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婕;张波;鲍喜福;曲爱丽
目的: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与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行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的为对照组,应用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大(P>0.05).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创口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术后水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环状混合痔患者而言,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与肛肠治疗仪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前者不易引起水肿,但操作比较复杂;后者创伤小,患者愈合快,但可引起水肿.
作者:刘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心电图QRS时限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按照患者心电图QRS时限是否>110ms分为QRS时限延长组和QRS时限正常组各5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QRS时限延长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患者低于正常组,Ⅱ级、Ⅲ级、Ⅳ级高于正常组,患者心律失常等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QRS时限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具有密切关联,若患者QRS时限延长患者的预后状态较差,更容易出现不良症状,及时监测心电图QRS时限对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状态具有较高临床价值,需得到重视.
作者:徐莉;顾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分别应用尿液分析仪与镜检,比较分析尿液分析仪与镜检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择尿液检验标本,共计100份,选择时间:2016年9月~2017年9月,分尿液分析仪行潜血检验、显微镜镜检行潜血检验,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经数据软件分析组间的阳性检出例数.结果:研究组应用显微镜镜检行潜血检验的阳性检出例数(23例)经数据软件分析发现比对照组数据指标(15例)更高,P<0.05,有差异意义.结论:在尿液潜血检验中行显微镜镜检的检验方式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性,可有效确保终的检验结果准确.
作者:李凤麒;蔡建英;谭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250例于本院诊治Ⅱ型糖尿病的病人25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5例患者,针对对照组的患者,本研究采取常规性的降糖药物治疗方式.针对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性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糖尿病治疗仪予以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其血糖改善情况分析显示,在采用常规性降糖药物治疗以及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并且其P值<0.05,因此认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糖尿病治疗仪联合降糖药物的方式明显优于常规性的降糖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方式.
作者:袁朝军;谢华阁;栾晓;于占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8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术后2年随访,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应用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妊娠率,预防疾病的复发.
作者:丁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依托咪酯诱导麻醉,观察组实施BIS指导TCI依托咪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心脏手术麻醉中,BIS指导把控输注依托咪酯符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更明显,麻醉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
作者:陈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肩关节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术后前2个月,每个月随访2次,第三个月随访1次,第6个月、1年时各随访1次,之后每年随访1次.采用UCLA评分来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肩关节功能,统计治疗优良率.结果:患者术前UCLA评分平均为(9.3±2.7),术后终末随访UCLA评分平均为(30.6±3.7),术后终末随访UCL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UCLA评分,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48例患者中优者有23例,良者有20例,差者5例,患者优良率为89.6%.结论:采用肩关节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创口小,治疗效果佳,术后恢复快,能够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作者:张承启;张大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对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分娩单胎孕妇1500例,在孕妇分娩前3~7d用超声测量胎儿腹围,追踪并记录胎儿的体重,分析胎儿腹围与巨大儿的关系.结果:巨大儿双顶径、胎儿腹围及股骨长较非巨大儿显著增加,非巨大儿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巨大儿组产妇,产后出血、肩难产、耻骨联合分离发生率低于巨大儿组,巨大儿组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宫内窘迫、锁骨骨折、胎儿酸中毒、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发生率高于非巨大儿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腹围越大,新生儿出生体重也随之增加,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产前以超声测量胎儿腹围,能有效预测巨大儿,具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黄淑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高频电波刀与阴道镜联合方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本院收入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为联合组38例与常规组38例.联合组患者行超高频电波刀与阴道镜联合治疗,常规组患者则只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常规组,且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超高频电波刀与阴道镜联合方案治疗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安全性较高且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张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登士柏X-SMART根管治疗仪在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根管治疗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采用登士柏X-SMART根管治疗仪治疗,记录病人的根管预备所需时间及根管填充准确率.结果:患者的根管预备时间为(4.52±0.93)min,根管填充准确率为98.96%(95/96).结论:在根管治疗术中应用登士柏X-SMART根管治疗仪,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且治疗效率高.
作者:曹国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消化系统疾病采用64层螺旋CT与MRI的诊断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接受检查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43例,对患者分别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对比2项检查结果确诊情况.结果:胃癌患者MRI诊断准确率为88.89%、CT诊断准确率为55.56%;肝癌患者MRI诊断准确率为92.86%、CT诊断准确率为57.14%;肠癌患者MRI诊断准确率为90.91%、CT诊断准确率为45.45%,MRI检查结果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结果,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方面,MRI具有较高的优势,与64层螺旋CT相比,MRI诊断准确率更高,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高振锋;曹林贵;李焱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采取核磁共振和CT诊断的效果.方法:本次的7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CT诊断方式,而观察组采取核磁共振诊断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成效.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4.29%,相比对照组的77.1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Ⅰ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明显,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可有效提升诊断精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作者:王烨;隋晶;孙维娜;李卫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多层螺旋CT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5例小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胃肠造影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终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比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准确率为91.76%,灵敏度为87.27%,特异度为100%.胃肠道造影检查准确率为62.35%,灵敏度为58.18%,特异度为70.00%.多层螺旋CT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胃肠道造影(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炎症及肠梗阻等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较高,可以为小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柏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PDCA循环作为可以将任何活动有效开展下去,是一种进行质量活动的科学方式,本文主要针对PDCA循环能够在医院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通过了解PDCA循环管理方式,进行检查以及相关改进方法,可以针对所有医疗设备资产进行全方位管理,提高准确率,形成更为规范的管理.
作者:刘健;锁时;潘家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5年6月~2017年1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总计80例,从所选取的患者中抽取40例使用螺旋CT检查,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的40例患者则接受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检查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更为详细,诊断准确性更高(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应用到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病情诊断中,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与螺旋CT检查进行比较其检查结果更为详细,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秀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对动态心电记录仪道间干扰的相关测试标准进行介绍,并针对不同于标准的导联体系对应的道间干扰测试方法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以方便动态记录仪设计人员和测试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参考、改进和完善.
作者:熊超;张文忠;朱鹏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更进一步对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结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检测的3200份血液标本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血液标本均采取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对各标本所得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尤其是对其阳性结果的探究.结果:3200份血液标本经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结果显示,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1.16%、4.04%,其中以白细胞偏高患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标本假阳性情况多;更进一步探究发现,假阴性则主要是因真菌所致.结论:准确、可信的血培养结果对于临床上诊断血液感染病菌意义巨大,采用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应对阴性结果进行传代培养进而提高检测结果准确率,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谭晓琴;黄春红;李凤麒;袁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方法:选取威海市立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6月接诊的胃镜患者371例,均行病理活检,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胃镜诊断准确率为增生性息肉(80.3%)、浅表性胃炎(63.6%)、萎缩性胃炎(62.4%)、糜烂性胃炎(78.9%)、鳞癌(95.4%)、腺癌(92.1%)、黄色瘤(71.4%).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符例数为273例,总体诊断准确率为73.6%.病理诊断时,癌症类样品(鳞癌、腺癌、黄色瘤)的取材块数、切片数量多于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和增生性息肉(P<0.05).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的取材块数、切片数量多于增生性息肉(P<0.05).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呈明显正相关性(r=0.528,P=0.000).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系数为0.763.结论: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存在正相关性,但也存在差异性,可能与取材块数、取材位置、取材经验、病理包埋方法、切片的数量和质量、诊断标准判读等因素有关.
作者:张立贤;张春宏;于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90例宫颈癌病变患者术前分级和术后病理分析,宫颈癌病变Ⅰ级的符合率达到76.47%,宫颈癌病变Ⅱ级的符合率达到82.05%,宫颈癌病变Ⅲ级的符合率达到92.68%.90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其中1例手术中下腹有轻微的肿胀,手术结束后症状消失;其中1例手术后第二天出现阴道出血情况,采用无菌纱布止血后创面自行愈合.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好.
作者:盛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4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行传统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消化内镜治疗,行四联疗法治疗7d.统计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术后再出血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3.62%)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47%),且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停药后2周内再出血复发率为6.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02%、29.79%),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四联疗法联合消化内镜方式对胃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止血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肖修稷 刊期: 2018年第16期