不易引起水肿,但操作比较复杂;后者创伤小,患者愈合快,但可引起水肿.
作者:刘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脑功能保健仪辅助和常规音乐放松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观察组采取脑功能保健仪辅助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3个月后对患者日常活动应对方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活动积极应对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基础上介入脑功能保健仪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积极应对方式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丁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MR普遍应用于医学检测成像中,具有无辐射损伤的安全性,可任意方位断层扫描等技术灵活性,加以涵盖质子密度、弛豫加权成像以及多参数特征的优势在临床诊断应用中占据较大作用.同时临床需求的加大使得MR设备的安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为保障设备安全合理的使用,需要我们前期要做好机房选址及布局设计工作.
作者:王学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分辨CT在矽肺诊断中的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确诊的矽肺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采用高分辨CT扫描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DR高千伏胸片检查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矽肺确诊率及合并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确诊45例,准确率90.0%,对照组确诊27例,准确率54.0%,观察组确诊率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矽肺合并症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矽肺诊断中应用高分辨CT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可对患者合并症予以有效检验.
作者:张晔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以及宫腔放置节育器患者手术后选择两种剂量雌激素预防再粘连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TCRA以及宫腔内放置节育器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手术后给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期间,对照组(47例):戊酸雌二醇;观察组(47例):雌二醇片;终就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宫腔再粘连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TCRA以及宫腔内放置节育器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宫腔再粘连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TCRA以及宫腔内放置节育器患者,临床给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期间,对于宫腔粘连能够发挥显著治疗效果,但是术后表现出较高的再粘连发生率,对于大剂量雌激素同常规剂量雌激素比较,终在治疗效果方面未呈现出显著差异.
作者:周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盆底超声在子宫全切术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全切术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子宫全切术后不进行任何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子宫全切术后采用盆底超声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在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对复查结果加以记录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于子宫全切术后的早期康复,应用盆底超声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丁雪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8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术后2年随访,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应用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妊娠率,预防疾病的复发.
作者:丁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250例于本院诊治Ⅱ型糖尿病的病人25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5例患者,针对对照组的患者,本研究采取常规性的降糖药物治疗方式.针对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性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糖尿病治疗仪予以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其血糖改善情况分析显示,在采用常规性降糖药物治疗以及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并且其P值<0.05,因此认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的方式明显优于常规性的降糖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方式.
作者:袁朝军;谢华阁;栾晓;于占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5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后的血气指标,缓解基本症状与体征,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亚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