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馨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采取核磁共振和CT诊断的效果.方法:本次的7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CT诊断方式,而观察组采取核磁共振诊断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成效.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4.29%,相比对照组的77.1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Ⅰ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明显,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可有效提升诊断精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作者:王烨;隋晶;孙维娜;李卫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心电图QRS时限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按照患者心电图QRS时限是否>110ms分为QRS时限延长组和QRS时限正常组各5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QRS时限延长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患者低于正常组,Ⅱ级、Ⅲ级、Ⅳ级高于正常组,患者心律失常等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QRS时限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具有密切关联,若患者QRS时限延长患者的预后状态较差,更容易出现不良症状,及时监测心电图QRS时限对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状态具有较高临床价值,需得到重视.
作者:徐莉;顾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对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为研究对象,将病患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为94.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较好,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H值,PaO2,PaCO2,心率以及呼吸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h、48h后,和对照组相比,除PH值外,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呼吸兴奋剂治疗,能全面纠正低氧血症,改善缺氧症状.
作者:杨滨;吴楚晴;曹丽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分辨CT在矽肺诊断中的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确诊的矽肺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采用高分辨CT扫描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DR高千伏胸片检查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矽肺确诊率及合并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确诊45例,准确率90.0%,对照组确诊27例,准确率54.0%,观察组确诊率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矽肺合并症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矽肺诊断中应用高分辨CT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可对患者合并症予以有效检验.
作者:张晔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内窥镜辅助隆胸整形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4例择期接受隆胸整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假体植入隆乳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内窥镜辅助治疗.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隆胸整形手术实施过程中采用内窥镜辅助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作者:高云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应用CT影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颌面部骨折患者86例,时间为2015年11月~2017年4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43例.常规组行X检查,研究组通过三维CT影像技术予以诊断.结果:研究组临床诊断符合率高达95.35%,常规组临床诊断符合率高达83.72%,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部骨折患者使用CT影像技术予以诊断,具有诊断符合率高、操作简单、无创等优势.
作者:秦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冲洗联合光固化灯应用于老年人隐裂牙牙髓炎的临床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隐裂牙牙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手用镍钛Protaper根管预备后,研究组应用超声冲洗联合光固化灯治疗,对照组应用根管填充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隐裂牙牙髓炎的临床评价中,超声冲洗联合光固化灯的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姜晓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初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效果,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采用导睡眠仪(PSG)对患者睡眠情况进行检测(≥8h),采用动态心电图(AECG)一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合PSG结果判断患者是否为OSAS,比较OSAS组与非OSAS组患者HRV情况.结果:OSAS组患者HRV指标显著低于非OSA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组患者rMSSD、SDNN等指标与非OSAS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HS患者的HRV指标偏低明显,故此可见HRV设为OSAS患者筛选的关键指标,指导本病症临床诊治工作.
作者:苏桂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在妇科当中采用B超检查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妇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90例,对该90例患者采用2种不同检测方式分别进行检验,其中经腹联合经阴道检查方式作为A组,经腹检测方式作为B组,对比2种方式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的准确率.结果:该90例患者其中盆腔炎患者25例、黄体囊肿劈裂患者15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27例、异位妊娠患者23例.对比2组检测方式的准确率,A组患者盆腔炎24例,B组患者盆腔炎18例,A组患者黄体囊肿破裂14例,B组患者黄体囊肿破裂8例,A组患者卵巢囊肿蒂扭转25例,B组患者卵巢囊肿蒂扭转19例,A组患者异位妊娠21例,B组患者异位妊娠15例,A组检测方式的各项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B组检测方式的准确率,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其中A组检测总例数84例,占93.3%,B组检测总例数60例,占66.7%,A组临床结果准确率93.3%高于B组的66.7%,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妇科急腹症采用经腹联合经阴道B超诊断率相比单一经腹B超检查准确率较高,对患者病情能够有效诊断,及时给予患者采用治疗措施,避免影响患者治疗时机,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新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CT机故障可能是因为操作不当引发故障,或者因为环境因素引发故障,也可以因为元器件的老化和质变等因素产生故障.本文结合CT机常见的故障,提出CT机故障检修方法,进而对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黎铁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依托咪酯诱导麻醉,观察组实施BIS指导TCI依托咪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心脏手术麻醉中,BIS指导把控输注依托咪酯符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更明显,麻醉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
作者:陈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250例于本院诊治Ⅱ型糖尿病的病人25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5例患者,针对对照组的患者,本研究采取常规性的降糖药物治疗方式.针对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性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糖尿病治疗仪予以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其血糖改善情况分析显示,在采用常规性降糖药物治疗以及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并且其P值<0.05,因此认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的方式明显优于常规性的降糖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方式.
作者:袁朝军;谢华阁;栾晓;于占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更进一步对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结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检测的3200份血液标本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血液标本均采取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对各标本所得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尤其是对其阳性结果的探究.结果:3200份血液标本经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结果显示,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1.16%、4.04%,其中以白细胞偏高患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标本假阳性情况多;更进一步探究发现,假阴性则主要是因真菌所致.结论:准确、可信的血培养结果对于临床上诊断血液感染病菌意义巨大,采用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应对阴性结果进行传代培养进而提高检测结果准确率,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谭晓琴;黄春红;李凤麒;袁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CT和MRI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IHPCC患者52例,患者均进行CT诊断以及MRI诊断.结果: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诊断,同时CT联合MRI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诊断以及MRI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HPCC患者的MRI表现以及CT表现有着一定的特征性,特别是边缘强化以及不均匀强化,对于确诊IHPCC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医务人员应当联合应用CT诊断以及MRI诊断,从而进一步改进IHPCC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颖;王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脑功能保健仪辅助和常规音乐放松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观察组采取脑功能保健仪辅助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3个月后对患者日常活动应对方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活动积极应对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及音乐放松训练基础上介入脑功能保健仪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积极应对方式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丁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研究HL7协议在医疗器械软件使用时引发的一些信息安全隐患.使用多种测试工具检测、确认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的一些解决思路,推动医疗器械软件的质量安全.
作者:耿恺频;刘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登士柏X-SMART根管治疗仪在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根管治疗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采用登士柏X-SMART根管治疗仪治疗,记录病人的根管预备所需时间及根管填充准确率.结果:患者的根管预备时间为(4.52±0.93)min,根管填充准确率为98.96%(95/96).结论:在根管治疗术中应用登士柏X-SMART根管治疗仪,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且治疗效率高.
作者:曹国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分别应用尿液分析仪与镜检,比较分析尿液分析仪与镜检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择尿液检验标本,共计100份,选择时间:2016年9月~2017年9月,分尿液分析仪行潜血检验、显微镜镜检行潜血检验,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经数据软件分析组间的阳性检出例数.结果:研究组应用显微镜镜检行潜血检验的阳性检出例数(23例)经数据软件分析发现比对照组数据指标(15例)更高,P<0.05,有差异意义.结论:在尿液潜血检验中行显微镜镜检的检验方式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性,可有效确保终的检验结果准确.
作者:李凤麒;蔡建英;谭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自CFDA发布《医疗器械软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后,软件成为医疗器械注册审评中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做好二类医疗器械独立软件注册申报工作.
作者:朱达;李炳松;谭武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急诊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次研究中的84例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对患者采用急诊呼吸机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SBP以及SaO2水平,数据间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1例因呼吸窘迫症状未得到缓解产生死亡,另外2例患者因肝肾功能产生损坏,且出现大面积感染产生死亡,死亡率计算后为3.57%.结论:急诊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于海川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