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机房选址与布局设计

王学兵

关键词:MR机房选址, 布局分析
摘要:MR普遍应用于医学检测成像中,具有无辐射损伤的安全性,可任意方位断层扫描等技术灵活性,加以涵盖质子密度、弛豫加权成像以及多参数特征的优势在临床诊断应用中占据较大作用.同时临床需求的加大使得MR设备的安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为保障设备安全合理的使用,需要我们前期要做好机房选址及布局设计工作.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究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聚焦超声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3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微波治疗,观察组予以聚焦超声治疗.并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82.50%,比对照组的58.75%高,P<0.05;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排液发生率、出血量多发生率、结痂发生率、瘢痕组织发生率分别为18.75%、3.13%、2.50%、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2.50%、22.50%、87.50%、17.50%,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聚焦超声治疗的治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

    作者:李海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内窥镜辅助隆胸整形手术效果应用

    目的:研究内窥镜辅助隆胸整形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4例择期接受隆胸整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假体植入隆乳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内窥镜辅助治疗.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隆胸整形手术实施过程中采用内窥镜辅助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作者:高云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结核性胸膜炎CT诊断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感染和(或)胸膜对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成分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而发生的炎症.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约占胸腔积液的半数.临床结核性胸膜炎检查诊断方法效率低,胸水中难以找到抗酸杆菌,通过目前临床常用方法不能讯速诊断,高效率确诊仍是一个挑战.

    作者:赵艳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MR机房选址与布局设计

    MR普遍应用于医学检测成像中,具有无辐射损伤的安全性,可任意方位断层扫描等技术灵活性,加以涵盖质子密度、弛豫加权成像以及多参数特征的优势在临床诊断应用中占据较大作用.同时临床需求的加大使得MR设备的安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为保障设备安全合理的使用,需要我们前期要做好机房选址及布局设计工作.

    作者:王学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心电图(ECG)应用于院前诊断低钾血症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探析心电图(ECG)应用于院前诊断低钾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64例本中心急诊诊治的低钾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心电图(ECG)进行检查,观察ECG与低钾血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低钾血症类型包括轻度35例、中度23例以及重度6例,其相对应的ECG异常改变率分别为,ECG与低钾血症间的关联为:低钾血症程度越重,其ECG异常改变率越高,呈正相关性.结论:针对低钾血症患者,应用急诊心电图(ECG)检查诊断过程中,可反映低钾血症严重程度,为临床急救提供可靠的诊断与治疗依据,可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作者:谭亚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妇科急腹症患者B超检查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探讨

    目的:研究在妇科当中采用B超检查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妇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90例,对该90例患者采用2种不同检测方式分别进行检验,其中经腹联合经阴道检查方式作为A组,经腹检测方式作为B组,对比2种方式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的准确率.结果:该90例患者其中盆腔炎患者25例、黄体囊肿劈裂患者15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27例、异位妊娠患者23例.对比2组检测方式的准确率,A组患者盆腔炎24例,B组患者盆腔炎18例,A组患者黄体囊肿破裂14例,B组患者黄体囊肿破裂8例,A组患者卵巢囊肿蒂扭转25例,B组患者卵巢囊肿蒂扭转19例,A组患者异位妊娠21例,B组患者异位妊娠15例,A组检测方式的各项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B组检测方式的准确率,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其中A组检测总例数84例,占93.3%,B组检测总例数60例,占66.7%,A组临床结果准确率93.3%高于B组的66.7%,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妇科急腹症采用经腹联合经阴道B超诊断率相比单一经腹B超检查准确率较高,对患者病情能够有效诊断,及时给予患者采用治疗措施,避免影响患者治疗时机,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新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分析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5年6月~2017年1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总计80例,从所选取的患者中抽取40例使用螺旋CT检查,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的40例患者则接受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检查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更为详细,诊断准确性更高(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应用到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病情诊断中,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与螺旋CT检查进行比较其检查结果更为详细,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秀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因素分析

    本文针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发展过程及其后期的治疗效果、相关临床方案及终死亡原因来进行分析,主要结合2010年5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的死亡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糖尿病肾病血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其治疗因素.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其糖尿病患者透析后的健康情况和预防情况,明确影响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年限,降低死亡率.同时血液透析是治疗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方法,也是提高治理效果和缓解死亡的直接方法.

    作者:吴雪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目的: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90例宫颈癌病变患者术前分级和术后病理分析,宫颈癌病变Ⅰ级的符合率达到76.47%,宫颈癌病变Ⅱ级的符合率达到82.05%,宫颈癌病变Ⅲ级的符合率达到92.68%.90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其中1例手术中下腹有轻微的肿胀,手术结束后症状消失;其中1例手术后第二天出现阴道出血情况,采用无菌纱布止血后创面自行愈合.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好.

    作者:盛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产前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对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对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分娩单胎孕妇1500例,在孕妇分娩前3~7d用超声测量胎儿腹围,追踪并记录胎儿的体重,分析胎儿腹围与巨大儿的关系.结果:巨大儿双顶径、胎儿腹围及股骨长较非巨大儿显著增加,非巨大儿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巨大儿组产妇,产后出血、肩难产、耻骨联合分离发生率低于巨大儿组,巨大儿组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宫内窘迫、锁骨骨折、胎儿酸中毒、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发生率高于非巨大儿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腹围越大,新生儿出生体重也随之增加,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产前以超声测量胎儿腹围,能有效预测巨大儿,具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黄淑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观察

    目的:对于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血常规标本予以研究,选取时间在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先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予以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并对比检验的结果.结果: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警报提示的阳性率为22.00%(22/100),警报提示的阴性率为78.00%(78/100),行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的阳性例数为11例,阳性率为11.00%,阴性例数为89例,阴性率为89.00%,2组检测方法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显著,其2种检测方法可互补.

    作者:董秀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53例(147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口腔正畸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出血指数、前牙覆盖和牙周袋深度等指标,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出血指数较低,前牙覆盖较短,牙周袋深度较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果显示,显效50颗,有效69颗,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结论:针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显著,纠正前牙移位情况,改善患者牙周状况,促进咀嚼、咬合能力恢复.

    作者:马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胃镜对急性出血性胃炎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究胃镜对急性出血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钡餐造影诊断)与实验组43例(采用胃镜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在诊断准确率比较中,实验组患者(97.7%)明显优于对照组(81.4%),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中采用胃镜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直观的了解病灶情况,并且在检查的同时可以兼顾治疗,为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

    作者:吉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HL7协议在医疗器械运用中带来的安全隐患

    研究HL7协议在医疗器械软件使用时引发的一些信息安全隐患.使用多种测试工具检测、确认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的一些解决思路,推动医疗器械软件的质量安全.

    作者:耿恺频;刘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宫腔镜用于绝经期取环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宫腔镜用于绝经期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84例2016年2月~2017年1月绝经期取环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取环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宫腔镜取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绝经期取环效果;取环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出血总量、疼痛情况;术后感染等的出现率;并比较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绝经期取环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取环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出血总量、疼痛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等的出现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生活质量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取环手术治疗绝经期取环临床效果确切,可加速手术进程,有效减轻疼痛和出血,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生活质量提升.

    作者:李金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对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分析

    目的:分析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对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为研究对象,将病患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为94.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较好,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H值,PaO2,PaCO2,心率以及呼吸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h、48h后,和对照组相比,除PH值外,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呼吸兴奋剂治疗,能全面纠正低氧血症,改善缺氧症状.

    作者:杨滨;吴楚晴;曹丽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肩关节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肩关节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术后前2个月,每个月随访2次,第三个月随访1次,第6个月、1年时各随访1次,之后每年随访1次.采用UCLA评分来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肩关节功能,统计治疗优良率.结果:患者术前UCLA评分平均为(9.3±2.7),术后终末随访UCLA评分平均为(30.6±3.7),术后终末随访UCL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UCLA评分,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48例患者中优者有23例,良者有20例,差者5例,患者优良率为89.6%.结论:采用肩关节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创口小,治疗效果佳,术后恢复快,能够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作者:张承启;张大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急诊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急诊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次研究中的84例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对患者采用急诊呼吸机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SBP以及SaO2水平,数据间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1例因呼吸窘迫症状未得到缓解产生死亡,另外2例患者因肝肾功能产生损坏,且出现大面积感染产生死亡,死亡率计算后为3.57%.结论:急诊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于海川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分析16排计算机断层扫描(CT)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就当前医疗技术条件下,研究肺结核患者采取16排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低剂量扫描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研究本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所治疗的肺结核患者36例,随机抽取其中1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进行胸部扫描,剩余的参与研究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低剂量CT进行胸部扫描,收集检查后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数据表明,在完成两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上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诊治患有肺结核的患者时,采用16排计算机断层低剂量扫描诊治的诊断效果更为明显,并且相对应用效果也更为普遍,降低患者的实际辐射承受量因而诊断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鲲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研究脑功能保健仪辅助药物及音乐放松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效果

    目的:研究和探讨脑功能保健仪辅助和常规音乐放松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观察组采取脑功能保健仪辅助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3个月后对患者日常活动应对方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活动积极应对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基础上介入脑功能保健仪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积极应对方式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丁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